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河流域不同生境条件下柽柳种群结构异质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荒漠生态系统优势灌木柽柳的种群结构及其形成机理,在塔河流域的沙地、盐生地、岩性土地等3种立地条件下开展柽柳种群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优势柽柳灌丛中伴生有旱生灌木和草本植物,共计8科9属9种;3种立地条件下不同径级的柽柳种群个体数量随着径级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沙地环境条件下柽柳种群径级结构较盐生地和岩性土地的相对完整,但均以Ⅱ、III级个体的数量较多;随着高度级的增加,沙地柽柳种群不同树高级的个体数量变化趋势与其径级的变化一致,盐生地的呈下降趋势,岩性土地的呈上升趋势;沙地条件下,随着林地盖度的增加,柽柳种群中小径级个体数量明显增加,说明林地郁闭度的增加为柽柳个体的存活及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沙地的柽柳种群结构受土壤氮、镁、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盐生地的主要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岩性土地主要受土壤氮质量分数、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土壤含水量等影响。  相似文献   

2.
冀北山地3种生态景观林优势种群结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冀北山地油松林、白桦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林3种典型生态景观林优势种群的发展趋势,为其经营改造提供依据,本研究运用种群径级结构、高度结构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等方法,研究了3种生态景观林优势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冀北山地白桦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林的各优势种群幼苗幼树个体缺乏,中径级、大径级个体较多,基本呈衰退趋势;油松林的油松种群的小径级个体数量多,属于进展型种群。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的Ⅱ径级、Ⅳ径级和Ⅵ径级后,油松林的油松种群随着时间推移,小径级个体数相对仍保持较多的状态,表明油松种群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白桦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林各优势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实施适当的抚育间伐措施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3.
【目的】秋茄(Kandelia obovata)是海南常见的红树林树种,也是红树林生态修复使用较多的树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增加,红树林生态系统面临较为严重的威胁,通过建立固定样地监测红树林的群落和种群的动态变化,对于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方法】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建设的1 hm2固定样地中的秋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区内秋茄种群径级结构呈现不规则的金字塔型,Ⅰ~Ⅳ龄级的个体数量之和占种群个体总数的75.4%,Ⅳ龄级后植株个体数量降低趋势明显。(2)秋茄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表现为“衰退-衰退-衰退-增长-增长-增长-增长”的变化趋势。种群整体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和V’pi均大于0、且趋近于0,反映出该区域的秋茄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对外界干扰敏感性较高,受到外界干扰时增长趋势不明显。(3)秋茄种群的静态生命表中,种群生命期望值总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4)秋茄种群的存活曲线拟合方程为y=2406e-0.5...  相似文献   

4.
北京油松人工林竞争指数的适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北京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最适竞争指数,获取油松人工林科学经营管理的依据和理论支撑,以九龙山油松人工林内的1 054株油松对象木及4 216株竞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Hegyi竞争指数、Bella竞争指数(CIOi)及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d_α_CIi)进行生物量回归分析和k折交叉验证,筛选并分析油松人工林的最适竞争指数。结果显示:油松的径级分布呈略正偏的正态分布,88.24%的个体分布在10~25 cm径级内;油松生物量与d_α_CIi,Hegyi竞争指数服从幂函数关系,CIOi服从指数函数关系。d_α_CIi与油松生物量的决定系数(R2)、10次10折交叉验证R2值均最高,R2损失量最小,量化效果最好;Hegyi竞争指数次之,CIOi最差,说明d_α_CIi是量化北京典型油松人工林竞争强度的最佳指标。林木竞争受数量、大小和物种共同影响。随着油松对象木胸径的增大,竞争指数逐渐减小,其上方遮盖所占竞争指数比例也逐渐降低,甚至没有。当油松胸径不小于20 cm时(约总体前1/4),随径级增大其竞争指数变化不显著;据此对油松胸径小于20 cm的个体进行合理抚育间伐,能改善油松林结构。油松所受竞争主要来自种内,占总竞争强度的93.64%,种内竞争木数量、竞争强度随径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种间竞争木数量、竞争强度随径级总体上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表明种内竞争大于种间及两者间的垂直空间分离是物种共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石河子东大塘天山云杉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东大塘风景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的种群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东大塘风景区选取了20个样地(10m×10m),对该地区天山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Ⅱ、Ⅲ、Ⅳ龄级(个体数量比重占86.05%),幼苗、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径级结构表明,种群的优势径级在6-22 cm,其个体数占总数的89.46%。种群的高度结构表明,种群高度基本呈正态分布。静态生命表分析表明,种群天山云杉的Ⅰ、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种群Ⅳ、Ⅴ龄级的死亡率最高,累计达80.1%。以标准化最高存活量为起点天山云杉的存活率基本符合属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云冷杉种群结构和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匀滑技术和谱分析等方法,在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臭冷杉种 群和红皮云杉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臭冷杉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 型分布,幼苗和幼树在 种群中所占比重大,种群个体数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红皮云杉结构近似呈倒J 型分布,幼苗所占比重较大。2)臭 冷杉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出现2 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4 龄级阶段,另一个 出现在第9 龄级阶段;红皮云杉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也基本一致,每个龄级阶段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比较稳 定,没有太大差异。3)臭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II域型和Deevey-III型之间,更趋于Deevey-II型;红皮云杉 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II型。4)臭冷杉和红皮云杉种群的生存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减小,-积死亡率 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增大。5)臭冷杉种群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基本一致,红皮云杉也具有类 似的变化。6)谱分析显示,臭冷杉种群天然更新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受基波的影响较大,说明臭冷杉种群在整个生 命过程中的数量动态变化,主要是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红皮云杉种群天然更新也存在明显的波动,但受基波影响 较小。   相似文献   

