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采用熏蒸-提取法研究了耕地、园地、林地三种利用方式下棕壤及其各级微团聚体中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趋势均为<10μm微团聚体>原土>10 ̄50μm微团聚体>50 ̄250μm微团聚体,且经方差分析可知,除原土与10 ̄50μm微团聚体中微生物量氮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利用方式之间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为林地>园地>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2)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全氮的比值表现为原土及<10μm、10 ̄50μm微团聚体中均为林地最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质输入的质的差别造成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2.
陈志杰  廖翠华  黄仕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03-13204,13254
[目的]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方法]利用团聚体分组方法,选择红树林湿地和农田(由湿地开垦为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湿地转变为农田后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结果]土壤团聚体主要分布在2000~250μm粒级中。质量分数为76.52%。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团聚体中分配呈现了在2000—250μm粒级中最大,50~250μm次之,〈50μm团聚体最小的规律。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具有明显的影响,对2000~250μm粒级团聚体的影响最为显著,50~250μm次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2000~250μm和〈50μ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同50~250μm粒级有机碳含量并无明显相关。[结论]湿地开垦为农田后导致土壤团聚体碳库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2000~250μm粒级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以长期定位施肥的蔬菜保护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地土壤中微团聚体的优势粒级是10~50μm,次优势粒级是50~250μm。与对照比较,施用化肥各处理土壤<10μm微团聚体含量略有增加,10~250μm微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与施用化肥比较,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10μm微团聚体含量减少,10~250μ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结构系数提高,<10μm和>10μm的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显著降低,以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变化最明显。长期施用化肥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易氧化有机质和难氧化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易氧化有机质和难氧化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有机肥与磷肥配施增加最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与<10μm微团聚体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耕作对河套灌区典型盐碱土水稳定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套黄灌区典型的5种盐碱土,用Yoder湿筛法测定水稳定性团聚体,再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结果]河套黄灌区典型盐碱土主要是53~10μm团聚体,占55.84%~79.72%,平均68.10%;其次是250~53μm团聚体,占11.79%~29.18%,平均17.95%;而250μm和10μm团聚体平均不超过5.21%,但不同盐碱土差异非常大。耕作增加了53~10μm团聚体数量,减少了250μm和250~53μm团聚体数量。250μm和10μm团聚体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较高,有机碳含量平均分别为8.38和6.81 g·kg~(-1),全氮含量平均分别为0.98和1.04 g·kg~(-1),但由于这部分粒级团聚体的质量分数较高,有机碳和全氮主要分布在53~10μm团聚体中。大团聚体质量分数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小团聚体质量分数与EC、pH及Na+、SO2-4、Cl-和CO2-3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耕作降低了大部分土壤中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促进了有机碳和全氮从大团聚体向小团聚体转移。盐分决定盐碱土小团聚体的数量,而有机物质在大团聚体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河套地区盐碱土改良,应在降低盐分的同时加大有机物质投入量。  相似文献   

5.
不同肥力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辽宁省主要地区不同肥力典型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4种主要酶活性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力棕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073±404NH3-Nμg·g-1±、2232.7±633.1酚μg·g-1±·24h、13.09±5.83葡萄糖mg·g-1±.24h和625.2酚μg·g-1±0.5h,显著高于低肥力棕壤相应的酶活性。在各粒级微团聚体中,<10μm徼团聚体的4种酶活性最高,50~250μm微团聚体中的酶活性最低,并且<10μm微团聚体中酶活性在高低不同肥力土壤之间差异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培养条件下添加玉米秸秆对黑土及其大团聚体(2 000μm和2 000~250μm)、微团聚体(250~53μm)和粉粒+黏粒组分(53μm)中胡敏酸(HA)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增加黑土及其各级团聚体HA数量,且2 000~250μm大团聚体中HA含量最多;大团聚体HA的氧化度和芳香-C提高;250~53μm微团聚体与53μm粉粒+黏粒HA的氧化度和芳香-C降低;黑土及其各级团聚体HA分子缩合度下降,脂族链烃-C增加,脂族链烃-C/羧基-C和脂族链烃-C/芳香-C值均较对照增加,脂族性得到提高。不同粒级团聚体之间相比,大团聚体中HA分子结构是以高的缩合度、氧化度、脂族链烃-C、芳香-C含量为特征;53μm粉粒+黏粒中HA分子结构是以最低的脂族链烃-C、芳香-C、羧基-C和最高的多聚糖-C为特征。