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产品之一,其2002年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5%左右,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左右。我国水稻总产量在1997年达到创记录的2.0074亿t后,2002年降至1.7454亿t,降幅达13.1%,同期国内稻米消费量则由1.89亿t缓慢升至1.96亿t,2000年后一直是产不足需。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视     
世界粮食形势预测据国际粮食委员估计,世界粮食总库存量目前约为2.85亿t;2001/02年度,世界粮食总贸易量将达2.13亿t;世界粮食出口国的充足供应,完全可以满足进口需求。2001/02年度,世界小麦产量预计将达5.79亿t,世界小麦贸易量将为1.02亿t;欧盟预计进口800万t小麦,其中很多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世界小麦消费量2001/02年度预计为5.96亿t,略高于2000/01年度的5.92亿t;欧盟的小麦消费量2001/02年度预计为9000万t,略低于2000/01年度的9100万t;世界…  相似文献   

3.
1.1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 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225亿kg,比上年增加52.5亿kg,增幅居全国第二位,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粮食增产超50亿kg的年份。同时,油料增产5亿kg、棉花增产5.5万t以上,蔬菜增产228万t,肉类增产5万t,蛋禽、淡水水产品均增长3万t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粮食生产2008年,我国粮食全面丰收,粮食播种面积1.0670亿hm2,比2007年增加106万hm2;总产量达到5.2850亿t,比2007年增产2 690万t,增幅5.4%,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比2003年4.3070亿t、2004年4.6947亿t、2005年4.8402亿t、2006年4.9750万t、2007年5.0150亿t,分别增产9 780万t、5 903万t、4 448万t、3 100万t、2690万t.粮食连续5年丰收,5年累加增产粮食2.5921亿t,相当于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在我国粮食生产历史上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信息》2001,(2):11-12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0年7月24日发表的“面向2015/2030年的农业”报告预测,全球人均每年小麦消耗量(包括各种用途)将从1995~1997年的101kg增长至2015年的105kg 和2030年的106kg。该报告还指出,包括小麦在内的各种粮食到2030年将一直是世界食品供应的主要来源。世界各种粮食的产量目前约为18.4亿t,到2030年预计将增长至近28.4亿t。粮食消耗增长中的近一半将用作食品,约44%将用作动物饲料。发展中国家饲料用粮的迅猛增长,将是推动世界粮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中国家将越来越依靠粮食进口,净进口量预计将从1995~1997年的1.07亿t增长至2030年的2.7亿t。诸如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的传统粮食出口国的出口量,预计需要从1995~1997年的1.42亿t增长至2030年的2.8亿t。  相似文献   

6.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秸秆生产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农作物果实而忽视农作物的秸秆。我国每年生产5亿t粮食.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6.87亿t)。却有2亿t秸秆白白腐烂和焚烧,这其实是白白浪费了生产2亿t秸秆的耕地、淡水和其他农业投入品等资源。因此.充分发展秸秆产业,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耕地、淡水等资源的产出率。  相似文献   

7.
积极发展粳稻生产 不断优化稻米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4亿亩左右、总产2亿t左右。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消费国,全国60%以上的人口主食稻米。每年消费稻谷约1.9亿t,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5%.稻谷作为口粮消费占稻谷总消费的86%、占口粮总消费的65%。所以,稻米是我国城乡居民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消费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因此。稳定和发展水稻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就稳定和发展了我国的粮食生产;积极促进粳稻发展、不断优化稻米结构,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结构.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作用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1粮食生产形势分析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亿t,比2011年增加1836万t,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9年累计增产粮食1.5905亿t,相当于2003年粮食总产量4.3070亿t的36.93%,平均每年增产1767万t。其中2007~2012年连续6年超过5亿t,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5亿t以上,开始接近6亿t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1 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亿t,比2011年增加1 836万t,增长3.2%.我国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9年累计增产粮食1.5905亿t,相当于2003年粮食总产量4.3070亿t的36.93%,平均每年增产1 767万t.其中2007~2012年连续6年超过5亿t,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5亿t以上,开始接近6亿t生产水平(表1).  相似文献   

10.
1.1.1农业综合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140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868亿元,粮食总产1546.7万t,实现1993年以来的第14年增产,甘蔗、茶叶、橡胶、蔬菜、马铃薯、水果、蚕桑、花卉、咖啡、中药材等10种优势作物面积达到245.33万hm^2(3680万亩)。猪牛羊出栏3916万头只,水产品产量突破30万t,达到33.4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4元,农民收入年度增加额为历年最高。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分季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河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专家经验分析等预测和决策方法,建立了河北省粮食总产和夏粮的多因素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其他模型。应用模型预测了2013年河北省粮食总产和分季粮食产量,结果表明,若不发生大面积的自然灾害,2013年河北省粮食总产将达到3311.7万t,比2012年增加65.1万t,增长2.0%。其中,夏粮产量约为1366.8万t,比2012年增加13.7万t,增长1.0%;秋粮产量约为1944.9万t,比2012年增加51.4万t,增长2.7%。  相似文献   

