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基于云南不同的稻作气候生境条件,分析了4763份苗瘟、4420份叶瘟和4251份穗颈瘟抗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其结果为:①不同气候带对稻瘟病抗性多样性的形成有显著作用;②穗颈瘟抗性多样性在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带低,有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反之增大的趋势,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是稻瘟病多样性富聚区域;③稻区内稻类型复杂,稻瘟病抗性多样性就丰富,多样性与稻种类型息息相关.其结果为利用稻瘟病抗性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提供了依据.此外,通过对稻瘟病抗性多样性的分析研究,挖掘了289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瘟病抗性资源.  相似文献   

2.
采用GIS、BioDiversity等技术分析了4062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在云南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叶枯病抗性与气候环境因素呈显著相关.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逐渐减小,反之增大;随海拔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反之增大.亚热带是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富集气候带.单双季籼稻区和水陆稻区的稻白叶枯病多样性高于其他稻作区,稻作复杂地区稻白叶枯病抗性多样性较高.发掘了198份值得研究利用的优异的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物种分布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植物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国特有成分和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单调递增格局;而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单调递减格局.在整个海拔梯度上,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中亚分布成分所占比重均很小,甚至未发现,这可能与研究区域内湿润的气候或生境有关.海拔梯度上泛热带分布与热带亚洲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区系成分,表明该区域的植物区系与热带亚洲和泛热带植物区系之间的紧密联系.海拔梯度上不存在区系平衡点,这可能与研究区域所处的低纬度以及较小的海拔高差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物种分布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植物分布区类型的统计分析,探讨了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中国特有成分和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随着海拔的升高均呈单调递增格局; 而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单调递减格局.在整个海拔梯度上,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中亚分布成分所占比重均很小,甚至未发现,这可能与研究区域内湿润的气候或生境有关.海拔梯度上泛热带分布与热带亚洲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区系成分,表明该区域的植物区系与热带亚洲和泛热带植物区系之间的紧密联系.海拔梯度上不存在区系平衡点,这可能与研究区域所处的低纬度以及较小的海拔高差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云南省128个县所属的气候类型并结合云南区域内的5个稻作分区,应用GIS、Excel、Foxpro等软件分析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外观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初步摸清了外观品质主要是粒型包括粒长、粒长宽比和米色的生态地理分布习性,从总趋势上看北热带和南亚热带以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和南部边缘水陆稻区的资源中粒长的长和粒长宽比值都十分理想;而南亚热带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的有色米资源分布较丰富,但针对外观品质不同的成分和特性还有着各自的分布侧重区域等,其研究结果可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利用、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明靖  常易  杨超振  杨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510-4511,4531
规范整理了6 121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及其生态地理和52个民族的相关资料信息,利用GIS等新技术分析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生态地理分布,侧重分析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与民族富集程度的分布习性。结果表明,滇西南地区南亚热带是稻种资源和民族富集的中心,民族富集的区域相对也是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中心。民族种群数量大的地区,其资源数量也相对较多,有随民族种群数量增加而增多的趋势。而且,籼粳两个亚种类型资源也呈现出同样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量的野外调查、标本研究和文献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云南棕榈植物的资源、分布和利用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具有丰富的棕榈植物资源,计有棕榈植物22属70种及变种,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分布区;云南棕榈植物囊括4种生活型,但以乔木和灌木型为主,攀援性种类也占据不少的地位,丛生种类远多于单生种类;云南棕榈植物分布显现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水平地域型分布明显,以热带地域分布为中心,形成西双版纳分布中心;海拔500~1 500 m区域分布种类较多。云南棕榈植物包括7个分布区类型,而以热带亚洲分布类型的种类为主,种类层次上也有一定数量的旧世界分布类型。云南棕榈植物具有用途的多样性,如绿化观赏、食用价值、医药养护、编织工艺、文化利用等,构成了云南棕榈植物丰富多彩的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8.
