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给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地调查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况、地况因子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微地形、林分郁闭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更新幼树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林分郁闭度、灌木盖度和土层厚度。林分郁闭度为影响辽西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郁闭度大于0.7时几乎没有更新幼树,郁闭度小于0.3时幼树分布不均匀;坡向与土层厚度构成了辽西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立地因子,阳坡天然更新不能成功进行,适宜的立地条件是实现油松天然更新的前提;侵蚀沟对油松天然更新有着显著影响,侵蚀沟内更新幼树株数比正常坡面高160.2%;林下灌草有时也会对油松天然更新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丘的坡向是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质量的关键环境因子。半阴坡为樟子松天然更新提供了适宜的水分和光照条件,天然更新幼树株数极显著多于其他坡向。根据章古台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潜力,将地形因子划分为3种类型,适宜天然更新类型:半阴坡;可持续人工促进类型:阴坡、平缓沙地、半阳坡,辅以整地、浇水等人工措施能更好地促进樟子松天新更新;天然更新不宜类型:阳坡。郁闭度、枯枝落叶层厚度、积沙层厚度、植被盖度等对天然更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郁闭度0.3~0.6、枯枝落叶层厚度1~2cm、积沙层厚度>10cm、植被盖度>85%条件下,天然更新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山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工林内樟子松天然更新数量较多,分布状态一般较好,但年龄结构不合理,长势不良。林外天然更新的植株数量、分布状况和生长势很好。影响林內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林内总体光照条件,这主要体现在郁闭度大小及更新苗在林分中的位置上,也受间伐与否及林龄和密度大小影响。影响林外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风向及离林缘距离,灌丛有无及土壤裸露程度的影响也较大。在离林缘顺风侧50m以内和迎风侧10m以内、无灌丛、土壤裸露度大的情况下,林外裸地天然更新的植株数量、分布状态及生长情况都能满足营林要求。此外,对天然更新在人工林培养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色季拉山典型天然林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 smithii天然更新影响因子,为有效提高其天然更新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基于野外样方调查,分析色季拉山阴坡与阳坡5种影响因子与急尖长苞冷杉天然更新幼苗密度的相关性;通过通径分析找到影响其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  结果  阳坡和阴坡种子带翅长度、种子千粒重、苔藓厚度、凋落物厚度及阳坡林分郁闭度与急尖长苞冷杉天然更新幼苗密度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径分析认为阳坡凋落物厚度是影响急尖长苞冷杉天然更新幼苗生长的最关键因子,阳坡各影响因子对幼苗密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凋落物厚度、种子千粒重、苔藓厚度、种子带翅长度、林分郁闭度;阴坡苔藓厚度是影响急尖长苞冷杉天然更新幼苗生长的最关键因子,阴坡各影响因子对幼苗密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苔藓厚度、凋落物厚度、种子千粒重、林分郁闭度、种子带翅长度。  结论  凋落物厚度是影响色季拉山阳坡急尖长苞冷杉天然更新幼苗密度的最大因子,阴坡苔藓厚度是最关键因子。表3参27  相似文献   

5.
红松阔叶林天然更新定性与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60年代的小兴安岭美溪、翠峦地区红松阔叶林的天然更新作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比较。 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的天然更新过程及状况与林型有密切关系 而林型是综合立地条件的反映。 定量研究中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的减少项目法,得到影响林冠下红松天然更新的主要因子顺序是:林型、每公顷蓄积量、林木组成、下木盖度、郁闭度等。 两项研究结论一致,即林型是影响红松更新的主要因子。因此,应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二者均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黄帝陵古柏群的可持续保护,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出发,对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密度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更新密度与9个相关环境影响因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人为干扰强度>郁闭度>枯落物厚度>坡位>坡度>坡向>枯落物盖度>灌草盖度>海拔,即人为干扰、郁闭度和枯落物盖度对林下天然更新密度影响最大。同时阐明了黄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呈现的更新密度小、更新岛屿化以及只见当年生幼苗不见幼树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分区管理,保留更新区;选择性清理林下,保存更新幼苗;适度修剪枯病枝,改善林内环境等促进古柏群林下更新的经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松华坝水库华山松林幼树更新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林分组成、郁闭度、灌木盖度以及坡位等因子对幼树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山松混交林的幼树天然更新效果要好于纯林;中等郁闭度(0.50—0.79)条件下幼树天然更新效果最好;随着灌木盖度的增加,华山松幼树每hm^2株数也随之增加;坡下部幼树的天然更新效果好于坡上部。  相似文献   

