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杨宸  童尧 《安徽农业科学》2016,(35):228-231
以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为例,运用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与效率以及社会发展3个方面,沛县安国镇采煤塌陷区人工湿地改造项目区社会影响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采煤塌陷区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遥感技术解译塌陷区整治前后的遥感图像,以获取塌陷区时空演变信息,定性分析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成效。[结果]塌陷区整治后,唐山市南部塌陷区和粉煤灰的面积逐渐减少,绿地面积不断增加。[结论]塌陷区综合整治有利于恢复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对区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被修复是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基础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生植物在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徐州市九里湖采煤塌陷区自生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九里湖采煤塌陷区共有自生植物53科122属147种;菊科、禾本科、豆科是优势科,在群落演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活型组成中以草本植物为主,占...  相似文献   

4.
以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湿地为背景,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得到该采煤塌陷区所面临着水体的破坏、湿地环境条件薄弱、煤矿塌陷地危害等问题,提出在原地形构建湿地生态系统网、建立湿地圈保护模式、丰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修复湿地生境系统,实现塌陷地的再利用等策略对该地区进行湿地的生态恢复景观设计,并以此来探究采煤塌陷区湿地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为采煤塌陷区的湿地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恢复再利用是我国矿山废弃地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根据具体矿区采煤塌陷地的形成原因、生态特征等,设计相关的治理方法。该文介绍了淮北市南湖塌陷区的概况和治理思路,结合传统塌陷区的形成规模和发育特征,分析了淮北南湖湿地生态公园的治理模式,并总结了多项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以期为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煤炭资源在带给人们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因采煤而产生的塌陷区也带来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研读,阐述塌陷区的基本概念,对塌陷区进行分类;以生态学相关理论等为指导,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城市文化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理念,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塌陷区作出具体的生态修复方案。从塌陷区的景观规划、开发及利用具体案例分析出发,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塌陷区生态修复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赵计伟  姜帅  常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637-2638,2679
针对农村采煤塌陷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将塌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徐州市铜山县马坡镇姜站村为例进行农村采煤塌陷区上建设新农村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淮南采煤塌陷区多次塌陷的特点,分析了塌陷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现状,阐述了塌陷区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提出了塌陷区生态修复优化设计模式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神东矿区活鸡兔采煤塌陷区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展采煤塌陷区土壤肥力研究,对土地复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提高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水平,本文在对神东矿区活鸡兔采煤塌陷区土壤机械组成、pH值、有机质、速效N、P、K含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塌陷区土壤理化特性及肥力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活鸡兔采煤塌陷区0cm~90cm土壤中有65%以上的颗粒为砂粒,而粒径小于0.05mm的粉粒和粘粒含量相对较低,土壤质地总体为砂土和壤土,其中砂土占70.4%,壤土占29.6%.土壤pH值处于7.78~8.64之间,呈微碱性.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P平均含量均处于六级水平,即"极缺",不同立地类型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较大.土壤机械组成粗、肥力贫乏是塌陷区土壤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采煤塌陷对风沙土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摸清塌陷区土壤水分状况是采煤塌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矿区0~100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退化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增大了沙丘水分损失量,塌陷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与对照区相比,塌陷区含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角度来看,不论降雨季节还是干旱季节,塌陷区含水量均低于对照区,与对照区相比,2005年和2004年塌陷区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了16.55%和14.73%:从空间位置来讲,对照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塌陷区相应深度:对照区不同坡位含水量均高于2个塌陷区相应位置(除了2004年塌陷区坡顶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迪沟采煤沉陷区重金属特征与污染状况,采集沉陷区23个土壤样本和35个沉积物样本,分析了铜(Cu)、锌(Zn)、铅(Pb)、镉(Cd)和砷(As)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迪沟采煤沉陷区土壤沉积物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As、Cd和Cu的含量高于背景值,沉积物中As、Cu、Cd、Pb的含量高于背景值;21.7%土壤样本中的Cd和80%沉积物样本中的As含量明显高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但低于污染风险管制值;迪沟采煤沉陷区重金属含量整体表现为陆域低于水域、中部区域较高、东西部区域较低的特点。