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0的单株结薯数比心香、浙紫薯1号少,结薯较迟,但一旦结薯后,薯块膨大速度快,扦插后第90天薯块在100~250 g之间或50~200 g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心香甘薯;浙薯70薯块商品性较好,食味优,是一个比较适宜于作为早收栽培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2.
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3.
毕薯5号马铃薯种薯切块播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毕薯5号脱毒种薯作播种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对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生育期、地上部植株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薯5号出苗、现蕾、开花和成熟均随种薯切块增大而提早;单株结薯数、单株茎块重及单株商品薯重随种薯切块增大而增加;小区产量与切块的大小呈正比;在当地栽培条件下该品种的适宜种薯切块大小为50~60 g。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早收栽培技术下甘薯品种浙薯75推迟收获后的薯块膨大动态,开展了浙薯75甘薯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的分期挖薯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条件下推迟收获,其后期的薯块膨大速度较快,薯块增重比例高,扦插后167 d的单株薯块重达到1090g,比扦插后90d的单株薯块重增加了142%.说明浙薯75在早收栽培技术下推迟收获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一、种薯处理 为了达到扩大繁殖系数、促进发芽和防止烂种的目的,种薯在播种前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①切块.切块的主要目的是打破休眠,扩大繁殖系数,节约用种量.小的种薯(约40克~50克)一般不切块,采用整薯播种;大的种薯(70克以上)应进行切块.切块时要纵切,将顶芽一分为二,切块应为楔状,不要成条状或片状,每个切块应含有一二个芽眼,平均单块重40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由于种薯繁育技术条件的限制,青海省极大部分地区马铃薯单产水平普遍偏低、品种混杂退化较重,这严重制约农业经济收入的增长,已成为青海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马铃薯用种量大,繁殖系数很低,所以一个新品种要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最少要需8~10年的时间。如果采取种薯快繁的方法,可以提高繁殖系数50~100倍,可使新品种提前3~5年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脱毒马铃薯荷兰15原种一级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芽位种薯芽块播种对马铃薯荷兰15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不同芽位种薯芽块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表现基本一致。其中,顶芽切块与小整薯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差异仅显著或不显著,分别居第1、2位。但二者均极显著高于常规混合芽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而中芽及尾芽切块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极显著低于常规混合芽播种的单株鲜薯、商品薯重量、小区鲜薯及商品薯产量。因此,在生产中,种薯重量不足70 g,可直接播种小整薯;若种薯需切块,最好播种顶芽切块,或将顶芽切块、中芽切块与尾芽切块分开,分别播种,保证生长整齐一致,以利于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以"陇薯3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选择重30 g左右的健康小薯作为种薯,将小整薯分别按4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90 cm,株距分别为14.3、12.5、11.1和10 cm),并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选择大种薯切块播种和小整薯播种,探讨二者在产量及发病率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昭苏垦区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重比较表明,无论是产量、单薯重量、单株块茎数、单位面积主茎数、株高、商品薯率,还是病株率、病指,利用小整薯播种均优于传统的切块播种,但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生产丽薯6号小种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m^16-52株的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结薯数、小薯比例逐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单株薯数、单株薯重、单薯重则不断下降。其中对各处理的结薯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综合试验表明:网棚生产丽薯6号小种薯的最佳栽培密度为每m^52株。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免耕栽培切块种薯播种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切块种薯芽向上摆种掩土盖种盖草、切块种薯芽侧向摆种盖草、切块种薯切口向上摆种盖草和切块种薯芽向上摆种盖草免耕栽培冬种马铃薯.试验结果表明:免耕切块种薯播种比普通翻耕播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四种免耕切块种薯播种方法间,以切块种薯芽向上摆种掩土盖种盖草方法最好,出苗齐苗快、成苗率较高、植株生长稳健、块茎形成早数量多,增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脱毒扦插苗网室生产微型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虫网室中运用马铃薯脱毒扦插苗采取不同的剪切、扦插方式及不同的管理措施生产脱毒微型薯。结果表明,脱毒扦插苗再行剪尖扦插时,插穗下端将3个腋节埋入基质,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为3.6粒,>1g微型薯粒数为2.1粒;双株扦插每穴平均结薯粒数为4.8粒,比每穴单株扦插多2.0粒;摘取腋芽薯的扦插苗平均每穴结薯粒数为4.2粒,比不摘取腋芽薯的处理多1.6粒,单位面积(1m2)>1g微型薯数量较后者多48.5%;实施3次剪尖和3次培土的管理方法,80d平均单株结薯粒数达3.8粒,比不剪尖、培土2次的处理(对照)多1.4粒,说明增加剪尖和培土次数,是提高单株结薯数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固县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薯切块大小与切块方式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很大,整薯播种的农艺性状优于切块播种,大切块播种优于小切块播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最佳切块大小为50~100 g/块,最佳切块方式为100 g大小的完整薯一切为二播种。  相似文献   