8.
东折棱河森林经营所红松混交林的天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野外标准地调查数据,对东折棱河森林经营所云冷杉红松林、枫桦红松林、柞木红松林和椴树红松林的天然更新进行了研究.采用灰色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更新的主要生态因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红松混交林天然更新受林型、郁闭度、海拔、坡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更新数量呈减少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郁闭度越大,更新越好.影响其天然更新的重要因子排序为:林木株数>针叶树株数>透光度>郁闭度>海拔>坡度;4种林型林下更新能力强弱的顺序为:枫桦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柞木红松林.  相似文献   

9.
朝阳地区人工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 ,对影响朝阳半干旱地区人工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幼树数量的主导因子顺序为 :采伐带宽度>坡向>坡位>采伐带中的部位 ,影响采伐带内油松更新幼树生长的因子顺序因树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对影响采伐带内油松的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采用等带间隔采伐是一种利于天然更新的方法 ,人工采伐带的宽度以10m左右为宜 ,在立地条件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加宽 ,但最好在20m以内。  相似文献   

10.
天然更新是维持天然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祁连圆柏天然林集中分布于青海三江源地区,了解该林分天然更新状况及影响机制,对于维护三江源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以三江源东部麦秀林场祁连圆柏天然林为对象,采用系统调查、室内分析、相关与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天然更新状况及影响林分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1)林分天然更新不良,平均更新密度为220株·hm-2,林下缺乏幼苗补充,更新幼树种群处于衰退状态;2)林龄、林分密度、平均树高、草本盖度、海拔对更新幼树密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林分密度起正向和负向促进作用;林龄、平均树高、草本盖度起间接阻碍作用;海拔起间接促进作用。3)林龄、林分密度、平均树高、海拔是影响更新幼树密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天然林树种更新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森林更新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过程.文章综述了树种特性、林分条件、森林动物、病原体、环境条件、林窗和人为干扰对天然林更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天然林更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森林自然更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自然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它保证了种群的繁衍、维持了群落结构稳定,对森林群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森林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伴随着森林经营向多目标化和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强调自然过程所达到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自然更新的研究也开始关注在自然状态下的更新过程。综述了森林自然更新的方式以及影响森林自然更新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讨论了火、采伐和林窗等干扰对森林自然更新的影响。对森林自然更新的研究大多从野外调查资料和现象对自然更新过程进行描述性分析,很少从生理生态方面揭示森林自然更新的机制。研究对象多是主要的森林类型,局限于林窗的更新及森林群落的建群种,主要以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干扰频发森林中的萌生更新重视不够,促进自然更新困难树种更新的对策研究不足。森林自然更新的范围和深度尚待扩展和加深。对森林自然更新的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①综合研究各种因子的作用;②扩展自然更新的研究尺度;③深入研究萌生更新的生理机制和生态作用;④重视加大更新困难树种以及珍惜濒危物种和生态脆弱区的更新研究力度;⑤开展种子幼苗对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水热条件变化的生理响应;⑥加强各种类型不同强度和频度干扰对种子幼苗影响的研究。⑦加强森林群落更新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森林群落的更新规律。总结了森林自然更新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森林经营和生态恢复准备理论,为林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参考,为森林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天然赤松林更新种群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吉林省长白山天然赤松林更新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描述,认为赤松更新种群星聚集分布格局;回归分析比较说明以及生态因子—更新三维图展示了生态环境对赤松天然更新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年龄更新苗的存活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图示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陕西秦岭西段南坡油松林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和调查了29块油松林标准地伐前林分状况和代后天然更新状况。选取伐前和伐后树种组成,天然更新的密度、频度、坡位和土壤厚度等因子。通过聚类和排序等方法,将标准地分成3类,有力的支持了主观经验分类结果。分类的主要因子是伐前及更新中油松和阔杂的成数,坡位,土壤厚度。用伐前因子分类和上述分类结果相一致,最后构造了用伐前因子分类的判决函数。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种群更新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天然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的红花尔基沙地,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探讨天然林下幼苗更新状态和扩散趋势及其对各类生态因子的响应机制,对人工引种区樟子松可持续生态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采用地统计学和数量生态学方法对沙地樟子松更新苗发生和扩散格局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其天然分布区,沙地樟子松的更新状况良好,更新潜力巨大。北坡的更新潜力要优于南坡,更新苗密度是南坡密度的将近4倍,从大尺度来看,沙地樟子松表现出向北扩张的趋势。从种群龄级组成上来看,幼龄林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龄级增加,大龄级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种群的年龄存活曲线呈弧状凸型,呈现出稳定中略有上升的趋势,进一步说明种群的更新状况良好,更新潜力较大。此外,沙地樟子松林分中更新苗种群呈集群分布的格局,且聚集强度和扩展强度都较大,使得样地中更新苗密度有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图1表4参19  相似文献   

