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工作变得更为艰巨,征地过程中发生的矛盾也变得愈加突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高失地农民对政府征地工作和征地补偿的满意度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以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现状及补偿标准为切入点,分析了被征地农民补偿满意度,指出征地和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征地工作及补偿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采取了包干制补偿方法,为了验证补偿方式的科学性,本研究以完成或正在进行包干制补偿的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运用满意度调查分析法,从农民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农民满意、农民信任5个方面对失地农民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进行包干制补偿后普遍满意度较高,证明了包干制补偿方式在实验区具备可行性;与现行实物制补偿相比较,包干制在提高征地效率、规范征地行为、减少征地纠纷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兰玲艳  阳利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371-12372,12377
以玉溪市红塔区研和镇3个典型村230户失地农户为调查对象,对失地农民收支情况、生存现状及其对征地的满意度等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后农民的家庭开支普遍增加,只有约1/4的农户家庭收入有所增加,因此,失地后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虽然71.70%的农户认为总体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43.48%的家庭表示失地后心理还不适应;72.28%的农户对土地征收工作不满意,主要原因有补偿标准低、生活无保障、就业难等问题。对此,从政府和失地农民自身两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用地和农民的宅基地被征用,用以投资建厂或基础设施建设等,由此产生的失地农民补偿和保障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地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失地农民对补偿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补偿机制的选择与建立是否科学,以及是否从根本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真正需求。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具体了解了当地失地农民对补偿方式和标准的选择、安置房的分配等方面的满意度,并且分析出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而为政府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提供建议,努力提高失地农民补偿满意度,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调查结果表明,榆中县连搭乡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整体呈满意状态,因个体差异,部分失地农民对补偿满意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8):147-149
在杭州市4个区县展开问卷调查,对失地农民生存现状以及其所受到的保障制度进行了解,归纳总结出杭州市征地补偿政策对失地农民生活的影响。同时,结合对部分失地农民的访谈结果,探寻现有征地补偿政策的不完善之处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与政府、村委拆迁相关负责人沟通,全面了解征地补偿政策及其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情况,深入挖掘失地农民生存困境的内在成因。根据样本数据及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贵阳市花溪区云上、洛平、大寨、吉麟、花溪等5村为例,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征地过程中存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失地农民生活缺乏基本保障、对失地农民基本利益代表缺乏信任等问题,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政府引导补偿款的合理使用、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对策,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探讨——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100户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在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补偿水平较低、补偿方式单一、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征地后生活水平降低等主要问题。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政府行政职能错位、征地补偿标准不科学、农民缺乏土地产权意识等原因。故必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解决失地劳力的就业问题、规范分配行为,以期最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45-4346
通过对近几年西安市失地农民的调查,总结出在西安市发展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提出依法征地、合理补偿、采用多渠道征地补偿安置方式、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等解决西安市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205-209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显著加快,很多农民都将面临着失地的困境,失地农民生活是否满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系统阐述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同时,以贵州省遵义市为例,从个人特征、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社会保障以及征地补偿6个方面入手,通过Logistic分析方法构建相关模型,探究以上6个方面包含的22个变量对遵义市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在征用土地时,征地补偿不合理、标准低,致使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对此,中央提出了"要采取切实措施,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分析了征地补偿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生活水平造成的影响,结合农民失地前后生活水平构成因子,在总结定义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72%异丙甲草胺EC防除西瓜田杂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06-1806
72%异丙甲草胺EC能有效防除西瓜田中的各种杂草,且对西瓜安全。生产上使用该药剂防除西瓜田杂草,可在西瓜移栽前,用1800~2250ml/hm2对水675kg/hm2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2.
施肥对麦田土壤中的微生物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以长期肥料定位试验(CK、PK、NPK 3个处理)的0~20 cm土壤为试材,设不施肥(CK)、施化肥(CF)、秸秆和无机肥配施(RS)、厩肥和无机肥配施((PM)4个处理。淹水培养后测定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4种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的AWCD值随着培养时间成"S"型变化。表征细菌的磷脂脂肪酸其相对含量总和表现为RS>PM>CF>CK,与微生物量碳变化规律相同。表征放线菌磷脂脂肪酸其相对含量总和的变化趋势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规律相反。真菌的特征磷脂脂肪酸相对百分含量总和在施厩肥的处理中最高,在无肥对照中最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处理的G+G-值显著高于RS和PM处理。[结论]不同施肥处理使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陕南柑桔冻害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分析了陕南柑桔冻害成因,提出选用抗冻品种、科学排灌、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等综合措施防治柑桔冻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沙地果园苹果黄叶病,采用了5种不同防治方法处理。试验结果表明,5种方法中pH为5的硫酸稀释液+羊粪+硫酸亚铁防治效果最为理想,树势恢复快,长势旺,无公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如果结合土、肥、水管理,种植绿肥,改良土壤结构,则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气候变暖,基于这一环境下,区域气候随之也发生了 改变,甘肃河东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域,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将气象观测 材料利用起来,用于研究这一地区气候变化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程度,可使农业朝着稳定的 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了解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健美操对其心理品质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8所中学240名体质测试不合格的中学生,使用90 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随后进行为期90天的健美操运动,结束后再使用同一工具测量心理健康水平,观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分析:体质弱势中学生SCL-90总体得分和多数项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学生常模;健美操运动有改善体质弱势中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结论与建议:体质弱势和心理健康二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相比体质健康,体质弱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参加健美操类的团体项目能提高体质弱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切断颈部一侧或两侧迷走神经后,初期引起瓣胃体峰电簇的时程缩短,峰电振幅增大;随时间的延长峰电簇时程渐趋稳定,振幅渐减直至无明显的变化。单切迷走神经刺激其向中端,对瓣胃体蜂电簇的发生存在着迷走—迷走抑胃反射;双切迷走后即消除了这种反射。刺激迷走神经离中端,对瓣胃体峰电簇的发生有抑制效应,此种抑制可被阻断H1受体所减弱。  相似文献   

18.
19.
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性状(水分、养分、物理性状、pH值和微生物)的影响,并对从土壤方面着手恢复退化草场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无论是金融机构网点的覆盖率、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还是金融服务业务和品种的开展等都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对金融的需求。从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导致供给严重短缺的原因,最后从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和建立支农贷款保险机制等几方面提出了解决河北省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