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2021年对天祝县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面积、类型、分布和影响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吴文彪  王心良 《安徽农业科学》2023,(17):243-247+254
基于湖南省2005—2020年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情况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湖南省耕地“非粮化”的成因。结果表明:农户非农收入占比和农业补贴对湖南省耕地“非粮化”有正向影响作用;种粮比较收益和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对耕地“非粮化”有负向作用。为防范湖南省耕地“非粮化”,应增加农户收入来源、完善农业生产设施以及完善耕地保护与农业补贴政策措施以保障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3.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支撑粮食增产潜能发挥的重要载体。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党中央对耕地问题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形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耕地利用的科技创新需求,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动实施“沃田科技行动”为例,从“七块地”科技提升、耕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耕地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等方面阐述了耕地科技创新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并提出了加快推动耕地科技创新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我国耕地质量,增强耕地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耕地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全面实施耕地用途管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严格管控耕地与其他农用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的“进出平衡”,探讨耕地“进出平衡”方案如何编制,对落实耕地“进出平衡”政策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涉及面广,但耕地和种子是“两个要害”。本文基于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视角,阐释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的重要性,分析粮食安全下耕地保护和种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筑牢农业强国的基础。目前,夯实粮食安全的“耕地”根基面临耕地总量少、优质耕地占比低,耕地基础地力退化趋势难扭转、质量仍趋下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难遏制,以及可动员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等现实问题;夯实粮食安全“种子”根基面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能力不强,种业企业“山多峰少”和研发投入不足,种业产学研联系不紧密等现实问题。由此,抓住耕地要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严守耕地红线、提等升级耕地质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合理有序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抓住种子要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掌控核心种源、攥牢当家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6.
<正>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根据我国耕地利用和肥料使用状况中存在的问题,以土、肥、水等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为中心,通过实施“沃土工程”,保护和提高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形成“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一体化的服务,推广平衡施肥,以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十五”期间,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实现“两个转移”、“五个提高”和“五化”的总体建设目标。 (一)实现土壤—肥料资源利用模式的“两个转移” 耕地资源从粗放型经营向高效开  相似文献   

7.
张向琪 《北京农业》2015,(6):230-231
随着统筹城乡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资源过度消耗,已经不能完全支撑起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保发展、保红线、保(农民)权益的“三保”问题,怎样明确耕地保护的主体职责,落实耕地保护的载体责任,完善耕地保护的实施措施等一系列激励政策,以充分调动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将保护耕地与“无违建”创建有机结合起来,以减少违法用地现象,仍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和“三农”工作迫切而又重大的任务。这方面,浙江省嘉兴市作为浙江省唯一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设试点地级市,大力开展耕地保护共同管护机制建设,扩展耕地保护空间;着力推进耕地保护补偿资金落实,挖掘耕地保护综合潜力;整合进行耕地保护项目建设,发挥耕地保护中涉农资金叠加效应。一年一个台阶,3 a来,嘉兴市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3年在全省耕地保护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优秀,别具一格、扎扎实实打造了耕地保护工作中的“嘉兴模式”。  相似文献   

8.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盐渍化耕地超过20%。盐碱地的开发和治理,尤其“三北”地区对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近60年“三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盐碱地治理的策略和途径,为未来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家参谋》2011,(5):31-31
耕地就像人一样,也需要定期“体检”。河南省农科院的一项最新成果,为评价耕地质量设立了更加科学、准确的方法体系。“新的检测报告,就像一份详细的耕地使用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不让“四荒”再荒 我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贫乏。1993年人均占有耕地仅1.17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资源稀缺是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我省“四荒”地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据统计,全省现有“四荒”地面积1684万亩。开发利用“四荒”资源,向“四荒”地要产出、要效益,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加快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取集体开发,承包到户,分户治理  相似文献   

