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扫描电镜观测了松属6个树种的花粉形态,运用数据统计和图片分析的方法对花粉形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松属6个树种的花粉大小变动范围为 48.22~55.05 μm,均属于两气囊松型花粉;花粉体近极面与气囊过渡明显,形成帽沿;萌发沟位于花粉体远极面两气囊之间,呈现沟痕的形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柴松应被归为油松变种的范畴。根据花粉体表面纹饰和疣状颗粒的分布情况,松属6个树种进化演替规律是油松、黑皮油松、扫帚油松、柴松→马尾松→巴山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番荔枝常见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番荔枝品种的分类鉴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8个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番荔枝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均呈长球形,花粉以四合体形式存在,辐射对称,极面观呈近圆形或菱形或四角形,赤面观呈近椭圆形,无萌发沟;各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网孔密度和大小均存在差异,其中,花粉大小为489.46~721.80μm2,极轴长为25.85~31.10μm,赤道轴长为18.93~23.15μm;花粉外壁均为网状饰纹,网孔直径为0.22~0.33μm,网孔密度为1.61~2.60 n/μm2.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品种间的花粉大小、网孔直径和网孔密度等性状指标差异不明显,但与其他供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粉大小、极轴长、赤道轴长等特征指标与花朵的长度、花径宽度、鲜重等性状指标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粉外壁纹饰、花粉大小和花粉形状的差异可作为番荔枝品种分类的参考依据.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3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较接近,归为一类;其余栽培品种归为另一类.[结论]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和花粉壁纹饰等性状指标的差异可用作番荔枝品种(系)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子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柚品种花粉形态特征,为柚类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JSM-6360A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沙田柚、桂柚1号、早熟沙田柚、蜜柚、酸柚和砧板柚6个柚类品种花粉的特征,500倍观察花粉粒群体,3000倍观察赤道面,3500倍观察极面,10000倍观察花粉粒表面纹饰.用CAD软件测量花粉粒极轴长(P)、赤道轴长(E)和穿孔直径.[结果]6个柚类品种花粉粒均属于中等花粉,花粉大小为(19.73~22.60) μm&#215;(38.64~41.99) μm.赤道面观均为近长椭圆形或长方形,极面观为近圆形或正方形.6个柚类品种花粉均具有4条萌发沟,其中沙田柚和早熟沙田柚少数或个别花粉具有5条萌发沟,萌发沟以等距环状分布,花粉粒表面具网状纹饰.[结论]6个柚类品种花粉大小、萌发沟、花粉壁纹饰均存在一定差异,可作为鉴定桂柚1号、沙田柚和早熟沙田柚亲缘关系及种间关系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秦巴山及其毗邻地区8种野生百合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秦岭及其毗邻地区的8个种和变种的百合花粉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这8种百合花粉均为两侧对称,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心形,萌发孔为远极单沟,表面具网状纹饰;不同百合种类在花粉形态、大小、P?E值及花粉的表面纹饰特征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性状特征或指标对野生百合种或变种水平上的分类具有较大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或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的问题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40个野生滇牡丹群体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野生滇牡丹40个群体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其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不同群体的花粉赤道面观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可分为小穴状、穴状、网状、粗网状、皱波-网状、皱波状等.按照数量分类学性状对40个群体进行了亲缘关系的聚类分析,结合表型性状...  相似文献   

7.
张怀山  乔国华  张茜  王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43-18846
[目的]研究狼尾草属土生种花粉的形态。[方法]对狼尾草属土生种3草种、1变种的3个变形共6份材料的花粉颗粒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花粉粒形态为近球形,萌发孔为单孔,位于远极面,周围有明显加厚处,花粉壁薄而易皱,分为2层,外壁纹饰与颗粒大小各不相同,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狼尾草土生种结实率低与花粉粒形态不够饱满具有一定关系;花粉粒形状与外壁纹饰的差异性与狼尾草属草种、变种的划分相一致;花粉形态与结实率的关联性,为引种狼尾草优良草种及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几种常见樟科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樟科4属5种植物的花粉表面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樟、浙江楠和月桂的花粉均为近球形,直径约20~32μm,表面遍布刺突纹饰,其中月桂花粉表面可观察到成对的小穿孔;山胡椒和香叶树的花粉极面观为三裂椭圆形,具有3个较深的萌发沟,沟长达两极,花粉大小分别为50×40和55×42μm,花粉表面密布明显的小孔穴。[结论]该研究可为樟科植物花粉的研究提供更多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扫描电镜对29个地被菊品种、2个菊属近缘种、7个杂交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比较,并对观察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粉形态为近球形或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花粉大小平均在18.726 μm×16.543 μm~36.089 μm×24.522 μm,基本属中型花粉,具三孔沟,外壁表面具刺状突起,刺间纹饰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个花粉形态指标按权重大小依次为刺宽、刺长、穿孔直径、极赤比、刺间距、花粉形状、极轴长、穿孔密度、体积和赤道轴长.聚类结果表明:除‘粉黛’、‘铺地淡粉,、‘金不换’及‘重瓣早黄’外,地被菊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近,种间亲缘关系近;与2种菊属近缘种及杂交种太行菊×甘菊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0.
