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幼胚培养特性对外源物质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豫麦49、豫麦18和兰考90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源物质(2,4-D、ABA和AgNO3)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物质间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以2.0~3.0 mg/L 2,4~D、2.0 mg/L2,4-D 0.1 mg/L ABA和2.0mg/L 2,4-D 0.1 mg/L ABA 5.0mg/L AgNO3浓度处理适宜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分化。在适宜浓度2,4-D、ABA和AgNO3培养条件下,3个供试品种间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差异达到0.01显著水平,其中以豫麦18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绿点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个小麦品种的幼胚为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研究了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主要受基因型的限制,同时也受培养基组成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ABA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幼苗分化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形成量是建立小麦植株再生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小麦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3个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及幼胚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有一定影响;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的能力有一定差别。陕280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最高。同一品种不同外植体经诱导后愈伤组织产生的能力有所不同,同一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幼胚比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接种方式和光照条件对小麦“小堰22”和“豫麦49”幼胚培养愈伤组织再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接种方式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特性有显著影响,胚芽朝上立放的接种幼胚其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最高,胚芽朝下立放的接种幼胚其愈伤组织再分化率最低;光照对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特性的影响显著,暗培养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效率高于强光和散光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效率。提出在相同条件下,选择小麦幼胚胚芽朝上立放的接种方式,进行幼胚暗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强光照诱导幼胚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高效的小麦离体幼胚培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因型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26种不同基因型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采用1种诱导培养基、3种分化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出愈率及植株再生率差异显著,豫麦21号在26个小麦品种中表现最佳,3种分化培养基的分化效果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6.
玉米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反应性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鲜食玉米为主的13种基因型的成熟胚和幼胚为材料,对它们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成熟胚和幼胚愈伤诱导率相关,但两种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普遍比成熟胚的好;两种胚的愈伤分化率差异明显,成熟胚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为2.5%,幼胚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7.
以5个小麦品种的幼胚为外植体,采用MS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研究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的差异,以及2,4-D浓度和不同的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的影响.随2,4-D浓度的增大,小麦幼胚分化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且品种间差异很大,对多数品种而言,适宜的2,4-D浓度为1~5 mg/L.  相似文献   

8.
小麦成熟胚高频再生基因型筛选及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生产上主栽或主推的、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18个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系)和2个西北春麦区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它们成熟胚再生能力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再生频率高的基因型,并探讨不同接种方法、麦草畏质量浓度、细胞分裂素和干燥处理等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较高,为66.7%~100.0%,而分化率普遍较低,为3.6%~35.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其中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的基因型有泛麦8号、周麦27和邢麦6号,绿苗分化率超过30%;采用胚十字形切割法接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达到54.5%~73.3%;诱导培养基中麦草畏的诱导效果显著优于2,4-D。在麦草畏质量浓度为2~4mg/L时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入不含激素或含有2mg/L 6-BA或KT的分化培养基中时,分化率分别达到38.5%,45.8%和37.0%,较其他细胞分裂素和质量浓度处理分化率高,而愈伤组织分化前干燥处理6h和未干燥处理的差异不显著,干燥12h分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于优良小麦品种遗传转化的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方法]以小麦品种豫麦18和豫麦70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了2种培养基和4种激素配比对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L3培养基的平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都明显高于MS培养基,供试2个品种平均出愈率达91.0%以上,平均分化率达46.4%。不同激素及其配比均可诱导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但不同处理分化率差别很大(10.5%~50.0%);以L3为分化培养基,同时添加2,4-D 0.1mg/L,6-BA 1.5 mg/L的激素配比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平均分化率达到50.0%。[结论]MS、L3两种基本培养基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比较高,且差别不大。不同激素配比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是目前小麦遗传转化中最常用的转化受体系统。以小麦幼胚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中的不同基因型、基本培养基、激素、碳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不同基本培养基的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西农1376和小偃22两个基因型小麦的组培特性较好,MS培养基适于作为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在MSD培养基中加入1.0mg/LABA或0.2mg/L6-BA能明显改善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并以ABA的效果更为显著。将MSD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从30g/L降为15g/L,同时加入15g/L山梨醇,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选择适宜的基因型和合理的培养基构成是改良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分化的研究越来越多,有专家学者已进行过胚龄和基因型等因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影响的试验研究,本试验对诱导时间和激素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诱导天数和激素浓度下,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骨干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取了 8个基因型的黑龙江省主栽玉米自交系 ,以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探讨了基因型、胚龄及幼胚大小、2 ,4 - 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因型是影响幼胚培养的主要因素 ,它决定了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状态和类型及分化率 ;幼胚大小以 1~ 2 m m时诱导效果为最佳 ;2 ,4 - D是愈伤诱导的必需外源激素 ,浓度范围为 1~ 3mg· L- 1 ;幼胚的接种方式、夹碎幼胚、Ag NO3的添加一定程度上影响愈伤组织的产生 ;不同基因型继代培养及分化有差异 ;同时建立了较好的玉米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3.
