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效解磷细菌菌株CT45-1的鉴定及其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以Ca_3(PO_4)_2为唯一磷源的NBRIP液体培养基,对一株来源于潍坊烟区根际土壤的高效解磷细菌菌株CT45-1的解磷能力进行定量测定分析,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通过盆栽试验,了解菌株CT45-1对烟株的促生作用。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接种菌株CT45-1的液体培养基中可溶性磷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并趋于稳定,振荡培养48 h后,培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最高,为246.99 mg/L;培养过程中pH值先降低后升高,然后趋于稳定,48 h时pH值最小(3.17)。经recA序列分析,将CT45-1鉴定为新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的CT45-1菌液处理烟株后,其株高、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全磷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0.28%、22.40%。  相似文献   

2.
解磷菌在土壤中解磷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养殖池塘底泥中筛选出2种解磷的微生物As-2和Aw-16,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解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s-2和Aw-16微生物处理使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4.92mg/kg和5.77mg/kg;从不同培养时间上看,加入As-2微生物的土壤培养12h释放的有效磷量最低,24h达最大值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cK处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释放的有效磷量越来越低,N60h后下降到1mg/kg以下;从微生物对土壤中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上看,As-2微生物使土壤中Ca-P和O-P减少,而A1-P和Fe-P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解磷微生物及其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土壤磷素含量丰富,但其中大部分磷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如何将土壤中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的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利用土壤中解磷微生物分解土壤难溶性磷是解决植物缺磷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作用机制以及目前我国在磷细菌肥料方面做的工作,并对解磷微生物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柳桉、邓恩桉和尾巨桉3种桉树林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进行分离和筛选,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林分根际土壤中均存在大量的解磷细菌,其中的解有机磷细菌数量为(2.23~4.17)×104cfu·g-1,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为(2.05~4.00)×104cfu·g-1,解有机磷细菌数量多于溶无机磷细菌数量.不同林分根际土壤解磷细菌数量分布有差异,其数量大小为:柳桉尾巨桉邓恩桉.(2)筛选到12株溶无机磷细菌和14株解有机磷细菌,且不同解磷细菌的解磷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12株溶无机磷细菌在无机磷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为55.854~367.169μg·m L-1,最大为P7菌株;14株解有机磷细菌在有机磷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为11.374~30.330μg·m L-1,最大为YP菌株.溶无机磷细菌溶解的无机磷含量与蒙金娜无机磷培养基的p H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解有机磷细菌分解的有机磷含量与卵黄培养基的p H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所述,26株解磷细菌中,P7菌株溶解无机磷的能力最强,YP8菌株分解有机磷的能力最强,这两个菌株可作为下一步研制桉树微生物肥料的重点菌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解磷细菌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及溶磷过程中有机酸的作用。【方法】对P7、P13、P15、P18四株解磷菌进行培养,并对其进行动态观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种类及含量,研究其解磷量与有机酸之间的关系。【结果】4株解磷菌溶解磷酸三钙能力有显著差异,解磷能力大小依次是P15P13P18P7。4株解磷菌产生有机酸的含量差异很大,并且同一株解磷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种类也会不同。经分析发现有机酸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由强至弱排序依次是:丙酮酸、酒石酸、乳酸、乙酸、草酸。【结论】解磷能力最强的是P15菌株,丙酮酸对溶解磷酸三钙的直接影响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6.
土著微生物对解磷微生物解磷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太谷县20个土壤样中分离筛选出14种解磷微生物,其中细菌11株,真菌3株。将其制成菌肥,进行室内油菜盆栽试验。试验中,油菜的生长介质设置灭菌土和未灭菌土两大处理;通过定期测定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分析其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土著微生物对施加解磷细菌的土壤N、P有一定的影响,对K的影响不显著,反映出土著微生物对解磷微生物的解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解磷微生物对土壤磷素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解磷微生物可以提高农作物对土壤磷的利用和有效性.解磷微生物活化土壤磷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分泌有机酸、质子及各种酶来溶解、螯合、降解无效态磷从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解磷微生物的解磷作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N源、土壤水分、施肥措施等均可影响解磷微生物的活性,因此,提高解磷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量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磷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然而在土壤中,绝大部分磷以矿物态形式存在,只有小部分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或被土壤胶体吸附,有效态磷数量很少。解磷微生物可以对土壤中的磷进行活化,对解决植物磷素供应问题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介绍了解磷微生物的类型、活化土壤磷的机理、限制因素和在农业应用中的各种优点。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解磷微生物在农业中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复合微生物堆肥解无机磷的最优条件,将复合解磷菌株接种于磷尾矿和酱香型白酒酒糟混合物中,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验证堆肥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有效磷含量分别在磷尾矿用量为10%、接种量为15%、菌种配比(PSF7:PSB3)(体积比)为2∶1时达到最高。响应面设计试验中,磷尾矿用量、菌液接种量、菌种配比(PSF7∶PSB3)(体积比)及其所有交互项和二次项,除菌液接种量和菌种配比(PSF7∶PSB3)交互项外,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 1)。各因素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排序为磷尾矿用量菌液接种量菌种配比(PSF7∶PSB3)。最优解磷条件:磷尾矿用量6.89%、菌液接种量18.04%、菌种配比(PSF7∶PSB3)2.3∶1。在此条件下作验证试验,堆肥体系发酵至第3天时,含接种菌液的试验组中有效磷含量达到最高,为3 108.05 mg/kg,是空白的1.78倍,说明该最优解磷条件参数准确可靠,同时也说明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添加解磷菌株能有效地提高有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10.
土壤解磷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具有解磷能力的微生物在不同土壤、作物根际中的数量及种群分布,论述了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分布、数量、解磷机制、解磷效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