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鲁西南蒜—椒轮作种植模式下,辣椒定植后增施微生物肥料在减量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大蒜收获后的三樱椒为试验试材,研究不追肥处理、常规追肥处理、微生物肥料+100%化肥、微生物肥料+85%化肥处理、微生物肥料+70%化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和辣椒炭疽病病情指数、辣椒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总结出在鲁西南蒜—椒轮作种植模式下,在辣椒定植后配施微生物菌剂的基础上,适度减量追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辣椒炭疽病病情指数、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等效果更为显著。在增施液体微生物菌剂20 kg/亩的基础上,减少15%追肥量,辣椒产量和品质表现最优;减少30%追肥量,与常规追肥处理辣椒产量持平,辣椒素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对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环境效益,研究了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采用缓释肥氮肥减量15%、30%、50%,以及采用普通肥料基肥一体化+追肥的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地表径流氮素浓度、氮素流失量及流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水稻增产,施用缓释肥减量15%的情况下水稻增产6.27%,减量30%的情况下水稻增产4.04%,采用普通肥料基肥一体化+追肥施肥模式在氮肥减量15%的情况下水稻增产3.87%。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水稻地表径流中氮素的浓度,常规施肥方式总氮浓度最高达到13.12mg·L~(-1),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的各个处理最高仅为2.38mg·L~(-1)。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氮素流失量和流失率。常规施肥方式全生育期总氮流失量达到15.47kg·hm~(-2),流失率为9.38%;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的各个处理全生育期总氮流失量平均仅为3.35kg·hm~(-2),流失率为2.85%。采用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产量,减少氮素流失。因此,水稻施肥插秧一体化技术是一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水稻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蓝氮素利用与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然降雨条件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太湖流域地区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甘蓝产量和氮素利用及对径流水和淋溶水中氮素流失动态的影响,并对氮素流失量及流失率进行分析.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常规化肥(256kg/hm2)、有机肥(256kg/hm2)、蔬菜专用肥(256kg/hm2)、蔬菜专用肥减量20%(205kg/hm2)和蔬菜专用肥减量40%(154kg/hm2).结果表明:蔬菜专用肥比常规施肥和有机肥显著提高甘蓝产量,分别增产31.84%和5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间甘蓝氮素利用率在10.55%~24.17%之间,且不同施氮量蔬菜专用肥的氮素利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施氮量的减小,氮素利用率由16.72%提高至24.17%.甘蓝生长季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地表径流,流失量为19.66~38.03kg/hm2,主要流失形态为硝态氮.氮素淋溶流失量受施肥和淋溶水量影响,淋失率为0.21%~0.56%,主要流失形态为铵态氮.蔬菜专用肥比常规化肥可减少7.43kg/hm2的氮素流失.蔬菜专用肥减量40%后,氮素流失量可比蔬菜专用肥处理减少12.02kg/hm2.通过施用蔬菜专用肥并优化施肥量(减量20%)能够在保证甘蓝产量的前提下提高甘蓝氮素利用率、降低氮素的流失量,从而减轻氮素流失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地稻麦轮作制度下减氮施肥的需求,开展田间肥效试验,在基施缓释肥的基础上,以普通尿素和脲铵氮肥追肥为对照,减氮10%~30%,研究当地一基两追模式下减氮施用对稻麦轮作体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等量的脲铵氮肥追肥比尿素有更好的增产效果,减氮10%时,稻麦的单独产量和周年产量均比施用尿素的处理稍有增加,减氮20%处理略有减少;施用脲铵氮肥各处理氮肥利用率比施用尿素处理增加3.6~5.1百分点,最高为减氮20%处理。因此,建议在当地稻麦轮作体系下缓释肥配施脲铵氮肥减量10%~20%施用,具有稳定产量和减少氮肥施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柴有忠  张圆圆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2157-2158
