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乡村治理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界定了乡村治理的定义,对乡村治理问题中的历史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乡村治理在我国基层政府改革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现有的乡村治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治理客体的农民、现有模式中的治理手段均有挖掘的空间,并从完善村民自治、基层政府管理角色的定位和精简基层政府机构3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淮南采煤塌陷区多次塌陷的特点,分析了塌陷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现状,阐述了塌陷区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提出了塌陷区生态修复优化设计模式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淮南市潘集区泥河镇采煤塌陷区后湖村塌陷土地综合治理调查基础上,全面解析了后湖生态园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同时针对塌陷区治理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治理效果的对策,对安徽省煤矿塌陷区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已成为了煤矿后期治理的重点,国内外学者对塌陷区的修复治理技术都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以淮南大通湿地为例,探讨了采煤塌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修复措施,为今后相似条件下塌陷区的修复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再利用是我国矿山废弃地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根据具体矿区采煤塌陷地的形成原因、生态特征等,设计相关的治理方法。该文介绍了淮北市南湖塌陷区的概况和治理思路,结合传统塌陷区的形成规模和发育特征,分析了淮北南湖湿地生态公园的治理模式,并总结了多项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以期为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许莽  吴国堂  莫积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95-196,173
文章结合开采塌陷区三大特点和矿业城市发展六大规律,通过开采塌陷区与城市具体空间区位关系探讨与分析,提出开采塌陷区不断地向城市内部转移,塌陷区终将成为城市建设用地,需得到有效治理的规律.同时以焦作市为例,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煤塌陷区给当地乡村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使当地三农问题更为突出。迪沟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发展促治理,以治理保发展"的新思路,在实现塌陷区治理的同时,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当地三农问题迎刃而解,在多个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宿州采煤塌陷区的基本情况,初步分析了采煤塌陷区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对采煤塌陷区生态系统的重建进行了探讨;通过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治理,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持宿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许伟  袁景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97-16199,16233
阐述了集体土地流转中"集体"的渊源,分析了集体土地流转中集体角色的错位现象,表现为身份冲突下角色的背离;民主建设局限下角色的越位;利益分割下角色的缺位。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从乡(镇)政府、农民、集体自身3方面入手归正集体角色,使集体在政府管理下角色复位;农民监督下角色归位;自身民主强化下角色回位。  相似文献   

10.
赵计伟  姜帅  常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37-2638,2679
针对农村采煤塌陷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将塌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徐州市铜山县马坡镇姜站村为例进行农村采煤塌陷区上建设新农村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煤塌陷区生态重建绿地景观设计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煤炭塌陷区生态治理、修复和重建,以淮南后湖生态园为例,详细地介绍了采煤塌陷区修复型农业生态园的绿地景观规划及设计。后湖生态园前期规划面积为100 hm2,分为道路、休闲绿地和苗圃3个功能区,通过彩叶、芳香植物的合理配置,营造特色植物景观,利用林业复垦的方式达到实现塌陷区生态重建的目的。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塌陷区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层次多样的生态体系,有利于促进塌陷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为生态农业的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周晓平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61-163
从投入模式、运行方式和驱动主体等方面研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农田水利工程"多中心"治理模式,即其有效治理是市场化运行、政府辅助和社会化治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常鹤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24-6525
从产业集群发展升级及地方政府治理的必要性入手,讨论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中地方政府治理的趋势,从地方-全球的视角分别阐述了地方政府在治理中的职能定位,最后以温州为例来研究地方政府治理在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16-217
湖南省小型灌溉系统因传统的“专群结合”的治理模式丧失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组织环境而陷入困境,自组织治理是小型水库灌溉系统治理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型水库水资源的非排他性和可减少性决定了必须要组建用水户协会(WUA)来保证各用水户能满足其正常灌溉用水需要,并且用水户协会的制度、承诺因能得到用水户的信任和监督而具有实现的可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做好协会成立前的准备工作、成立用水户协会、加强用水户协会的运行管理并对政府和农民在自组织灌溉治理中的角色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地方政府在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政府职能从重农业发展到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先污染后治理到生态也是经济增长点、从重物质满足到重精神满足、从重管制到重自治的相应调整,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做一个产业融合的引导者、绿色乡村的保护者、文化传承的带头者、农民权利的捍卫者。  相似文献   

16.
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地解决,与政府主体在环境关系中的定位具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然而,在农村环境污染这一特殊领域内,往往出现政府角色偏差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政府重新定位的思考。为深入剖析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地位,基于立法论,则从实体法以及程序法的角度,使政府角色的定位给予在法律框架内的调适,使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提升到法治化的层面。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地方政府在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政府职能从重农业发展到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先污染后治理到生态也是经济增长点、从重物质满足到重精神满足、从重管制到重自治的相应调整,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应该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做一个产业融合的引导者、绿色乡村的保护者、文化传承的带头者、农民权利的捍卫者。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角色转换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进行的,但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角色是不同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相关理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阶段划分,对每个阶段政府所担当的角色进行定位,并提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对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失灵表现介绍的基础上,研究了果蔬质量安全政府治理失灵的原因。结果表明:其原因主要有生产经营者的市场集中度低、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事件导向治理的滞后性、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政府部门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的"经济人"特征、安全责任缺乏可追塑性、兼顾质量安全和农民利益的两难困境等。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城市一直以来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了避免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缺位、越位,需合理准确的定位政府角色,政府采用适当的方式手段适度干预。通过结合我国当前产业转型整体情况,归纳整理河北省唐山市主要产业领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在准确把握产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之上定位政府角色,有利于丰富政府干预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