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疆地区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三大类20个指标构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与障碍度模型,对南疆地区42个县(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疆地区县域生态经济指数的总体平均得分偏低,县域之间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显著。影响南疆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为人均耕地面积、经济密度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根据1980—2010年河南省及全国实际经济数据,对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与总体水平进行测算,并对影响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各分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至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增长,但整体水平落后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起步阶段。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与现实制约因素,提出了河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实现途径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含义、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外在条件,从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及农业生产条件3方面构建了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四川省135个县域(县、县级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进行了测算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能力较低,县域间的差距很大,呈现出从成都平原区到丘陵区再到高原山区逐步递减的格局.以测算出的农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指数为基础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四川省县域划分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最高型、较高型、一般型、较低型和最低型5个类型区,并分析了各类型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关中地区2007年35个县域的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了衡量县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计算了各县域的综合经济水平指数,并借助分析软件ARCGIS9.2对关中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空间结构分异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地区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总体考虑可以划分为经济发达型、经济较发达型、经济欠发达型和经济不发达型四种经济类型,且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除此之外,经济发达县域还呈现出毗邻大城市和资源性的倾向。最后提出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实现区域经济整体腾飞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35  
本文通过设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评价模型组测算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从1980-2008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得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东部地区加快向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在确保国家农产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上,走技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西部地区应走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劳动、技术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绿色发展指数是评价农业绿色经济发展现状,诊断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而探讨农业绿色经济发展路径的重要依据.在分析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生产基础、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技术支撑4个维度构建农业绿色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运用主观等权和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县域绿色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同一县(市、区)内不同指标间发展很不平衡,总指标得分较高的县(市)在生态环境上往往是短板;总指标得分低的县(市、区)生态环境指标得分都相对较高,但如何实现绿色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以榆林市12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尔斐法、均方差赋权法、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从农业环境、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中选取24项指标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和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结合ArcGIS 10.2软件,对2004~2017年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可视化探究。结果表明:2004~2017年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发展的3个阶段中,各系统脆弱性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时空演变特征,其中第一阶段受3个子系统影响,绥德、子洲是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最高的2个县域,属高脆弱性,米脂、佳县、吴堡和清涧属较高脆弱性;西北6个县中除神木和靖边为低脆弱性阶段外,其他4个县域均属中等脆弱性。第二阶段佳县和清涧在农业环境、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影响下,由较高脆弱性上升为高脆弱性;绥德则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个等级,变为较高脆弱性;榆林市西北6个县中的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等级在本阶段均未发生变化。第三阶段绥德和清涧在第2个阶段基础上,脆弱性分别上升和下降了1个等级,绥德由较高脆弱性上升为高脆弱性,而清涧由高脆弱性下降为较高脆弱性;榆林在原有基础上,也由中等脆弱性阶段下降为低脆弱性;其他县域脆弱性等级均未发生变化,但整体上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整体上东南6个县快于西北6个县,且两极化方向发展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破解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和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构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GM(1,1)灰色预测模型,分析2004—2018年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预测未来发展水平,探讨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从2004年的0.373 9分上升至2018年的0.676 0分,上涨了80.8%,总体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各有差异,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地区。从预测分析结果看,吉林省整体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2033年达到率先实现阶段,这一时期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得以全面提升。从影响因素来看,各子系统发展水平情况从不同程度上对吉林省及各地区的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影响,吉林省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发展的难点在于如何提升吉林省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各地区如何依托各自农业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提出吉林省整体应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要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中部地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西部地区深化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建设的有效对策,进而推进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榆林市12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特尔斐法、均方差赋权法、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法,从农业环境、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中选取24项指标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和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模型.结合ArcGIS 10.2软件,对2004~2017年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演变特征进行了可视化探究.结果表明:2004~2017年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发展的3个阶段中,各系统脆弱性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时空演变特征,其中第一阶段受3个子系统影响,绥德、子洲是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最高的2个县域,属高脆弱性,米脂、佳县、吴堡和清涧属较高脆弱性;西北6个县中除神木和靖边为低脆弱性阶段外,其他4个县域均属中等脆弱性.第二阶段佳县和清涧在农业环境、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子系统影响下,由较高脆弱性上升为高脆弱性;绥德则在原有基础上下降1个等级,变为较高脆弱性;榆林市西北6个县中的县域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等级在本阶段均未发生变化.