由于葡萄种植经济效益高,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农户往往通过大量施用化肥以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然而,长期过量施肥容易造成土壤质量退化,反而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通过不同程度减少氮素投入对比试验发现,氮素投入量减少到30%时,阳光玫瑰葡萄按照常规施肥处理进行合理疏果疏粒条件下产量指标没有明显的降低,品质指标略有提高,并且氮素减量下阳光玫瑰生长期推前2~3 d,有利于尽早上市。因此,试验地阳光玫瑰氮素投入量建议减少30%左右,即667 m2由原来的15.5 kg(折纯)降低到10.9 kg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氮肥在加工番茄上的最佳施用量以及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的效果,在河套灌区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配施对加工番茄的产量、品质、氮素利用率及土壤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施用氮肥比不施氮肥果实和茎叶产量都有显著增加,施用氮肥后果实产量平均增加99.7%,同时施用氮肥加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34%~1.34%。施用缓释尿素的氮素利用率较高,10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较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15.2%~20.2%,80%推荐施氮量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比单施尿素氮肥利用率高20.3%~21.8%。施用缓释尿素或缓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使用可以减少20%施氮量,不显著影响加工番茄的产量,而且肥料利用率较高。在各处理中表现最好的处理是100%推荐施氮量采用60%缓释尿素做基肥,20%尿素在花期追肥,20%尿素在果实膨大期追施的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施用缓释尿素0~20 cm耕层土壤氮素没有残留,20~40 cm土层土壤氮素没有淋失。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小麦施肥管理,减少氮素投入,在永康市开展小麦氮肥减量增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处理的小麦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较差,实际产量较常规处理降低30.7%;施用缓释肥各处理小麦农艺性状指标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其中,缓释肥等氮一次基施、缓释肥减氮20%一次基施和缓释肥减氮20%一基一追处理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11.0%、4.2%和6.4%。因此,施用缓释肥能有效减少小麦施肥次数和减少施肥量,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7,(6):30-33
受全球气候变迁影响以及各地区的土壤变异性,土壤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都存在不同,需要有不同的施肥管理措施。有研究显示,小麦施肥技术的关键在氮肥的施用上,而氮肥受土壤间差异的影响很大,小麦在不同的土壤需要不同的氮肥用量,而土壤质地愈粗,需氮量愈大。根据区域土壤性质及配合肥料施用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用量,将有益于农业经济生产永续经营。通过使用缓释肥料利用氮素等量替换的方式研究氮素利用率及吸收效率,以探讨氮肥在天津地区小麦地施用的最佳方式,能达到合理施肥和高收益的目标。结果表明,增效肥料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效果显著,与普通氮肥相比,可降低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溶量;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增效肥料可较长时间维持土壤供氮能力,减少氮素损失,氮肥利用率可提高16.16%~79.47%。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尿素对水稻产量及田面水氮素变化的综合影响,以聚天门冬氨酸钙盐(PASP-Ca)与尿素复配为供试材料,通过水稻大田试验研究基于减量施氮下PASP-Ca尿素对水稻生长、氮吸收利用及田面水氮素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PASP-Ca尿素的控污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量处理相比,减量施氮处理降低了水稻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在施基肥、蘖肥后第1 d,田面水总氮(TN)浓度降低了12.70%、17.23%。减量施氮后,水稻产量增加了0.78%、氮累积吸收量增加了0.39%,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9.35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减量施氮处理满足了水稻生长的养分需求,节约了氮肥,保证了水稻稳产。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减量施氮下各PASP-Ca尿素处理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尤其施基肥1~7 d内,基、蘖肥和穗肥施氮比例50%、30%和20%处理的田面水铵态氮(NH4+-N)浓度降低了24.94%~68.66%,其中第5、7 d显著降低。施蘖肥1~7 d内,基、蘖肥施氮比例80%、20%处理的田面水NH4+-N浓度降低了2.72%~51.30%。施用PASP-Ca尿素有利于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提高,使水稻产量增加了0.87%~7.27%,氮累积吸收量增加了7.05%~35.20%,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6.11~30.26个百分点,其中基、蘖肥施氮比例80%、20%处理的籽粒氮吸收量显著增加了30.08%,秸秆氮吸收量显著增加了46.27%,氮肥表观利用率显著提高了30.26个百分点。综合评价水稻产量、氮吸收量、氮肥利用率以及田面水氮素浓度,减量施氮处理效果优于常规施氮量,减量施用PASP-Ca尿素处理效果优于常规尿素,且最佳基、蘖肥施氮比例为80%、20%。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科学》2016,(1):23-27