添加玉米秸秆增加了土壤HA数量,降低了HA分子结构的缩合度和氧化度,脂族性提高,使土壤HA分子结构"年轻化",活性增强,对于土壤固碳、提高土壤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棕壤是我国东部地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其特殊的气候地形条件决定了必须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保证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林地、蚕地和耕地3种利用方式下棕壤土体内部微团聚体的剖面分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利用方式下,各粒级微团聚体在各层间差异较大。0~20 cm土层的10μm微团聚体和特征微团聚体比例表现为随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而10~50μm和50~250μm微团聚体的变化均表现为随人为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减少的趋势;(2)从各粒级微团聚体在剖面间的分布来看,10μm微团聚体呈向下富集的趋势,与不同利用方式下无定形氧化铁的变化规律一致,同时特征微团聚体比例的变化规律与此相同;10μm呈向下减少的趋势,与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一致。上述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反映出在现阶段耕种制度下,开垦程度的提高不利于形成较大粒级的微团聚体,也不利于土壤肥力的维持和土壤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通过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潮褐土及其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从各级微团聚体磷素吸附与解吸储量角度探讨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磷素吸附与解吸性能的变化实质。结果表明:麦秸和玉米秸直接还田配施常量NPK化肥主要是通过降低<10μm粒级微团聚体的吸附储量(减少13.7~14.8 g·kg-1)和提高大粒级,特别是10~50μm粒级微团聚体磷的解吸储量(增加2.1~2.8 g·kg-1),使土壤的供磷能力得到改善;不施肥和单施常量NPK化肥则主要是由于<10μm粒级对磷的吸附储量增加(分别上升47.7 g.kg-1和12.3 g·kg-1)和大粒级的解吸储量降低(10~50μm粒级分别减少2.1g·kg-1和0.9g·kg-1),造成全土的吸附性能下降。土壤磷吸附性能与有机碳含量和微团聚体组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杨坤  王作敏 《农学学报》2015,5(3):50-53
采用高碘酸盐氧化法和分组胶散法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多糖对耕地、园地、林地三种利用方式下棕壤中各级微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认为土壤多糖在不同利用方式下棕壤的各级微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中均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去除土壤多糖后,各级微团聚体的破坏程度均较大。与胶散分组相比较,多糖对耕地和园地棕壤50~250μm和<10μm微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较林地的大,说明在林地棕壤中可能其它的胶结物质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在10~50μm微团聚体中多糖对林地的稳定性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施用有机肥可以改进土壤的团聚体结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采用湿筛法分离团聚体,通过测定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分析施肥对棕壤团聚体分布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耕作引起了富碳的大团聚体减少,贫碳的微团聚体增多,自然土壤>250μm的团聚体显著高于施肥(OM和CK)处理,单位土壤团聚体的含量增加了约20%,而施肥处理微团聚体含量与自然土壤相比增加了约18%,微团聚体占绝对优势.(2)团聚体碳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比微团聚体碳含量增加9~28g·kg^-1.与不施肥处理(CK)相比,施有机肥(OM)增加了土壤中大团聚体的数量,促进了大团聚体的形成,并且显著增加了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含量.(3)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固定,且新固定的碳主要集中在>2000μm和2000~250 μm的团聚体中.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采伐林隙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种子库是森林植物种群动态和森林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该文通过对凋落物层和腐殖质层(0~10 cm)种子库取样并用物理挑选法进行分类,对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不同面积和年龄的采伐林隙内土壤种子库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不同面积林隙内种子库的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龄林隙内种子库的丰富度差异不大,但种子密度差异显著;林隙内不同部位间种子库的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差异较大,且丰富度和种子密度分别主要由腐殖质层和凋落物层决定;红松和色木槭在林隙内外种子库中均占据主导地位,显示出红松有良好的更新潜力;随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多样性增加但优势度下降的趋势;非林隙林分内土壤种子库的多样性和种子密度高于林隙,但优势度低于林隙;与非林隙相比,林隙内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更新幼苗的相似性较低,且随着林隙形成时间的延长,种子库物种组成与幼苗的相似性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对湖北省六种土壤五个粒级(>1,1-0.5,0.5-0.25,0.25-0.15.0.15-0.1mm)的磁化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壤、棕红壤、潮土和黄棕壤表土层磁化率大于母质层磁化率,而紫色土和黄褐土表土层磁化率小于下部土层的磁化率。棕红壤表土层磁化率小于淀积层磁化率。红壤、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土母质层磁化率随颗粒变细而明显增加,但这一现象在潮土、紫色土的母质层确不明显。0.25-0.15mm粒级是黄棕壤、红壤、棕红壤、潮土、紫色土磁化率随颗料大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OC)、全氮(TNOIC)特征的影响,为红壤性水稻土管理和培育土壤肥力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始于1984年),选取CK(不施肥)、PK(施磷钾肥)、NPK(施氮磷钾肥)、NPKM(施70%氮磷钾肥+30%有机肥)4个处理。