7.
天目山紫楠种群年龄结构与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天目山紫楠Phoebe sheareri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天目山紫楠种群,为森林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浙江省天目山常绿阔叶林1 hm2(100 m×100 m)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优势种紫楠种群的年龄结构,并按胸径(DBH)将其分为5个径级,分别为径级1(1.0 cm≤DBH<2.5 cm)、径级2(2.5 cm≤DBH<10.0 cm)、径级3(10.0 cm≤DBH<20.0 cm)、径级4(20.0 cm≤DBH<30.0 cm)、径级5(DBH≥30.0 cm)。同时,应用点格局方法分析了不同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空间关联性。  结果  ①径级1和径级2低龄个体较多,占总统计量的68.95%,径级3个体占23.71%,径级4和径级5高龄个体较少,占7.34%。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属于增长型发展模式。②径级1、径级2、径级3、径级4个体以聚集型分布为主,且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大,聚集性也越显著,径级5以随机分布为主。③各径级间关系密切,以正关联为主。从小尺度观察,径级1与径级4个体在0~5 m尺度内是负关联,径级3与径级4个体在0~8 m尺度内是负关联,径级3与径级5个体在0~4 m尺度内是负关联。除此之外,其他径级个体之间皆为正关联。从大尺度观察,天目山紫楠种群各径级个体之间基本都呈显著正关联。  结论  天目山紫楠种群属于增长型的发展模式,各径级都呈集群分布,不同径级间的关系密切,以正关联为主。图5表2参24  相似文献   