18种绣线菊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8种(品种)绣线菊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系统观察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中8种绣线菊的花粉形态为首次研究报道,以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与分类学关系。结果表明:18种绣线菊花粉形状为长球形及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近圆形,赤道面观有长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花粉大小为(12.5~20.7)μm×(10.58~18.3)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P/E)在1.01~1.94之间,属于小类型花粉,具三孔沟,部分种的内孔外突;外壁纹饰类型为条纹和条网状纹饰,纹饰特征种间存在差异,具备分类意义。首次发现美丽绣线菊(Spiraea elegansPojark)萌发沟内具有特殊脑纹状结构。绣线菊花粉性状指标重要性依次为条纹走向、赤道面观、孔径、条脊宽、极面观、纹饰类型、极轴和沟长与赤道轴之比(L/E)。18种绣线菊按花粉形态可分为5大类群,与经典形态学分类基本吻合,花粉形态可以做为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活力与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壳山核桃无性系5号、27号、35号花粉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期和不同出粉次数下的花粉活力,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花粉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采摘时间和不同出粉次数下收集的同一薄壳山核桃无性系花粉,其活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个无性系花粉极轴长(P)和赤道轴长(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粉粒形状均为扁球形,具有3个萌发孔,均匀分布在赤道面上;3个无性系花粉赤道面观均呈椭圆形,无性系5号和27号极面观呈近圆形,而无性系35号极面观呈近三角形;3个无性系花粉表面呈颗粒状纹饰,均匀分布着颗粒状的突起,表面纹饰差异不明显。通过研究薄壳山核桃花粉的超显微结构,可为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起源、演化以及种类间亲缘关系等提供孢粉学依据,为薄壳山核桃的新品种选育、杂交育种奠定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茶树花粉的微形态,为茶树种质鉴定和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我国10个省份14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并进行拍照,测量各品种花粉的极轴长、赤道轴长和萌发沟长,并对花粉形态特征进行相关描述.[结果]供试茶树品种花粉粒大小为941.09~1644.05μm2;极面观均呈三裂近三角形,极轴长为32.83~47.81μm;赤道面观有近圆形和长椭圆形两种类型,赤道轴长为24.78~40.34μm;萌发孔有三孔沟和拟三孔沟两种类型,萌发沟内有块状纹饰或颗粒状突起物质;花粉外壁纹饰主要为疣状和拟网状两种纹饰.[结论]不同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具有一定共性和特异性,花粉外壁纹饰可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茶树花粉形态具有很强的保守性和遗传稳定性,可作为茶树品种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包括3品种)玉兰亚属植物花粉进行了观察,根据花粉形态、纹饰、孔穴等级等特征用类平均法(UPGM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玉兰、武当木兰、‘玉灯’玉兰的花粉外形、大小较为接近,花粉表面较光滑,呈现沟状纹饰,且孔深孔径相近;紫玉兰、日本辛夷、‘黄鸟’玉兰的花粉表面纹饰存在较大的差异。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距离6.13水平上,根据花粉大小和形状将13个种(品种)聚类为两大类群,在相似距离7.76水平上,依据花粉表面纹饰和孔穴特征聚类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14.
