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意义]总结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建设,促进学科服务的内容扩大,推动学科服务向纵深发展。[方法/过程]依托网站调查、微信公众号、部门走访、院系调研、读者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信息,分析影响学科服务建设效果的各方因素,探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的建设措施。[结果/结论]为构建学科服务系统,促进高校图书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互动,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高效、科学、深入的学科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不搞终身制前提下,文章回顾了对标研究在国内外图书馆领域的应用情况,尝试将对标研究法应用于改进师范类普通高校图书馆支撑学科建设的实践。[方法/过程]选取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唯一一所师范类“双一流”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对标馆、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对标研究指标体系来收集数据。从资源、服务、空间、技术、人员五大核心要素进行差距分析,拟定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支撑学科建设的提升策略。[结果/结论]采用对标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标准流程,学习目的明确、指标全面、数据翔实,制定和实施的提升策略做到了“扬己长、补短板、能实施、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中国智库战略发展背景下,国家需求和情报体系自身发展需求共同助推科技情报机构向“智库”转型。而工程化视角为建立适应“智库”服务需求的情报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开创了新范式。[方法/过程]文章在工程化视角下,基于霍尔模型,以知识维资源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情报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在时间维和逻辑维,建立基于霍尔模型矩阵的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构建了基于霍尔模型的“智库”型情报服务体系。通过“能力建设+制度约束”,形成了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智库”型情报服务体系。[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基于霍尔情报服务模型的“智库”型情报服务体系,能够不断强化情报研究与服务的能力,为“智库”情报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图书馆”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图书馆传统服务的深度融合,微信公众平台是实现其融合的重要媒介,是图书馆拓展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重要手段。对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经验,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互联网+”为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创新思路,用户思维、大数据、智能化思维等新的思维模式将促进图书馆改变现有孤立发展模式,不断地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和扩大服务区域,创新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是“图书馆+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笔者经过调查,从“互联网+”战略的崛起;“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的意义;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跨界服务创新面临的挑战;“图书馆+互联网”的跨界服务现有基础;“图书馆+互联网”的跨界融合特点、服务模式、服务领域;“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模式探索;“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模式展望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互联网”跨界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一定少不了人才培养和建设,合理构建大学生自主创新支持中心,是高校图书馆履行自己教育职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对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由不同针对性、目的性模块构成的大学生自主创新支持中心模型,提出了制定依据和方案。实践中提出了建设意见,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工作面临着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加快服务模式转变。文章基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紧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特征、新要求,提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转型六个方面的策略:重构经营化的管理体制,树立人本化的服务理念,建立协同化的服务联盟,运用智能化的服务手段,完善共享化的服务条件,构建嵌入化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目标群体(大学生)的生活形态与阅读密切相关,其阅读推广工作亦开展得如火如荼。图书馆应该在倡导阅读理念和内容方面推陈出“新”,以“新”生为重点目标群体,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致力于实践与经验,使阅读推广工作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双创”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围绕“双创”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以及保障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服务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网络“图书漂流”服务模式的主要平台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合高校图书馆的特殊环境和特点,探索一种网站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图书漂流”服务模式的开展,并对平台结合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沿用传统模式,没有体现院校特色,制约了农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提出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金课”构建的具体原则和思路,以期为国家“新农科”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安徽省农业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研究, 以省内一所代表性的农业高校为素材, 从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存量状况、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学科建设、科研立项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与部分省、市农业院校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存量状况作了比较, 结合内外因素, 分析了安徽省农业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作者从人事工作管理者的角度, 以安徽省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为着眼点, 从观念、机制、人才基地和环境等方面出发, 提出了一些策略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应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为首要任务,通过创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教师队伍服务保障机制等,解决制约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系列问题,提升地方农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院校图书馆应发挥文献资源、专业人才、网络信息技术等服务优势,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努力为地方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种业人才是保障我国种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高等农业院校应从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几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种子专业建设,更好地为种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论文旨在提取支持嵌入式资源服务的发展和转型因素,重点阐释服务升级时代动态要素,有必要深入研究众研思维在高校图书馆数字环境下嵌入服务功能模式。[方法/过程]结合“绩效新质量、学术新特色、空间新动能、文化新视角、合作新意向”等维度挖掘提供资源承载的共享与交流可行性服务效果,结合嵌入服务体系思考形成延续共享、交流为主题元素,引导嵌入服务理念,全面规划设计数字化服务快捷键模式,走出一条适合高校资源发展建设路径服务新思路。[结果/结论]该论文以众研理念为研究出发点,以嵌入服务为结合点,以增强学术与交流为内容原则,量身打造并且提出适合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功能展示渠道,体现高校及图书馆信息化时代服务功能与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7.
农业高校是服务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安徽农大立足人才科技优势,紧贴乡村振兴需要,搭建了区域性农业综合试验站、现代农业产学研联盟、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服务中心的“一站一盟一中心”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构建了研发主体、行政主体、推广主体、经营主体“四体融合”的大学农业推广模式,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一探索,为地方农业高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推动校地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建颉  罗兴录 《农学学报》2020,10(5):97-100
论述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新型农业人才不足且农村人才整体水平较低,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建设力度不足。提出新时代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对策,包括农业高校建立新型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新型农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业高校教学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高校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结合实施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设,探索出一条农业高校师生参与农村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网络信息服务、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科技推广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和教学科研改革。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已经渗透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中。针对省级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从服务于农业科研角度分析了农业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特点、图书馆服务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跨界人才,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数字馆藏,完善馆藏体系;突出研究院特色,建设特色资源;收集专业数据,开发数据产品和建设数字图书馆平台,实现智能型服务的创新服务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