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玉米消费的内部结构,研究得出,中国玉米消费的4种用途总量均逐年增加,美国食用、种用、工业用增加但饲用消费量却呈下降趋势。从消费占比指标看,中美两国均表现为食用、种用、饲用消费量占比下降,工业深加工消费量占比上升。中美玉米工业深加工内部消费结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均有向燃料乙醇和淀粉糖集中的趋势。因此,在对中国玉米消费状况进行分析时,美国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了近20年来世界及主要国家马铃薯生产、消费与贸易演化。发现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缓慢下降,单产不断提高,产量有所增长,并呈现由欧洲向亚洲、由温带产区向低地热带产区、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中国、印度、孟加拉国马铃薯消费显著增长,而欧洲国家消费大多下降。欧美国家马铃薯出口在世界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以种用、制粉和加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而中国、埃及等新兴出口国家则以冷冻、冷藏马铃薯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尽管欧美国家在马铃薯生产、消费和贸易中占比有所降低,但仍居领先和主导地位。根据分析结果,从加强育种、发展加工、拓展出口等角度对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根据FAO统计数据,对1961-2010年间中国三大主粮及马铃薯的供应消费情况和单位作物产量的需地面积进行计算和比较,主要结论如下:1粮食消费需求不断上涨,近几年马铃薯相较于其他三大主粮市场需求变化幅度更大;2马铃薯的人均供应量已超主粮之一的玉米;3四大粮食作物单位产量的需地面积下降区间在不断减小;4单位产量马铃薯的需地面积和下降区间始终小于三大主粮;5马铃薯种植面积占耕地比例不足5%;6在假设年消费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产出同等重量的作物,若用马铃薯来相应的替代水稻、小麦、玉米,所需耕地面积在2010年一年间仅需原有36.08%。建议加大对马铃薯的产业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的制定,研制出更多以马铃薯为原材料的食品,改变老百姓的消费和饮食观念,使得耕地节约的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在非谷类作物中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近些年来,由于欧洲人对方便食品的需求增加,西欧的鲜马铃薯直接销售量有所下降,在荷兰1947年的新鲜马铃薯的消费量按人口平均为140公斤,但到1984年却降到22公斤。主要是鲜薯食用时要加工制作,不如方便食品来得方便、省时间,因此,马铃薯加工业开始发展。英国在50多年前开始生产著片,欧洲则是从六十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我国稻米消费特性及消费变动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利用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定量分析了中国稻米消费需求对国内及亚洲其他国家产生的经济影响.消费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稻米消费具有地域差异性及品种多样性,并且近年来稻米的消费需求出现较快下降趋势.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稻米消费需求的变动,对中国农业、中国非农产业附加价值的影响较大,对亚洲水稻、亚洲农业、亚洲非农产业附加价值的影响较小.在对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产业附加价值的影响中,以对亚洲非农产业的影响为最大.此外,对于中国水稻产业的附加价值,中国农业对其影响最大,亚洲水稻产业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定西市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综合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支撑,增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信心,分析区域内在自然和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国内马铃薯消费、加工和国际贸易量的增加拉动需求变动、以及实现马铃薯单产增加的可行性和马铃薯相对其他粮食作物比较效益突出的现实表现等情况。结果表明,定西市境内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合时的气候特征、充裕肥沃的耕地资源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优势所在;方便快捷的区位交通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基础优势所在;国内消费和加工需求持续增加、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以及比较效益突出带来的机遇将成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后发优势所在。这些优势组合后所形成的优势合力,必将成为推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7.
