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实现小球藻大面积推广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翔实的技术参数。[方法]通过721型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浓度的小球藻藻液在不同波段光照下的透光度进行测定,确定测定小球藻的最佳照射波段,得到最佳照射波段时小球藻藻液的浓度。[结果]在不同光照对不同浓度小球藻藻液透射的吸光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小球藻的最佳透射波段为670 nm。同时,得出670 nm光照下吸光度与小球藻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1.479 7+0.987x,相关系数为0.991,说明相关性较好。推导了当量浓度(C)与透光度(I)的公式,C=-ln(I/I0)/(LK),式中L为光径长度(比色皿宽度),K为小球藻细胞的平均截面面积。[结论]用分光光度计间接测量小球藻的浓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3种微藻的生物量,实现3种微藻的光密度、单位干重和细胞浓度间的相互换算。[方法]测定蛋白核小球藻、杜氏盐藻和钝顶螺旋藻在680、630和560nm下的OD值及其单位干重和细胞浓度,并进行线性拟合。[结果]3种微藻的OD值与其单位干重、细胞浓度(钝顶螺旋藻除外)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回归方程为:小球藻细胞浓度(万个/ml)=1557 OD680-34.716,小球藻单位干重(mg/ml培养液)=0.2074 OD680+0.0022;杜氏盐藻的细胞浓度(万个/ml)=901.98 OD630+5.1408,杜氏盐藻单位干重(mg/ml培养液)=0.7516 OD630+0.015;钝顶螺旋藻单位干重(mg/ml培养液)=0.2394 OD560-0.0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相应的线性方程,快速、方便地测定3种微藻的生物量,并实现相应微藻3种生物量指标间的相互换算,从而为相应微藻生物量的测定比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冯爱青  胡秋娈  朱绘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26-11127
[目的]研究中药茶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标准曲线法,以空白试剂作对照,用1cm比色皿在波长675nm处依次测定标准溶液及样品的吸光度,计算样品含量。[结果]Cu(Ⅱ)的加入使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111nm,λmax从564nm变为了675nm,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675nm被选为测定波长。pH值2.2~3.7溶液的吸光度最大且无显著变化,缓冲溶液用量被选为1.0ml。在1.6×10-5~2.4×10-5mol/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达最大且基本不变。温度的影响不大。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浓度在0.2%~0.5%溶液吸光度保持稳定,且灵敏度提高8%;TritionX-100浓度为0.05%~0.40%时溶液吸光度基本不变,灵敏度提高约14%;乙醇对反应体系无影响。平行测定的吸光度平均值为0.396。线性方程为A=0.3182C-0.0313,相关系数为0.999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7×104(L.mol)/cm,桑德尔灵敏度为0.00359μg/cm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中药茶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的致病力。[方法]以采集于蒙自食用菌栽培地的菌袋上的平菇厉眼蕈蚊为试材,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的分生孢子浓度共设5.0×10^4~5.0×10^8个/ml的5个处理浓度,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的毒力随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第2天开始出现平菇厉眼蕈蚊成虫死亡,在5.0×10^4~5.0×10^8个/ml的5个浓度处理的成虫死亡率分别为31.92%、45.16%、62.25%、73.03%和79.78%;第4~7天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581×10^8、2.451×10^7、4.218×10^6和2.648×10^5个/ml;5.0×10^5~5.0×10^8个/ml浓度下成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随着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缩短,由7.5d缩短到4.8d。[结论]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在室内对平菇厉眼蕈蚊成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和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炜  史载锋  何文英  邓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02-15403
[目的]对农药氯氰菊酯与DNA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揭示其致畸的作用机制。[方法]在pH值7.4的‘蹦s.HCI缓冲溶液体系中,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探针,对氯氰菊酯与DNA的结合方式和结合常数进行研究。[结果]氯氰菊酯在256nm处的紫外吸收峰随着DNA的加入发生了显著蓝移,同时吸光强度逐渐增大,DNA在203ntn处的紫外吸收峰随着氯氰菊酯的加入发生了显著红移,同时吸光强度逐渐降低,这说明氯氰菊酯与DNA形成了复合物;固定DNA浓度(3.4×10^-4moll/L),改变氯氰菊酯浓度(1×10^-5 6×10^-5mol/L),在203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得到37℃时结合常数K为7.19×10^3L/mol;结合荧光探针试验证明氯氰菊酯与DNA是以沟槽方式结合。