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能离子束辐照对小麦萌发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鉴 5 4、豫农 1 1 8及豫麦 1 8号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剂量率、剂量离子注入对小麦种子出苗率及其幼苗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剂量率和剂量的增加 ,小麦的出苗率逐渐降低。剂量率间差异显著 ,品种间有辐射敏感性差异。 1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增加 ,表现为刺激效应 ,2mA、3mA剂量率条件下幼苗活力指数随着剂量的增加逐渐下降 ,表现为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选用冬小麦品种宁麦13为研究材料,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采用免耕单粒精密条播方式控制稻茬小麦种植密度,设种子间距分别为1.5 cm、3.0 cm和4.5 cm 3个处理,行距均为20 cm。通过定位跟踪统计稻茬小麦出苗率和苗龄占比,同时测定分析稻茬麦幼苗个体地上部和根系指标,分别用出苗动态和单株农艺性状2类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南方水稻土而言,稻茬小麦出苗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出苗率和苗龄占比可以用于检测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的出苗差异。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稻茬小麦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和根系干质量在2017年呈减小趋势;2018年稻茬小麦幼苗农艺性状随密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相比于出苗率指标,苗龄占比更能准确反映稻茬小麦的出苗密度效应。稻茬小麦群体从出苗期开始出现株间竞争,而且种植密度越大,株间竞争越剧烈。  相似文献   

3.
筇竹种子萌发及温度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温度对筇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筇竹种子为试验材料,设定了16 ~30℃共8个梯度恒温温度处理,对筇竹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温度对筇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降低,20℃温度下发芽率最高(79.44%),20~24℃下种子萌芽率差异不显著,是筇竹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幼苗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增加先增快后减慢,24℃温度下生长最快,24 和26℃下幼苗的生长高度以及胚根生长长度差异不显著,是筇竹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区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抑制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水培法,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F1经染色体加倍获得的DH群体168个株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铬(Cr6+)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发育性状。结果表明:随着Cr6+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各性状值逐渐降低,其中生物量变化最为显著,且根、茎鲜重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干重。根受Cr6+胁迫影响大于幼苗,根据根长抑制率公式计算,两种处理浓度下根长抑制率分别为37.96%、41.68%;小麦幼苗各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主根长度差异最大,根长抑制率效应显著,由根长抑制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Cr6+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半致死浓度和极限浓度分别为125.38 mg/L和280.36 mg/L。  相似文献   

