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理学家建构起一套以“天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天理”即是信仰的“本体”,“诚”的境界与“天理”本体是同一的。因而“诚意”不是知识体系中的问题,而是信仰体系中的问题。“诚”很难体会和把握,学者只能由“敬”以通“诚”。“敬”是“敬畏”之意,即对于神圣之物的畏惧。真德秀在《大学衍义》一书中讨论“诚意正心”问题,重在“崇敬畏”和“戒逸欲”,其本质上乃是建构“帝王之学”的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2.
丘浚(1421-1495)明朝中叶著名政治人物和先进思想家,其一生著作甚丰。《大学衍义补》是一部封建社会的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丘浚在书中提出的"配丁田法"和"屯田、营田"等思想对于解决当时严重的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具有积极意义,并对后代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的理念是大学的办学思路,大学的精神是大学的航标,大学的理念是大学的航道,大学的精神和理念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把握大学之精神实质来确立大学之办学理念,再通过大学之理念这条航线达到大学之精神这个航标。从8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学之精神和与之相对应的大学之理念,即思想自由之精神与开放式教育的理念、反思批判之精神与创新教学研的理念、人格独立之精神与尊重个性发展的理念、追求卓越之精神与全面发展的理念、求知主义之精神与以学术为业的理念、人本主义之精神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人文主义之精神与德育为首的理念、爱国主义之精神与服务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结构图式、内容图式和文化图式三方面评述了浙江大学《新编大学英语》的实用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并对如何灵活有效使用《新编大学英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璀璨的明珠,《蒹葭》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朽的名篇,也是《诗经》中被称为"最的风人深至"的佳作,以《蒹葭》为例从意境之美、距离之美、朦胧之美、悲情之美、哲理之美五个方面解析中国古典诗歌之美,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特质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解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蛊镇》让读者认识了蛊镇的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情。其中,城市文明(城市之"蛊")、乡村文明(蛊镇之"蛊")与作者的精心构思(作者之"蛊"),三者重叠环绕,共同构筑了内蕴丰富、令人深思的《蛊镇》故事。本文试通过对这三重"蛊",探析《蛊镇》之"蛊"的丰富内涵,探求作者在作品中暗藏的文化内蕴与情感流脉,挖掘作者细密的悲悯情怀与文化忧思。  相似文献   

7.
《孟子·滕文公上》"辅之翼之"句,前人多据辞例以"辅""翼"义同而释"翼"为辅助。考"劳"与"来"、"匡"与"直"仅义近,并非同义。而"翼"作为翅膀义时,亦可通过认知联想类推至保护义和辅助义,且保护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辅助义,二者只是施动者与受动者身份变化所引起方向上的差别在语义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周士勤 《河南农业》2013,(18):57-58
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塑造了形形色色行为异常的人物,他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用美国心理学家杜兰德和巴洛编著的《异常心理学》以及杜安·舒尔茨和悉妮·埃伦·舒尔茨编著的《人格心理学》中的部分观点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理论分析《八月之光》中人物的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9.
姜雪琴 《河南农业》2014,(16):63-64
在《八月之光》中,福克纳塑造了形形色色行为异常的人物,他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在与人交往、应对心理焦虑、保持自我形象方面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机制有的是积极的健康的,有的是消极的不健康的,还有一些是中间型的。旨在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的四层次划分,再结合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对《八月之光》中人物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0.
<正>一、大学综合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1、大学综合教育是人类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大学》一书开宗明义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的意思是指整体的人格修养。《大学》中还讲到:“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更是把修身立德作为人之本。随着社会向高度文明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大学理念是大学办学之"魂",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沉淀、扬弃与升华的结果,是大学师生共有的价值观.文章从"大学是什么、如何办大学、大学育什么人以及大学如何育人"等层面对蔡元培先生的大学理念进行探析,从中得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灶神之妻》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母亲的成长为蓝本,讲述了主人公的母亲们来自战乱频繁的中国,深受父权制文化的迫害,通常有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来到美国后也终身没有摆脱父权制文化的阴影,从而对母女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伤害。女性同男性一样,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但《灶神之妻》中所体现的父权制意识形态却将女性紧紧地禁锢于家庭生活中。来自不同阶层、身份迥异的女性,在父权制社会的压制下却不得不走向共同的宿命。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这部名作,分析了文中的"母亲"文妮在父权制文化中的挣扎、反抗及其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3.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道"与"性"的论述,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即以佛道解道、性;与认识论上的内涵,即以庄解道、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会而不通".其"不通"主要表现在本体层面的佛道之学与伦理层面的儒学之间的不通,而苏轼所心仪之庄学的认识论意义与理论宽容精神正好成全了这种"会而不通".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大学有各自的生成逻辑。西方大学的生成在于"城市"、"文化"、"知识分子"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国大学生成的外在逻辑是"教化",内在逻辑是"明明德"。近现代以来,中西方大学都有各自的发展。中国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除了借鉴西方的经验以外还要正视自己的传统,要根据自身的生成逻辑以求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之"源泉",人文精神又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大学文化发展的使命所在,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内涵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教育之本质与灵魂。从高度专业化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大学管理的泛行政化三个方面分析大学人文精神严重"滑坡"的原因,并对强化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可行路径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创新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摆脱传统惯性,重塑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积极营造大学精神家园,切实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延边大学农学学报》创刊以来4个阶段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大学英语》的教学经验及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玉台新咏·枚乘杂诗》中的《兰若生春阳》一诗中说兰草、杜若"涉冬犹盛滋",据宗长白之说当为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作品。或者"冬"当是"秋"字之误。由诗中"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愿言追昔爱"看,应同《迢迢牵牛星》为组诗,彼以织女口吻言之,此以牵牛口吻言之。两诗皆西汉时所传古乐府辞。《古诗十九首》中有十四首篇幅较长者皆文人之作,而五首民歌色彩较浓者同《兰若生春阳》皆篇幅较短,应为西汉时乐府诗。  相似文献   

19.
"镜子"在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并不常常出现,但它是女主人公特蕾莎认识自我的重要工具。通过特蕾莎的自我意识与现实中的镜子、梦境中的"镜子"和特别的"镜子"之间的情节表现,可以挖掘作品文本中"镜子"意象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20.
王守仁的《大学古本序》石刻,是以其正德十六年(1521)五月白鹿洞书院讲学会后之定稿刻石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古本大学》是王守仁构建其哲学思想的营盘,而且他是在改写《大学古本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他的"致良知"学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