云南稻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根据云南省24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3-11月气象数据分析,将云南稻区划分为海拔1700 m的高海拔粳稻区、1500 m≤海拔≤1700 m的籼粳稻交错区和海拔1500 m的传统籼稻区3个稻区。利用水稻安全成熟的临界温度指标,推算不同地区水稻安全成熟期以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50 a平均气温升高了1.7℃,水稻安全成熟期延迟趋势明显,籼稻延迟3.8~4.7 d/10a,粳稻延迟4.1~5.4 d/10a。海拔1500 m籼稻安全成熟期为10月1日,粳稻安全成熟期为11月1日;同一品种,同一时期,海拔从低到高水稻成熟期提前。海拔每降低100 m,安全成熟期延迟5.1 d;海拔每升高100 m,安全成熟期提前5.8 d。按此规律布局云南不同海拔不同品种生产,能充分利用不同生态区光热资源,提高区域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粳稻资源特征特性评价及多样性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规范整理17 858份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的特征特性相关资料信息,中国地方粳稻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云南是粳稻种资源多样性集中的一个区域,故重点整合云南3141份地方粳稻种资源资料信息。针对稻种资源的主要特征特性,尤其是红米等特种稻类型资源,利用G IS等手段分别从地理分布、早中晚稻、水陆稻、特种稻、抗性、米质等6个部分进行统计和分析,进一步摸清了中国特别是云南地方粳稻种资源的特征特性、分布和多样性的表现,其分析结果可为稻作各领域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高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及火山地貌而蕴藏着丰富的昆虫资源。为研究长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和时间访花昆虫的多样性,对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访花昆虫主要来自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长白山4个垂直带内访花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E)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优势度集中性指数(C)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反映出针阔混交林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最大,高山苔原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最小。高海拔植被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与低海拔植被带访花昆虫的多样性极不相似;相邻海拔昆虫的多样性中等不相似。访花昆虫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立体气候"类型并结合云南省的5个稻作分区,应用GIS等技术分析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蒸煮和食用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初步摸清了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总淀粉、直链淀粉、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生态地理分布习性,初步分析认为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总趋势是主要分布在云南的亚热带地区,以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南部边缘水陆稻区、滇中一季粳籼稻区,但针对蒸煮和食用品质的不同成分和特性有着各自的分布侧重区域等,其分析结果可为挖掘和利用优异资源,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山区与平原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1、气候凉爽:众所周知,温度的垂直分布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4-0.6℃,武安市山地的海拔在650-1000米之间,平均气温较平原低3-5℃,7-8月份的平均气温22-25℃,适合大多数果菜类、叶菜类、根菜类蔬菜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掌握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种群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通过样方调查,并利用种群空间分布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的药用植物资源种群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低海拔A1的药用植物种群资源是趋近随机分布的均匀分布。随着海拔升高,A2、A3以及A4 3个样地药用植物种群资源具有典型的集群分布特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番阳片区共有药用植物29科38属46种,分别占总植物科数的61.7%、属的46.9%和种41.4%。低海拔地区药用植物种数比例占植物总数57.4%,科数占植物总科数66.7%,均比高海拔地区药用植物所占比高。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的变化呈现下降-升高-下降的规律。多样性则反之,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则表现为升高-下降-升高的规律。海拔较高的A4样地物种丰富度较低,但是多样性较高。【结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番阳片区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尤其低海拔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拥有更加多样的药用植物,但低海拔热带林更容易受干扰和破坏,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立体气候”类型并结合云南省的5个稻作分区,应用GIS等技术分析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蒸煮和食用品质的生态地理分布。