5.
为拓宽小麦种质资源,创造优异新种质,以6个玉米品种和1个银杏品种的总DNA为转化供体,以4个小麦品种为转化受体,进行了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和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后,受体材料田间出苗率有明显降低,离子注入、DNA溶液浸泡和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处理小麦当代都有一定的变异率,具有明显的生物效应;离子注入和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的当代生物效应二者间没有明显差异,但较DNA溶液浸泡均更明显.田间出苗率和当代变异率能较一致地反映离子束介导遗传转化存在基因型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植物抗寒性是衡量其抗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干种子为材料,经低能离子束辐照处理后,常规培养至其三叶期时经42℃热激处理,再经4℃冷处理,研究其抗寒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某些离子注入量下幼苗的抗寒性明显提高,膜伤害程度降低;高温热激使得低离子注入量下幼苗的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比常温时升高,而高离子注入量下低于常温;真空高温处理的幼苗细胞膜伤害最小,说明低能离子注入与高温热激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植物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在糜子育种中发挥最佳效果,获得优质的诱变材料,对糜子新品种齐黍2号进行了4种EMS浓度、3种处理时间的诱导处理,并对当代的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剂量EMS处理(0.3%,6 h)对糜子相对出苗、成苗率以及幼苗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随着EMS浓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1.2%EMS浓度14 h处理对糜子出苗及幼苗生长影响最严重,大大降低相对出苗率、相对成苗率,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以相对成苗率达到半致死剂量为标准,0.9%EMS浸种10 h或0.6%EMS浸种14 h可作为EMS诱变糜子建立突变体库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8.
As(Ⅲ)胁迫对小麦萌发的影响及幼苗As含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水培方法,选择郑州9023、豫麦18、周麦16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s(Ⅲ)胁迫对小麦籽粒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幼苗As含量的特征,并探讨了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As(Ⅲ)浓度的增加,3个品种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几项指标均呈下降的趋势,且对小麦幼苗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的抑制;幼苗As含量则呈现出随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且3个品种小麦幼苗根和芽的As含量互不相同。周麦16耐As污染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淡水磁化灌溉对棉花的出苗率、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新陆中55号为试验材料,2017年在巴州灌溉试验站内进行3期棉花淡水不同磁化灌溉幼苗出苗试验。[结果]淡水不同磁化强度灌溉处理与对照的棉花出苗率、株高、鲜重及干物质积累量存在显著差异,5 000 Gs磁化水处理株高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增幅最大,达到5.87%。5 000 Gs磁化水处理发芽势、出苗率与3 000 Gs磁化水处理及对照试验处理差异均显著,5 000 Gs磁化水处理幼苗干鲜重与3 000 Gs磁化水处理及对照试验处理差异均显著,连续5 000 Gs磁化水处理灌溉对棉花幼苗干物质量的提高作用较为明显。[结论]淡水连续磁化灌溉后对棉花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发育作用较为明显,且随着磁化强度增加到5 000 Gs磁化水处理时,更有利于干物质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芥蓝幼苗膜脂过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芥蓝幼苗膜脂过氧化系统关系密切.随着温度的升高,幼苗叶片气孔密度越来越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的渗透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植株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受破坏程度加重,植株所受的伤害加剧.  相似文献   

11.
低温对桃花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东  唐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55-4956
[目的]为提高桃的坐果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用4、-3、-6℃的低温对5个品种的桃花花粉进行分时段处理,研究了低温对它们的花粉生活力和花粉管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在-6、-3、4℃下,萌发率最高的是83-1,其次是武井早生,萌发率最低的是中油五号。在-6℃下处理7 h,各品种的萌发率大小依次为:双喜红〉83-1〉武井早生〉中油五号〉中油七号。双喜红、武井早生在观察的2 h中花粉管生长缓慢,中油五号、83-1在观察的1~2 h间花粉管生长缓慢,但在2~3 h间有一段快速生长的时间。结果表明,中油七号的花粉最不耐低温,武井早生和83-1都具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结论]低温对桃花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十分明显,品种间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花粉萌发率与苦瓜植株耐冷性的关系,为筛选强耐冷性苦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在9、12、15、18和25℃温度条件下,将10个苦瓜材料的花粉在培养基中培养,调查花粉萌发率,筛选可区别苦瓜材料的适宜温度.利用筛选的温度对不同苦瓜材料花粉萌发进行测定,同时苗期进行10℃冷害指数测定,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5℃可作为区别不同材料花粉萌发率的适宜温度.根据不同苦瓜材料在15℃下花粉萌发率和10℃低温处理的冷害指数差异显著性,均可将参试苦瓜材料分为3个耐冷类型,两者反映的苦瓜耐低温性能基本一致.15℃苦瓜花粉低温萌发率与植株冷害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646.[结论]花粉低温萌发率可作为苦瓜品种耐冷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3.
陈长征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626+2818-2626,2818
采用3种不同有机营养元素溶液对2个冬小麦品种进行浸种处理,以纯水浸种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平均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营养元素溶液浸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平均根长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吡虫啉不同配比和不同剂量对大小粒径绿豆种子进行拌种处理的安全性,通过室内测定不同温度下不同粒径‘白绿11号’和‘科绿1号’绿豆种子发芽率,比较不同温度下二者胚芽和胚根长度,且结合田间播种试验,得出结果:20℃以上(包含20℃)两个品种发芽率无明显差异,但吡虫啉剂量大的处理的胚芽和胚根长度都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显著;20℃以下各品种吡虫啉剂量小的处理的发芽率较对照无差异,剂量大的处理均明显低于对照,胚芽和胚根长度都与对照差异显著;田间播种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试验结果,更明确吡虫啉不同配比大田拌种的安全性。试验表明按药种比1:100拌种,吡虫啉配比≤40%,播种土壤含水量≥20%时,对大粒径绿豆安全性较高,为种子拌种防治绿豆蚜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曹彬  吴红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13-14214
[目的]研究堇菜属(ViolaL.)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地区5种堇菜属植物[维西堇菜(Viola tokubuchiana)、深山堇菜(Viola selkirkii)、戟叶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光叶堇菜(Viola sumatrana)和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种子的形态特征及不同温度和基质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5种堇菜的种子大小存在较大差异;温度会影响深山堇菜种子萌发开始和持续时间,但对萌发率影响不大;5种堇菜在栽培基质上的萌发率高于在培养基上。[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堇菜属植物的播种育苗、组织培养及育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金叶榆和白榆的抗寒性差异,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低温胁迫下金叶榆和白榆一年生枝条的萌芽率、相对电导率、伤害率、POD活性、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金叶榆和白榆枝条的萌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白榆的下降幅度高于金叶榆;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白榆枝条的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均高于金叶榆;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呈上升趋势,白榆的MDA含量一直高于金叶榆,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低于金叶榆。综合分析表明,金叶榆的抗寒性高于白榆。  相似文献   