16.
林窗扰动是森林更新和演替过程的重要干扰类型,影响土壤的物质循环。为了解林窗扰动对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天然杜鹃林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自然形成小林窗表层土壤(0~10cm)为对象,林下土壤为对照,测定土壤重金属(As、Cd、Cr、Fe、Hg、Mn、Ni、V、Pb和Zn)含量,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污染源识别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杜鹃林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小林窗表层土壤中Hg、Cd的平均含量分别超过国家Ⅱ级标准2.78、1.53倍,而林下分别超过2.52、1.45倍;小林窗样点土壤Cd含量超标率高于林下27%。小林窗扰动对天然杜鹃林[6]下坡位表层土Cr含量影响显著,下坡位小林窗土壤Cr含量显著>林下。中坡位、上坡位、中坡和缓坡小林窗土壤Pb、Zn含量均>林下,不同坡位和坡度小林窗土壤Mn和Ni含量均>林下;2)冗余分析表明,Mg、海拔、Ca是解释天然杜鹃林土壤重金属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随机森林模型重要性分析表明,Ni是影响天然林小林窗与林下土壤重金属分布最重要的重金属因子,Cr次之;3)小林窗土壤重金属单项(除Ni外)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林下,小林窗与林下土壤Hg和Cd风险均较高,其余重金属处于低生态风险。所以,在百里杜鹃天然杜鹃林的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应重视Hg、Cd污染的防治以及小林窗扰动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目山皆伐毛竹林自然更新群落类型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是中国亚热带区域近30 a来不断扩展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物种多样性单一、生态功能不强。近年来,毛竹林蔓延和入侵越来越严重,已威胁到竹林周边植被,势必要进行更新改造。本研究旨在探讨毛竹纯林皆伐后自然更新形成群落类型、生物多样性特点和影响因素。  方法  基于天目山毛竹林皆伐自然更新后形成的次生群落的监测数据,利用TWINSPAN分析方法对自然更新群落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不同群落之间α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用冗余分析法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  结果  毛竹林皆伐后自然更新群落物种和类型多样,可分成11个不同的群落,不同群落之间α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冗余分析发现:在海拔、坡向、坡度3个地形因子中海拔是决定自然更新群落木本层以及草本层α多样性大小的主要因子,且与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揭示了毛竹林皆伐后演替初期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分布格局,为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图3表3参38  相似文献   

18.
水曲柳人工林下天然更新幼苗的空间格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森林更新受环境梯度影响而形成一定的格局 ,林分水平的更新易受微生境异质性的影响而形成小尺度的空间异质性格局。本研究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水曲柳 (Fraxinusmandshuric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林分中设置了不同尺度的 3个样地 ,布设 5 15个格子样方 ,观测水曲柳天然更新幼苗的发生特性 ,测定高生长和样方中幼苗数 ,应用GS +software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变异函数和分数维分析 ,比较不同密度林分中更新异质性格局的差异 ,并分析了不同更新机制的格局表现。结果表明 ,天然更新幼苗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由空间自相关决定的变异占 70 %以上 ,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不到 30 % ,空间自相关尺度为 1 95~ 2 92m。天然更新的幼苗 5月中旬开始出土 ,5月下旬为幼苗发生的高峰期 ,但 9月下旬绝大多数一年生苗死亡。幼苗发生的高峰期 ,更新密度为 16~ 30株 /m2 ;在郁闭度小的林分中天然更新的幼苗较少 ,而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中天然更新幼苗发生较多 ,格局表现不同于萌芽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