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正确处理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中国海水养殖业破除发展瓶颈,由海水养殖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构建中国海水养殖业资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其协调发展程度。结果表明:2011~2018年中国海水养殖资源与环境发展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经济发展指数则在振荡中上升;中国海水养殖复合系统处于低发展水平下的高耦合中级协调状态,资源-环境及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呈濒临失调的振荡下降态势,资源-经济系统呈振荡增长态势,复合系统协调度地理分布呈北高南低发展态势。建议各地区聚焦发展短板,加强养殖技术创新,以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期推进海水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水养殖产业是我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目前海水养殖产业面临着可持续发展 问题,亟需转型升级。本文在介绍海水养殖转型升级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型的内外部环 境、目标,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海水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海水养殖作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海洋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工业化海水养殖建设是加快渔业现代化、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生产体系的科学技术、设施装备、管理方法3个层面对比分析美国和日本发展工业化海水养殖的有益经验,探讨其对中国发展工业化海水养殖的启示,以期实现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水养殖提供了大量水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缓解了对天然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中国的海洋鱼、贝类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幅度增长,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然而,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自身污染加剧、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海水养殖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在改善水质,促进健康品种养殖方面展示了良好前景。分析研究海水养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挖掘海水养殖潜力,推动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发展渔区经济,增加渔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我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态修复技术的进展,对海水健康养殖的发展构想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提供了大量水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缓解了对天然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中国的海洋鱼、贝类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幅度增长,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然而,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自身污染加剧、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海水养殖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在改善水质,促进健康品种养殖方面展示了良好前景。分析研究海水养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挖掘海水养殖潜力,推动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发展渔区经济,增加渔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我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态修复技术的进展,对海水健康养殖的发展构想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以福建省东山县为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探索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坚持陆海兼顾、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在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路径,为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具有参考性的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构建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耦合协调模型,运用熵值法对东山县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东山县2015-2018年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变化趋势。【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东山县耦合度协调总体呈衰退趋势、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衰退,未建立长效运行机制;还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海洋环境的质量日趋下降、海洋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培育海洋生态文明意识、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养殖环境质量及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养殖提供了大量水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缓解了对天然渔业资源的捕捞压力.中国的海洋鱼、贝类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后大幅度增长,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海洋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然而,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自身污染加剧、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海水养殖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得以不断发展,在改善水质,促进健康品种养殖方面展示了良好前景.分析研究海水养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挖掘海水养殖潜力,推动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发展渔区经济,增加渔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针对我国海水养殖环境质量的现状和问题,结合生态修复技术的进展,对海水健康养殖的发展构想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舟山海洋水体质量逐渐降低,海洋水产品的种群数量和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海水养殖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以海为生的渔民的投入和产出严重失衡,进行捕捞和海水养殖获得的经济收入不理想,甚至难以维系生活,同时这种环境变化还对渔民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为摆脱这种负面影响,舟山渔民必须树立生态意识,走生态生产之路,实现渔业经济的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采用多元层次分析法,从海洋经济系统敏感性和适应性2个层次建立江苏省海洋带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定量测算2001—2012年江苏省海洋带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江苏海洋带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呈现综合上升趋势;(2)敏感性指数"先升后降再升",但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减少陆源污染物排放、加快海洋可再生资源的产业发展都是降低海洋经济与环境系统敏感性的关键举措;(3)适应性指数逐年稳步提升,表明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管理、业已形成的以海洋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开放型海洋经济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海洋经济与环境系统适应性。最后,从加大海洋污染排放控制管理、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经济空间布局等角度,提出有效提高江苏省海洋带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江苏海洋带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低碳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海洋渔业碳平衡是转变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海洋生态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限定和分析了海洋捕捞渔业碳排放与海水贝藻养殖碳汇内容及核算方法,并综合两部分内容整体探讨中国海洋渔业碳平衡状态,利用2010年和2014年数据进行了区域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相关沿海省份海洋渔业处于碳赤字状态,浙江省的碳赤字规模最大;2007-2014年海洋渔业碳平衡状态长期趋势拟合结果显示,我国海洋渔业碳赤字特征正在以平均每年1.58万t的规模缩小。