11.
耕地,在我国不仅面积不断减少,而且中低产田面积占总量的2/3,耕地质量问题到了亟待解决的关头。在6月3日闭幕的全国土壤肥料科研协作学术交流会上,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耕地质量健康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沃土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宣布正式启动,将用5年时间解决一整套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使单位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水肥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宁围镇丰北综合苗场,紧紧抓住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遇,依托区内8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花木生产基地的优势,做好萧山苗木进京的“绿色奥运”文章。一是在京兴建生产基地,建立萧山苗木进京的“配送中心”。1998年3月,该场负责人顾志山与北京大兴区林业局签订协议,在大兴区建立80亩苗木生产基地。协议规定,种苗和栽植管理由萧山方负责,耕地和销售由大兴方负责。在合作成功的基础上,2001年双方又将生产基地扩大到1150亩,并达成2002年再增加600亩的意向。二是加大萧山苗木进京的宣传力度。2001年秋,萧山区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绿色奥运——萧山花木北京推介会”,邀请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萧山等地的苗木经营大户参加,丰北综合苗场的负责人顾志山,作为萧山苗农的代表,在会上表示了选送优质苗木进京搞好奥运绿化的决心。2001年9  相似文献   

13.
在评析云南省耕地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云南省2020年总人口规模、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和粮播比例5个指标的合理取值问题,进而预测云南省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目标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省域2020年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需求量可以确定为500万~510万hm^2,其中500万hm^2为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耕地“红线”。并构建云南坚守500万hm^2耕地“红线”的对策与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用地“旱改水”整治工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和农用地整治潜力日益匮乏的双重压力下,探寻既能保护耕地资源又能突破现有整治瓶颈的模式是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当务之急.该研究从农用地“旱改水”工程的现实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相关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为重庆市农用地“旱改水”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压力的加大,“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最根本的土地政策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半月谈记者最近在河北、安徽等地采访发现,各类“隐性土地流失”正频频敲响耕地资源保护警钟!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揭阳市委原书记陈弘平涉嫌与当地农民林培强联手,以“复垦耕地、加强生态环境整治,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由,共同贪污350万元公款用于“造阴宅、求风水”。8月26日,随着林培强在广州中院受审,这场“以权谋私”“瞒天过海”的闹剧被曝光,引发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耕地保护补偿评估与“纵横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是一种“委托-代理”式的体制,其核心是指标管理加上监督惩罚,忽视了调动地方政府 保护保耕地的积极性,导致中央和地方在耕地保护上的激励不相容。从土地财政、廉价土地出让和违法超额占地等3 个方面评估了我国耕地保护的数量;从粮食盈余、财政支农、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估算了耕地保护的质量。通过对各省 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的测算,划分出耕地保护赤字区、平衡区和盈余区。根据分析的结论,补充并完善了耕地 保护补偿的“纵横模式”,促进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公平分担耕地保护的成本,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王静 《中国农垦》2024,(2):45-47
<正>大雪过后,黑土地上白雪皑皑。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创新总结会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赵光农场无人机巡田数据被实时回传到数字农服平台,为田间管理提供科学精准的信息支撑;红星农场应用于有机小麦地块的物联网技术“指挥”着农业技术人员;长水河农场推进“北安模式”,上万亩耕地只需要3人管理……映入与会者眼帘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丰收图”,展现的是以实干担当书写的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精彩答卷。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明“双碳”背景下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深层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基于“双碳”路径优化情景下提出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措施。研究认为“双碳”背景下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保障措施要聚焦以下方面:(1)严格防止耕地面积数量减少与耕地耕作层土壤质量下降;(2)实施减污降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质量;(3)严格执行《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即将颁布实行的《耕地保护法》为契机推进耕地保护;(4)提升高标农田建设的生态化水平;(5)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6)培育耐盐作物品种,改良盐碱地种植水稻;(7)高度关注和实施好农业农村地区基于自然生态碳汇能力的保护、维持与提升;(8)全程精准管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环节;(9)将零碳或低碳或负碳约束指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10)采取差别化治理措施,有效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11)全面推广适合广大农业农村地形地貌特点的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动农业生产领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该研究提出的减污降碳理念与相应保障措施,对实施双碳目标、促进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洪 《中国农垦》2007,(6):66-66
安徽省皖河农场以劳务经济为平台,坚持“内外互动、城乡统筹、跨越局限、实现多赢”的思路,鼓励“雁南飞”,实施“凤还巢”,以劳务经济反哺农业经济。皖河农场是安徽垦区人口最多的农场,人均耕地不足3亩,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自2001年以来,农场一方面以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