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87年10月30日至1988年6月30日,我们在本场进行了饥饿——化学法强制换羽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目的意义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鸡在换羽期间一般不产蛋,休产期达3—4个月。为了缩短自然换羽的休产期,延长产蛋时间,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鸡完成一个产蛋年后,就应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2.
采用饥饿法对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进行强制换羽观察,试验鸡群6 369只,为62周龄母鸡.换羽前平均体重4 230 g,产蛋率35%.对换羽期死淘情况、体重变化、产蛋率变化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表明:强制换羽后42天见蛋,见蛋后6周产蛋率上升到66%,种蛋平均合格率95%以上;恢复产蛋前死亡155只,占全群2.43%,第2周死亡最多,达38只;换羽第4周累计失重920 g,失重率21.7%.该次换羽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周军 《农技服务》1996,(4):47-48
<正> 在自然条件下,母鸡产蛋一般一年左右,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从开始换羽到新羽长齐一般约需4个月左右。实行强制换羽,可缩知换羽  相似文献   

4.
换羽是鸡脱落旧羽毛长出新羽毛的自然生理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一般是在秋季。自然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这期间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停止产蛋,换羽期的长短对母鸡全年产蛋量的影响很大。自然换羽次年产蛋高峰低,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而强制换羽可缩短换羽时间,提高再产期的产蛋率。与自然换羽相比,人工强制换羽同步性强,使鸡只重新开产的时间比较接近,缩短换羽所需时间,鸡群较整齐的开产,使第二个产蛋周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强制换羽还可提高蛋壳质量,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育成鸡费用。在养鸡生产中,为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克服自然换羽速度慢、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等现象。人们常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使鸡群同步换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光照下,春孵的母鸡秋季开产,经1年产蛋后,通常于来年秋季换羽、停产。自然换羽参差不齐,持续时间长,第2个产蛋期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低,因此必须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并进行整群。  相似文献   

6.
<正>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自然换羽的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3-4个月,且鸡群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导致整个鸡群生产性能的降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地提高种鸡的使用年限,解决种蛋生产的瓶颈问题,降低种蛋成本,不断提高种用效果,将经历一个产蛋阶段的蛋种母鸡,在夏末或秋季人为采取强制性给鸡群强制换羽方法。换羽后鸡群平均产蛋率比上一产蛋年降低10%-20%,但产蛋整齐,种蛋合格率高,可继续利用6-9个月。人工强制换羽是提高种鸡使用期限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种蛋生产的瓶颈时期,有预见性地实施人工强制性换羽,不但可以缓解种蛋供需矛盾,而且也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推行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蛋鸡经过春夏两季的大量产蛋后,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休产阶段。自然换羽的鸡群,时间前后参差不齐,换羽早的蛋鸡休产期较长;换羽迟的蛋鸡后期蛋壳较薄,蛋重减少,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降低。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许多人采用限饲、限水、限光照的办法,人工强制换羽。采取这种方法,一是对鸡的体质基础有所破坏;二是时间较长,蛋鸡50天左右才能恢复产蛋。  相似文献   

9.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成功的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经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有效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所以,我们有时对产蛋水平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鸡群采取饥饿法强制换羽。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失败,反而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想使强制换羽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2年秋季开始换羽.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般母鸡自然换羽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约需四个月,此时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的减少而带来休产。但母鸡休产换羽后一段时间,其产蛋率、受精率、种蛋合格率及孵化率都有所提高。因此,根据这一自然换羽现象人为地强制换羽,用来提高产蛋量和鸡蛋品质已作为种鸡的一项新的饲养技术,并在生产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养鸡业减少育雏费用、延长蛋鸡的利用年限和种蛋不足等向题,开辟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种鸡场、养殖户因培育费用、市场需要以及后继无鸡等原因,为了解决种鸡数量的不足,可对老鸡进行强制换羽,以更有效地利用产蛋鸡,特别是种用价值高的鸡。强制换羽一方面可节省培育费用,充分利用种鸡、产蛋鸡;另一方面可提高下一个产蛋周期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等,而这四率比自然换羽鸡高,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一、强制换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徐新柏 《北京农业》2012,(19):30-31
正炎夏时节,鸭群经过春季第一个产蛋高峰后,相继进入生理上的换羽休产期,产蛋率迅速下降,蛋形变小甚至出现畸形蛋。此时如果任其自然换羽,不但换羽持续期可长达4个多月,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将坐失秋季第二个产蛋高峰良机,严重影响养鸭收入。一些有经验的养鸭户,每  相似文献   

14.
种鹅在产蛋结束后,进入休产期,在自然条件下,母鹅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需较长时间,换羽有早有迟,其后的产蛋也有先有后。为了缩短换羽时间,提高种鹅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种鹅通过强制换羽,可以促进生理新陈代谢,提高种鹅抗应激能力,且不会影响下个产蛋年的产蛋量,使下个产蛋年产蛋开产齐、蛋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2006,(10):36-36
1.淘汰老弱母鸡,调整新老鸡群。一般蛋鸡只能利用1~2年,即从开产后第一年到第二年换羽前淘汰。因为鸡的产蛋量以开产第一年(从头年秋季开产到次年秋季停产)最高,随后即逐年减少。例如,以第一年的产蛋率为100%,则第二年为80%,第三年为70%。可见,长期饲养老母鸡,经济效益就会逐年降低。淘汰老弱母鸡的方法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将准备淘汰的母鸡挑选出来,并在换羽前分舍饲养,也就是按产蛋盛期的饲养标准供给日粮,而且把昼夜光照增至14~16小时,或更长一些,以促使淘汰母鸡推迟换羽,延长产蛋期,至鸡群普遍出现换羽,产蛋率降至60%以下时,即可出…  相似文献   

16.
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以加快换羽速度,控制产蛋季节,缩短休产时间,提高种蛋品质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1年左右的产蛋后发生换羽而休产。4个月左右的自然换羽休产期时间长,不仅需投入大量的饲养成本,且鸡群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人工强制换羽具有换羽时间短、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蛋鸡的第2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所以,通常对产蛋水平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鸡群采取饥饿法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8.
陆飞 《农村科技》2004,(9):21-21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问,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  相似文献   

19.
正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需4个月左右。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产蛋利用年限,充分利用高产鸡的第2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有些养殖户没有掌握主要技术要点,造成强制换羽失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总结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要点,供大家参考。1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原理  相似文献   

20.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就要进行自然换羽。产蛋鸡经产一年后,也要休产换羽。这种自然换羽约需6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其实并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是使育雏1次利用1个产蛋周期变为育雏1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俄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