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GIS的江苏省溧阳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苏省溧阳市为研究区域,以耕地地力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应用平台,用GIS技术将各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处理与整合;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结合耕地的自然要素选择12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评价、层次分析等数学分析原理,构造层次结构、建立评价因子隶属函数模型及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建立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采用累积曲线法来确定耕地地力等级数目以及划分等级界限,将全市56251 hm2耕地,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一级地1309 hm2,占2.30%;二级地20689 hm2,占36.78%;三级地31097 hm2,占55.28%;四级地3136 hm2,占5.60%;五级地20 hm2,占0.04%。研究结果表明,地力等级的划分和各等级的比重确定比较科学和客观,评价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内耕地地力的状况,基本符合当地的客观实际,表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对耕地地力评价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对科学管理耕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将象山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及行政区划图相叠置,确定全县耕地地力评价单元985个。根据象山县实际情况和浙江省确定的15个耕地地力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和隶属度,根据综合地力指数等级将耕地划分为三等六级。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县内现有耕地20 742 hm2,其中一等耕地全为二级,面积为458 hm2,占总面积的221%;三级耕地面积为13 3373 hm2,占总面积的6430%,四级耕地面积为6 7126 hm2,占总面积的3236%;五级耕地面积为2341 hm2,占总面积的113%。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县域耕地地力的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智  张学俭 《贵州农业科学》2012,(3):217-219,223
为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耕地地力状况,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耕地地力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进行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宁县耕地总体水平较好,现有耕地共划分为1~6等,其中,一等地面积为70 585.9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71%;二等地面积为219 047.67hm2,占30.15%;三等地面积为230 101.46hm2,占31.67%;四等地面积为132 079.65hm2,占18.18%;五等地面积为39 328.14hm2,占5.41%;六等地面积为35 502.53hm2,占4.89%。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指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和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金沙江流域复杂地形地貌的耕地地力情况,以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科学全面的理论技术和数据支持,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逐步建立科学的施肥体系,本研究以绥江县为研究区,以1∶50 000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壤图为基础图件,利用Arc GIS叠置划分法来确定评价单元,选取耕地土壤管理、立地条件、剖面与耕层理化性状、耕层养分状况和气候等5方面16个C级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方法和模型,采取特尔斐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隶属函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绥江县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绥江县10 341.54 hm2耕地中,地力等级分为6个等级,一至六等地分别占耕地的5.12%,4.90%,17.63%,15.65%,32.58%,24.13%。Arc GIS评价方法实现了绥江县耕地地力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绥江县实际的耕地地力相符。  相似文献   

5.
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区域,选取大于10℃积温、剖面构型、排水能力、耕层厚度、地形部位、灌溉能力、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 H、海拔、成土母质、抗旱能力这1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Arc GIS软件,利用各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评价单元,从评价单元中获取数据,计算所选因子权重,采用累加法等方法对各黔东南州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耕地总面积425 806.1 hm2,分为8个地力等级,一级地面积16 605.2 hm2,占3.90%;二级地面积37 157.1 hm2,占8.73%;三级地面积57 481.5hm2,占13.5%;四级地面积81 065.4 hm2,占19.04%;五级地面积94 845.4 hm2,占22.27%;六级地面积941 405 hm2,占14.74%,七级地面积890 504.0 hm2,占13.94%,八级地面积16 524.3 hm2,占3.88%。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准确地摸清桂林市五城区耕地地力状况,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建立GIS支持下的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累积曲线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结果显示:桂林市五城区7 739 hm2耕地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一级地459 hm2,二级地1 677 hm2,三级地2 437 hm2,四级地2 031 hm2,五级地829 hm2,六级地306 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5.93%、21.67%、31.49%、26.24%、10.71%、3.95%。结合五城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等级的耕地,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升耕地地力等级。  相似文献   

