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米种子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自然成熟后即进入衰老过程,生活力逐渐丧失,这被称为种子的老化,是种子贮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种子老化不仅影响种子萌发与幼苗的生长,也会影响到后期植株的产量与品质[1]。延长种子的寿命旨在保存种子资源以及保持种子的纯度和高活力。玉米种子的老化进程快慢,一方面与品种有关,另一方面与环境中的温湿度有关。抗衰老的玉米品种对种子资源保护及种子寿命有重要价值。选择抗衰老玉米品种,通常是将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置于自然条件下进行老化比较,周期较长。本研究设置不同的温湿度组合,以发芽情况、丙二醛含量、酯酶同工酶为指标,确定人工加速老化的最佳条件,并采用优化法,选育耐贮藏自交系种质资源,以期为玉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玉米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种子贮藏是药用植物生产实践和种质资源保存的一个重要环节,种子贮藏后的活力直接影响药用植物播种效果及种质保存效果。本文综述了药用植物种子贮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一系列变化,并讨论了种子贮藏的方法。研究表明,种子贮藏期间的劣变是由环境和种子自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导致种子的有机物质、酶活性、有毒物质和遗传物质等都发生变化,适宜的贮藏方法可有效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探究贮藏过程中种子劣变的调控机制可为延缓种子劣变和种子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完善种子的贮藏方法可为药用植物生产实践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棉花种质资源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很多,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不一致,从而影响所贮藏种质资源的寿命。阐述了温度、水分、气体组分等因素对棉花种子耐贮性的影响以及棉花种质资源贮藏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库存野生稻种质资源发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初贤  望飞勇  温东强  覃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64-12666,12676
[目的]为种质库贮藏野生稻种子及其他作物种子发芽力监测、方法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种质库中贮藏21~28年的2177份野生稻资源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监测,分析不同类型的野生稻种子贮藏后发芽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中期库贮藏24~28年后的野生稻种子发芽率下降差异极明显,贮藏28年的药用野生稻种子平均发芽率从50.56%下降至11.34%;在长期库贮藏21~27年的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外国野生稻各种种子平均发芽率下降差异不显著,同一类型不同编号的野生稻种子同时入库贮藏后种子发芽率变化有差异。[结论]野生稻种质资源在长期库中贮藏比在中期库贮藏效果好,寿命长,能安全保存24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东北红豆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及种质资源库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采用 TTC法对经过超低温保存的种子进行活力测定,比较了4种不同处理对种子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温可以应用于东北红豆杉种子的贮藏,解冻方式是影响东北红豆杉种子超低温贮藏的重要因素,DMSO 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保存效果较好的解冻方式为快速解冻。  相似文献   

6.
本次对种质资源库的任务、管理技术性指标、种子的入库与出库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有效的种质资源在种植库的贮藏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种子贮藏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药用植物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及种子贮藏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美国Reid种质的遗传改良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成功的玉米育种家,都非常重视了解、掌握丰富多样的玉米种质资源,并充分认识、重组和利用它们。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杂交玉米主要利用的玉米种质资源有美国Reid、旅大红骨、四平头、Lancaster、P78599、Suwan和Tuxpeno等,其中美国Reid种质在中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广泛,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9.
种子贮藏蛋白质丰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贮藏蛋白质丰度研究是种子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对于明确蛋白质丰度与种子进化、结构和萌发的分子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应用于种质的分子改良,并能将种子作为转基因产物生产的优良平台。对不同类型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的贮藏蛋白质丰度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蛋白质丰度研究中贮藏蛋白质的样品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德国KWS公司以及美国先锋玉米材料具有较强的耐密抗倒伏、早熟与脱水快等优点,将这些特点作为培育宜机收种质的重点,并合理地运用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融合的育种方法,不仅能为国家提供更多宜机收优良玉米种质资源,还能促进国内玉米育种业飞速发展。本文探究了创新和利用宜机收玉米种质资源的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全保存是作物种质资源高水平保护的核心和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低温种质库是作物种质资源最主要的保存方式.延长种质保存寿命、维持种质遗传完整性和防止种质生活力意外丧失一直是种质安全保存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文中对近百年来种质库保存种质的研究历史进行了系统整理,指出:(1)种子低含水量和低贮藏温度是延长种子保存寿命的关键因素,由此...  相似文献   

