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大豆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为害舞钢市夏大豆的害虫有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蜱螨目等2个纲、7个目、17个科30种。其中半翅目的豆盾蝽和鳞翅目的豆荚螟,田间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为严重,是为害该市夏大豆最重要的害虫,应作为夏大豆害虫防治的主要目标;其次为鳞翅目害虫中的大豆卷叶螟、大豆造桥虫和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2.
<正>大豆是舞钢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在4万亩左右,占全市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4%以上。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抅的调整,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因此,大豆的优质高产是关系舞钢市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然而在大豆生产中豆盾蝽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制约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豆盾蝽属半翅目,龟蝽科。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密集在大豆茎秆和豆荚,其次是叶柄和叶脉及花蕾等处群集危害,刺吸汁液,影响大豆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叶片枯黄,茎秆变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豆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发现:为害舞铜市夏大豆的害虫有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蜱螨目等2个纲、7个目、17个科30种。其中半翅目的豆盾蝽和鳞翅目的豆荚螟,田间发生量最大,危害最为严重,是为害该市夏大豆最重要的害虫,应作为夏大豆害虫防治的主要目标;其次为鳞翅目害虫中的大豆卷叶螟、大豆造桥虫和斜纹夜蛾等。  相似文献   

4.
点蜂缘蝽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现象的主要因子之一,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降低“症青”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介绍了点蜂缘蝽的生物学特点和为害方式,总结了现有的化学农药、聚集信息素、天敌和农业措施等防治方法,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中防治点蜂缘蝽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豆蚜虫是朝阳地区大豆最主要害虫之一,多数年份严重发生,对大豆生产造成严重为害,尤其在7月份,大豆生长茂盛,温湿度条件适宜,最容易迅速繁殖,暴发成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极易造成严重产量损失,所以必须做好预测预报,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药剂,才能避免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6.
1990年-1992年在南宁两县一郊共测试12个品种65块田水稻主要病虫复合损失率,建立了早、晚稻多病虫为害产量损失的多元二次模型,经卡方测验,两模型精度较镐,基本反映了多种主要病虫与产量损失的真实关系,利用建立的早、晚稻多病虫的为害产量损失模型,研究稻纵卷叶暝,稻飞虱,稻瘿蚊,稻蝽类,纹枯病复合防治指标,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并修订这四虫一病的防治指标,经过1993年在南宁市131.29万亩水  相似文献   

7.
大豆红蜘蛛虫害的有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生产中常常受到各种害虫的危害,并因此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害虫可以危害大豆的各个部位。危害大豆叶、荚的害虫主要有大豆红蜘蛛、大豆食虫、大豆草地螟、大豆蚜以及豆荚螟等。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大豆红蜘蛛害虫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8.
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大豆的为害及损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田间接虫的方法 ,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不同密度的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秋大豆的为害及产量损失。结果表明 ,大豆叶片和幼荚是同型巴蜗牛为害的主要器官 ,形成大量的破叶是花荚期大豆受害的典型症状。大豆产量损失率与花荚期幼荚受害数、蜗牛密度、瘪粒率及百粒重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大豆产量损失率及防治费用等制订了花荚期秋大豆同型巴蜗牛的防治指标 :每百株 2 0头成贝 ,或者每株新被害幼荚0 .1 5个。  相似文献   

9.
<正>1国外农业协同创新的典型案例1.1美国"大豆生产系统中的害虫综合管理"项目大豆是美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0%以上。然而,大豆生产受到各种病虫害侵袭,且其分布逐步扩散,并逐步适应一些防控措施。在中南部地区,每年有70%以上的大豆遭受蝽象、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危害,每英亩的产量损失加上防治成本达51.76美元。在中西部地区,大豆蚜可进一步造成3%的损失,估计年损失额达到24亿美元。短期内,病虫害蔓延的复杂性导致难以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全面准确地总结病虫危害损失统计标准,提高大豆病虫害统计的准确性,科学评估病虫害对大豆的危害。2013年,进行颍州区大豆病虫草害综合危害损失评估试验。结果表明:专业化综防区、农民自防区、杂草防治区、病虫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6%、82.5%、94.3%、88.6%。专业化综防区的大豆产量最高,为2788.35 kg/hm2,经济效益最高,为14168.76元/hm2,农民自防区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次之,杂草防治区的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差。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田间自然危害,人工接虫和模拟危害的方法,就棉田二、三、四代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luralis Jak.)的危害损失和经济损害允许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①二代中黑盲蝽的危害,不至于造成棉花产量损失。②三代中黑盲蝽危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随虫口密度呈不对称S形增长,其损失率概率单位(P)与虫口密度(x)的数学模型为:P=5.72301gx-4.3561。最大损失量为10.43kg/亩。③四代中黑盲蝽的危害损失随虫口密度的增加而增加。④三、四代中黑盲蝽的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分别为百株虫量27头和37头。  相似文献   

