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豫粳一号自1981年从省农科院引进我县,已连续种植六年。1981年我们进行多点小区试验,平均单产550.4公斤,较对照种新稻68—11亩增产稻谷67.4公斤,增产率12.8%,且无倒伏,无病害,表现较好。1982年在全县范围内叉进行了多点品种对比试验和较大面积示范280亩,平均单产达409公斤。其中105亩单产超过500公斤,较对照种亩增产13.1%。如师寨乡两次的品种对比试验,豫粳一号亩产566.5公斤,较对照种新稻68—11亩增产稻谷56.5公斤,增产11.1%,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鉴定:证明豫粳一号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7,(4):24-24
●品种来源 徐稻4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多抗中粳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9.2公斤,比对照1豫粳6号增产12.98%,比对照2圣稻301增产16.95%,均达极显著水平,名列参试品种首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同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2005年参加江苏省引种生产试验,2006年元月通过江苏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3.
<正> “特籼占25”是佛山农科所用特青2号与粳籼89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稻新品种。1995~1996年参加省晚造优质稻区试,亩产分别为422.11公斤和425.49公斤,比对照种粳籼89增产10.21%和7.62%,居12个参试品种首位,增产达显著值。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于1998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广东1999年重点推广优质稻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 豫麦13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深受农民欢迎。生产实践表明,在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中,豫麦13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品种。一、生产试验,连年夺冠豫麦13从1989年开始参加全省高肥组生产试验,连续三年,产量均居第一位。1989年13个试验点汇总,亩产量幅度347.5—464.4公斤,平均亩产420.5公斤,比对照豫麦2号平均增产5.8%,居7个品种的第一位。浚县原种场种植的产量最高,亩产达到463公斤。1990年继续参加生产试验,据14处汇总结果,其中有13处比对照增产,一处减产。亩产量幅度304—493公斤,平均亩产407.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1.8%。豫北6个点  相似文献   

5.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七星一号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1年9月从"台湾75"鲜食大豆种生产田中选出的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01年共选出17个天然变异株行,秋天通过观察发现0114株行性状稳定,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增产潜力较大,秋季将这一株混收,2003年将0114株行与"台湾75""开8157""辽鲜1号"3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了籽粒产量大区对比试验(每个品系456m2),秋季测籽粒产量0114株系折合  相似文献   

6.
<正> 豫花4号(原郑7888)系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豫花一号作母本,南召不拖秧作父本,于1986年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等特点,是麦套夏播种植的良好接班品种。一、产量表现1987年该品种在全省区域预备试验中,籽仁亩产200公斤,比对照1徐州68—4增产16.3%,比同类型的对照2花28增产13.6%。1988—1989年省区域试验两年10点次平均亩产籽仁175公斤,比对照花28增产11.5%,10点次中,籽仁产量8处第1位,两处第2位。豫花4号1989年参加省生产试验,12  相似文献   

7.
<正> 安阳市于1988年秋引进豫麦17,进行示范种植。示范结果,亩产246.5—367.3公斤,平均亩产300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2.4%。同年,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豫麦17亩产达362.8公斤,比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4.2%。1989年—1990年度,该品种参加豫北种子联合体安排的豫北小麦新品种联合示范。春水组7处示范结果,平均亩产345.17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达34.5%。在安阳市农科所的区域试验中,亩  相似文献   

8.
一、豫白菜一号 (一) 品种来源:豫白菜一号(原东京三号)大白菜品种是开封市蔬菜所用青221和230自交不亲和系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种。1989年4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议通过。 (二)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省大白菜攻关协作组区域试验,1986年平均亩产5753.7公斤,比对照种80—25增产48.7%,届试验首位,1987年平均亩产7015.3公斤,比对照种80—25增产44.2%,仍居第一位。1986年在开封市郊区大白菜集中产区的四个自然村10户菜农菜田示范,均比80—25增产,增产幅度为9.2—764.0%,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9.
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麦茬稻面积占85%左右,而单产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自1988年引进豫粳四号以来,经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亩产比68—11亩增产130—150公斤,出现了大量麦茬稻亩产超500公斤地块,最高亩产达602公斤,使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2公斤。在栽培技术上,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1982年用晋谷9号和71-221杂交的F2作母本,张纯一和张农8号杂交的F2作父本经混合集团选择法选育的谷子新品晋谷31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良好,抗病性较强。1997-1998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52.00kg/hm^2,比对照品种晋谷23增产12.80%,1998-2000年参加全国区试,折合产量4374.00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0.67%。  相似文献   