采集0—20 cm土层土样,分析各粒级(<2、2—10、10—20、20—50和50—250μm)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布,并探讨施肥对复合体中有机碳(OC)和全氮(TNOIC)含量、储量和碳氮比(C/N)的影响,以及有机无机复合体中OC和TNOIC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SOC)、全氮(TN)贡献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20—50μm粒级复合体的比例,降低了<10μm粒级复合体比例,而NPKM处理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50—250μm粒级复合体的比例增加更显著;不同施肥对各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含量影响不同,与PK相比,NPK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分别增加了36.3%、80.6%;与NPK相比,NPK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岩溶石漠化区土壤团聚体养分及酶活性特征,可为该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滇中高原4种不同石漠化程度(潜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石漠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层土壤3种团聚体(粒径<0.25 mm、粒径0.25~2.00 mm、粒径>2.00 mm)分布特征,团聚体4种水解酶(淀粉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和3种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质量分数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①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团聚体组成比例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由高到低依次为粒径>2.00 mm(51.31%)、粒径0.25~2.00 mm(36.53%)、粒径<0.25 mm(12.04%)的团聚体。②不同团聚体土壤脲酶、β-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土壤酶活性几何平均数及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均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对有机碳、全氮、全磷及酶活性的贡献率均为粒径>2.00 mm的团聚体最高,其次为粒径0.25~2.00 mm,粒径<0.25 mm的团聚体最低。③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团聚体淀粉酶活性均值为5.70 mg·g?1·h?1,石漠化土壤的石漠化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潜在、轻度、重度、中度,石漠化土壤有机碳、全氮、脲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重度、轻度、潜在、中度。团聚体粒径及石漠化程度均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但粒径和石漠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  结论  在岩溶石漠化地区,较大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在土壤组成上占优势,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贡献率也相对较高,而较小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更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积累,其相应的含量也更高。图2表6参45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免耕试验基地开始设计不同种植模式处理;2018—2020年,采集冬闲–稻(IR)、冬闲–稻–稻(IRR)、油–稻(OR)、油–稻–稻(ORR)等4种油稻种植模式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的容重、微团聚体、养分和酶活性,探究免耕条件下不同油稻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2019年,同一年内不同油稻种植模式土壤容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0年,IR和IRR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OR和ORR的;2020年,OR和ORR的0.250~1.000 mm粒级微团聚体质量分数较2018年的分别降低了52.04%和49.41%,不同种植模式对大粒级(>0.010 mm)微团聚体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大,对小粒级(<0.010 mm)的影响较小;2018、2019年,同一年内4种种植模式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0年,ORR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同一年内,OR、ORR的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显著低于IR、IRR的,ORR的土壤纤维素酶、磷酸酶活性均较IRR的高。可见,免耕条件下,油–稻和油–稻–稻种植模式可减缓土壤的紧实度,改变土壤微团聚体组分,延缓有机质含量降低速率,提高土壤纤维素酶和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类型缓/控释硫铵肥料对土壤团聚体碳、氮贡献率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于2020年开始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常规尿素(AU),普通硫酸铵(AS),缓/控释硫酸铵Ⅰ型(ASN、硫酸铵+硝化抑制剂),缓/控释硫酸铵Ⅱ型(ASG、油脂包膜硫酸铵),缓/控释硫酸铵Ⅲ型(ASD、油脂-腐植酸包膜硫酸铵)。采用湿筛法对土壤进行粒径分级,分析土壤粒径组成、稳定性状况、各粒径团聚体及粉黏粒有机碳、全氮含量,并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1)ASG处理>0.250~2.000 mm粒径团聚体质量分数最高,比AU处理提高68.00%,且>0.250 mm粒径团聚体ASG处理占比最高,AU处理占比最低;2)ASG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0.250 mm水稳性团聚体占比(R0.25)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AU、AS处理,ASG处理的MWD、GMD和R0.25分别升高36.18%、7.62%,70.35%、26.54%和50.74%、13.37%;3)ASG、ASD处理<0.053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