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一、造林密度确定的密度1、根据配置方式确定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2.
正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一、造林密度确定的密度1、根据配置方式确定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3.
造林密度的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和播种穴的数量,它对提高分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造林密度的不同,直接关系到林分以后形成什么样的群体结构,而什么样的群体结构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阳光,使整个林分获得最高产量或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在这中间,造林密度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造林设计时,其密度的选择无疑是重要的,而选择造林密度的前提是了解它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木法,在瘠薄立地开展杨树造林试验,分析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和不同造林密度对材种出材量及木材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杉木生长的过程中,不同造林密度对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杉木高度、胸径、冠幅等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且不同类型杉木生长需求不同,造林密度也不同,因此,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管理部门需了解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索,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工作体系,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提升杉木质量与产量的情况下,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炼山造林对尾巨桉纯林林分生长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对两种林分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应用净现值法对林分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炼山造林相比炼山造林可以有效提高桉树林分的生长量。不炼山处理林分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均显著大于炼山造林林分,相比炼山造林林分分别提高13.32%、13.20%、48.01%和26.02%,但不炼山造林林分保存率低于炼山林分。不炼山造林林分累计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值均略高于炼山林分,但差异不显著,即不炼山造林林分经济效益与炼山林分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造林密度,是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密度一旦确定,在林分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对采伐年龄和产量影响很大.确定合理的密度,必须考虑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以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和预期培育的木材径级.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  相似文献   

8.
巨尾桉以其生长迅速、轮伐期短等特点被林农接受并广泛种植。以1 245、1 665、2 505株/hm2等3种密度巨尾桉人工林林分调查材料为基础,对不同造林密度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展开对比分析,总结出当地巨尾桉人工林的最佳造林密度为1 665株/hm2。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造林密度与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测定福建省明溪13年生不同造林密度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和干形形质等指标,分析造林密度与生长和干形形质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林分11个生长形质指标和综合得分值。南方红豆杉不同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1 800、2 400、3 000株/hm~2造林密度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3 600株/hm~2的林分处于竞争期的自然稀疏后期。不同造林密度南方红豆杉林分林木分级显示,目前只有3 600株/hm~2造林密度出现Ⅴ级木。因此,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材用林合理造林密度为3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0.
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造林密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评价研究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造林密度分别为1667,2500.3333,5000,6667,8333及10000株/hm^2的林分抗风性及速生丰产性,结果表明:随造林密度增大,林分的抗风能力和速生丰产性下降.在木麻黄7种造林密度林分中,初植密度2500株/hm^2的林分抗风能力和丰产性能最强;初植密度1667株/hm^2的林分最速生,抗风能力和丰产性居第二.综合评价指标以造林密度1667株/hm^2的林分为最高,2500株/hm^2的林分居第二,建议滨海沙地木麻黄造林密度控制在1667~2500株/hm^2.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不同类型林分的水文生态效益、不同类型林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不同类型林分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价了荒山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为鲁中南荒山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营造在不同坡位和造林密度的7a生杂种马褂木林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杂种马褂木适应性强,7a生林分保存率达98%以上;平均单株树高、胸径和立木材积分别为5.21m、5.9cm和0.010 208m3;马褂木单株生长受到坡位和造林密度的显著影响,其在较低密度、下坡生长最优;造林密度对7a生杂种马褂木林分单位蓄积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造林密度对峦大杉人工林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选用福建武平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2 700、3 000、3 300、3 600株·hm-2)峦大杉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等系列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5个生长性状;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的圆满度、冠长率、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5个形质性状;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峦大杉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和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表明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有着显著的造林密度效应。