11.
石玉8号     
<正> 该品种由石家庄市农科院玉米室于1995年用山东省莱阳市农科院选育的自交系478做母本,自选系石140-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参加河北省夏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9.9公斤,比对照冀单29号增产2.91%,6个试点中,4点增产,增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于 1982年用晋谷 9号和 71- 2 2 1杂交的 F2 作母本、张纯一和张农 8号杂交的 F2 作父本经混合集团选择法选育的谷子新品种晋谷 31生长整齐 ,综合性状良好 ,抗病性较强。 1997-1998年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475 2 .0 0 kg/ hm2 ,比对照品种晋谷 2 3增产 12 .80 %。 1998-2 0 0 0年参加全国区试 ,折合产量 4374.0 0 kg/ hm2 ,平均比对照增产 0 .6 7%。  相似文献   

13.
连嘉粳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嘉粳1号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优质中粳新品种,2002年在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27.8kg/667m^2,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3.7%,增产不显著。同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569kg/667m^2,较对照增产3.4%。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正> 新乡市于1988年引进种植豫麦17。为鉴定该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我们在进行区域试验的同时,还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现将该品种在新乡市的试验、示范情况简结如下。1988—1989年度在新乡市农科所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513.7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6.3%,居10个参试品种(系)的第二位。1989~1990年度继续进行区试,豫麦17平均亩产423.9公斤,比对照豫麦7号增产11.3%。两年平均单产为468.8公斤,较对照种豫麦7号增产8.5%。据新乡市种子管理站1989—1990年度在  相似文献   

15.
武春10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兰杂7086为母本、E64-242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年平均折合亩产534.57 kg,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极显著增产8.12%。2018年参加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亩产545.03 kg,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4.15%。武春10号属春性普通小麦,中熟,生育期101 d,平均株高84 cm,主穗穗粒数41粒,千粒重48.4 g,容重800 g/L。田间表现熟性适中,穗层整齐,籽粒饱满度好,落黄好,株型紧凑,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突出,适宜在甘肃河西走廊水地春麦区及西北水地同类地区种植。笔者介绍了武春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新麦9号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0年在河南省麦收面积近500万亩,现已成为该省第8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之一。 1 产量 1994~1996年农科所品系鉴定试验,新麦9号平均亩产520.6kg,比对照种豫麦2号增产8.8%,居首位;1995~1997年参加新乡市种子管理站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52.0kg,较对照豫麦21增产11.4%,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468.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7.24%,居第2位;1998~1999年平均亩产564.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93%,居第2位;1998~200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19点次汇总全部增产,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04%,平均亩产489.7kg,最高558.3kg,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在小麦普遍减产的情况下新麦9号在新乡市郊区临清店2.28亩高产攻关田创下683.5kg的高产记录。1998~1999年在安徽省宿州市桥南村种植6亩,平均每亩产量达652kg。  相似文献   

17.
<正> “蓉油3号”系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早熟杂交油菜。本所1993年引进鉴定、示范.结果表明“蓉油3号”在不同年份间的不同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在1994~1995年的引种试验中,亩产达149.8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27.38%.在省区试中,8个点平均亩产152.93公斤,比对照“蜀杂1号”增产8.78%,最高达196.3公斤,比对照增产28.3%。同时该品种在高海拔低气温的安顺地区生产试验中,亩产达164.64公斤.比对照增产21.65%.是近几年来出现的高产杂交油菜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来源及产量中籼糯也叫申粘糯(原代号TH16—5,系谱号80—30—2—1)是信阳地区农科所1980年从红早糯中系统选育而成。1983年进入糯稻品系鉴定试验,亩产546.9公斤,比对照种红早糯增产15.89%。1984年信阳地区农科所糯稻品种比较试验,亩产343.4公斤,比对照种红早糯增产32.9%(均于8月30日倒伏),达到极显著水平。同年在豫南农专试种0.507亩,在4月28日播种,6月16日麦茬稻移栽的长秧龄58天的情况下,亩产408.9公斤。1985年豫南稻区区试结果,13个参试单位,平均亩产474.9公斤,比对照  相似文献   

19.
在凉州区对引进的7个制干辣椒品种采用垄膜沟灌栽培,试验观察其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可正常成熟,其中以以辣翠8号折合产量最高,为50 462.5 kg/hm2,较对照品种美国红增产57.39%;川腾6号次之,折合产量为39 862.5 kg/hm2,较对照增产24.33%;线椒王居第3,折合产量为35 737.5 kg/hm2,较对照增产11.46%;早香辣较对照增产11.03%。这4个品种田间表现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较好,较对照品种美国红增产极显著,建议在凉州区及同类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胡麻新品种定亚2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亚22"(原系号定18-89T3,简称定新18)是定西市旱农中心油料试验站从"定亚18"中的变异单株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旱、抗枯萎病能力较原品种明显增强,单株成茎力强,田间长相整齐,在2000-2002年国家华北、西北胡麻联合区域试验中,折合产量990.00~2 852.55 kg/hm2,比对照陇亚8号平均增产4.5%,尤其在甘肃、宁夏表现更佳,平均产量1 900.05 kg/hm2,比对照品种陇亚8号增产9.4%,居参试品种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