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消费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消费力的构成理论、性质理论、功能理论、测量理论和发展理论等几个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消费力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体育需要而对体育产品(体育服装、器材)和服务(体育参与和体育观赏)进行消费的能力,属于潜在消费力、精神消费力、满足文明需要的消费力和具有人力资本投资性质的消费力,提高体育消费力能够促进消费者个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以借鉴心理学量表方法对体育消费力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培育体育消费主体、发展体育消费客体和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来发展体育消费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逻辑归纳、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信阳市高校教师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南信阳市高校教师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体育消费结构仍然是以体育实物和体育信息消费为主,体育实物消费的主要场所是小型体育用品商店。  相似文献   

3.
从个人主观积极因素、客观积极因素、主观约束因素和客观约束因素4个方面对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影响广州大学城学生体育健身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对体育健身运动的爱好,同时受到体育健身消费和个人体育技能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学校场地、体育消费场所的价格、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体育健身意识等都会影响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建议学校从课程安排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锻炼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情运动和锻炼;多组织体育运动比赛,并聘请相关体育专业人员进行体育技能方面的指导;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尽量安排勤工助学,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多拓展女子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4.
从个人主观积极因素、客观积极因素、主观约束因素和客观约束因素4个方面对广州大学城大学生体育健身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影响广州大学城学生体育健身消费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对体育健身运动的爱好,同时受到体育健身消费和个人体育技能以及周围同学朋友的影响;学校场地、体育消费场所的价格、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体育健身意识等都会影响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年级的学生体育健身消费不同.建议学校从课程安排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锻炼时间,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尽情运动和锻炼;多组织体育运动比赛,并聘请相关体育专业人员进行体育技能方面的指导;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尽量安排勤工助学,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多拓展女子运动项目,积极引导女生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绍兴城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做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城区居民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集中在锻炼身体、排解压力、愉悦身心、社交需要等方面;体育消费结构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体育消费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农民工体育消费为代表的"农民工问题"正成为学术研究中重要的问题领域。和谐社会层面的认识是农民工体育消费问题的重要思路,农民工体育消费困境、制约因素及突破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成果,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体育消费作为农民工的一项基本权益,既是全民健身工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点。在此背景下,对农民工体育消费问题进行回顾与展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普遍发现,对于中国而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与农民参与体育消费的水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逻辑推导法等基于社会学视角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多元价值、制约因素等进行了重新梳理;着重针对促进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消费水平提升的方法和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农民参与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主要在于体育文化建设滞后、体育消费形式单一、农村居民缺乏体育运动技能、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差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从培育消费观念、提升消费空间、提升消费内需、优化消费环境等4方面对中国农民参与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健身俱乐部消费群体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消 费群体的消费兴趣与价值取向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健身消费群体的消费动机、购买模式、消费形式、消费频数、持续时间、 消费时段和季节的行为选择不一致;区域间消费群体对教练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对场地环境器材的满意度、对健身结果的满意 度不一致;经济因素、体育健身组织、体育锻炼认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环境、文化素质是制约我国健身俱乐部体育消 费的6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城市农民工群体体育消费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北省部分城市农民工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工体育消费受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余暇时间少,体育技能与意识差,经济收入低,缺少农民工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10.
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姿  龙芬 《长江大学学报》2007,4(4):149-15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参与动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与不足。另外,自给消费能力不足,学习和业余生活紧张及体育消费价格过高也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有史以来非本土作战的奥运会最佳战绩,书写了中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新篇章。在其积极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国休闲体育作为体育事业中的一个新兴板块却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休闲体育消费也成为一种时尚,引导者休闲体育相关投资快速地增长。然而休闲体育产业由于它的某些特殊性,其发展必须依赖于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才能够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阳人对休闲体育的认知度较低,在项目选择、消遣方式、参与动机、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多样化、情感化和层次化特征。信阳的休闲体育发展应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强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与品牌。  相似文献   

13.
高校女教师作为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体育消费情况不仅反映了其对体育与健康的认 识程度以及从事体育锻炼的效果和体质健康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效果。另外,高 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锻炼和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女教师参加休闲体育的状况将影响学生参加的 状况,教师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将会影响高校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因此,通过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消 费特征的研究,探索如何引导高校女教师合理进行休闲体育消费,优化消费结构,无论是对她们自身的发 展,还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佛山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高水平羽毛球赛事纷至沓来,无不彰显体育强市的魅力,推动了佛山羽毛球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佛山市羽毛球场馆的市场现状和羽毛球锻炼人群消费水平的调查,并分析了佛山市羽毛球市场特征。希望能为佛山市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民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虎 《农学学报》2013,3(10):68-71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全国各地农民体育开展情况进行详细论述,分析基层农民体协组织的构成及“十一五”期间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情况,发现当今农民体育事业存在着机制不健全、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举办培训班、拓宽经营投资渠道等方法,带动农民体育事业在科学合理的道路上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潜水蒸发计算精度,利用潜水蒸发强度、埋深为零时的土面蒸发强度和水面蒸发强度的实测资料对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叶水庭公式和雷志栋公式中E0值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E0分别为水面蒸发强度和埋深为零时土面蒸发强度两种情况下的潜水蒸发强度。结果表明,针对新疆地区粘壤土类型,对于上述三种公式,若用埋深为零的土面蒸发强度代替水面蒸发强度,计算结果会产生误差,精度偏低,应选用E0为水面蒸发强度进行计算,获得了η与地下水埋深的指数函数关系。该研究为潜水蒸发经验模型中E0值的选取提供参考,同时为求解雷志栋公式中参数η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产业服务信息化已经成各领域发展的重要话题,“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带给了体育发展的新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也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全民体育服务成为了新的体育发展话题。户外体育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体育线上活动等成为体育服务延伸的新方向。多元化的影响因素直接带来了体育运动功能性的转变,促进了体育价值内涵的深度挖掘。不仅关系到体育活动本身的功能与意义,体育经济与体育服务成为了互联网环境下体育产业发展领域中新的研究内容。基于互联网给体育服务业带来的变化,系统地阐述体育增值服务体系,并展望互联网模式下体育服务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与体育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社区基层体育服务信息化的主要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博弈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珠三角绿道体育发展的协同问题进行了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道体育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社会心理因素错综复杂,绿道体育文化各抒己见,绿道网络建设区域分属不同,绿道体育发展存在突出的协同问题,需要构建协同发展模式,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使绿道体育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符合幸福广东建设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