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陕西省宝鸡市实际情况,应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宝鸡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1996年人均生态赤字为0.708 9 hm2,2005年为2.323 5 hm2,从1996-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得出宝鸡市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走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69-72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96~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总生态足迹每年均出现很大的生态赤字,天津市正在远离可持续发展状态。但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呈逐年减少趋势,经济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3.
1998~2005年金华市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54-6956,6959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金华市域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5年金华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生态承载力略有上升,人均生态赤字由1998年的0.414 14全球公顷增加至2005年的0.586 79全球公顷,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金华市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非协调的不可持续状态。根据金华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生态平衡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秋  苏飞  张平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42-1143,1173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辽宁省1996~2005年耕地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人均耕地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由1996年的0.337 6 hm2/人增加到2005年的0.395 9 hm2/人;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减少趋势,由1996年0.300 7hm2/人减少到2005年的0.269 6 hm2/人;人均耕地生态赤字也不断扩大;在研究时段内,辽宁省耕地生态超载指数不断扩大,说明目前辽宁省耕地资源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2001—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序列的测度,将黑龙江省资源利用的动态特性融入到生态足迹模型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2001—2005年黑龙江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由2.2467hm2·人-1攀升到3.0084hm2·人-1,增长近1.34倍。其中,草地和能源生态足迹对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贡献最大,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2001—2005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整体呈下降趋势。5a间黑龙江省均表现为生态赤字,且随着人均生态足迹的不断增大,生态赤字逐渐加大,黑龙江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2001—2005年黑龙江总GDP的生态足迹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消耗增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总体上,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西昌市1985—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剖析了西昌市20a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空间表现,以及生态承载力变化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985—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总平均从1.1753hm2.人-1增加到5.2479hm2.人-1;除建设用地人均承载力上升,耕地、林地、草地、水域人均承载力均下降,总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85年的1.0372hm2.人-1下降至2005年的0.7769hm2.人-1;人均生态赤字呈现显著上升,生态足迹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分析了池州市1996—2004年的生态足迹及发展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6年的1.1906hm2上升到2004年底的1.8433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6年的0.6759hm2减少到2004年的0.6430hm2,生态赤字逐年提高;发展能力由1.3047增加到2.3793;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供需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表明尽管池州市9年间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水平在不断增强,但其发展模式一直处在不可持续的状态。而9年间万元GDP的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表明池州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结合池州市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给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了仁怀市2002—2011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仁怀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趋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递减趋势,生态赤字不断增加。反映出仁怀市的生产、生活强度已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生态足迹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EFAA)计算了陕西省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5~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04年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增加了0.393 2 hm2,年均增长5.14%;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5年间下降了0.057 5 hm2,年均减少1.22%,人均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554 7 hm2增加到2004年的1.042 7 hm2,预计2005~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减少,说明人口、资源、环境在省域尺度上处于不协调状态。最后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等平衡该地区生态需求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赵昕  任志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18-1720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概念及计算方法,对1995—2004年宝鸡市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表明:10年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生态安全等级属于Ⅳ安全级,宝鸡市生态系统所承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了加强宝鸡市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评价了韶关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性,计算了韶关市1996~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生态赤字,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分析2005—2009年广州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利用万元GDP足迹及可持续生态指数评价广州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9年间广州生态足迹相对平稳,长期处于生态赤字状态。随着GDP的上升,生态消费总足迹和本地产出生态承载力都有下降趋势。可持续指数平均值为0.53、接近0.5,表明广州生态足迹和自然生态承载力大致相当,区域可持续发展性接近边缘状态。同时,据此提出广州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迪庆州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2010版)展开研究,计算并分析了2005~2014年迪庆州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旨在实证生态足迹模型在高山峡谷区的应用,并为迪庆州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5~2014年迪庆州人均生态足迹呈振荡式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0.825 3 gha波动上升到2014年的1.251 7 gha;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0.945 8 gha下降到2014年的0.467 8 gha;生态平衡由微弱的生态盈余逐步转向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呈大幅度增长趋势,2014年支撑经济发展需要2.66倍的迪庆生态承载力;碳吸收地在生态足迹结构中由较低占比迅速增长成为生态足迹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迪庆州生态赤字的主导因素;生态效率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GDP年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贵州省森林公园2010-2014年旅游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该时间段内贵州省森林公园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以及旅游生态赤字等进行计算,结果表明:5年间,贵州省森林公园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人均旅游承载力和人均旅游赤字都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由2010年0.0483 hm2下降到2014年的0.028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10年的0.0194 hm2下降到2014年的0.0090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2010年的0.0289 hm2上升到2014年的0.0196 hm2;生态足迹指数由2010年的-1.49下降到2014年的-2.19;生态压力指数由2010年的2.49上升到2014年的3.19。总旅游生态足迹、总旅游承载力和总旅游赤字都呈缓慢的增长趋势,而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都反映出了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是2012年后这种不可持续状态逐年有所缓解。通过生态足迹的变化找出影响因素,为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对珠海市1993—2013 年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以及生态盈亏进 行分析,结果表明,珠海市的生态承载力在20 年间呈现较大波动,大致呈现先升后降再回升的“马鞍形” 曲线。由于人口持续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单边下降的趋势,20 年间下降了44.76%。而珠海市1993— 2013 年的生态足迹先增加后减少,2003 年达到了最大值、为752 688.0249 hm2,之后逐年减少至2013 年的 630 081.1731 hm2,人均生态足迹则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总体来看,1993—2013 年珠海市的生态足迹一直大 于生态承载力,表现为轻度生态赤字状态,但赤字程度有缩小趋势。预测珠海市大约能在2040 年消除生态 赤字,实现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足迹的宝鸡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霞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4):102-106,110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宝鸡市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0年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较大的生态赤字反映出目前宝鸡市对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的需求已经严重超过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利用压力之下。宝鸡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超出全球和中国平均水平,宝鸡市生态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宝鸡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作为评价区域生态安全的指标,对赣南地区2005—2015年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核算,并对当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赣南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整体都呈现上升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从2005年的0.307hm~2增加到2015年的0.341hm~2,其中2005—2011年赣南地区一直出去生态赤字状态,2012—2015年赣南地区的区域发展处于生态盈余状态,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万元GDP生态足迹整体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整个研究期间赣南地区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0.8,属于不安全状态,生态占用指数处于1级很贫穷的状态,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等级也是处于协调性很差的1级。以上数据表明赣南地区的生态安全不容乐观,生态压力较大,结合赣南地区的实际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古多伦县1981-2005年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生态足迹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81-2005年间人均生态足迹及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呈增长趋势,人均生态足迹与沙漠化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人均生态承载力与沙漠化面积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宝鸡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足迹方法,探讨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概念及计算方法,对宝鸡市1995~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0 a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生态安全等级属于Ⅳ安全级,宝鸡市生态系统所承受压力偏大;提出了加强宝鸡市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0—2014年盐源县生态足迹的计算,评价盐源县生态现状及生态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盐源县生态足迹最高,达4.418 0 hm~2/人。生态赤字也在2010年达到最高,为3.349 0 hm~2/人,在2010年后生态赤字状况有所改善。2000—2014年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达到最低,仅1.040 3 hm~2/人。从盐源县生态足迹结构分析可知,盐源县耕地所占的生态足迹过大,超过其他5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总和。盐源县的生态赤字状况在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可见盐源县的生态状况向乐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