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贵州省龙里林场马尾松密度试验林15年生马尾松木材,5种造林密度,研究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管胞形态及其径向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马尾松管胞形态总平均值影响不大,方差分析不显著;对管胞长度径向变异有一定影响,管胞长度具有随树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造林密度加大,各生长轮管胞形态差异显著。造林密度影响管胞长度频率分布,在较短、较长和中等管胞长度中,中等长度(2501-3500μm)频率最大,且随造林密度加大而增加。较短管胞长度(≤2500μm)和较长管胞长度(≥3501μm)频率分布较小,较短管胞长度随造林密度加大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查选周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11-113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的影响,为提高马尾松营造林的培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年生马尾松营造林作为试验林区,通过测量林木8m高以下1级分枝的枝长、基径、分枝角、方位角等,分析造林密度对枝条发育的影响.[结果]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马尾松枯枝层的高度逐渐增高;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树干枝条总量、枯枝数量的影响较小,且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活枝数量逐渐减少,枯枝率逐渐升高;树干8m以下1级枝条的基径、枝长、分枝角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结论]造林密度对马尾松营造林枝条发育具有显著影响,造林密度为2510株/hm2对枝条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建议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来调整造林密度,也可以采用间伐的方式调整林分密度,达到培育目标材种及提高木材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的选择,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密度,不同造林方式以及根据龙泉市对马尾松造林的适应性现状,如何做好马尾松造林的推广等作了全面阐述,目的旨在为龙泉泉市今后更好的推广马尾松造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海峰  马俊伦 《乡村科技》2019,(11):52-52,54
马尾松是珍稀树种。对于马尾松幼林而言,幼林造林密度直接关乎幼苗能够占据的整体生长空间。因此,从空间利用视角看,有关部门针对马尾松幼林有必要限定最佳的造林密度,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妥善利用幼林生长空间,从而显著优化幼苗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苗沾根施肥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磷肥、钾肥的营养功效,使用磷、钾肥对马尾松苗进行沾根施肥处理,研究其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沾根施肥后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大大超过了部颁86%的标准;影响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钾肥,磷肥主效应、磷钾肥交互作用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作用。最佳的施肥量为每100kg黄泥浆加0.75kg氯化钾,沾根造林成活率高达99.1%。  相似文献   

6.
在非松林采伐迹地上应用成对比较试验设计,探讨接种彩色豆马勃菌根菌对马尾松造林及造林后幼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接种彩色豆马勃菌根菌后,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并显著促进幼林生长,可在今后马尾松造林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抚育方式对马尾松林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证造林成活率以及马尾松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分析不同抚育方式对6~9a生的马尾松林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造林保存率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抚育方式对马尾松造林以及林分的生长都有明显的影响;相对集约经营的抚育方式对马尾松林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造林密度的分析,能确定出密度和经济效益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文章中,通过试验的分析,研究造林密度对林分生长、林分结构、材量等的影响,保证在马尾松造林工作中,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为工作的积极发展提供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从马尾松良种及速生丰产配套技术角度出发,从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施肥、抚育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马尾松良种和速生丰产配套技术应用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08年南方雨雪灾害后马尾松林地急需造林更新(非春季造林)的现状,研究了苗龄和造林时间对马尾松容器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苗龄的增加,马尾松成活率逐渐降低,3个月的幼苗造林当年成活率可达96.1%,而10个月的幼苗造林成活率仅为78.2%;不同的造林时间也对马尾松成活率有重要影响,7月下旬造林成活率普遍高于6月中旬和9月中旬造林。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集方式对马尾松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面积为 1 4.33hm2 的固定试验区 ,定位研究不同采集作业方式对马尾松次生阔叶混交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主伐强度不同 ,对马尾松次生林更新密度、更新频度和1年生幼苗各器官生长量都有显著影响 ;集材有利于种子的着床发芽 ,对更新密度有显著影响 ,但对更新频度和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括了马尾松在始兴县造林的实用性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阐述了马尾松的造林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以期提高对马尾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尤溪县高海拔地区,尤其是海拔800 m以上的林地,长期以来马尾松祼根苗造林成活率普遍较低,如何提高马尾松祼根苗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成效,是高海拔地区林业生产的关键问题。研究苗木规格和根系处理、种植方法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地径0.35 cm以上、高30 cm以下的苗木,用ABT生根粉拌黄泥浆根造林,最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可由原来不到80%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容器育苗可以明显提高马尾松造林成活率,详细介绍了育苗技术,以期指导马尾松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轻型基质容器苗造林早期生长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苗木类型和整地方式的马尾松幼林的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生物量和根系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容器苗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年抽梢高和生物量;整地方式对造林当年的马尾松幼林影响不明显,而对3年生的幼林树高和抽梢高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分级苗经过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当年抽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差异均显著,四年生幼林的树高和地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说明采用Ⅰ级苗造林明显优越于Ⅱ、Ⅲ级苗,改变了以往认为马尾松大苗造林成活率低的习惯看法。同时,还对不同等级苗木造林后生长差异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是我国低山丘陵地区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近自然经营是人工林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经营的关键技术。为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共存的影响,研究选取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的近自然经营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样地调查、多样性对比及模型拟合等方法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灌木、草本群落多样性格局及潜在生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自然经营8年后,灌木、草本群落α物种多样性变化显著。灌木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经营前差异明显,物种共存机制由生态位向中性过程逐渐转化;近自然经营对草本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共存机制无显著影响,地域差异对物种组成及物种共存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种植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造林栽培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在广西地区马尾松是首选的树种,为了更好的提高种子在广西地区的成活率,促进种子健康的生长,就要对马尾松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经营,积极引用造林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马尾松以往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及推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马尾松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优良马尾松种源营造速生丰产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广西宁明县桐棉松和福建明溪县马尾松二个种源,在明溪县夏阳乡倒麻岭马尾松速生丰产样板林中设立马尾松速生丰产试验林。分别进行了种源、立地条件、育苗技术措施、造林成活率和营林措施等五个方面试验。幼林阶段结果表明,广西优良种源桐棉马尾松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并探讨了桐棉松播种期合理定苗密度。控制水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协调其高径比和冠根比,确保苗木质量,及造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复合微生物菌肥应用于马尾松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尾松早期造林效果,造林前苗木采用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根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经过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能够激活马尾松根系活力,缩短缓苗期,促进马尾松地径、树高、根系等生长,在马尾松造林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