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功民 《油气储运》1998,17(2):42-44
军用群车加油装置和输油管道泵站还存在不能超过改变泵转速自动控制泵出口压力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喷油现象,而且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一种泵压变速自控装置。该装置利用泵出口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原动机转速,解决了泵出口压力不能自控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喷溅现象,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控制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江苏LNG接收站采用手动调节低压泵出口阀方式,控制低压输出流量匹配槽车装车.手动跟踪及阀门节流存在调节滞后、泵运转效率低、能耗高、泵阀磨损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再冷凝器的平稳运行.基于此,提出在新建储罐中专设装车罐,并使用变频技术,采用“1台变频泵+2台定速泵并联安装”模式,当正常外输时,低压泵采用“n台定速泵+1台变频泵”运行方式优化配置.以进入再冷凝器前汇管压力保持定值为控制目标,根据外输量确定n值,定速泵出口不做节流控制,变频泵转速可调自动匹配装车流量变化,其水力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且可以达到节能目的.指出变频泵选型需充分考虑管路特性,提供了选型和工艺操作方面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兰成原油管道沿线河流较多、起伏较大,加之投产前一些设备未试运,投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过泵流量不易控制,泵出口汇管压力超高;高点气阻,清管器易卡阻;充水阶段低位处泵站启泵不稳,易造成进站压力过高。采取了利用过泵电流与流量的对应关系控制过泵流量,就地减小给油泵出口阀开度,解决压力与流量的矛盾,清管器提压顶挤和停输状态下,利用停输再启动流程对泵机组进行试运等措施,保证了投产的顺利进行,其实践经验可为今后落差较大的原油管道投产提供借鉴。(参10)  相似文献   

4.
刘振志  陈军 《油气储运》2002,21(1):5-8,24
为了提高车辆和飞机加油以及油桶灌装量的速度,不少油库和野战机场采用了电动机泵或发动机泵与枝状管路联合工作的管路系统,针对这种枝状管路系统,特别是工作中其支管数频敏变化,分析了其压力,流量变化的规律及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节控制方法,同时研制了具体的控制设备。  相似文献   

5.
密封油泵是油脂车间供给sec(工段)13和sec15的各工艺泵密封油用,是sec工艺油泵机械密封的辅助装置,对保证机械密封长久、可靠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台型号为AKHE3102、工作转速为1450r/min、额定流量为2m3/h、密封油泵出口压力为6MPa、输送介质的密度为0.9g/cm3、电机功率为2.2kW的密封油泵,由于超出使用年限,造成两工段的工艺泵间发生窜油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液压挖掘机的能量利用率并更好地节省燃料,采用功率优化电子控制系统对发动机和液压油泵系统进行综合控制,使二者达到最佳匹配。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传感器、直流伺服电动机和电磁比例阀组成,其中电机可带动油门拉杆进退以调节油门的大小;电磁比例阀的开度又与油泵斜盘的变量活塞所受的控制压力有关,可通过对比例阀阀芯开度的调节来改变斜盘倾角,以达到控制油泵吸收功率的目的。该系统在控制机工作时,可通过对油门和油泵吸收功率的控制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额定转速附近,发挥最大有效功率,达到功率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7.