定西市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综合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世福 《农学学报》2011,1(5):44-49
为了研究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优势支撑,增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信心,分析区域内在自然和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国内马铃薯消费、加工和国际贸易量的增加拉动需求变动、以及实现马铃薯单产增加的可行性和马铃薯相对其他粮食作物比较效益突出的现实表现等情况。结果表明,定西市境内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特殊合时的气候特征、充裕肥沃的耕地资源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优势所在;方便快捷的区位交通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基础优势所在;国内消费和加工需求持续增加、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以及比较效益突出带来的机遇将成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后发优势所在。这些优势组合后所形成的优势合力,必将成为推动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马铃薯的市场需求,主要有食用、工业用和饲用等3个方面.食用包括鲜食、炸薯条(或片);工业用主要利用马铃薯加工淀粉、酒精等;饲用则利用马铃薯来加工成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小麦消费趋势和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峭 《农业展望》2005,(1):14-17
中国小麦消费的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粮食市场和食物安全,而且会对世界粮食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小麦消费总量近10年由增到减,占谷物消费总量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小麦消费结构中,食用和种子消费比例基本稳定,损耗比例逐渐下降,饲料和工业消费比例稳步上升;优质小麦消费增长很快,进口和国产优质小麦消费比例分别经过下降和上升过程,现阶段分别稳定在20%和80%左右;城镇居民小麦消费数量减少、消费支出增加,直接消费减少、间接消费增加,农村居民细粮消费提高、粗粮消费减少,自留口粮减少、市场购买数量增加。展望未来中国小麦消费趋势,总量稳中趋降,结构迅速变化,消费链逐步延长,品种日益专用化。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我国玉米产业振兴之路虽仍处在发展阶段,市场上依然存在不合理现象,但就现有玉米产业角度考虑,我国玉米产业优势明显。一是饲用玉米需求稳定增长;二是玉米深加工业蓬勃发展,市场潜力较大;三是食用、种子用等玉米消费量将维持现在的消费水  相似文献   

11.
大豆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据重要位置,实现大豆供需平衡是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一环。当前,我国大豆产量长期低位徘徊而大豆消费需求日益增长,针对上述矛盾,以大豆消费为切入点,研究我国大豆消费量与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探寻实现大豆供需平衡的路径。从压榨消费、口粮消费、种用消费、损耗消费4个维度出发,定性分析影响中国大豆消费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构建ARIMA模型,对我国2021—2030年的大豆消费量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大豆消费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养殖业发展、加工业发展、饲料替代效应、油脂替代效应、城镇化发展、人口增长、收入提高、政策影响和科技进步等;(2)未来,我国大豆消费总量增速有明显的放缓趋势,到2025年和2030年我国大豆消费总量将分别达到13 734.23万t和15 698.46万t;(3)未来10年,我国大豆压榨消费量持续上涨,仍将是大豆消费的第一大用途,食用消费稳中有升,种用消费基本稳定,损耗略有下降。基于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大豆仍将长期面临供应不足、过度依赖进口的风险,需从扩大生产、引导消费、适度进口等方面协同发力,促进大豆供需平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鸡生产与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茵 《农业展望》2013,(10):68-74
分析了中国肉鸡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变动特征。生产方面,中国鸡肉产量增长较快,在肉类中比重增加;肉鸡养殖的地理集中和向大企业集中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消费方面,中国鸡肉消费总量和在肉类中比重不断增加;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之间的肉鸡产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定量计算了消费者针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应,对鸡肉需求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鸡肉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城乡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农村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城镇。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鸡肉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肉鸡消费的价格弹性变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中国肉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增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玉米消费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玉米需求在过去30多年间持续增长,并且近十几年增幅明显提高。目前中国玉米主要用于饲料消费、工业消费、食用消费及种子消费,在流通中还会产生一些损耗。近年来,中国玉米消费呈现饲料消费稳步增长、工业消费快速发展、其他消费基本稳定的特点,预计2016年生猪养殖将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饲用玉米消费的恢复,玉米工业消费也将较上年出现一定的增长,但是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及畜禽存栏量的低位将制约饲用玉米及工业玉米消费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4.