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峦大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冠长率、单株材积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表现出抑制效应;而林分蓄积、树干圆满度、高径比、枝下高、胸高形数等形质指标以及相对胸径的变异系数,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等林分分化指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表现出促进效应。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的造林保存率、树干通直度、尖削度无显著影响。造林密度显著影响峦大杉综合得分值,表明合理造林密度的必要性。综合8年生峦大杉生长形质以及林分分化情况,造林密度2 700株·hm-2的峦大杉总体生长表现最好,有利于峦大杉大中径材的培育,并适时间伐、抚育。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不同类型林分的水文生态效益、不同类型林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及不同类型林分生物多样性,定量评价了荒山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为鲁中南荒山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造林密度(625株/hm~2、1 111株/hm~2、1 667株/hm~2、2 500株/hm~2)下樟树7年生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探讨樟树人工林营建适宜造林密度和幼林间伐强度。结果表明:4种不同密度下樟树幼林生物量及主干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均在1 111株/hm~2密度下最大,分别为24.91 t/hm~2和9.24 t/hm~2。四种不同密度下樟树幼林各器官生物量分布格局均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干生物量占比在35.43%~45.83%。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乔木层碳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造林密度为1 111株/hm~2的林分乔木层碳密度最大。不同密度樟树幼林0~100 cm层土壤碳密度在65.28~93.94 t/hm~2,林分总碳密度在70.05~101.61 t/hm~2,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分碳密度呈下降趋势,密度为625株/hm~2的林分和1 111株/hm~2的林分碳密度差异较小,但远高于密度为1 667株/hm~2的林分和2 500株/hm~2的林分。综合从生物量积累和碳汇功能来考虑,樟树人工林培育适宜造林密度为1 111株/hm~2,也可在适当密植的林分基础上7年林龄前间伐为1 111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红锥马尾松混交林效益与营造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汤文彪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169-171
对7年生红锥马尾松混交林及其纯林调查结果表明,红锥与马尾松混交能明显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造林存活率。在造林密度2500株.hm-2的情况下,红锥与马尾松以7马尾松3椎星状混交,两树种种间关系比较协调,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林分生产力,7年生混交林分中红椎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红椎纯林提高了12.5%、11.7%和38.70%,林分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红椎纯林提高了42.75%和14.60%。同时,能明显提高林分质量和材质,抗逆性强,改土效果好,有明显抑制火灾发生和蔓延等特性,是一种生态、经济效益兼得的混交组合,可在闽南丘陵山地发展。此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红锥混交造林技术,为培育优质红锥用材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杉木林分生产过程研究工作一直是林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杉林的生产质量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某杉林试验区为实例,通过介绍杉林造林密度资料的收集及处理,重点就杉林造林密度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试验的结果,以供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工业用材定向培育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台江县马尾松工业用材定向培育试验林体系8年生林分的现实蓄积量、龙里林场造林密度试验林13年生林分的现实谐和量和生物量为基础,结合事项试验林造林经营的实际费用发生额,用动态分析方法对各个试验林分的立木价值进行初步的经济效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我省东南部及中部地区,选择坡中部和中、下部立地类型组造林地,选用广西古蓬或桐棉种源育苗,造林初值密度在每公顷4995-10000株之间,采用块状中穴整地,苗  相似文献   

19.
用10年生造林密度试验林观测资料,分析造林密度2 500、3 000、3 600、4 500株/hm~2对乳源木莲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应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着乳源木莲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等5个生长性状,密度显著影响着乳源木莲的圆满度、通直度、冠长率、高径比、枝下高等5个形质性状,密度显著影响着乳源木莲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乳源木莲的平均胸径、冠幅、冠长率、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树高、树干通直度、树干圆满度、高径比、枝下高等生长形质指标以及Ⅱ、Ⅲ级木以下株数比例等林分分化性状随密度增大而增大;林分蓄积随密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密度对乳源木莲的造林保存率、胸高形数无显著影响。造林密度显著影响乳源木莲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综合表现,表明合理造林密度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得出乳源木莲大中径材的合理造林密度宜为2 500~3 6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不同林分密度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28年生杉木造林密度试验林的逐年观测数据,对林分密度指数、相对植距和优势高—营养面积比3个林分密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造林密度林分达到一定年龄后,相对植距几乎相等,无法体现不同密度之间的区别,不是一个理想的密度指标;(2)利用Statistica统计软件,通过牛顿迭代法,基于Richards方程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