12.
种质库栽培稻种子生活力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种质库中10种类型14,003份栽培稻种质资源进行生活力监测,结果表明,贮藏20年后,种子平均发芽势为88.07%,平均发芽率为91.11%,有87.45%以上的种子发芽率仍保持在80%以上,但有少部分种子已丧失发芽能力;不同类型的栽培稻种子经低温长期贮藏后生活力下降趋势不同,中晚稻、晚小糯、早小糯、区外引进种和抗病材料种质发芽率下降不明显,较耐贮藏。而粳稻、早籼、育成种、晚大糯、早稻类型的种质发芽率下降较明显,耐贮性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主要存储具有北方春玉米区特色的种质资源。鉴于在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过程中难以获取真实身份信息的现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可以有效鉴定种质资源真实身份,强化种质资源的分类管理。通过深度发掘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的优异资源,推动共享利用。【方法】以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库中的2 918份玉米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品种鉴定检测标准中推荐的40对SSR标记,以及61 214个SNP标记来构建其分子身份证。根据获得的分子身份证信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核心、同近源、异质和群体等类进行管理,并进一步针对核心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2 918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SR分子身份证,为除异质性种质外的2 502份种质资源构建了SNP分子身份证。分别制定了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建设规范。其中,SSR分子身份证由40个SSR位点指纹转化为三位数字和一位字母的编码组合构成,并以二维码形式存储;SNP分子身份证由61 214个SNP位点指纹转化为可视化的条形码。根据样品纯合度和指纹特异性等特征,将样品划分为1 56...  相似文献   

14.
用于贮藏种子的库房,应具备防水、防鼠、防虫和防菌、通风、交通方便等基本条件。仓库内应保持低温、干燥、较好的通风设施,为种子生命活动提供良好环境条件。设置具有防水层的底板(沥青或油毡),仓库内墙面在种子堆高以下最好也能刷沥青防潮。种子仓库的类型可分为普通贮藏库、冷藏库,以及以保存种质资源为目的的种质资源库,草坪草的商品种子用普通贮藏库存放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中不同贮藏时间的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状况,明确影响油菜种子发芽力变化的关键因素,评估野生近缘种质的保存效果,为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油菜种子及其它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及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达到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监测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8-22年的347份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种子的发芽与出苗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t测验及方差分析,对不同起始发芽率、不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种质类型种子的保存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83.6%的种子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8-22年后其发芽率仍保持在油菜种质栽培种入库最低标准85%以上;有29份种质(占被监测份数的8.3%)的发芽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从80%以上下降至70%以下;有142份 (占被监测份数的40.9%) 材料发芽率显著下降(在2.5%水平下).总体上讲,随着起始发芽率的下降或者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显著下降(在2.5%水平下)的份数所占监测份数的比例不断增加.油菜种子在长期库中保存15年后,发芽率出现显著下降.油菜野生近缘种发芽率显著下降种质的比例明显高于栽培种.[结论]入库起始发芽率95%为长期库种子安全贮藏的分界限,起始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入国家作物种质库保存会更安全;对于在国家作物种质库中贮藏的野生近缘种或者贮藏时间在15年以上的种子,应进行生活力的密集监测并及时安排繁殖更新.  相似文献   

16.
<正>今春,又有大豆、红小豆、绿豆和传统的小八趟玉米等八种农业作物种质,先后入住北京市怀柔区种子管理站建立的农业种质资源库。至此,该种质资源库已收集引种来自全国各地的野生花卉、野生蔬菜、药用蔬菜、杂粮、主粮五大类珍稀种质157个样品。其中,糜、小八趟玉米等10余种农作物种质  相似文献   

17.
美国种质的引进及利用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种质创新是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拓宽改良本地玉米种质是长期以来的有效策略。美国玉米种质历来是我们研究利用的重点,其过程久远,各个阶段引进种质形式不同,利用方式不同,但均对当时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简要评述了每个阶段引进美国种质的遗传特性、杂优模式及利用方式,并对当前存在问题和利用前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宁秀呈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04-6707
对1981~1984年入库贮藏的188份稻种资源,分别进行入库时和入库后不同年份定位跟踪监测其生活力变化,发现在贮藏中不同类型稻种资源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年下降速率为0.12%~3.05%;多数品种种子贮藏26年后发芽率仍保持在75%以上;以发芽率75%为基准进行预测,发现不同水稻类型品种安全贮藏年限差异很大,为12~50年甚至更长时间。表明对水稻种质资源生活力进行跟踪监测,并对进入安全贮藏期的种质进行更新对水稻种质资源保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黄淮海地区的利用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锋玉米新种质是从美国先玉系列优良品种中选择出的种质资源,具有坚秆、耐密、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籽粒深和脱水快等优点,同时具有适宜机械化种植、玉米产业化生产所必需的优良基因资源。对美国先锋玉米种质在国内尤其是黄淮海区的利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种质将会对我国玉米育种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外来种质对中国玉米生产的遗传贡献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广泛采用少数优良种质资源,会引起作物遗传多样性下降,降低品种抗病和抗逆能力,影响作物的产量。引进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是丰富作物遗传多样性、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20个玉米主产省区15年(1982-1997)主要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构成,研究外来种质资源,特别是美国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以下简称CG系统)对我国玉米遗传贡献的时空变化和对中国玉米生产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种质和CG系统的种质对我国玉米的遗传贡献一直呈增长趋势,尤其是CG系统的遗传贡献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迅速;美国遗传贡献率每增加1%,中国玉米单产将提高0.2%或者0.01吨/公顷;CG系统遗传贡献每增加1%,玉米单产将提高0.025吨/公顷,高于美国种质对我国玉米产量潜力的作用。中国政府应支持和鼓励研究人员在引进与利用美国种质的同时,加强对来自CG系统种质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