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迪沟采煤沉陷区土壤和沉积物污染总体表现为未污染到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As和Cd。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迪沟采煤沉陷区土壤和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低,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依次为CdAsCuPbZn。研究表明,迪沟采煤沉陷区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总体生态污染风险较小,但不能忽视Cd和As的潜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养分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将兖州采煤塌陷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结果]采煤塌陷不仅促使土壤水分由坡顶到塌陷中心点迁移,而且导致垂直剖面上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明显。在垂直剖面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增大。受采煤塌陷和地下潜水的影响,60 cm深度之下含水量迅速增加。采煤塌陷还导致土壤养分从塌陷地坡顶到塌陷中心点发生迁移流失,并且在塌陷中心点发生富集。土壤养分在0~20 cm深度含量达到最大,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养分含量降低。此外,由于受塌陷等因素的影响,塌陷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结论]应对采煤塌陷加以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煤矿开采引起的塌陷地对周边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和破坏,并且严重制约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该文根据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特点(塌陷面积大、地表移动和变形大、地表积水严重),引用了PDI指数,分析了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对当地农业资源的破坏情况,并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如何保障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采煤塌陷的现状、类型、形态,以及采煤塌陷对植被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采煤塌陷直接导致植被景观被破坏,导致地表变形而产生地下水位改变、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间接阻碍植被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破坏植被生长.采煤塌陷对植被产生的影响严重而深远,因此矿区植被的修复对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发展时期,该项工作开展已成为国土整治的重要工具和抓手。采煤塌陷区具有移民搬迁、产业发展、生态修复的需求,该区域的保护与发展更应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文章基于社会调研和社会经济数据分析方法,对彬州市义门镇现状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究采煤塌陷区周边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提出“民生为重、产业强基、生态为本”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建议,以期为采煤塌陷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淮北市临涣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提供参考.采用临涣矿塌陷区2004年的IKONOS影像和2014年的WorldView-3影像,结合eCongnition分类技术和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研究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临涣矿塌陷区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净减少43.7%,其中约有236 hm2的耕地转化为塌陷区、126hm2耕地用于堆放粉煤灰与煤矸石和359 hm2耕地转化为工业用地与居民区等;塌陷区的面积由2004年的96 hm2变成2014年的443 hm2,大幅增加了246.6%.该矿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煤矿开发、农业发展和生态治理政策.这些驱动因子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矿区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损失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王健  刘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58-5062
摸清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作用是塌陷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井工矿——补连塔0~100 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如下:煤矿井工开采形成的裂缝(隙)加剧了土壤水分损失,造成塌陷区含水量明显降低,3个试验样地的土壤水分损失量顺序:2005年塌陷区〉2004年塌陷区〉未塌陷区。试验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表现为塌陷后0~60 cm层含水量明显下降(P〈0.01);空间变化表现为塌陷后坡底和丘间低地含水量明显下降(P〈0.01)。开采塌陷加剧土壤水分损失主要是由于塌陷造成土壤非毛管孔隙增多,促进了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塌陷裂缝(隙)的发育增大了土壤水分侧向蒸发;同时塌陷错落面的形成也增大了土壤水分蒸发量。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采煤沉陷区土地沉陷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治理煤矿开采所造成的土地沉陷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矿区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影响,促进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市万盛区的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使用三区划分法对项目区进行分类,对采煤沉陷区土地沉陷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可分为稳定区、非稳定区、未来影响区及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定义的项目补充区。针对这4种区域,提出了各自对应的土地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综合利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振  秦伟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29-11530
采煤塌陷对徐州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和破坏。根据徐州矿区采煤塌陷地的类型特点,分析了采煤塌陷地的综合利用途径,提出了采煤塌陷地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