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贫困人口众多,并且多数区域贫困程度深,近年来,依靠国家相关政策,伴随旅游行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形式呈现了多样化,旅游扶贫已经成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手段,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更加确立了旅游扶贫这一重要脱贫手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贵州民族地区更应该找准符合自身特点的旅游形式,落到实处,让"贫困人口"受益,真正实现以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区域脱贫,这对贵州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175-176
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一直以来都深受党和国家的重点关注。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民族地区贫困的特点,认识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问题和困境,卓有成效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实现民族地区包容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进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关键时期,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力度,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新疆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现状、发展特点、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亟需农村电商人才、亟待健全物流配送体系、亟需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亟待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针对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立足发挥"互联网+"的引领驱动作用,提出了深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特色产业扶贫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很多县实现脱贫摘帽。脱贫地区如何实现农业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衡水市故城县为例。通过分析故城县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农业设备、农产品附加值、销售体系和农产品品牌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智慧农业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出打造智能平台、建立专家系统、深挖电子商务、创建可追溯平台等对策建议,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不仅能够通过互联网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还能够通过互联网查询想要了解的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互联网的诞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我国各方面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支柱之一,应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农业更好的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因此通过互联网+时代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利用互联网+时代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探究如何更好的在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所拥有的独特的文化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到旅游业的青睐。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合理的旅游开发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其逐渐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在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评估——来自内蒙古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是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脱贫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其扶贫绩效的好坏决定能否实现如期脱贫.因此,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绩效评估十分关键.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构建扶贫绩效和贫困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的数据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和扶贫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家庭收支能力低和健康保障不够是导致已脱贫贫困县返贫的主要原因.不同贫困程度的贫困县致贫原因不同.较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家庭收入较低、生态建设能力弱;深度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主要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够和健康保障能力薄弱.因此,为防止脱贫县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致力于未脱贫贫困县的如期脱贫,提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期冀为少数民族地区攻克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脱贫是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族地区开展扶贫工作要根据具体贫困原因实施扶贫对策,保证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构建"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为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但由于地理条件恶劣、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因素影响,"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选取广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针对民族地区面临的实际困境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脱贫地区农副产品“走出去”实质是产品顺利从生产端到达消费端,并适应市场经济运行形成长效可持续作用机制。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供应端开展经营活动涉及生产、销售、营销、运输等多环节,综合反映在拓销售和控成本两方面。“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概念上决定了它具备政策优势,但其面临的区域市场“门槛”、品牌建设短板、物流等配套设施欠缺直接反映出成本管理与销售拓展困难。而“互联网+”时代发展、区域一体化等为其打破企业规模限制、塑造区域品牌,优化营销创造了机会。围绕“拓展”和“控制”两个关键词,依托政策导向扩大产业规模优势,利用“互联网+”大环境打造农副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打破交通限制等成为打通流通环节的可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青海隶属于西北地区,该地区为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举措。纵观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青海在该方面已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阐述青海地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促进其更优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四郎央吉  刘飞 《乡村科技》2020,(10):36-37,4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带来了新的机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依托“互联网+”,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人才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匮乏、师资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严重阻碍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而通过构建“社会+政府+高校”三位一体“互联网+”模式、因地制宜多渠道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内容民族化和双语教学以及提高少数民族信息技术修养等路径,可以有效助力藏区发展和藏区人民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2.
<正>为实现2017年底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倘甸镇阿三丹村的全体村民正依托种植业和养殖业,围绕产业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阿三丹是一个少数民族精准脱贫示范村,位于倘甸镇新华村,分为大、小两个村,共166户623人,全部为彝族。2015年末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1户,共228人,为典型的少数民族特困山区村。在实施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阿三丹有许多村民告别了老旧的垛木房,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安居农房。据统计,2016年,动员村内剩余的64户建设安居住房,其中建档立卡有36户,兜底住房28户。截至目前,已启动建设48户,包括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全面进入新时代、决胜期。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扶贫的进程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本文主要从精准扶贫与教育扶贫的内涵出发,指出教育信息化实现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要素,最后对教育信息化关照下的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的面貌已今非昔比。历史地看,我国农村地区之所以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扶贫开发战略,特别是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农村地区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为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鉴于"三农"问题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我国一些贫困县才刚刚摘帽、脱贫人口依然存在返贫的可能性这一现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依然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此,本文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由于区域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内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不平衡的特征,民族地区普遍落后于汉族地区。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在外力推动下展开举步维艰的后发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面临的文化困境及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成为人们日益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研究民族文化的困境,不仅有助于甘肃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提高民族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调适能力和生存能力,有助于甘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少数民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三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下行、返乡农民工增加和农产品销售困难3个方面.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特色农业,有效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成为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点.笔者通过对民族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特色农业类型、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特色农业必要性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普及与发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成为热题。基于广西荔浦县的实地考察,发现在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市场标准化程度低、缺少品牌意识等问题,提出应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培育综合型农村电商人才、规范市场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政府积极引导农村电商的发展等对策,创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琼  唐然  董光美  周平  郭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44-246,249
产业扶贫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是保证如期实现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梳理了我国产业扶贫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模式,分析了双江模式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减贫脱贫成效,并提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冬丽 《安徽农业科学》2022,(12):126-129+145
乡村振兴作为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南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近年来,乡村问题一直备受国家关注,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胜利,而后脱贫时代如何使得乡村贫困不再次发生,并向乡村振兴迈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可以作为一个发展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乡村旅游这一“造血”式途径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以广西民族地区为例,通过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和问题,即在该区域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理清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提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向全域旅游发展,通过“绿色+”丰富旅游资源、“旅游+”设施配套齐全、“电商+”产业高度关联、“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等途径来实现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79-181
近年来,如何顺应形势变化要求,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成为贵州一场输不起的攻坚战。精准扶贫的特点和要求,表明扶贫模式已从"小扶贫"向"大扶贫"转变,扶贫理念已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扶贫方式已由"漫灌"向"滴灌"转变。围绕"互联网+"和大数据战略行动,结合近年来贵州农经网助力精准脱贫的实践,提出探索和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农经网应用服务机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