LNG接收站高压泵并联运行时,单台泵故障停车或其他水力干扰会导致泵瞬间流量过大,电机过载,造成全站停车甚至损坏电机.针对高压泵设备特性及机组并联运行工艺现状,并结合全站工艺流程,分析了高压泵并联运行控制特点及操作难点.通过优化启停机操作程序,避免水力冲击.采用增加运行泵的数量以增宽流量调节范围的方法优化配泵方案.将高压泵出口的紧急切断阀改成调节阀,在单台泵故障停车时通过改变管路特性匹配系统流量,可有效减小运行泵的流量增幅,降低泵过载停车风险.在分析接收站天然气外输管网压力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管道压力越高越有利于高压泵的平稳运行,根据不同工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高压泵机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2009年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试运投产期间,出现了流量监测设备不具备投用条件,充水初期流量控制难度较大,兰州低压区停泵超压,清管器发送时机选择不当,气阻影响输油泵正常运行,以及过滤器误切换等问题.指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根据泵机组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通过计算泵机组提供的扬程,推断出站流量;控制干线流量的出站调节阀开度宜小不宜大;在给油泵和输油主泵之间设置安全阀;在水充满0号高点和7号阀室的第2个U形管段后发球等.其中的实践经验对今后成品油管道的投产作业具有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石油库越来越多地选用齿轮油泵来输送润滑油。由于泵型结构的特点,及安装和操作管理等原因,普遍反映噪音大。经对8台泵的噪音测试,6台的噪音值均在86dB以上,另2台的最低噪音值为75dB。过大的噪音和振动,不但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危害人身健康。现就如何降低油泵的噪音值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1.避免选用大流量油泵。由于润滑油的粘度较高,在管道中流动时的阻力损失也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煤层气微破裂试验和注入/压降测试时,需要以稳定的流量向井中注入流体.测试时需要人工控制注入流量,由于注入量低,施工时很难保证注入流量稳定,导致注入压力曲线不规范,影响测试结果.为了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确保注入过程中流量稳定,设计了一种新型煤层气测试用泵注系统:采用2套泵注单元控制不同流量;泵注单元采用变频技术控制注入量;改进信息传输系统;在泵注单元出口处设置安全保护阀;提高集成度.该系统可以方便地调节注入流量,从而大大减轻测试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进行微破裂试验和注入/压降测试,由此提高实际注入流量的控制精度,确保测试资料的可靠性;可以实时记录流量、泵压和液位,通过提供准确的现场施工参数,从而为后期资料分析处理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优化成品油管道沿线泵站开泵方案可以降低管道运行能耗。以包含泵机组并联运行模式及配备变频泵的成品油管道为研究对象,考虑沿线节点压力、过泵流量等约束,基于已有批次输油计划,建立以运行时间内管道全线运行能耗总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并利用分支定界算法求解。利用该模型求解了中国某条成品油管道的优化配泵方案,计算耗时213.76 s,所得结果符合约束限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中国成品油管道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戴福俊  吴迪 《油气储运》1995,14(3):22-26
抚顺至营口鲅鱼圈港成品油管道(简称南输管道),长240km,有三个输油站,为了实现泵机组的优化运行,通过调整机泵数量和型号的合理配置,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分析了冬、夏季管道内油品的平均输量,根据雷诺数确定油口的流态区间,计算出了不同油口的平均摩阻损失。泵机组的配置要求是:①应保证输量;②各输油站的出口压力不大于5.88MPa;③入口压力控制在0.196 ̄0.882MPa。通过管路和泵站压力损失计算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的实际运行工况,分析了影响输油泵机组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对输油泵机组的操作技巧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只有选择工艺合理的泵机组运行方式和控制方式,才能实现成品油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根据泵装置运行特性,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探讨其效率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确定最佳转速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15.
原油长输管道开泵方式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凤山 《油气储运》2004,23(4):58-59
为降低原油管道常温输送的成本,介绍了一种以降低运行能耗为目标,通过编制计算机软件,由计算机算出各开泵方式组合下的管道总电耗,筛选出最低总电耗对应的最优开泵方式.实践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能有效降低输油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朱玉芳 《油气储运》2004,23(6):57-58
探讨了泵机组的节能途径,提出了机泵能量利用率的概念,对机泵的设计制造、选型和运行操作条件等各项影响机泵能量利用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机泵节能的有效途径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野战输油管道的长度因战场的变化而不同,运用流体力学、概率论和组合数学建立了管道平均可达流量在管子可靠性、连接的可靠性、阀门可靠性、泵站可靠性、稳定时间和调节频率等因素影响下随管道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管道的输送能力随泵机组可靠度的降低和管道长度的增加而减小。该数学模型有助于决策者根据战场情况预知将要敷设的管道可能达到的输送量。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风冷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设计选型时依具体环境对机组制冷(热)量的修正、冷(热)负荷的选择及安装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安装在积雪和台风地区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输油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电机功率因数偏低、负载率低、电机和泵效率不合格、电机过热以及泵能损耗大等问题,分析了影响输油泵机组中电动机和输油泵效率的主要原因,制定了提高输油泵机组运行效率的措施,分析了采用变频机组后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型输油泵机组轴瓦温度超高的问题,提出采用氟利昂制冷、PLC温控、超导热管等多种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实用的氟利昂制冷降温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冷却输油泵与电机的轴瓦高温,降低了输油泵机组的停机故障率,节省了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