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个方面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发展不能走其他发达国家的老路子,必须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子,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再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  相似文献   

2.
《陕西农业科学》2006,(5):43-43
德国是个工业大国,农业份额只占国民经济总额的1%左右,全国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重大约为7.8%。二战后,德国对农业的发展不太重视,但出于民众对食品安全广泛关注的考虑,确保社会稳定,保障农产品能自给自足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德国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加大了对农业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处于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和进步也是我国的首要任务。农业发展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农业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规划情况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对未来农业发展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的落实我国对农业的规划要求,保证农业向着更加生态和经济方面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结合我省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之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几条路径,希望本次论述对更好的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浅析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对日益恶化的农业和农村环境,发展循环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物循环资源化、产品消费绿色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必然道路和现实选择。基于生态农业对沼气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效益与技术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了较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很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提高,阻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含多个方面,比如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鉴于此,本文就提高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众所周知,如何发展安全、生态和高效的农业是当前我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补贴逐渐成为国内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农业补贴政策作为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分别从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现状和实践现状两个视角进行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整合,旨在借鉴国内外农业补贴政策的发展经验,优化中国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可持续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中,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可以为区域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采取定量研究,划分出不同发展能力的区域,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关联度因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可持续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物农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农业在世界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相比较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四个方面分别简单梳理了国内外的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现今国内生物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生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农业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农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农业在世界的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而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本文从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等4个方面简单梳理了国内外生物农业的发展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国内生物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生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数据是农业发展的新型资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大数据应用进展的梳理、对比,阐明了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发展农业大数据应用方面的差距与不足;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展示我国农业大数据研究进展及经验;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我国农业大数据未来发展方向、趋势进行展望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提供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农业生态旅游问题的关键.梅州丰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首先,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农业、生态环境、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其次,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或对策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高质量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和生态经济的产业化经营等几个问题。以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梅州丰华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发展机制,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基础产品.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弱势产业,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会通过农业补贴政策来支持农业的发展.近期国外农业补贴政策方面的研究文献表明,发达国家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两个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研究重点在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和作用方面,二者对于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研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R&D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河北省虽为农业大省,然而其农业R&D水平并不高,R&D还没有成为河北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内外对农业R&D效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农业R&D效率的实证分析,得知河北省农业R&D效率较低,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最后提出河北省提高农业R&D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格尔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格尔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措施。该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不健全。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建立治理、开发、管理一体的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系,逐步实现该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农业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粗放式经营将直接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发展框架,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6.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创新及推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婷  戴园园 《北京农业》2011,(6):218-2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由于长期进行掠夺性经营,我国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全面建设生态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介绍一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推广策略,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分析了发达国家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得出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启示,包括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多元投资体制、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技术升级换代等,以促进我国智慧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江  张宪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1945-194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和农机测试技术,并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珍 《北京农业》2012,(30):184-185
我国的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我国民生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稳定社会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因此,快速、合理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决定我国农业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重点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面临问题及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农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也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文章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探索了中国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以及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