l结论I氯氰菊酯与DNA以沟槽方式结合可能是氯氰菊酯具有致畸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雪莲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称取10.0g雪莲果,洗净、切碎,加入40%的乙醇180ml,回流提取其中的绿原酸,自然冷却后过滤。波谱定性检验选择适宜的测定波长,以95%乙醇为参比溶液,用配制好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绿原酸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测定提取液的吸光度,计算滤液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标准品和雪莲果样品提取液在330nm处有特征吸收峰,故选定330nm为最大吸收波长,测定雪莲果样品液的吸光度。雪莲果中绿原酸的平均吸光度值为1.105,含量为0.052%。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雪莲果中绿原酸的RSD值为3.07%,平均回收率为105.85%。[结论]雪莲果中绿原酸的含量为0.05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在4.5×10^5、4.5×10^6、4.5×10^7、4.5×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1.367×10^7、3.245×10^6、3.202×10^5和7.803×10^4个/ml。[结论]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有较强的致病性,因而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头端菱形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及氮磷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妮  胡晓红  陈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266-11268
[目的]为进一步探索小头端菱形藻(Nitzschia capitellata Hust.)作为优质饵料、生物能源的潜能,在室内条件下对小头端菱形藻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氮磷比等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首先设定不同光照度梯度,在相同营养、温度(25±1)℃以及光周期(12h/12d)下进行培养,筛选得出最适光照强度,其次将氮磷比设置为5:1、6:1、7:1和8:1,置于相同条件进行培养。[结果]在3000lx的光照度下,小头端菱形藻的藻比增殖率和现存量最高,分别为0.51d。和7.97×10^4cells/ml。在氮磷比为6:1条件下,小头端菱形藻生长最佳。[结论]小头端菱形藻的最适光照度为3030lx,最适氮磷比为6:1。  相似文献   

9.
裴翠锦  姚国光  张稳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84-1338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灵敏的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方法。[方法]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氨存在条件下亚硫酸盐可与苯胺生成强荧光物质,而过氧化苯甲酰对该荧光物质具有抑制作用。基于该原理,对反应溶剂、pH值、发射波长、苯胺用量、亚硫酸钠用量及反应时间等进行优化,建立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荧光光度法。[结果]过氧化苯甲酰在8×10^-8~1×10^-6g/m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无水乙醇为溶剂,pH值为6.56,发射波长为340nm,苯胺用量为2.0ml,亚硫酸钠用量为2.5ml,反应时间为30min。该方法的检出限为O.03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结论]该研究建立了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碘荧光素(DI)、二溴荧光素(DB)和二氯荧光素(DC)3种卤代荧光素染料与苯海拉明(DP)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DB和DC与DP混合后不会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而DI与DP在pH4.7的酸性介质中,可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最大吸收波长(516nm)处的吸光度明显降低,并在550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褪色波长和显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值变化(△A)均与溶液中DP浓度成线性关系.据此发展了以DI为光谱探针的灵敏、简便、快速测定DP的分光光度新方法.褪色法、显色法和双波长叠加法对DP的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2.21×10^4,1.04×10^4,3.25×10^4L·mol^-1·cm^-1,它的检出限分别是0.134,0.288,0.092μg/mL,线性范围均为0.8~4.0μg/mL.方法可用于尿样和血清中DP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蝉拟青霉APC20菌株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蝉拟青霉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蝉拟青霉APC20菌株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结果]药后第1~4天,蝉拟青霉APC20各个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均低于50%,而第7天,浓度为3.0×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对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达85.11%,并且虫尸布满蝉拟青霉的菌丝体和孢子粉,说明APC20对小菜蛾呈现较强的寄生致死性。蝉拟青霉菌株APC20对小菜蛾具有较强的侵染力,处理小菜蛾第4~7天的LC50分别为5.3×105、1.1×105、1.1×104、8.9×102个/ml。[结论]蝉拟青霉APC20菌株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2.