初步摸清了蒸煮和食用品质包括总淀粉、直链淀粉、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生态地理分布习性,初步分析认为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糊化温度和胶稠度的总趋势是主要分布在云南的亚热带地区,以及滇南单双季籼稻区、南部边缘水陆稻区、滇中一季粳籼稻区,但针对蒸煮和食用品质的不同成分和特性有着各自的分布侧重区域等,其分析结果可为挖掘和利用优异资源,优质稻育种研究、生产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山地森林群落结构与格局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以吕梁山不同海拔梯度下的林下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增温箱设置低(OTC1)、高(OTC2)两种幅度的野外模拟增温实验,探讨了不同增温处理下吕梁山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①在OTC1和OTC2处理下,空气温度均呈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27%和3.33%),而土壤温度变化幅度不一致(分别减小了1.01%和增加了0.95%),土壤pH值呈减小趋势(分别减小了0.3和0.2);空气温度增幅随纬度升高极显著减小(P=0.006),土壤温度增幅随海拔升高显著减小(P0.05),土壤pH值随海拔升高极显著降低(P0.001)。②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atrick指数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Pielou指数随温度升高略有上升;OTC1处理促进物种多样性增加,而OTC2处理抑制物种多样性。③地上生物量随空气温度升高而增加(R~2=0.244,P0.01),其中OTC1处理使生物量增加了50.78%,OTC2处理使生物量增加了42.29%,且地上生物量增幅随海拔升高而减小。④RDA分析得到,各排序轴的特征值总和在OTC1和OTC2处理下分别增加了5.31%和54.11%。【结论】随温度升高草本植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增强,且过度增温可使物种趋于单一化发展,引起群落物种更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收集鉴定广西地方稻种资源,为广西地方稻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的实施,对广西61个县(区、市)188个乡(镇)265个村(屯)的地方稻种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收集,对收集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种质类型进行分析,对各表型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从广西各地收集地方稻种资源476份。从水平分布来看,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在广西四大稻作区均有分布,稻种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融水、上思、凤山、资源、隆林和东兰等6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边远地区。从垂直分布上分析,稻种资源主要分布在0~400 m的低海拔地区,收集资源232份,占收集总数的48.74%。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丰富,包含籼稻、粳稻、早稻、中晚稻、粘稻、糯稻、水稻、陆稻、深水稻及有色稻等类型,且多数的农艺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类型。收集及鉴定评价出香糯、米粉特用、大穗、大粒等珍稀特异地方稻种资源9份。【结论】广西地方稻种资源多样性丰富,且普遍具有株高较高、穗粒数多、结实率高的特点。收集、鉴定评价出珍稀特异地方稻种资源9份,可用于产业开发及育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资料,对云南野生猕猴桃分布集中地区进行调查,采用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H')指数及系统聚类的方法分析其生物学性状、海拔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收集到104份野生猕猴桃,经鉴定为24个种。调查的猕猴桃多分布在海拔范围1 230~2 960 m,集中分布于海拔1 400~1 700 m,不同种之间的海拔差异较大。对15个表型性状检测出73个变异类型,平均每个性状有变异类型5.2个;变异系数为74.2%~13.4%,其平均值为46%;多样性指数为1.696~0.451,平均值为1.006,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20.0处将24个野生猕猴桃种分为4组,属间各种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各性状间变异系数相差较大,初步了解现阶段云南省部分地区猕猴桃野生资源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8.
杨超振  赵霞 《云南农业》2005,(11):23-25
通过分析整理云南7个气候带类型在全省128个县(市、区)的分布情况,与分析整理云南12500余份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在全省128个县(市、区)的分布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分析了个气候带类型在全省128个县(市、区)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基本上摸清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气候环境资源和农作物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本分析整理结果可为农业规划和农业环境资源等相关决策部门、品种资源和生物技术研究人员、生物或育种家、农业资源考察人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岭酉水河天然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的垂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群落样地的物种重要值矩阵信息,运用双向聚类法对秦岭酉水河流域的主要天然针叶林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并采用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指数,进一步研究了该地区天然针叶林植物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酉水河流域14个天然针叶林样地被划分为6个群系类型;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格局;6种天然针叶林群系类型的丰富度指数和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铁杉林>华山松林>油松林>太白红杉林>巴山冷杉林>巴山冷杉+红桦林;β-多样性(Cody指数)随海拔的升高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报道了地处热带北缘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资源状况.共记载区内苔藓植物47科,114属,217种。其中云南新分布记录5属(苔类3属,藓类2属)101种(苔类30种,藓类71种)。其地理分布除具云贵区的特点外,还与岭南区、青藏区有很大的相似性。该保护区的苔藓植物种类丰富,生活型和群落类型多样,且形成典型的热带山地苔藓林景观,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