7.
根据伊川县土地资源和耕地土壤养分的特点,利用伊川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划分法确定评价单元3565个.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选取了剖面性状、立地条件、耕层养分3个方面10个影响因子,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采用加法模型计算综合分值,按一定规则划分耕地地力等级.结果表明,伊川县1级农用地面积为3 215.7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7%;2级耕地面积8 296.1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3.35%;3级耕地面积26 624.88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2.84%;4级耕地面积22 668.45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48%;5级耕地面积1 340.2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6%.在此基础上提出伊川县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及指导农业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利用耕地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需对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和分等定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利用建议。以江苏省溧阳市为研究区域;选择了成土母质、质地、坡度、坡向、障碍层类型、灌溉保证率、排涝模数、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溶态硼等12个因素作为耕地地力评价因子;应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模糊评价、层次分析等数学分析原理,建立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的方法;以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CLRMI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软件技术支撑将各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处理与整合,将溧阳市58611.1 hm2耕地地力划分等级。结果表明,溧阳市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一等地9905.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6.9%;二等地17759.1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0.3%;三等地22272.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8.0%;四等地8557.2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4.6%;五等地117.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2%。由此得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完全依据耕地自然要素评价地力,由此获得的评价结果既克服了凭经验确定分级指数主观方法的弊端,又避免了纯数学方法带有较大盲目性的弱点,能更准确地反映耕地的地力等级差异;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显示,耕地地力分级基本符合溧阳的实际,同时反映出溧阳市耕地地力的整体水平较高。提出生产利用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宪忠  刘强 《现代农业科技》2012,(16):249-250,260
以甘肃省啤酒大麦原种场耕地为例,利用GIS,通过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甘肃省啤酒大麦原种场耕地等级共分5级,其中一等地11.35 hm2,二等地192.27 hm2,三等地205.05 hm2,五等地194.42 hm2,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1.88%、31.88%、34.00%、32.24%。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普遍较低,并且不同等级耕地的土壤养分含量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正>土乃"八字宪法"之首,为持续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和耕地内在质量建设,进行了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报告如下:汤原县乡镇耕地总面积为89790.8hm2,旱田面积58980.8hm2,占耕地面积的65.7%;水田面积30810hm2,占34.3%。这次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将汤原县乡镇耕地土壤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地20177.82hm2,占22.48%;二级地34510.11hm2,占38.43%;三级地22558.14hm2,占25.12%;四级地12544.75hm2,占13.97%。其中:高产田为一级地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研究其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结合实际,初选评价因子通过逐步判别法筛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的分级分值,采用特尔斐法与熵权法确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因素的权重.然后基于GIS技术,根据评价图斑的属性数据,结合评价体系,确定每个评价单元各个因子的得分,再通过指数加权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总得分,确定各单元的潜力等级.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县域耕地需求量的预测是否合理关系到区域和全局的耕地保护压力程度。以夹江县为例,利用粮食安全法、GM (1,1)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法对夹江县的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合县域的自然、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及土地利用现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3种预测结果赋予权重,最后用固定权系数预测夹江县的耕地需求量。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耕地需求量14 49359 hm2,2030年为14 28945 hm2,该方法综合了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准确地研究了目标年耕地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萧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三景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基本概况研究萧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根据研究目标,确定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ENVI 4.7遥感软件对萧县不同时期的TM影像进行对比分析,解译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情况等遥感信息,分析并计算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将土地利用分为耕地、植被、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五种类型。采用最大似然法分别对萧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三景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空间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强妮  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271-1274
为揭示张掖市耕地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根据张掖市1997~2005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张掖市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张掖市的耕地变化受经济、人口及农耕业现代化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6~2009年的统计资料,结合Excel图表工具,对环京津贫困区顺平县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民收入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其相互关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模型显示:GDP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农民收入与耕地面积变化呈正相关;经济发展带动了耕地的非农化,农民收入受耕地数量制约。结合研究结果和顺平县的现状及区域特点,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长江中下游典型沿江城市代表,研究芜湖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对区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芜湖市1995、2005和2015年的TM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在RS和GIS的技术支持下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计算景观指数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和景观破碎化过程,采用转移矩阵和不稳定斑块图谱分析景观类型变化和稳定性,并分析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芜湖市景观格局类型以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景观指数表明20年里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各类土地景观相互转化明显,且随时间变化转化关系愈发复杂,耕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逐渐取代耕地的主导地位,耕地和林地同为最主要的转入者和转出者;草地和未利用地的转移概率最高,最易转化;水域和建设用地较为稳定。20年时间跨度里芜湖市景观格局破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表现出不稳定性增强。而这些变化都在降水与气温变化、人口与社会经济增长以及政府决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形成。  相似文献   

17.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是实现精确详细提取遥感信息的新方法.以2010年TM影像作为基础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着重提取了西辽河流域平原的植被信息(耕地、林地、中生偏旱和中生偏湿草).通过对不同地物的光谱和空间信息(位置、形状)进行比较分析,建立适当的隶属度函数和阈值范围,在草地的分类规则中,参考野外采集的草地植被光谱信息,辅助草地属性特征选择.最后构建分类决策树,完成自动分类,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2.13%.在分类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植被分布特点,对不同类型的植被面积、不同区县植被面积以及植被与一级河流关系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植被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8.9%和23.3%;耕地、林地、中生偏湿草地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区县,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林地、耕地主要集中在科尔沁左翼中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林地、中生偏湿草较集中分布在一级河流的10km缓冲区内,耕地主要集中在5km缓冲区内,中生偏旱草与一级河流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金寨县2019年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金寨县2021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与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结果,对金寨县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更新评价。结果表明,金寨县2021年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5.174等,较2019年的5.448等提高了0.274个等级。金寨县2021年耕地质量分布以4~6等地中产田为主,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8.98%,更新评价结果可为金寨县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