8.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优势种群结构及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时间序列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了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结构和主要优势种群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主要优势种群各径级数量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结构较为明显。山杨、五角枫和蒙古栎种群,幼龄个体多,老龄个体少,基本上属于进展型种群,而白桦种群的小径级和高径级的个体都较少,主要以幼树和中树居多,属于衰退型种群。蒙古栎种群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Ⅲ型。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的Ⅱ径级、Ⅳ径级和Ⅵ径级中,白桦种群呈现大径级株数增加的趋势,白桦种群维持困难;山杨种群和五角枫种群小径级株数呈现减少的趋势,中径级株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山杨和五角枫保持相对稳定性,而蒙古栎呈现衰退的态势。因此对4种优势种群,分别实施不同的经营措施,促进种群的自然更新和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广泛分布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西部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梭梭种群密度,结合该区域的相关文献,分析了梭梭种群密度在各径级中存活和死亡个体的密度变化。结果表明,梭梭种群总密度、存活个体密度均随径级增加而减少,梭梭种群总密度随经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死亡梭梭存在于各个径级,但在小梭梭为主的样地中,小梭梭(基径小于9cm)的死亡密度高于存活密度,而在中梭梭和大梭梭为主的样地,大梭梭(基径大于24cm)的死亡密度普遍高于存活密度,这可能是小梭梭种内对水分的竞争和大梭梭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有关;梭梭存活比例随基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表明个体较小和较大的梭梭,存活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百山祖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的种群结构与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在百山祖北坡建立1个5hm2(250m×200m)固定样地,将样地划分成2000个5m×5rn的小样方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亮叶水青冈种群进行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发现立木级1级和2级所占比例仅为4%。第4~9级处于峰值,表明种群内成熟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最大(80%),种群处于成熟阶段.第10~14级则属于衰退级别,它们所占的比例并不大(13%);应用聚集强度指数(K)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亮叶水青冈除在小树期K=0.588较大外,其余K值在幼苗、中树,大树期分别为0.029,0.588,0.169,均较小。结果表明:亮叶水青冈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幼苗、中树和大树阶段均为集群分布,聚集强度逐级降低,小树呈随机分布。分析认为,亮叶水青冈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群落生境、亮叶水青冈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干扰等。图1表2参37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993—2021年西双版纳原始热带雨林在自然状态下的生长变化规律,为热带雨林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为了解原始热带雨林的自然演变情况,对5块共1.25 hm2的望天树群落(Parashorea chinensis)样地开展了近30年的监测,从乔木层树种数量、树种多样性指数、个体数量、径级结构以及主要树种和偶见种等的变化分析群落演变。【结果】① 1993年初测时5块样地记录乔木层树种183种,隶属于48科116属,到2021年乔木层树种减少到177种,隶属于43科112属,其间有28个种退出乔木层,22个种新进入乔木层,退出及新进入的乔木多为偶见种;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小幅下降,年均减少率分别为0.12%和0.08%。② 28年来,5块样地乔木树种个体由1 963株减少到1 779株,累计死亡699株,年均死亡率1.27%;累计进界515株,年均进界率0.94%。死亡乔木集中于小径级(5 cm≤胸径(DBH)<15 cm)个体,计485株,占总死亡株数的69.38%;大径级(DBH≥45 cm)个体死亡最少,计16株,占2.29%。初测时5块样地中有21个主要树种,计1 189株;2021年减少至18个主要树种,计1 155株,其间进界324株,死亡353株,年均进界率及年均死亡率分别为0.94%和1.03%;望天树及假海桐等5个主要树种的种群数量在增加,毒鼠子和钝叶桂等15个主要树种的种群数量在减少,金钩花和阔叶蒲桃的种群数量保持不变。③ 群落的径级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均以小径级的个体数量最多,随着胸径的增大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呈倒“J”型分布。主要树种个体数量波动随径级增大在减小,而偶见种各径级个体数量波动均较大,且无论在哪个径级,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都比偶见种径级结构变化小。【结论】虽然望天树群落各项指标均有一定变化,但波动不明显,群落外貌特征基本保持不变,整体发展较为稳定,群落接近顶极群落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是组成六盘山森林植被的主要树种,分析六盘山辽东栎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有助于掌握六盘山辽东栎的生长发育现状及种群发展过程。  方法  基于六盘山12个辽东栎纯林样地,通过静态生命表、种群径级结构、存活系数、死亡率、消失率以及生存分析,对辽东栎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分析;采用点格局分析了六盘山辽东栎林种群空间格局分布规律以及空间关联性。  结果  ①样地内辽东栎种群径级结构分布近似于倒J型,更新状况良好,结构稳定。②辽东栎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曲线。③辽东栎种群整体呈前期和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④辽东栎幼龄、中龄级个体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大,由聚集分布变为随机分布;近熟龄个体在小尺度上趋向于均匀分布,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  结论  六盘山辽东栎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更新状况良好。辽东栎幼龄、中龄级个体在小尺度呈聚集分布,中龄与近熟龄个体在大尺度上关联性不明显,呈相互独立状态。为保持辽东栎林结构稳定,应加强人为调控,确保辽东栎林种群更新的稳定环境条件。图8表2参24  相似文献   

13.
彭杰  韩路  王海珍  张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60-11462
[目的]了解塔里木盆地灰叶胡杨种群的数量及动态。[方法]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绘编灰叶胡杨种群结构图;采用分段匀滑技术,编制灰叶胡杨种群的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及亏损率曲线,分析灰叶胡杨种群结构与动态趋势。[结果]塔里木盆地灰叶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双曲线型,幼苗数及成年个体数都较丰富,1龄向2龄过渡时死亡率较高,达71.9%,致使2龄级个体偏少,4龄以后各龄级比例协调。灰叶胡杨种群存活数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幼龄与老龄的生命期望较低。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死亡率和亏损率曲线均有2个高峰期,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环境恶化有关。[结论]灰叶胡杨种群呈增长型,死亡率高峰出现在1~2龄级和6龄级附近。幼苗到中龄级个体的不足是胡杨种群濒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抚育间伐对水曲柳天然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五常市冲河林场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中龄天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弱度间伐(株数强度13%) 5 a后林分生长、群落结构、植物多样性、更新状况。结果表明:(1)弱度间伐5 a后,林分平均胸径显著增加(P<0.05),树高等其它生长指标及水曲柳林木生长未发生显著变化。(2)未间伐林分乔木群落径级结构呈近倒"J"型分布,中、小径级(0<胸径(d)≤24 cm)个体数约占总数的83%;间伐林分径级结构呈近正态分布,小径级个体数明显减少,中径级个体数增加为总数的60%;水曲柳种群间伐与对照样地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均呈近正态分布,均缺乏第I径级和第I高度级个体,种群更新能力较弱。(3)间伐林分乔木层优势种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但水曲柳重要值有较大幅度增加;灌木和草本层植物种数分别增加3种和9种;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灌木层和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呈增加趋势,草本层增加幅度大于灌木层。弱度抚育间伐显著促进了水曲柳天然林林木的径向生长,中径级林木比例明显增加,提高了植物多样性,但对水曲柳种群更新影响有限,小径级幼树数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天然更新不良,建议结合森林经营需求提高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省主要的大树杜鹃分布区域腾冲县进行调查分析,大树杜鹃空间格局采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验,其值为1.27,属成群分布,其种群结构特征为:从大树杜鹃幼树、中树、大树分布趋势和种群年龄结构图来看,大树杜鹃种群呈稳定增长的格局;从静态生命表来看,大树杜鹃种群在第1径级死亡数量最多,第2径级以后死亡率逐渐减少,个别径级由于总的个体数量已不多,死亡数量较少,但死亡率却呈现较高的水平;平均生命期望值( ex )在第7径级(30 cm相似文献   