第三阶段绥德和清涧在第2个阶段基础上,脆弱性分别上升和下降了1个等级,绥德由较高脆弱性上升为高脆弱性,而清涧由高脆弱性下降为较高脆弱性;榆林在原有基础上,也由中等脆弱性阶段下降为低脆弱性;其他县域脆弱性等级均未发生变化,但整体上榆林市农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整体上东南6个县快于西北6个县,且两极化方向发展趋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结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17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评价156个县域2000、2004、2008和2012年经济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稳定,少数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县域经济波动较大;经济类型转变发生不显著,相对发达地区对周围地区具有的虹吸效应;县域经济差异先扩大后减小;县域经济类型结构由橄榄型逐步转变为金字塔型,后又变为橄榄型。空间上呈中间高、四周低的格局且空间集聚显著,高值集聚县域数量与分布较为稳定;除成都、德阳和绵阳市辖区发展较快外,少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均衡发展,但成都"一核独大"的状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县域”虽然是一个行政区域的概念,但经济的发展却与“县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得益于胶东半岛的市、县经济总体水平的快速提升;江苏省的苏南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让全省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同南海、中山、顺德、东莞、佛山等市、县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云南省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其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统计资料,2001年全国县域经济GDP超过50亿元的县共有262个,而云南仅有4个。在第二届全国各省市区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云南省处于第4级的第4位,其竞争力数(669)为处于第1位的上海(1969)的1/3左右。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致使云南经济发展从1994年以来一直处于下滑状态,特别是1998年以来,云南经济发展已连续6年处于全国末位。因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就成为云南省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识农业经济的变化特征,对组织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甘肃省县域(包括县级市)为研究单元,以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人口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对2000-2011年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农业经济差异不断减小,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的县域数量远小于平均水平之下的县域数量;区间差异大于区内差异,且区间差异中又以河西地区差异最为显著,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农业经济呈现出空间分异性,河西地区发展最好,民族地区发展最差;在划分的5种农业经济相对增长类型中,活跃型和滞后型县域数量均较少,大部分县域在未来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河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136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河北省136个县(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将全省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分成5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提升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客观分析和评价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为促进新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和量化依据.[方法]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多元分析评价模型.[结果]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县域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聚类分析结果是将县域分为三类,与因子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符合新疆县域的客观实际情况.[结论]尽管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但新疆县域的综合经济实力并不强,说明现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有潜力可挖,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研讨会工作部署,考察评价上海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采用Z-score法对上海市9个涉农区2018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发展环境、基础支撑、信息消费、生产信息化等7项基础数据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评价水平为62.2%,总体处于全国领先;2018年上海市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5 542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县均财政投入346万元,与全国平均投入额616万元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客观衡量和界定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析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参考和借鉴国内外有关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结合江西实际, 选取江西省 2007—2017 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相关统计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将数据进行标准 化处理,定量分析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由 2007 年的 0.1970 上升至 2017 年的 0.6683,增幅高达 239.2%。2007—2010 年江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准备阶段,2011—2013 年处于起步阶段,2014—2017 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其中,农业投入水平指数较高、为 0.2994,农业产出水平指 数较低、仅为 0.1830,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指数为 0.2883,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为 0.2343,前 3 个指数均表 现出逐步上升趋势,第 4 个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论】江西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发展较快,农业 投入水平较高但农业产出水平较差,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针对江西省农业现代 化建设面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现状,从 4 个方面提出提升江西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13年广东省农业发展数据,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4个主因子分别是农业投入规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出效益,比较各个地区农业4个主因子得分排名,得出广东省各地区在这4方面出现较大差异,说明农业现代化内部发展不平衡;同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及综合排名得出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又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珠三角地区最强,粤东、粤西相当,处于中游水平,粤北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18.
保定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区域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2006年保定地区统计资料,构建了1个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保定市25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得出保定市各县县域经济竞争力情况,从而为保定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观评价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状况,评估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及短板,对于协同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助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以农产品、农业多功能以及农业支撑为主的乡村产业振兴体系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国30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下同)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进行了定量测度和比较。研究发现:①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复合型的有机整体,既要体现总体逻辑主线又要体现区域特色。②全国30个省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整体划分为3个梯队,且各梯队之间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差异较大,指数得分排序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③全国30个省份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发展指数得分整体优于乡村农产品产业体系发展指数与农业支撑产业体系发展指数,且各地区在乡村产业发展体系中存在不同的发展短板和弱项。④乡村产业振兴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均GDP越高的省份,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指数得分也越高。  相似文献   

20.
从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等3个方面选择10个指标构建佳木斯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研究区6县(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研究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及指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佳木斯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富锦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其次是抚远、同江、汤原,其余地区仍处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不同评价指标数值在地区间起伏较大,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与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