13.
以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克新18号为材料,研究种薯不同切块大小对生育期、地上部植株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块大可促进早出苗、苗齐、苗壮,封垄速度快,提前成熟,获得高产。该品种在当地栽培条件下适宜的种薯切块大小为40-50g。  相似文献   

14.
以切块种薯为对照,研究不同大小种薯对马铃薯生育、产量及效益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小整薯种薯生育期基本一致;随着种薯大小在20~60 g范围内增加,主茎数、单株蔓重、单株块数逐渐增加;40 g整薯单株产量983 g/株、商品薯产量4 104.2 kg/亩、总产量4 713.4 kg/亩、产值6 567元/亩、经济效益3 935元/亩,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高;20 g整薯的商品薯率最高,为91.9%。综合产量、效益因素,生产上选用整薯种薯栽培,种薯大小以40 g左右最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马铃薯脱毒小薯的扩繁技术进行研究,明确了脱毒小薯的继繁倍数、脱毒小薯的产量水平、脱毒小薯的用种量等技术问题;并对脱毒小薯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脱毒小薯的平均继繁倍数为1:213.7,而正常种薯的繁殖倍数只为1:5.5;脱毒小薯继繁后平均产量为1058.9kg/666.7m~2,脱毒小薯平均用种量为8.8kg/666.7 m~2;对脱毒小薯继繁后的生物学性状调查表明,脱毒小薯继繁后,其大中薯(50g以上)所占比率都达60%以上,说明脱毒小薯不论种薯大小,经一季繁殖后都能生产达到正常标准的种薯。  相似文献   

16.
基质类型对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温室条件下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影响。结果表明,1∶1的珍珠岩和蛭石,结构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扦插脱毒试管苗单株结薯数2.1粒,单粒重达2.76 g,单位面积结薯数量498粒,大于1 g微型薯比例(按粒数)达到85.58%,均为最高值。因此,蛭石与珍珠岩等量混合可作为脱毒试管苗扦插的适宜基质。  相似文献   

17.
种薯大小对整薯播种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用整薯播种的种薯大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10~90g大小的种薯范围内,随种薯增大,马铃薯生物量呈递增趋势,种薯大于30g时,块茎产量明显提高,平均比使用30g以下的种薯增产8.64%~40.21%.但种薯越大,用种量越大,种薯成本也越高.从节本增效的角度分析,生产上应选用50~70g的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18.
鲁西南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1):33-35
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栽培密度、不同种薯切块大小、不同种薯芽长条件下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在不同种薯切块大小的试验中,随种薯增大,马铃薯产量呈递增趋势,但种薯越大,用种量越多,种薯成本也越高,从节本增效的角度分析,生产上应选用30~50 g的种薯为宜;不同种薯芽长试验结果表明,种薯催芽能使产量增加,芽长为1~2 cm时,增产幅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种薯切块大小与植株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脱毒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采用20、35、50、70 g不同切块大小进行田间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种薯切块20、35、50 g3个处理随着种薯切块重量的增加,出苗率提高,植株长势增强,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即呈显著正相关。早疫病、晚疫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呈负相关,50 g与70 g薯块未有明显差异。因此,在白城地区,从抗旱夺高产、保品质、高效益、节成本角度出发,种薯切块大小应在35~50 g。  相似文献   

20.
在无虫网(温)室用扦插法繁殖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成活率99.2%,种植密度400株/m2,经50天左右,可产微型薯近600粒/m2,平均百粒重148.8g,其中1~3g的微薯占50%以上。日产薯当量约为10粒/m2·d,繁殖系数可达1:30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