16.
珍稀濒危植物浙江楠种群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样方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种群生命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等方法,对浙江松阳地区浙江楠(Pheobe chekiangensis)的种群结构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阳浙江楠种群在结构上大体呈“金字塔”形,幼树数量较大,中间径级和大径级个体数量稀少.生命表数据显示死亡率(qx)在第Ⅳ径级以前基本上为负值,说明大量幼苗在前期死亡.Deevey存活曲线属于Ⅲ形并且斜率较大,死亡率和致死率(Kx)起伏式波动,说明种群具有一定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经历2、4和6个径级时间后,种群数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导致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为采伐、生境破碎化和在郁闭条件下幼苗种内竞争激烈等.  相似文献   

17.
罕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群结构与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杨群落、白桦群落、黑桦群落和蒙椴群落进行野外群落学调查,采用空间代替时间,以种群的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编制优势种群——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和蒙椴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和蒙椴种群Ⅰ级树木个体数量最多,随着径级的增大,株数在下降,4个种群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4个优势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型,也就是说总体处于一种动态的稳定状态;山杨、黑桦种群死亡高峰在第7龄级,白桦种群的死亡高峰在第6、第1龄级,蒙椴种群的死亡高峰在第5龄级;生存分析表明,4个优势种群的生存率呈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呈单调上升的趋势,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山杨种群、白桦种群、黑桦种群和蒙椴种群在本研究区内生长更新良好,在无人为干扰的条件下,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而保持种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木本克隆植物中国沙棘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来适应土壤水分有效性或土壤水分异质性,这种调节最终影响其种群数量和结构特征。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沙棘种群数量和结构等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可塑性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提高,中国沙棘克隆种群生物量及个体生长量增大,种群发育进程和个体大小分化加速,而克隆子株密度以及种群增长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可形成合理的等级结构,其不同高度级的个体数量分布符合直线模型。据此,木本植物克隆可塑性变化最终必然导致种群数和结构改变的假设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南方红豆杉古树在中国南方地区多呈零星分布状,较难形成具有一定个体数量的种群;对其古树的种群结构及动态进行分析,可为古树种群的恢复及古树后备资源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福建连城县2个南方红豆杉古树种群为对象,通过绘制种群径级结构和存活曲线,编制静态生命表,计算种群动态变化指数,进行了种群结构和动态分析。【结果】(1)两个古树种群的Ⅰ径级个体数据均较少,赖源乡郭地村种群为衰退型种群,曲溪乡白石村为弱增长型种群。(2)静态生命表显示,两个种群达到中等径级后,种群的活力和生命期望值均开始下降。(3)赖源乡郭地村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的b1变型,曲溪乡白石村的为Deevey-Ⅲ型。(4)两地种群在无干扰和有干扰下的数量变化动态指数分别为-3.03和7.5、-0.34和0.75,这与种群结构特征相吻合。【结论】减少人为干扰、提升种子萌发率及增加小径级的个体数是促进该区域南方红豆杉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水冬瓜赤杨种群生命表与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水冬瓜赤杨种群进行调查,根据生命表理论和生存分析理论,选用年龄结构替代树木径级结构的空间代时间方法和匀混技术,绘制水冬瓜赤杨种群静态生命表,同时绘制出种群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曲线、生存函数曲线和时间序列预测图,阐述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并简析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以及4个生存函数分析表明,前期稳定,中期波动,后期衰退是该种群的特点;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同一时间的曲线,种群数量表现出随龄级增大而减少的趋势,随时间推移,幼龄级数量呈递减趋向,个体数量在中龄级和老龄级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种群天然更新能力较差,自然条件下,种群在今后将趋向于衰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