12.
门可佩  朱淑丹  赵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10-13812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以及最新修订的农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筛选并建立平方根预处理灰色模型,对2011~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55 773.9万t,到2015年将首次突破6亿t大关,约达60 561.7万t。持续稳定的粮食生产不仅为我国顺利完成"十二五"计划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也为有效地缓解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从新疆耕地利用角度出发,对影响新疆粮食生产变化的因素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科学分析,应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LMDI)对2000~2014年新疆粮食生产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因素分别分解为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作比例,同时,对粮食产量变动及其分解因素的统计指标在GIS中属性挂链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2014年全新疆粮食总产量为1 390.81万t,15年间粮食产量增加552.03万t,其中在14个地州中,塔城地区的粮食增加量最多达到209.70万t;(2)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粮食单产的贡献产量分别为231.67万t,377.26万t,-202.32万t和145.41万t;(3)从各地州看,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分异大,各个分解因素的累加效应存在区域性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是关系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的重大问题。通过对粮食损失、粮食浪费、环境足迹概念的梳理,明确消费前端三大主粮的损失为评估对象,采用系统性评价方法,对粮食消费前端(包括收获、储藏、加工和运输四个环节)的损失率和损失数量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测算出粮食损失的环境足迹,探讨减少粮食损失和保护资源环境的策略。研究表明,小麦、水稻和玉米收获环节损失率分别为3.765%、3.771%和2.920%,消费前端损失率分别为11.665%、12.871%和13.320%。2020年消费前端三大主粮损失的数量总计为7 765万t,其中,小麦损失1 566.03万t,水稻损失2 726.85万t,玉米损失3 472.12万t。碳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20 189万t CO2e,蓝水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100.95亿m3,土地足迹的平均估计值为2 329.50万hm2。虽然各环节粮食损失的原因不同,但分析发现提升各环节技术水平是减损的共同路径。因此,建议采取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改善粮食储藏设施与条件、创新发展粮食减损加工技术、推广高效...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且日趋严重,全世界平均每年排放汞约1.5万t、铜约340万t、铅约500万t、锰约1500万t、镍约100万t。中国受汞、铬、镉、铅、镍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多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约1200万t。中国城市土壤也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改进B—P算法的内蒙古粮食产量中长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进 B- P算法、提高 B- P算法预测精度的基础上 ,对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在 2 0 0 2~ 2 0 1 1年 ,内蒙古粮食总产量由 2 0 0 2年的 1 4 75 .5 7万 t增加到 2 0 1 1年的 2 1 0 3.4 3万 t,呈现出稳定增加的趋势。最后提出了实现内蒙古粮食预期产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肉蛋奶生产对饲料谷物需求量,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和ARIMA模型,基于1980—2013年我国肉蛋奶产量和饲料谷物消费量的数据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发现,未来肉蛋奶产量和饲料谷物需求量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25年肉蛋奶产量将达到18 788万t,饲料谷物需求量将突破20 000万t,达到21 596万t。未来饲料谷物的供需平衡关乎我国畜产品的有效供给。因此,合理扩大饲料谷物的生产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以及适度进口、加大饲料科技投入和提高科技转化效率可能是缓解饲料谷物需求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晶 《湖北农业科学》2012,(4):848-851,857
根据耕地、复种、粮作比例、播面单产("播种面积单产"简称,下同)、人均消费需求等不同条件组合研究,讨论不同情景下山东省各县的粮食产量和人粮关系,向省级层面汇总,对2020年(全面小康)山东省粮食贡献的未来前景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情景下山东省人口-土地-粮食的互动关系,为我国人粮关系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耕地、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播面单产组合下,山东省2020年粮食产量在2 789万t和4 892万t之间,不同的生产经营对粮食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如全国均处于耕地高供给能力、高复种指数、高粮作比例、低单产、高消费的背景下,2020年山东省的粮食总产量为4 403万t,占国家粮食总产量的6.79%,在全国31省级单位(港、澳、台除外)中位居第三;与2000年相比,人口可增长量为787万人,在全国31省级单位中居第13位,人口可增长率为8.75%,在全国居第17位;山东省在国家粮食生产中地位较为重要,生产能力位居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空间有限,提供余粮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门可佩  赵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81-3683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0》最新修定的1996~2009年农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筛选并建立对数新发展系数的优化灰色模型,对2010~2015年河南省粮食产量以及相关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河南省粮食产量将达到5 489.58万t,到2015年将突破6 000万t大关,约达6 017万t。未来几年河南省粮食生产将在稳步上升中迈上新的发展台阶,为全国粮食供给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县域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1995—2015年山东省县域粮食产量等数据资料,运用ESDA、重心迁移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山东省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其地理集聚特征,探索影响粮食生产格局变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山东省粮食生产波动较大,粮食产量由1995年的4 245万t减少到2002年的3 293万t,然后通过十三连增,到2015年达到4 713万t;县域尺度上,山东省粮食生产的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但西部地区产量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重心向西移动显著,逐步形成了"西热东冷"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年末总人口等因素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地正向影响,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用电量表现为负向影响,共同推动粮食生产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因此,提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适度规模化发展和建立粮食主产县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有效保障粮食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