冷蒿正种与其变种的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冷蒿正种(Artemisia frigida)及其变种-紫花冷蒿(Artem isia frigidavar.atropurpurea)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它们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其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花粉粒均为单粒花粉;花粉粒大小属于小型花粉;正种赤道面为椭圆形,变种赤道面为圆球形;极面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是3孔沟类型;表面纹饰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正种与变种花粉的总体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差异表现在细微性状方面。  相似文献   

1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了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及萌发沟等。采用离体培养法,分析比较了13个品种的花粉萌发率。结果表明:13个牡丹品种的花粉有较明显的多样性,赤道面观有近球形和长球形,极面观有三裂圆形和三裂三角形。花粉均具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形态多样,有小穴状、穴状、网状、穴网状。‘百花娇’花粉萌发率最高(67.70%),‘洛阳红’萌发率最差(19.4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桑树花粉的亚显微结构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对7个桑树品种的花粉通过戊二醛固定制样处理,酒精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和金属喷镀制备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花粉表面特征及纹饰均清晰可见,表明该试验方法适合桑树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供试桑树花粉为近球形,具2个萌发孔,孔膜具刺突;极轴大小15.99~22.63μm,赤道轴大小14.98~20.78μm,‘育2号’花粉体积最大,而‘晋选7号’花粉最小;花粉外壁均分布有不同密度的点状颗粒,花粉表面呈现平滑和瘤状突起2种纹饰类型。[结论]戊二醛固定液-酒精梯度脱水法是进行桑树花粉形态观察的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结果或可为桑属植物的孢粉学鉴定及种甚至种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桑树花粉的亚显微结构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对7个桑树品种的花粉通过戊二醛固定制样处理,酒精梯度脱水、冷冻干燥和金属喷镀制备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大小及表面纹饰观察。[结果]花粉表面特征及纹饰均清晰可见,表明该试验方法适合桑树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供试桑树花粉为近球形,具2个萌发孔,孔膜具刺突;极轴大小15.99~22.63μm,赤道轴大小14.98~20.78μm,‘育2号’花粉体积最大,而‘晋选7号’花粉最小;花粉外壁均分布有不同密度的点状颗粒,花粉表面呈现平滑和瘤状突起2种纹饰类型。[结论]戊二醛固定液–酒精梯度脱水法是进行桑树花粉形态观察的一种较理想的研究方法;该研究结果或可为桑属植物的孢粉学鉴定及种甚至种下等级的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有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丝瓜品种间花粉粒形态特征,研究其品种间的差异性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丝瓜品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20个丝瓜栽培品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对所考察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参试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相似,均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裂至接近两极,未相接,均属于N3P4C5型花粉;品种间的花粉极轴长107.03~112.74μm、赤道轴长57.17~61.04μm、花粉大小6 164.15~6 814.02μm2、花粉外壁均为网状纹饰,网孔密度为0.129~0.220 n·μm-2,均存在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花粉分类的主要性状指标有极轴长、赤道长、花粉大小、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对考察的8个花粉性状的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23的水平上,将20个品种聚类为三大类群。【结论】花粉粒极轴长、赤道轴长、形状、大小和网孔密度等性状差异可用作丝瓜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0个茶树品种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茶树花粉粒为近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平均直径32.3~50.0μm,萌发孔为3沟孔,棱形。外壁厚2.5~3.5μm,分内、外两层,外层厚于内层,外壁表面为网状雕纹。但个别品种极面观为钝四角形、钝五角形,具4沟孔或5沟孔,萌发孔呈狭缝的。不同茶树品种的花粉粒其形状、大小、萌发孔,外壁表面纹饰均存在着差异、这些特征都反映了茶树花粉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测量了黄麻圆果种19个品种和长果种3个品种花粉的形态和大小。栽培种黄麻花粉粒为长球形,具3个萌发沟,长条状或狭缝状,极面不汇合,外壁具不规则5~7边形的网状纹饰,每个网眼具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许多小孔。不同种和品种花粉的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皆不同。长果种的花粉粒较大,网眼较大,为不规则长多边形;圆果种的花粉粒较小,网眼多为不规则偏方的多边形。花粉粒形状和外壁纹饰均与品种的腋芽有无关系不大,与茎色、叶柄色等特征无关,而与品种的地理来源、亲缘关系和生育期似有联系。不同地理来源的品种其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花粉粒形态差异较小;生育期较长的品种花粉粒似较长,而生育期短的品种花粉粒较短.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麻花粉的形态特征可能为黄麻育种和种、品种分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