为明确减氮后移对超级稻吉粳88氮素吸收利用规律和转运特性,优化吉林省水稻高产高效合理氮肥施用技术,以吉粳88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测定氮肥减量后移对吉粳88氮素吸收利用率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氮肥减量后移比常规施氮增产-0.78%~7.5%;适量氮肥减量后移可促进吉粳88中后期的氮素总积累量,降低茎鞘和叶片氮素转运率,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各因素,以施纯氮141.31 kg/hm~2,补肥和穗肥施氮肥时间分别比传统施肥时间后移13 d和9 d施氮方式效果最佳,最高产量达到11 t/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控失尿素开展宁夏引黄灌区水稻化肥减量研究,为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减少氮素损失,促进氮素环保高效施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常规尿素为对照,设控失常量、控失减量10%、控失减量20%、控失∶常规为7∶3、控失∶常规为5∶5、控失∶常规为3∶7、控失尿素(基)等7个处理,研究不同控失尿素减量配比处理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淋失的影响。【结果】(1)施用控失尿素能够促进水稻增产,控失∶常规为5∶5处理的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比常规尿素增产8.92%,其次为控失∶常规为7∶3。控失尿素主要增加水稻的穗粒数进而增加产量。(2)施用控失尿素能够促进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失减量1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比常规尿素增加了9.79个百分点,其次为控失∶常规为5∶5处理。(3)施用控失尿素能够降低稻田田面水总氮浓度和总氮淋失量。与常规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各处理整个水稻生育期全氮淋失量降低了28.40%~66.32%,其中,控失减量20%处理氮素淋失降低幅度最大,其次为控失减量10%、控失常量处理。【结论】控失尿素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降低氮素淋失量。综合考虑,施用控失尿素243~270kg N·hm-2、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比5∶5是宁夏引黄灌区较合理的氮素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丰卉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以常规尿素、常规用量为对照,设置丰卉尿素不同减量处理,考查了各处理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丰卉尿素比常规尿素肥效持久,作穗肥大量施用易造成贪青晚熟;施用丰卉尿素可增加水稻产量,且产量水平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氮素的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减量施用的情况下,丰卉尿素处理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在比对照尿素用量减少4 0%以内的情况下,丰卉尿素处理均获得了高于常规尿素处理的产量,增产原因是虽然有效穗数有小幅减少,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因此,合理施用丰卉尿素可减少肥料投入量,降低施肥作业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生菜为研究对象,在基肥氮素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复合肥的追肥浓度对生菜生长、氮素利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发芽期和幼苗期,施用基肥可以明显促进生菜植株生长;发棵期,在低追肥浓度5%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4.02 g和3.18 g;产品器官形成期,在中追肥浓度10%时,复合肥料1、2获得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6.24 g和13.72 g。复合肥料1、2在低追肥浓度5%时产量最高,分别比次高产增产22.05%和30.85%。(2)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随着追肥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复合肥料1,植株全氮含量和肥料氮素利用率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3.97 g/kg和38.08%;复合肥料2,肥料氮素利用率在低追肥浓度5%时取得最大值48.17%,植株全氮含量则在中追肥浓度10%时取得最大值4.02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植株的全氮含量差异不大。(3)不同追肥处理,复合肥料1在中追肥浓度10%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95 g/kg;复合肥料2在低追肥浓度5%时土壤的全氮含量最低,为0.87 g/kg,但两追肥浓度下土壤的全氮含量均比对照组高;不同追肥浓度对10~20 cm中层次的土壤致酸作用较明显,此外施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综合以上指标的测定,为实现生菜的优质高产,建议追肥浓度以5%~10%为宜,产品器官形成期可以适当增加追肥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脲醛肥料对土壤N_2O排放及氮素去向与平衡的影响,为脲醛肥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9-12月,采用微型渗漏计-静态气箱法,在栽培3季不同叶菜(第1季小白菜、第2季菜心、第3季芥菜)的条件下,以不施氮肥为对照,设置3种脲醛肥料(UF1、UF2、UF3,其活性指数(AI)分别为50.8%,67.4%,83.3%)一次性施用、尿素一次性施用、尿素分次施用、脲醛肥料UF2与尿素混合一次性施用共6个处理,研究了脲醛肥料对N_2O排放、淋溶损失、土壤残留、植株吸收以及其他表观损失量的影响。