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35个优良白榆(Ulmus pumila)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以150 mmol/L NaCl和50 mmol/L NaHCO3进行胁迫处理,测定萌发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此外,还研究不同盐碱浓度对其中3个不同耐盐碱性家系萌发的影响,并计算耐盐碱阈值。结果表明,发芽指数、发芽势、根长、芽长和鲜质量适宜表征白榆萌发期耐盐性,发芽势、根长、芽长和鲜质量适宜表征耐碱性,其中根长和芽长表征耐盐和耐碱性均效果最好;35个家系中萌发期高耐盐、中耐盐、低耐盐和不耐盐家系分别为2个、8个、13个和12个,高耐碱、中耐碱、低耐碱和不耐碱家系分别为3个、9个16个和7个;综合比较发现中高耐盐碱8个家系0102、037、07、080、087、094、54和82003,不耐盐碱3个家系0120、047和0132;根据萌发期相对生长量,计算出家系087、064和0132耐盐阈值(161.60、89.78和76.28 mmol/L)和耐碱阈值(66.17、53.52和 31.20 mmol/L),与通过隶属函数法评价所得结果一致。因此,隶属函数法评价白榆萌发期耐盐碱性可靠性高,且白榆家系间耐盐碱性遗传差异大,具有萌发期耐盐碱品种选育潜力。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棉花出苗及其成苗的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7个耐、感盐碱棉花品种(系)在不同播种期的种子萌发出苗状况和幼苗三叶期施盐胁迫的成苗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耐盐碱品种(系)和1个感盐碱品种在无盐土壤中种子出苗率均稳定在80%左右,在0.4%盐土壤环境中,耐盐碱品种(系)种子出苗的耐盐胁迫能力强于感盐碱品种泗抗1号,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盐胁迫对棉花出苗的抑制作用越明显。7个供试品种(系)在无盐土壤中棉苗生长势相同,三叶期施盐后,0.4%土壤盐分对耐盐碱品种(系)棉苗的致死率明显低于泗抗1号,耐盐碱品种(系)在成苗过程中的耐盐能力强于感盐碱品种。在耐盐碱品种(系)之间,苗期耐盐鉴定结果与三叶期施盐鉴定结果不完全一致,充分说明棉花耐盐碱生理生化机制的复杂性。筛选获得1个在出苗、成苗阶段耐盐性强的棉花新品系苏研7045。  相似文献   

3.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条件下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引发对盐胁迫条件下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增强桔梗苗期的耐盐能力,本试验进行以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_2)、赤霉素(GA)为主的引发剂筛选及引发剂对桔梗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1%NaCl、1%CaCl_2、1%NaCl+1%CaCl_2、1%NaCl+1%CaCl_2+750 mg/L GA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幼苗干物质积累,其中1%NaCl+1%CaCl_2+750 mg/L GA引发效果最佳,为桔梗种子最佳引发剂,能够增强桔梗种子抗盐胁迫能力,改善种子发芽特性,使出苗一致。25 mmol/L NaCl胁迫时,种子引发和未引发的幼苗株高、根长、根/茎值均高于清水处理,说明桔梗在25 mmol/L NaCl含量的盐碱土中播种,不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NaCl胁迫条件下,经1%NaCl+1%CaCl_2+750 mg/L GA引发的桔梗幼苗根长、株高显著高于种子未引发的幼苗。总之,桔梗种子和幼苗能耐25 mmol/L NaCl胁迫,引发剂1%NaCl+1%CaCl_2+750 mg/L GA能显著提高桔梗种子萌发性和幼苗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以耐盐荞麦品种川荞1号和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 为试验材料袁研究不同浓度K+和Mg2+对盐胁迫下荞麦种子萌 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K+和Mg2+均对盐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10 mg/L K+和Mg2+对耐盐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15 mg/L K+和Mg2+对盐敏感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且最适浓度K+和Mg2+对盐敏感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耐盐荞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生菜、菜薹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筛选耐盐性材料,以生菜、菜薹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生菜、菜薹材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菜薹均表现出一定的盐胁迫耐受性,且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生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盐胁迫(小于100 mmol/L)可促进菜薹种子的萌发,而高浓度盐胁迫表现出抑制现象;菜薹幼苗生长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菜薹比生菜耐盐性强。最终筛选出的耐盐性较强的2个生菜材料为LG13、LP14,较敏感的材料为LG1、LP24;菜薹耐盐性较强的材料为CP38、CG40、CG42,较敏感的材料为CG34。此外,紫菜薹的耐盐性总体强于绿菜薹,而紫生菜与绿生菜的盐胁迫耐受性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徐香猕猴桃的幼嫩叶片为实验的外植体材料,研究徐香猕猴桃离体植物组织培养的全过程,以此建立出高效快繁的徐香猕猴桃组培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消毒处理为75%酒精灭菌20 s,再用0.1%升汞进行表面灭菌2 min;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的是MS+蔗糖25 g/L+琼脂4.5 g/L+TDZ 1.5 mg/L+IBA 0.3 mg/L,成活率达到92.5%,愈伤形成率可达100%;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25 g/L+琼脂4.5 g/L+6-BA 2.0 mg/L+NAA 0.3 mg/L,不定芽分化效果较好;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蔗糖30 g/L+琼脂4.5 g/L+IBA 1.0 mg/L+AC 0.3 g/L,生根率为98.30%。炼苗移栽最佳的基质配比为腐殖土∶生土∶草炭土∶珍珠岩为4∶1∶1∶1,苗木成活率较高,并且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7.