12.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ra gleines) 在土壤中随密度增加,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危害损失逐渐加重.通过试验研究,导出一个由不同密度下孢囊线虫危害造成大豆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方程式:y=32.86+0.38x,实测得出大豆生产水平在每亩130公斤产量下防治指标为百克土壤中有9个孢囊线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京郊大豆生产面临严峻形势,北京市种植面积一直在减少。2014年,全市种植大豆4.09万亩,同比减少30.6%,很多农民因种植大豆后遇到绝产或产量、品质严重下降,极大影响了种植户生产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由于十几年来北京市干旱少雨,气候发生变化,原来只有在南方发生的大豆害虫点蜂缘蝽象目前在京郊已普遍发生,其是造成大豆减产、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介绍京郊大豆主要害虫点蜂缘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大豆为害症状,指导防治该虫为害,为京郊大豆正常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中黑盲蝽为害造成产量损失不亚于棉铃虫灾变发生年代。近年来,笔者从其形态特征、发生情况及分布特点、对棉田的为害及影响、重发原因、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为中黑盲蝽的预防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蚜虫是朝阳地区大豆上最主要害虫之一,多数年份严重发生,对大豆生产造成严重为害,尤其在7月份,大豆生长茂盛,温湿度条件适宜,最容易迅速繁殖,暴发成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极易造成严重产量损失,所以必须做好预测预报,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和药剂,才能避免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麦长管蚜为害损失估计及防治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和为害历期是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抽穗、扬花、灌浆3个发育阶段产量损失差异显著,灌浆期间蚜量对产量损失最严重,百株蚜量达1000头,占扬花期开始受害的85.13%,蚜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式为y=0.0088x-0.7582。扬花末期至灌浆期是防治较适宜的时期。在5250~6750kg/hm2产量水平的麦田,其防治指标应为百穗蚜量500头。  相似文献   

17.
大豆是我县栽培的主要油料作物,大豆食心虫的为害是影响大豆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县有大豆栽培的区域均有大豆食心虫发生,部分地区虫食率达5-10%,造成粮食损失4-15%。如对大豆食心虫进行有效防治,可使虫食率降低15-20%,挽回粮食损失6-13%,提高大豆等级1-2级。  相似文献   

18.
2007年饶阳县首次发现点蜂缘蝽为害,2008年危害加重。主要寄主有大豆、豇豆、扁豆、红小豆、刺槐等,对大豆为害较重,虫株率10—100%,对产量及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五(2)代白背飞虱对粳稻的为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 作者于1996~1997 年在中、晚粳水稻品种武育粳 3 号和 So15 上,通过接虫笼罩法结合小区、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虫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五(2)代白背飞虱的增殖规律、为害损失和防治指标⒚结果表明,中、晚粳稻不同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白背飞虱的增长速度不一样⒚同一生育期,低密度的增殖速度要大于高密度,但总虫量高密度处理显著高于低密度区⒚五(2)代白背飞虱百丛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⒚因此,当五(2)代白背飞虱早发或中等以上发生时,必须用药防治⒚控制其危害,防治指标为 180~250 头⒚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我县首次发现斑背安缘蝽,近几年来危害逐年加重,主要为害大豆、豇豆、扁豆等,尤其对大豆危害最重,据9月对大豆田调查虫株率达到85-100%,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