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2000年本地引进杂交粳稻试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至2007年本地种植杂交稻"常优1号"、"甬优8号"等品种近万亩。为积极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模式,本站开始了杂  相似文献   

2.
“申优一号”杂交粳稻,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用“8204A”作母本,“R161-10”作父本,经杂交配组而成。我镇1998年年旨,经试验种植,较原推广的“8优161”早熟、稳产、高产、易栽。1999年及2000年种植面积均2500 亩,平均单产达622.7kg,较“8优161”亩增产12.5kg,较常规粳稻“95-22”亩增产25.7kg。“申优一号”还表现省肥、省工、节本、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杂交粳稻是通过三系配制的杂粳良种,我区引进至推广已有10多年历史。其品种有“寒优”、“泗优”、“8优”、“86优”“申优”、“常优”等,种植杂交粳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省工、省肥、节本等优点。一般亩产量在550kg,丰产方高产田块亩产量可达650~700kg。杂交粳稻已是我区农户欢迎种植的品种,是不可缺少的优质良种,每年种植面积4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4.
“浙粳22”(原名ZH222)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和杭州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中熟偏迟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审委审定(浙审稻2006013)。属密穗型中熟晚粳稻;株高适中,茎秆粗壮,较耐肥抗倒;分蘖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后期青秆黄熟。适宜杭州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列入省水稻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5.
新引进5个籼型杂交粳稻品种作双晚种植,与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引进的5个粳稻品种实收单产都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其中"甬优538"实收产量642kg/667m~2最高,"春优84"实收产量610.5kg/667m~2居第二位,"甬优1540"实收产量535kg/667m~2居第三位,"甬优538"可作为祁阳县晚粳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6.
2011年杂交粳稻甬优16在姜堰市的栽培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6群体库容量大,综合抗性强,熟期早,米质优,省肥节本,增效明显。该品种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集超高产、优质、多抗(抗条、抗倒)、熟期早等优势为一体,适宜在苏中、苏北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灌南县种植业主要为稻麦轮作,常见的稻作模式为手栽、抛栽以及机插三种,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比较三种不同栽培模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以探寻当地最适宜的中粳稻栽培模式,为当地水稻栽植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手栽、抛栽以及机载三种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及产量指标、生育期、种植经济效益。【结果】机插这种栽培模式中粳稻实际产量为最高,较手栽及抛栽两种模式分别增产3.44%、1.59%;相较于手栽、抛栽均可缩短水稻的生育期,其中抛栽可缩短3天,机插可缩短11天;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种植纯收益由高到低依次为机插、抛栽及手栽,机插、抛栽植分别较手栽可增加种植经济效益2488.6元/hm22056.6元/hm2。【结论】在灌南县中粳稻栽培中,机插这种栽培方式可有效提升水稻产量、缩短水稻生育期、增加种植经济效益,是三种栽培模式中最为“省工、节本、增效”的栽培模式,值得在当地水稻种植区域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新余市推广夏天无—毛豆—粳稻一年三茬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多年。该模式技术成熟,复种指数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高,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推广了高效经济作物,优化了种植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也是农村扶贫的好产业。目前全市推广应用该模式面积2 000多亩,一般亩产夏天无250 kg、毛豆650 kg、粳稻600 kg,合计年亩产值10 200元。  相似文献   

9.
粳稻小麦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阳市平桥区地处豫南,现有总耕地8.8万hm2,农作物种植面积11.6万hm2,属稻麦两熟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豫南"籼改粳"进程的加快,平桥区优质粳稻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但粳稻收获期偏晚,遇阴雨天气影响小麦种植。基于此,我们大力推广了粳稻与小麦套种技术,既不影响小麦播期,又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益显著,深受农民和种田大户的认可。一、推广粳稻套种小麦的重要性粳稻套种小麦,没有了腾茬压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巨鹿县油葵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已达到6万亩,油葵一玉米种植模式也随之发展起来。油葵、玉米均为省工、省时的作物,投入少,收入高,效益可观。其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该文概述了江苏省兴化市东北片大面积种植西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西瓜-粳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析了西瓜-粳稻轮作与小麦粳稻轮作的比较效益,重点介绍了西瓜的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措施,简要介绍了粳稻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秧种植和小秧机插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均能安全齐穗.但全生育期缩短14-15d;大秧人工种植区平均产量7122kg/hm^2,接近或略高于当地常规晚粳的产量水平;小秧机插种植区平均产量5475kg/hm^2,产量水平低于当地常规晚粳。杂交粳稻甬优8号作连作晚稻栽培以采用大秧种植为宜。  相似文献   

13.
杂交晚粳甬优1540品种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甬优1540是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偏籼型杂交晚粳稻,201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4017)。2014年,洲泉镇清河村种植甬优1540高产示范方120亩,平均亩产745kg,比全镇晚稻平均单产578kg增产28.8%。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介绍如下。l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甬优1540具有超高产潜力。2011年参加省单季籼粳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682.7 kg,  相似文献   

14.
溧阳市杂交籼稻再生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再生稻在江苏省溧阳市种植的适宜性及群体特征特性,以"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杂交籼稻再生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再生稻每667 m2产量合计可达854.3 kg,较大面积种植一季稻增产30%以上。同时,再生稻头茬收获早,大米上市日期提前,填补了市场空白。此外,与传统稻麦两熟种植模式相比,种植再生稻具有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药、养地、增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我镇从常熟市农科所引进优质杂交粳稻"常优1号"试种20亩,2001年连片示范339亩,2002年全面推广种植3140亩,三年共种植3499亩,平均亩产673.5kg.突出表现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受到广大种植户和粮食部门的欢迎.但水育秧秧苗难拔,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01年起特进行旱育稀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杂交籼稻占籼稻种植总面积的70%左右,而杂交粳稻仅占粳稻种植面积的3%左右,前景巨大。通优粳1号是于2009年育成的杂交粳稻,2013年通过江苏审定,每667m2产650kg以上,属于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本文就杂交粳稻新品种"通优粳1号"的产量水平、品质特性、抗病特性以及栽培技术做简要的概述,为培育优质杂交粳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粳稻属淮河以北单季稻区的主导品种,在赣江流域双季稻区一般很少种植,甚至没有种植。为了科学合理利用粳稻的超高产生理优势,充分利用南方耕地及气候资源,打破北粳南移的种植界限,探索粳稻在赣种植可行性,2011年本站利用甬优8号、甬优12号、甬优15号杂交晚粳作二晚试种,在每亩基本蔸分别只有1.30万、1.45万、1.50万蔸的前提下,仍然取得了亩实产干谷495.8 kg、506.6 kg、497.8 kg的理想结果,为合理调整籼粳种植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顺州坝在连续5年干旱的情况下,2013年全面实施粳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8 000余亩,平均亩产达624.7 kg,比常规栽培亩增产103.9 kg;高产攻关试验田最高亩产达812.2 kg,再次创下顺州坝粳稻产量历史新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油菜-西瓜-晚粳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如东县地处长江下游沿江沿海地区,常年种植水稻80万亩,近几年水稻单产稳定在600kg左右。为使本县水稻生产持续稳产高产,更上新台阶,我们经三年试验、示范研究,组装配套出迟熟中粳稻旱育稀植亩产650kg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