13种藜麦萌发期抗逆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藜麦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为藜麦抗逆机理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用-0.36 MPa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300 mmol/L的NaCl模拟盐胁迫,40 mmol/L的混合碱(NaHCO3和Na2CO3物质的量比为9∶1)模拟碱胁迫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选择13个藜麦品系(南非1号、南非2号、陇藜1号、陇藜2号、陇藜3号、陇藜4号、HTH-y605、HTH-01、贺兰太行藜麦、DACE、钻石1号、嫁祺2号、青海1号)为材料,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总长和鲜质量等9个指标,结合主成分、热图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藜麦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耐盐性和耐碱性。【结果】3种逆境胁迫对13种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对出苗后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中, 鲜质量和发芽势可作为藜麦萌发期抗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陇藜3号、钻石1号和嫁祺2号为高抗旱品种,南非1号、陇藜4号、HTH-y605和HTH-01为干旱敏感品种。在耐盐性鉴定中,根长、发芽率和干质量可作为藜麦萌发期耐盐性的主要鉴定指标;HTH-y605和HTH-01为高耐盐品种,陇藜3号为盐极度敏感品种。在耐碱性鉴定中,根长、发芽势和鲜质量可作为藜麦萌发期耐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陇藜4号、HTH-y605和HTH-01为高耐碱品种,陇藜1号和陇藜3号为碱极度敏感品种。种子萌发阶段,不同藜麦品系的耐盐性与耐碱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抗旱性与耐盐碱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13种藜麦品种的抗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筛选出了抗旱、耐盐和耐碱的藜麦品种和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三叶一心期,以吉林省200份骨干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分别采用适宜盐、碱和混合盐碱筛选的200 mmol/L NaCl、100 mmol/L Na_2CO_3、200 mmol/L NaCl+25 mmol/L Na_2CO_3混合溶液进行胁迫实验。分别测定种子发芽率、幼苗苗情等适宜耐盐碱筛选的生理指标,进而转化为耐性系数综合评价自交系的耐盐碱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胁迫处理的玉米自交系间耐盐碱性差异显著;基于芽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对200份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高耐、耐、中等、敏感、高感5个类群,筛选出444、四287、哲446、A188、掖52106、吉741、吉t9、吉728等8份高耐玉米自交系。研究结果为玉米耐盐碱种质资源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紫花苜蓿耐盐性鉴定指标叶片质膜透性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叶片质膜透性与苜蓿耐盐性呈显著的负相关,可以作为衡量苜蓿耐盐性的可靠指标;对北方常见耐盐苜蓿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耐盐性强弱依次为中苜一号苜蓿>敖汉苜蓿>阿尔冈金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1苜蓿;探索了提高苜蓿耐盐性的种子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吲哚乙酸溶液、0.3g/L的水扬酸溶液、0.1%的氯化钙溶液、0.2%的硝酸钾溶液等种子处理方法均能有效提高苜蓿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中棉 1 2号和鲁棉 1 4号为试验材料 ,利用发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研究了盐胁迫下微量元素和激素对棉苗素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适宜的微量元素和激素浸种具有促进棉花种子萌发、棉苗生长 ,提高种子活力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棉苗素质 ,增强棉花耐盐性。调节效应以Mn1 0 0 0mg/L +CEPA50 μl/L或Mo1 0 0 0mg/L+GA1 0 0mg/L浸种 2 4h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