17.
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粳稻品种USSR5、Hatanishiki和籼稻品种密阳23、N22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品种间种子低温发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从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种子对激素的敏感性及淀粉酶等方面对耐低温发芽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来自前苏联的USSR5和来自日本的Hatanishiki低温发芽力高,而籼稻品种N22、密阳23低温发芽力弱,这可能与种子对赤霉素(gibberellin, GA)、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敏感性更强有关,且低温增加了这种敏感性;低温和外源激素处理可能主要通过影响淀粉酶酶带3的活性而起作用;在整个低温萌发过程中,USSR5种子中内源激素ABA含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其GA1/ABA值始终低于N22,这也可能是其低温发芽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荞麦品种间在不同种类盐胁迫下耐盐性的差异,以16个荞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NaCl、Na2SO4和NaHCO3 3种单盐处理,研究了其对荞麦发芽率、发芽势、相对伤害率等的影响,最后对荞麦的耐盐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荞麦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以NaHCO3处理时16个荞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均相对较低,对荞麦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明显;NaCl对荞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小,其中荞杂1号、平荞2号和川荞1号的萌发率和对照处理一致。荞麦种类间以甜荞的耐盐性高于苦荞。耐盐性综合性评价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苦荞品种为九江苦荞和云荞1号,甜荞品种为宁荞1号和贵红甜1号。  相似文献   

19.
对14个锥栗品种的雄花开花动态、花序特征田间观测及花粉离体萌发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雄花花期都集中在5月,盛花期较短,仅3—5d.(2)锥栗的雄花序长度因品种不同而各有差异,品种处暑红最长达17.78cm,圆蒂仔仅为10.51cm,但雄花序总花簇数都比较接近;同一品种比较,两性花序的长度较雄花序长度略短,两性花序的雌雄花距与两性花序长度成正比.(3)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圆蒂仔、材榛、麦塞仔和铁榛的花粉萌发率较高(〉30.00%),油榛、温洋红、白露仔、处暑红、黄榛花粉萌发率较低(〈20.00%);不同调节物质对花粉萌发的效果不同.0.10g·L^-1 H3BO3能使长芒仔花粉萌发率比对照(29.59%)高38.12%;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实验中,适宜质量浓度的2,4-D、GA3、 IBA能显著促进花粉萌发,5.0mg·L^-1 IBA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萌发率由对照组的29.59%上升至56.48%,而NAA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