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河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河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区.以河北省11个地区作为评价的基本单元,首先建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区的指标体系,然后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各个地区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行政区划可分为3个生态分区,即生态良好区、生态待改善地区、生态重点治理地区,研究结果客观的反映了河北省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现状,提出的政策建议切实可行,对于保障河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PSR模型的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认识河北省的土地生态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采取措施,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选取28个评价指标,构建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北省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差距较大.张家口市和秦皇岛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良好状态,廊坊市、沧州市、石家庄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和邢台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预警状态,邯郸市、衡水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中警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少卿  杨兴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15-816,875
以忠县农业地貌类型区作为基本单位,研究该县土地生态的适宜性.根据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的原则,将忠县划分为4个生态适宜利用类型区,针对不同利用类型区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土地生态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经济、社会、生态4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测度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水平,运用熵权法从时间序列上对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辽宁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从风险级降为预警级,生态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大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土地监测水平;减轻工农业生产对土地的不利影响,加快生态工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严守土地利用规划,突出重点区域的保护与治理,保护湿地、林地、草地等"绿色"土地及公众与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等土地生态安全保护的生态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市域土地整治功能分区是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市域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以上饶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分区指标体系和权重,采用了系统聚类和星座图两种数学方法进行初步分区,根据分区结果差异,进行逐步细化,结合专业知识,将上饶市土地整治功能分区最终分为信江河谷平原综合整治区,东南部山地城乡统筹主导区,中东部丘陵农用地整理主导区,东北部山区城乡统筹主导区,西南部滨湖土地生态保育主导区,西北部低山综合整治区等6个土地整治主导区,分析了功能区特点,确定了土地整治重点与方向。该分区结果符合上饶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实际,为土地整治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提出的分区思路与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分区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对进一步完善土地整治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土地生态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陕西淳化县西坡村为例,利用生态学、经济学、景观生态学以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借助于G IS技术,对其土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土壤性质是影响土地生态特征的两个主要因子,故依据地貌垂直分异特征、坡度和土地生产力指数(P I)将全村39个土地生态单元归并为7大类,并按地貌、坡度、土壤3个生态特征因子,对各土地生态类型的利用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然后利用交互式线性规划软件(L INDO)对全村土地利用进行了生态规划,最后作出不同土地生态类型利用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将生态足迹模型引入应用于分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分析,并通过计算2004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生态足迹并与重庆市域尺度生态足迹相比较,从生物量供需平衡、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重庆市域尺度生态赤字达到0.904 586 hm^2·cap^-1;分区域看,都市发达经济圈生态赤字达1.727 964 hm^2·cap^-1,渝西经济走廊生态赤字达到0.916 368 hm^2·cap^-1,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赤字达到0.387 919hm^2·cap^-1不论是重庆市域尺度生态赤字还是分区生态赤字均显示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区域土地承载能力,必须对区域土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以提高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西安市长安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现状。以长安区25个乡镇作为评价的基本单元,首先建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区的指标体系,然后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各个地区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长安区25个乡镇可分为3个生态分区生态良好区,生态待改善区和生态重点治理区。该研究较客观的反映了长安区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现状,对于保障长安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具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首先,从重庆市客观实际情况和经济学角度提出了重庆沙坪坝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其次,建立了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的多元性特点和沙坪坝区实际,不单纯从经济角度或者从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出发,还提出了人文环境指标要素。再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Excel工具,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采用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沙坪坝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通过分析,得出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的结论。最后,针对沙坪坝区统筹城乡规划试验区亟需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现实,提出提高该区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将生态足迹模型引入应用于分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分析,并通过计算2004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生态足迹并与重庆市域尺度生态足迹相比较,从生物量供需平衡、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定量分析重庆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计算结果表明:2004年重庆市域尺度生态赤字达到0.904 586 hm2·cap-1;分区域看,都市发达经济圈生态赤字达1.727 964 hm2·cap-1,渝西经济走廊生态赤字达到0.916 368 hm2·cap-1,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赤字达到0.387 919 hm2·cap-1.不论是重庆市域尺度生态赤字还是分区生态赤字均显示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超过了区域土地承载能力,必须对区域土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以提高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