袁盛勇  朱文禄  陆进  王传铭  薛春丽  孔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18-11919,11959
[目的]研究利用莱氏野村菌对棉铃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效果。[方法]采用浸渍接种法,用莱氏野村菌MZ060806-XW分生孢子的5个浓度(3.5×104~3.5×108个/ml)对棉铃虫2龄和3龄幼虫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在莱氏野村菌MZ060806-XW分生孢子3.5×108个/ml浓度下;第8天2龄和3龄的幼虫死亡率最高分别达84.68%和82.23%;第8天,2龄和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975×104和7.794×104个/ml。在3.5×104~3.5×108个/ml的5个浓度处理下,2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LT50)依次为9.774、6.322、5.415、4.559和4.051d,3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9.462、6.842、5.365、4.636和4.177d。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LT50逐渐缩短,虫口的死亡率逐步增加;随着施药时间的推移,LC50逐渐减小。[结论]利用莱氏野村菌MZ060806-XW菌株对棉龄虫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高于3龄幼虫。莱氏野村菌用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间苯三酚法测定玉米芯水解液中木糖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芯水解液中木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间苯三酚比色法测定玉米芯水解液中的木糖含量,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木糖与间苯三酚显色液反应后,在波长554 nm处有最大吸收峰;最佳显色时间在8min;木糖浓度在5.17~48.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R2值为0.999 1。葡萄糖的存在对间苯三酚法测定木糖基本没有影响。最佳测定条件:将5.0 ml间苯三酚显色剂加入到1.0 ml木糖溶液中1,00℃水浴加热8 min,流水冷却至室温,立即在波长554 nm下测定吸光度(A)。该方法的检测浓度范围为5.17~48.70μg/ml,玉米芯水解液样品的木糖含量为40.69 m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且测定木糖时不受葡萄糖干扰,可用于木质纤维素水解体系中木糖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与化学农药低浓度混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培养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分生孢子,测定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菜缢管蚜的毒力,选取最佳防效的浓度与4种农药不同浓度混配,采用浸渍法对菜缢管蚜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菜缢管蚜的死亡率随MZ041024菌株分生孢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孢子浓度为4.9×108个/m l时毒力最高。菌药混用对菜缢管蚜的防治效果比单用分生孢子液和稀释后的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好。10倍稀释液与生防菌的混合液对菜缢管蚜的防治增效作用高于与100倍稀释液的混合液。[结论]蜡蚧轮枝菌与农药混配对菜缢管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周小兰  陈佩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713-5715
[目的]探索左氧氟沙星的测定方法。[方法]以磷酸二氢钾-磷酸-三乙胺/乙腈(851:5)为流动相,在1 000 ml磷酸缓冲液中含6.5g磷酸氢二钾、4ml磷酸、5ml三乙胺,流速1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95 nm和pH值为3.5的条件下,通过反相HPLC测定兔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并分析其回收率。[结果]通过该方法将左氧氟沙星与血浆成分较好地分离。左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005~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40%左右,最小检测浓度为50 ng/ml。[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回收率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可快速测定人血液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和检测禽畜体内的左氧氟沙星残留。  相似文献   

16.
陆敏  张文娜  冯俊霞  郭瑞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562+3566-3562,3566
[目的]用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方法]以市售的6种油炸淀粉类食品为供试样品,用自制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对各净化液进行富集,在流动相为甲醇∶水=5∶95,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色谱柱为C18时检测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结果]经测定,薯片、虾条、油炸饼、麻花、油条和锅巴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的含量分别为2.50、1.10、0.80、0.66、0.51和0.70μg/g。根据试验设定的色谱条件,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丙烯酰胺的浓度为横坐标做标准曲线,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1.041×105X-1.442×103,丙烯酰胺的线性范围为0.1~2.0μg/m l,最低检出限为0.05,回收率大于70%,RSD为1.5%。[结论]固相萃取-HPLC法测定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效果较好,用固相小柱可有效减少杂质峰的干扰,使得样品加标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桑茎的降血糖活性,为研究桑树的降血糖活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4-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3种不同浓度的桑茎浸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10.326、0.653和103.264 mg/ml桑茎浸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1.03%、-2.40%和0,表明桑茎浸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低,抑制作用不明显。利用SPSS软件进行的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3种浓度的桑茎浸提液在400 nm处的最终吸光值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浓度的桑茎浸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桑茎浸提液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卑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扫描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在200~400 nm的吸收峰,准确配制出系列浓度的卑霉素乙酸乙酯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在最佳波长下进行测定,然后对发酵样品进行3次离心处理得到样品溶液,再对样品液进行重现性、稳定性的研究和回收率的计算,用抑菌圈法验证样品的抑菌效果。[结果]选择275nm波长作定量峰,卑霉素的乙酸乙酯溶液浓度在0.5~12.0 mg/L范围内、pH值为4.6的条件下,其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15.968 0x+0.030 7,相关系数为0.995 5。样品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 h保持仍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2.13%。[结论]试验证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发酵液中的卑霉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罗非鱼治理蓝藻水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尹春华  宣劲松  吕乐  闫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12-11114
[目的]为有效控制蓝藻水华污染提供方法支持。[方法]通过现场设置围隔研究利用罗非鱼控制蓝藻水华污染的效果。[结果]投放罗非鱼后水体中蓝藻颗粒浓度在5d后下降到4.0×10^5/ml,而空白对照组(CK)蓝藻颗粒浓度基本维持在1×10^6/ml。与CK相比,投放罗非鱼组水体中亚硝酸氮下降迅速,4d后降低到0.02mg/L。罗非鱼对水体中硝酸氮和磷酸根的去除作用更为显著,分别在2d后和4d后降低到基苓检测不出。对于水体中氨氮的浓度,罗非鱼的影响则不明显。[结论]高密度投放罗非鱼能显著减少水体中的蓝藻,迅速降低水体中硝酸氮、亚硝酸氮和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