市场快讯     
2003年春小麦产量下降对玉米价格的影响预计2003年中国小麦产量将连续第四年出现降低,原因在于政府鼓励农民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而增加经济作物播种的面积。来自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预计2003~2004市场年度春小麦播种面积仅为190万公顷,较上年度减少5%,预计产量为580万吨,较2002~2003年度下降7.48%。 我国小麦需求状况,饲用和加工业小麦消费数量出现增长,年度消费总量基本保持平稳。有关方面基于供求关系上述变化分析,2000~2002年小麦新增供给量均低于消费量,小麦结存量因此出现减少,库存结构将同时变化,这一状况在2003年将继续存在,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影响全球主要国家马铃薯人均消费量的主要因素,为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方法]利用全球主要马铃薯消费国1994~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对马铃薯人均消费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马铃薯及其替代品价格、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传统是马铃薯全部消费和食用消费的共同影响因素.从全球来看,马铃薯和小麦、稻米满足替代品经济特性,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并非如此.农业GDP占总GDP比重(P<0.01)和农业资源稀缺性(P<0.1)均对发达国家马铃薯消费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两者均对全球马铃薯人均消费影响不显著(P>0.1).此外,消费传统也对各国马铃薯消费量产生重要影响.[建议]为更好地推进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政府应加强消费者认知教育,开发马铃薯新型消费产品,提高马铃薯消费层次,并通过建立产业扶持政策降低生产成本,以形成马铃薯市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瑞典、挪威与俄罗斯3国在马铃薯消费总量、消费结构与消费方式方面的现状及变化情况,指出能够适时调整消费结构,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马铃薯加工食品推陈出新,不断满足人们对健康、营养、便捷食品的需求,是这些国家马铃薯产业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与饮食结构转变升级过程中的共同经验。在中国推进马铃薯主食产业化过程中,应借鉴先进国家经验,深入调研消费市场,研发既营养健康又适宜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主食产品,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营养消费一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长期及短期影响因素,探讨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981-201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分别由4.8 kg和1.9 kg增长到9.1 kg和6.9 kg,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与人均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人均收入水平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量的短期影响程度最大,且农村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城镇居民;食用植物油价格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健康信息还未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产生负向影响;消费习惯对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城镇居民的消费惯性大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对食用植物油人均消费短期变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调节力度较强;从长期来看,促进农村食用植物油消费市场发展必须依靠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美国食糖消费规模及其结构的动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回顾1961-2008年美国食糖产量、消费和贸易变动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食糖消费规模及其结构的演变状况,得出几点启示.一是美国40多年的食糖产业发展,未能扭转产不足需的市场状况,这决定了美国必然采取积极的政策以稳定食糖产业发展.二是美国食糖人均消费经历了下降后稳中有增的态势,目前食糖人均年消费约为29~32kg.三是美国食糖消费结构中,工业消费的总量、变动趋势决定着食糖消费的变动方向;工业消费中,面包、谷物食品相关产品和糖果点心产品的消费占食糖工业消费的60%以上,且仍呈上升态势;非工业消费中,批发贸易商消费占非工业消费的61%,且其变动趋势和非工业消费高度相关.四是美国食糖消费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和稳定的季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欧洲畜牧业的变革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欧洲畜牧业新动向 2000年分别暴发于比利时的二噁英事件和英国的疯牛病及羊发抖,2001年3月19日在英国12个农场发现口蹄疫等,在欧洲大陆引起强烈震动,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出现严重危机,消费意向表现出难以逆转的重大转变。据报道,目前欧洲的牛肉消费量剧烈下降,欧盟15国消费量普遍较疯牛病危机前减少了40%,德国甚至减少了57%。受其影响,其他畜产品的消费数量和价格也明显呈下降趋势。面对这次危机,欧盟及其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如英国对疯牛病疫区采取严格封锁,各国均禁止牛肉及其制品的进口,英国与德国…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粱产量及品质改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对高粱种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集中体现在高粱生产应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上。高粱产品的食用数量已明显减少,饲用、酿造用及其它工艺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育种工作应由单纯地选育食用高产品种(杂交种)转向经济效益上有竞争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