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权抵押是国家集体林权改革的内容之一,其具有盘活林业资源、解决林权权利人资金短缺、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并不利于林权抵押的健康运行。该研究从法律和实践两个层面介绍了林权抵押的现状,从法律规范、林权评估、林业保险、抵押登记、抵押权实现这5个方面分析了阻碍林权抵押发展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林权抵押的相关立法、健全林权评估制度、发展林业保险制度、规范抵押登记制度、确保抵押权的实现等完善林权抵押的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我国林权抵押的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我国有关林权抵押在林权权利性质、权利内容、林权登记以及林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影响林权改革深入开展的现状,论述林权抵押法律制度研究的必要性,分析林权抵押法律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对策,以期通过明确林权权属、完善林权登记、保护程序等措施,保障林业产业化、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林权抵押法律制度研究现状,针对我国林区改革实践中存在的抵押人的处分存在瑕疵、抵押登记程序不完善、抵押评估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提出通过逐步放宽抵押人对林木处分自主权、健全抵押登记制度、完善资产评估制度等方式确保林权抵押制度的健全发展,以及保证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黄山区林权流转创新机制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黄山区林权流转工作为例,总结南方集体林区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出现的的一些问题,结合当前的集体林权改革政策,系统分析集体林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和不同林权流转方式的法律内涵及以及以何种方式流转林权才能对农民更有利,提出以思路创新抓林权流转,以林权流转促组织创新的工作思路,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等一些措施,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落实,集体林权流转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我们的认识直至制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集体林权流转作出了规定,并对规范集体林权流转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来看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对林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指导性,甚至在有些规定上不同法律的制度设计存在分歧。集体林权流转在顶层法律制度设计上的空白以及模糊,加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追求规模效应的驱动,在实践中出现了一定的无序性。针对存在的问题,规范发展集体林权流转的对策: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中完善有关制度设计;二要准确把握政府在集体林权流转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宁夏积极推动集体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林业企业和农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但林地确权与农地确权衔接不畅、林木经济价值低、林地抵押支持体系不完善、集体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制约着集体林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推开.建议从衔接农地确权、并行推进集体林权抵押贷款与林木抵押贷款、完善集体林权抵押贷款配套措施、提高集体林权价值、建立集体林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大力推动我国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世进  焦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14-17715
在介绍林权和林权流转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集体林权流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林权抵押贷款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抵押贷款为资源资产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是当前金融机构的一项新兴业务。但是,相关法律规范和具体实践中的抵押贷款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有诸多限制。因此,针对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存在的法律困境,结合我国现实的立法情况进行探讨,提出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对策,旨在促进林权流转市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集体林权流转的现实困境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流转是实现集体森林资源有效配置和切实保障林农权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实践正面临着“不愿意流转、不方便流转和不规范流转”的三重困境。立法价值取向偏差、立法模式功能困顿、部分立法内容冲突、法律规制体系残缺等因素造成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激励性、服务性和规范性不够是导致这种困境产生的制度原因。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更新集体林权流转立法的价值取向,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和谐;实现集体林权流转立法从管理型立法向促进型立法变革,加强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服务功能;出台促进集体林权流转的国家专门立法,完善集体林权流转的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应加强林权登记管理,完善林权登记制度,同时强化林权权属、纠纷管理。对此,本文首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及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介绍,然后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林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林地确权登记管理工作要点进行详细探究,以期推进集体林权改革。  相似文献   

11.
肖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38-17041
基于对林权的物权化改造,将林权界定为森林资源承包经营权,并以林权抵押特征分析为切入点,进一步厘定林权抵押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重庆林权抵押立法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完善林权抵押制度的建议:制定全市林权抵押融资专项立法、抵押物范围的拓宽、抵押权人主体扩大、抵押限制制度的完善、抵押物收回与抵押权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对我国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在调查林权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林权改革法律体系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①制定森林资源流转实施办法;②林业行业实施《物权法》需要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③完善林业保险法律法规;④完善林权交易的法律保障;⑤注重法律的宣传、执行与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13.
农地产权抵押融资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从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来看,经济法律的滞后性是阻碍农地产权抵押融资开展的掣肘。为探索农地产权抵押融资的出路,分析了产权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改革路径和现行法律对农地产权抵押融资的约束,提出了建立专门法律和完善修改相关法律,规范建立专业化农地产权价值评估机构,银企加强协同合作,推动确权工作开展,规范农地流转经营制度,加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等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喻胜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481-10482
对林权流转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林权流转的法律属性实质上是林业物权的变动而非森林资源的交易;林业物权的变动尤其是指林地与森林资源的使用权的变动;林权流转政策规范的重点在于林地、森林使用权的流转。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构建了土地经营权担保法律制度的宏观框架和基本原则,针对试点实践中土地经济价值难以实现和土地经营权担保融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从学理和规范层面入手,提出土地经营权担保物权的权利性质为抵押权,担保类型为抵押。以流转为标准区分担保主体,不发生流转时,主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和金融机构;发生流转时,主体为土地经营权人和金融机构。应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视域下结合土地经营权担保的适用困境,明确土地经营权担保的主、客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探索担保权利实现方式,并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的逐步实施,为确保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促进不动产登记与深化林改的协调发展,该文通过福建省目前林权类不动产登记的现状,以泰宁县的具体数据及广大林企林农的迫切需求,研究林权类不动产登记与深化林改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顺利推进改革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权抵押贷款能够有效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方集体林区为例,利用福建、湖南和江西3省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集体林区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收入效应,探讨不同结构视角下的收入效应差异性。结果表明,样本农户中,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占比较低,仅为11.81%;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与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在收入水平、农户基本特征和林地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未考虑农户差异的情况下,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显著增加农户收入水平,且获得林权抵押贷款农户总收入均值明显增加1.74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具有正向收入效应,但不同收入结构和农户结构下林权抵押贷款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从收入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增加农户总收入和林业收入,而对非林收入不显著;从农户结构来看,林权抵押贷款仅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占比25%~50%、中高收入水平和大规模经营农户显著。因此,建议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多元运行机制,建立基于农户结构差异化的信贷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投融资创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主要制约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进行林业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林业金融体系的建设和机制创新.认为:发展林权证抵押贷款模式,发展林业龙头企业和林农之间的贸易信贷,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发展信托融资与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林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森林保险与林业贷款保险,是林业投融资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