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地区通信较不方便,因此农村基层群众一般都是通过"村村响"应急广播得到相关信息,这就使得农村的基层干部需要通过这一渠道将上级文件及政策、灾害预警等信息告知村民。这样的形式在农村十分普遍,特别是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来说。本文主要针对"村村响"农村应急广播系统的优化及完善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佛山市高明区"村村响"应急广播平台具有覆盖范围广、信息发布快、针对性强、宣传功能多、绿色安全可控可靠等特点,高明区气象局正式启用该系统试播天气预报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弥补了农村地区接收信息慢的缺点,有效地解决了气象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了广泛好评。该文介绍了佛山市高明区利用"村村响"平台发布气象信息的模式,及该系统在气象工作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阮晓芳 《农家科技》2011,(11):48-51
“十一五”以来,投入1.2亿元建成文化馆、图书馆、18个综合文化站、20个社区文化室和223个农家书屋(村文化室),两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200余场次,农村电影放映、广播村村响等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大众;组织创作文艺作品1.8万余件,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等作品268部,获市级以上表彰500余件。  相似文献   

4.
李连豪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65+1267-1265,1267
以黑龙江省2003年启动的“村村大学生计划”为例,分析了“村村大学生”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工作面临的不利教育环境。在此基础上,认为“村村大学生”教学工作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设置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调整授课方式,改变考核方法。最终以培养优质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智力基础。  相似文献   

5.
村村院院机器响,家家户户织席忙。祁东县金桥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席草生产。全镇每年可加工各类草席2200万条,总  相似文献   

6.
“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是黑龙江省开展科教兴农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证。文章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应针对该群体深挖服务潜能,拓展服务方式,全方位配合学校培养优秀的“村村大学生”人才,为地区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情况,以广东省化州市柑村村为例,采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实地勘察以及整理归纳4种方法研究了广东省化州市柑村村如何从红色文化、村民素质、村容风貌3个方面对乡风文明进行建设,结果表明柑村村从弘扬红色文化塑造精神底蕴、提高村民素质、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改”活动建设良好村容风貌3个措施建设乡风文明。针对柑村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建议柑村村应从红色文化、文化自信、党员引领、价值观建设、村规民约5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一、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发展”方面 少数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论条件,盲目跟风,重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大办村户企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希锋 《新农村》2008,(10):12-12
下绿壳蛋是鸭子的“正经业务”,可如今,鸡也凑热闹下绿壳蛋了!山东省桓台县果里镇姜坊村村民宗学贤家的“特种鸡”就下绿壳蛋。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姜堰市顾高镇塘桥村村部前,一块“村民荣辱档案”公示牌格外引人注目,村里村外的人时不时都要走近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治理作为空间规划的实施手段,需重新认识其作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单元、多方利益磋商和协调三农问题的平台等作用,本研究以西部某地区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例,提出建立镇村布局和村庄规划的规划体系,明确村庄分类及用地布局,同时以农村“三块地”改革和国土空间整治修复等政策推动实施,为乡村空间治理和编制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实用性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瑞航  高正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6-12467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3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首先,新型农民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动机强烈,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其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基本要素:新型农民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十分密切,明显具有不可分性;新型农民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性较强,在一定限度内,新型农民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和政策限制,促进农村迅速发展;新型农民流动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发生空间流动或职业转换,这就突破了要素地域上的限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而且通过培育,很多传统农民完全可以嬗变为新型农民,这就突破了要素数量上的限制,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再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他们长期生活于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民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浓厚、动机强烈、能力较强;既热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又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罗章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82-15384
在阐述农村信息化的内涵以及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一是农民参与度不足,农村信息平台使用效率偏低;二是信息资源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农民对信息的实际需求;三是农村信息平台交互性较差。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资本要素对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其中农民与信息之间的"信息关系"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参与网络"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乡规民约"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增加了管理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一是将"技术网络"植入乡村信任体系,促进农民对信息化建设的认同与支持;二是增强信息平台的交互功能,提升农民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度;三是引导与利用乡规民约的管理权威,完善信息化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种植业结构改革过程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土地制度变革和农民主体性因素是影响后店村种植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农民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增多以及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后店村农民受具体土地政策的影响和"生存理性"的驱动,对于农业生产大致经历了从犹豫不决与彷徨不前到积极参加与安于现状并存再到瞻前顾后与力不从心的发展路径。面对当前农民的消极悲观心态,应科学利用农村的耕地资源,通过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转变农民心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地流转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案例区的实地调查,归纳出兰陵县代村农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基于农户增收效益公式,对农地流转后农户的增收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代村的农地已经全部流转成功,农地流转后,农民增收效益十分显著,根据调查数据,农户平均家庭年收益达5.52万元,此外农地流转也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村民福利由此提高,社会效益显著。代村紧挨县城这一区位优势对其地流转模式的选择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探讨村域认同、关系网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选取江西省501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村域认同能显著提升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且对于提升高学历和村干部农村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作用更为显著;户主的村域认同和关系网络每提升1%,选择比较愿意参与环境整治的概率提升23%和7%;关系网络在村域认同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95;农户的村域认同感不仅可以提升其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意愿,还可促进其落实到具体行为,提升环境整治参与程度。因此,政府应通过提升农村生活基础条件,强化村委会的服务功能,加强和美乡村的宣传与教育等措施提高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  相似文献   

17.
美丽乡村是我国当前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政策和举措.而”产村相融”的乡村建设是构建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析产村相融的主要制约因素,从明确发展目标、创造良好区位、完善服务配套和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环境四大路径进行乡村综合规划整治,从而推进”以村带产,以产促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桂秀  卢玫珺  郑智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968-10969
通过对豫北地区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调研,针对农村新建住宅存在的功能问题,从农村与城市住宅的功能对比和农村居民对理想住宅的功能需求入手,在住宅整体规划、院落空间和内部空间方面,提出基于农村生活习惯的豫北地区农村住宅的功能模式的适用策略,使新农村住宅更适合村民居住。以期为其他地区农村住宅设计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霞  张小力  夏显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206-13210
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做出的战略决策。村干部是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的核心,也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措施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村干部进行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调查,分析村干部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知状况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