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建设用地规模边界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国家对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实施"双控",迫使城市空间布局在面状发展的同时向三维纵向发展,因此城市空间的"真三维"立体开发利用成为趋势。特别是以地铁为发展轴的地下空间线性开发,结合以地铁站为枢纽的综合节点开发,必将带动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网络的形成。该文分析了徐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及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类型,探讨了地下空间建设用地的供给方式,对徐州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筹集资金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主要环节,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投资额度高、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开发之后具有不可逆性等特点。因此,依靠传统的政府财政投资的模式难以满足地下空间的开发所需,政府主导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正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城市地下空间技术开发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PPP、BOT、TOT、PFI等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运用到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中,来丰富地下空间技术开发的资金源头。  相似文献   

3.
两型融城是在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随着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紧张,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地下空间开发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包括地铁、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当然,地下空间上方荷载较大,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必须要做好地下空间防灾减灾的工作,从而发挥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资源需求日渐增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规模日益扩大,而相应的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使用尚未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因此,文章从目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出发,对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界定、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使用类型、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的使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立 《农业与技术》2013,(4):230-232
地下空间开发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从一定层面决定着未来城市发展的功能与效能。文章分析了地下空间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列举了法国、日本、美国在这一领域的一些成功做法,并就中国地下空间的发展进行了前景分析,并就战略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应以战略的角度看待地下空间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紧健全和完善涉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律、法规;建立地下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将地下空间设计、开发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做好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合理指导荆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同时也为补充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对荆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荆州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资源量计算及需求量预测,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法)分析了荆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荆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一是指导荆州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保持协同发展,促进节约型城市的建设,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的补充。然而,限于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此次规划存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多方努力及后续多项专题研究来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更好的指导荆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把城市扩容的目光投向了地下。地下空间具有热稳定性、抗灾性以及环保性等多方面性能优越。本文通过简略回顾地下空间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地下建筑环境要求,并预测了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城市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率,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对武汉田田广场地下空间进行开发。详细介绍了田田广场地下空间开发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平面布局、地面出入口设置方案、地下各层平面布置、流线分析和疏散通道宽度及疏散方式设计等,为城市中心商业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崛起和城市的发展,人类活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变化异常,面临当前的严峻形势,低碳发展刻不容缓。城市的快速扩张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有限的土地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飞速发展的需要。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能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用地功能布局,还可以增加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条件。基于低碳视角对地下空间利用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有效的措施促进地下空间利用往低碳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菊珍 《农技服务》2009,26(10):88-89
城市土地利用立体化可以缓解城市发展空间需求矛盾、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城市绿化面积等优势。笔者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立体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红塔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条件、社会经济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因素选取指标,建立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综合红塔区实际情况确定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以各街道、乡为单位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值。结果表明: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因素、资源因素与承载能力相关性高,经济发达程度高、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承载力相对较高;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短缺是红塔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2.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快速路生态景观营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扬  赵翠  宁春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71-12973,12976
对国内外城市快速路的沿革展开梳理,并探讨了快速路的分类及其环境影响.分析了关中地区城市快速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适宜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快速路生态景观营建的具体措施,包括坚持生态规划理念、发展立体空间绿化、探索雨水利用措施和提倡乡土植物应用,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城市的快速路生态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支撑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实施,为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运用地质调查、地理信息分析评估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5 473 km~2范围内地下空间现状进行了研究、评估,并实现了该范围内地下空间多源数据的综合管理.结果表明:①多源地下空间数据综合分析,才能有效地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实施提供依据;②综合地质条件分析发现,该区域约80%的区域适宜进行地下空间开发;③截止2017年底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规模约为7 151万m~2,其中地下交通设施占比约为90%;④利用多源地下空间三维数据集成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区域内地下空间现状数据的宏观管理,更能通过可视化模拟分析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评估.  相似文献   

14.
探讨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利用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张浪  程佳佳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73-174,184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利用是城市地下空间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开发的便利性和必要性与生态功能的制约性,是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利用的关键。本文从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利用的功能出发,探讨其制约因素,提出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利用应建立的体系,引导城市公园地下空间合理利用,以期能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红塔区园林绿地春、夏两季杂草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发生情况。[方法]分春、夏两季研究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园林绿地杂草发生危害规律。[结果]玉溪市红塔区园林绿地春季杂草有29种,分属17科,其中菊科9种,占31.03%;禾本科3种,占10.34%;伞形科、大戟科2科各2种,分别占6.90%;酢浆草科、苋科、唇形科、蔷薇科、鸭跖草科、车前科等13科各1种,均占3.45%。夏季杂草有38种,分属20科,其中菊科12种,占31.58%;禾本科3种,占7.89%;伞形科、蝶形花科、大戟科、酢浆草科、蓼科5科各2种,均占5.26%;藜科、仙茅科、莎草科、鸭跖草科、车前科、十字花科等13科各1种,均占2.63%。[结论]初步了解了红塔地区春、夏季杂草种类、分布、种群结构、危害程度及不同类型绿地的危害差异,为综合防除春、夏两季杂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变化是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影响对于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碳排放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以玉溪市红塔区为研究区域,借助Arcgis10.7、ENVI5.3等软件,基于空间分析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十年间,红塔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均在减少,而建设用地数量增加、土地利用的类型变化又引起了红塔区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间接造成碳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压力。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大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等生态屏障的保护力度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生产组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是转变传统烟叶生产方式,促进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文章就玉溪市红塔区现代烟草农业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看法;就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流转方式和模式的创新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城乡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而产业融合的基础又是产村融合。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是城乡纽带中产村融合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应在产村融合的导向下,构建"产业模式—行为规律—乡村公共空间"科学联系,遵循适度开发、分类建设和营造田园意境的原则。城市边缘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要以产业引领、民生促进和生态保障为设计维度来营造符合现代村民、城市居民行为规律的人居环境,从而激活城市边缘区乡村内生动力,实现城市边缘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化发展,最终促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9.
柏群  张翠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869-1871
在重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对重庆市城南乡、万州区和合川区的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在调研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农村干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探讨了建立村干部培训机制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城市微型公共空间作为其层次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对于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领域而言,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深圳市罗湖区嘉宾公园为研究对象,阐述城市微型公共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层次结构的重要意义,并展现其为城市所带来的独特魅力。深圳市罗胡区嘉实公园的建成为我国城市微型公共空间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