最后,从渔船装备升级与节能技术产品应用、调整海洋捕捞渔业生产结构和提高海水贝藻养殖碳汇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尽快实现海洋渔业碳平衡。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海藻、海草与经济渔业作物共生系统的研究。根据海藻、海草在海洋生态养殖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中国当前的生产现状,对海藻、海草在中国海洋牧场中的实践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谢宗新 《农业与技术》2013,(8):161-161,203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过去传统在海洋捕捞中获得的海洋出产物海水虾,已经进入了全面的规模养殖阶段,养殖技术经过不断的摸索逐渐形成体系。针对性的药物研发已经越来越成熟,养殖的系统也逐渐的完善,能够对养殖户进行全程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能够很好的对海水虾的疾病进行预防,保障海水虾能够正常的存活和生长,从而达到预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 《新农村》2012,(11):56
最近,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黄洪辉、古小莉、孟霞、黄珂、廖秀丽等发明的"一种海洋有机物降解葡萄球菌菌株HGMC412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海洋有机物降解葡萄球菌菌株及其在处理有机物污染海水中的应用。该菌株具有高效有机物降解能力,能快速有效地去除受有机物污染海水中的有机物,并且对海水养殖生物没有毒害致病作用。该发明对去除海水养殖环境中高浓度有机物污染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和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的变化范围和协调度等级,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系统自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1990—2002年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1990—1998年呈弱度失调在5级以下、1999—2002年呈弱度协调在6级以上;系统协调度的变化主要受子系统影响,1990年的系统协调度低主要是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1998年系统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从研究时段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协调度主要随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变化而改变,通常表现为经济子系统是提升协调度、生态子系统是降低协调度,揭示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是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目前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的参考标准适用性问题,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特征将其分为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四个子系统(RESE系统),从四个子系统中筛选20个代表性指标构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OPSIS模型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其改进以消除模型局限性,并以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为例对其RESE系统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RESE系统整体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皖南地区明显优于皖北地区,仅芜湖、合肥、黄山、宣城四市处于比较协调状态,且四市存在地域相近性。改进后的TOPSIS模型可以解决参考标准适用性问题,能为后续RESE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提供准确数据,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同时也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海水养殖主要是指水域内符合水产生物生态结构的一种养殖方式,它是我国沿海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也是海洋产业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目前的海水养殖业以提高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为目标,已纳入国家重点战略规划。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利用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形成了海水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解决,本文对海水健康养殖的构想与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的协调与系统的健康发展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生态相对脆弱的草原地区,如何将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草原生态修复的视角,借助统计和调研数据,依据DPSIR(Driving force,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概念框架,构建了生态经济系统的DPSIR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预测了生态修复对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及社会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W县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现状,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结合耦合模型与系统学思想,采用CRITIC-TOPSIS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乡镇数据库等数据,以W县为研究区域,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该地区2021年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以该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均值来看,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处于上升期,社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好,空间上相似性和差异性兼具;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整体处于勉强协调以上阶段,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度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19.
探讨"生态-经济-城镇化"三维系统(以下简称"EEU"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以期为推动三者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参考。以南疆五地州为例,在构建EEU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南疆五地州EEU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南疆五地州EEU系统评价值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系统评价值呈波动上升态势,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值;(2)南疆五地州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度上升等级不同且未能达到优质协调等级,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有经济发展滞后型和生态环境滞后型两大类;(3)未来5年南疆五地州协调度将稳步提升,但演进差异明显。基于此,提出要遵循科学方法,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突破薄弱环节,推进系统协调发展,重点关注克州,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福建省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协同度函数,计算出福建省2000-2014年的协同度和综合发展指标值,且对实证分析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实证结果显示:2000-2001年度福建省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处于基本协调,2002-2010年福建省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处于中度协调,2011-2014年处于高度协调状态。这显示在2000-2014年的经济发展时期,森林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度从基本协调向较高级协调发展,整个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位于较好的协同水平下。政府政策、环保意识和产业结构对森林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