四川小麦幼胚离体培养变异性及其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利用N6培养基,对四川省22个小麦推广品种幼胚离体培养变异性及其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推广品种间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明显差异,极差仅6.25%;(2)X^2独立性测验揭示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发生率受基因型极显著影响,变异于0.00-87.50%之间。植株再生率在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变异,变幅为0.00-90.63%;(3)方差分析揭示,基因型间每外植体胚胎愈伤组织上再生1.0cm以上的芽数,及其最长芽长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4)相关分析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其余各性状间无明显关系。然而,叶状体绿区化愈伤组织发生率与植株再生率、每胚愈伤组织上再生芽数及其最长芽长度之间,植株再生率与每胚愈伤组织上再生芽数及其是长芽长度之间,每胚愈伤组织上再生芽数与其最长芽长度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供试材料中,雅安早、大粒早、五一麦、,绵阳15在综合性状上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胚性化能力强、植株再生率高、克隆数多和生长旺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幼胚发育时间和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胚培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胚发育时间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有较大影响,花后10~13 d的小麦幼胚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好,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是适宜的取材时间;禾谷镰刀菌粗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和苗分化的影响趋势相同,粗毒素为6.0 g/L时,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有明显抑制,低于6.0 g/L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粗毒素在0~6.0 g/L对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苗分化的影响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增强,在6.0 g/L时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较低或丧失;适宜的粗毒素筛选浓度为1.5~4.5 g/L。  相似文献   

15.
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小霞 《农业科技通讯》2011,(6):105-107,175
以玉米骨干自交系K12、137、87-1和综3的幼胚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胚龄、继代次数、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激素浓度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保持和植株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玉米幼胚培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中等大小(1.0~2.0 mm)的幼胚都具有较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2,4-D浓度对玉米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为防止2,4-D浓度过高引起无性系的变异,本试验确定的诱导培养基的2,4-D浓度为2.0 mg/L。继代培养基中1 mg/L的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保持起关键作用。最佳分化培养基为N6盐+B5有机+2.0 mg/L甘氨酸+1 g/L CH+1.0 mg/L 6-BA+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长江流域及华中地区推广的2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比较其成熟胚在3种诱导培养基和1种分化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和分化频率。结果表明:不同诱导培养基在愈伤诱导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添加ABA的MB5培养基诱导效果最佳;不同小麦品种对培养条件的反应不同,华9943、华9914等4个品种在3种培养基上的诱导频率相同,而其余品种在3种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率差异极显著。在分化绿点和成苗率上,品种间差异十分明显,农大146、苏麦6号、扬麦158、华麦12号和华麦8号的再生力强。因此,在小麦成熟胚培养中,筛选优良的基因型培养基组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小麦基因转化中良好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高频率再分化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暗培养条件下诱导的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显著高于散光和2000lx光照条件;大田生长的小麦比温室盆栽小麦的幼胚脱分化和再分化频率高。小麦主茎穗部的幼胚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显著高于小麦分蘖茎穗部的幼胚组织。不同年份、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及不同胚龄幼胚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有一定差异。通过诸多因素的优化和最适幼胚组织的选择,可建立小麦基因转化中不依赖于基因型的良好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18.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的培养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9.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梦园  周岩  魏琦超  何楠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891-10892
[目的]筛选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小麦品种,建立高效的小麦成熟胚高频植株再生系统。[方法]以小麦品种抗冻早-30、百麦4411和06-4046的成熟胚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配诱导、继代、分化和生根培养基,通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探讨影响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结果]2,4-D浓度为1—5mg/L时对3个小麦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差异不大,诱导率均高于80%,但2,4-D浓度为2mg/L时更有利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90%以上;在抗冻早-30和百麦4411分化培养基中加入2mg/L KT有助于提高分化率和再生率,在06-4046分化培养基中加入0.5mg/L KT对小麦成熟胚的分化和再生苗比较有利。[结论]在MS培养基中添加2mg/L2,4-D和一定量的KT可促进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再生苗。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幼胚再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安徽省小麦主栽品种扬麦87158、安农98005、安农92484三个品种的小麦幼胚为试验材料,接种于SD2和MM2种培养基上,探讨不同培养基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幼胚再生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的质量和绿苗分化率的比较,初步证明SD2培养基对小麦幼胚的再生能力效果好,可以作为转基因小麦育种中的培养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