【结果】与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相比,无论脲醛肥料AI高低,脲醛肥料一次性施用、脲醛与尿素混合一次性施用和尿素分次施用均能够显著降低N_2O排放峰值和累积排放量,各处理N_2O气态氮素损失量依次为尿素一次性施用脲醛与尿素混合一次性施用尿素分次施用、AI高的UF3一次性施用AI中和低的UF2、UF1一次性施用,3种脲醛肥料处理的N_2O气态氮素损失量为2.32~4.40g/m2,仅为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N_2O气态氮素损失量的33.1%~62.9%。脲醛肥料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占总氮量的45%以上,较尿素处理提高了32.1%~34.0%。施用脲醛肥料后减少了氮素淋溶损失量和其他表观损失量,分别较尿素一次性施用处理减少32.6%~54.0%和52.4%~83.9%。脲醛肥料在一次性施用的情况下,植株氮素吸收量等同于尿素分次施用,显著大于尿素一次性施用。【结论】施用脲醛肥料能够明显改变氮素平衡,有利于氮素的植物吸收和土壤残留,而减少氮素的淋溶损失、气态损失及其他表观损失,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施用包膜型缓释肥进行等氮、减氮及减少施用次数试验,探究包膜型缓释肥减量减次对岱山县盐碱改良田单季稻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处理相比,包膜等氮处理水稻增产3.9%,包膜减氮20%处理水稻减产1.6%,而包膜不追处理水稻产量下降较为明显,达6.9%。包膜型缓释肥是一种优良的缓释肥,对于岱山县盐碱改良田水稻种植,可施用包膜型缓释肥替代普通复合肥,施用方式为“一基一追”,可比常规施肥减少一次追肥,达到省时省工的目的,也可适当减少肥料投入,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同时应及时关注水稻长势,如果水稻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应及时追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滇池柴河流域蔬菜种植区更科学、合理使用氮肥以及当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炭基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柴河周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和氮淋失的影响。[结果]氮损失量与施氮量呈正比,氮素淋失量均高于氨挥发量;同一施肥水平的两种肥料氨挥发、氮素淋失和氮素损失量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普通尿素>生物炭包膜尿素);在施氮量为320和280mg/kg的水平下,生物炭包膜尿素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氮损失低43.5%~45.5%,其中氨挥发低3.7%~21.7%,氮淋溶低49.8%~52.1%,而硝态氮是氮素淋溶的主要形式占总氮淋出的76.0%~95.7%(普通尿素处理)和51.6%~53.5%(生物炭包膜尿素处理)。[结论 ]生物炭包膜尿素主要通过减少硝氮淋失来控制氮损失。减量施氮并结合生物炭包膜尿素的施用,对控制该地区氮肥施用带来的水体污染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滇池柴河流域蔬菜种植区更科学、合理使用氮肥以及当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炭基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对柴河周边蔬菜地土壤氨挥发和氮淋失的影响。[结果]氮损失量与施氮量呈正比,氮素淋失量均高于氨挥发量;同一施肥水平的两种肥料氨挥发、氮素淋失和氮素损失量间差异在0.05水平显著(普通尿素生物炭包膜尿素);在施氮量为320和280 mg/kg的水平下,生物炭包膜尿素处理比普通尿素处理氮损失低43.5%~45.5%,其中氨挥发低3.7%~21.7%,氮淋溶低49.8%~52.1%,而硝态氮是氮素淋溶的主要形式占总氮淋出的76.0%~95.7%(普通尿素处理)和51.6%~53.5%(生物炭包膜尿素处理)。[结论]生物炭包膜尿素主要通过减少硝氮淋失来控制氮损失。减量施氮并结合生物炭包膜尿素的施用,对控制该地区氮肥施用带来的水体污染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达到芦笋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于长兴县开展芦笋氮肥减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氮素减量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植株农艺性状指标和芦笋总产量均没有明显差异;但芦笋分级产量以常规施肥标准减氮20%处理表现最好,其次是减氮30%处理。试验点芦笋推荐氮素减量20%~30%。  相似文献   

19.
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在相同氮肥施用量(100kg·hm-2)条件下,不同穗肥施用时期和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对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小,仅使整精米率提高了4.4%~9.9%,不同叶龄期追氮对垩白率影响不尽一致,推迟追肥叶龄期可以降低垩白率。前氮后移处理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没有降低稻米的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对稻米食味品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达到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之目的,在永康市开展水稻氮肥减量增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各处理水稻经济性状指标较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缓释肥有益于水稻生长发育;缓释肥等氮、缓释肥减氮10%和缓释肥减氮20%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产5.9%、4.5%和1.1%,具有减量增效的作用。因此,试验地改施缓释肥后可降低氮素投入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