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沟胫天牛亚科后翅翅脉特征在系统分类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比较研究了沟胫天牛亚科18族152种的后翅翅脉,结果表明,后翅翅脉特征在该亚科不同类群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可归纳为3种基本脉型,即翅脉共柄型、基柄残留 型和翅脉基干减退型。后翅翅脉特征具有族级、属级分类学意义,对阐述沟胫天牛亚科不同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地鳖虫属于蜚蠊目,是此目中药用种类的总称,它们都是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目世界记载约有5000种,我国已知约200余种。作为药用常见种类,有属于鳖蠊科地鳖亚科中的中华真地鳖、云南真地鳖、西藏真地鳖、珠穆朗玛真地鳖、冀地鳖,以及属于姬蠊科光蠊亚科中的金边地鳖等。  相似文献   

3.
2005年7~9月在四川省二郎山区域选择不同的海拔区域(1400~2300 m2、300~2600 m、2600~3100 m和3100~3400 m)和微生境(草堆、森林铺垫物、粪便、真菌、腐肉和腐木)进行隐翅虫资源调查,共设置样地72块,收集各海拔区域和各微生境内隐翅虫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数据。结果表明:共获隐翅虫标本2389号,分属12个亚科,75个属,206个种。从个体数量上来看,前角隐翅虫亚科个体数最多,占48.35%,隐翅虫亚科次之,占14.48%;在物种数量上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前角隐翅虫亚科物种数最多,占28.64%;隐翅虫次之,占16.99%,它们为该地区隐翅虫的优势类群;在个体数量上,胸片隐翅虫亚科、毒隐翅虫亚科、异形隐翅虫亚科、尖腹隐翅虫亚科、大眼隐翅虫亚科、筒隐翅虫亚科、和四眼隐翅虫亚科所占比例均在1%以上,它们为该地区的常见类群。总体上,隐翅虫个体数和物种数随海拔的升高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在微生境选择上,草堆和森林铺垫物内隐翅虫个体数和物种数均明显多于其他几种微生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口岸蜚蠊本底情况,以为控制蜚蠊密度和鉴别外来种类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对苏州综合保税区口岸蜚蠊采用粘捕法调查.共捕获蜚蠊61只,全年密度为0.031只/张;分类鉴定为2科2属2种,优势种为德国小蠊;苏州综合保税区口岸蜚蠊密度季节消长与气温密切相关,夏季是防治蜚蠊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5.
美洲大蠊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对美洲大蠊的药理作用和药物开发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它具有药用价值广、不良反应低及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医药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就美洲大蠊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美洲大蠊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居室黑胸大蠊的食性和食物范围。[方法]对黑胸大蠊的食性和食物范围进行调查研究。[结果]黑胸大蠊的食谱范围较广,但不喜啃噬大竹象、金龟子等昆虫尸体。黑胸大蠊为杂食性动物,但比较偏向于肉食。[结论]该研究可为黑胸大蠊的养殖和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胸大蠊是湖北省蜚蠊科中最主要的种类。蜚蠊卵啮小蜂是黑胸大蠊卵荚内寄生蜂,该蜂在湖北年发生3 ̄4代,以预蛹或蛹在卵荚内越冬,翌年初夏开始羽化出蜂。在卵荚内发育历期各代不尽相同,主要与温度有关,随着气温升高发育历期渐短,成虫寿命6 ̄10d。该蜂对黑胸大蠊卵荚自然寄生率31.31% ̄72.30%,平均为49.46%。成蜂雌雄性比为1:0.84 ̄1:0.10,平均为1.0.33。蜚蠊卵啮小蜂对黑胸大蠊的  相似文献   

8.
木瓜蛋白酶提取蜚蠊多糖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木瓜蛋白酶提取美洲大蠊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利用不同梯度木瓜蛋白酶对美洲大蠊进行蜚蠊多糖提取试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最佳酶用量、提取时间、温度等相关参数对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的影响,确定蜚蠊多糖提取的工艺。[结果]试验表明,蜚蠊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300μg/g,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 h。[结论]研究可为建立高效、实用的蜚蠊多糖提取途径提供技术参考,同时也为美洲大蠊的保健药品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蜚蠊卵啮小蜂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胸大蠊是湖北省蜚蠊科中最主要的种类。蜚蠊卵啮小蜂是黑胸大蠊卵荚内寄生蜂,该蜂在湖北年发生3~4代,以预蛹或蛹在卵荚内越冬,翌年初夏开始羽化出蜂。在卵荚内发育历期各代不尽相同,主要与温度有关,随着气温升高发育历期渐短,成虫寿命6~10d。该蜂对黑胸大蠊卵荚自然寄生率31.31%~72.30%,平均为49.46%。成蜂雌雄性比为1∶0.84~1∶0.10,平均为1∶0.33。蜚蠊卵啮小蜂对黑胸大蠊的发生危害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其生物防治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对美洲大蠊的药理作用和药物开发研究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它具有药用价值广、不良反应低及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医药领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就美洲大蠊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美洲大蠊药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福尔马林保存的牙鲆和活体牙鲆肌肉组织中,利用基因拼接的方法首次克隆到1205bp和1295bp的长片段序列。福尔马林保存标本与活体标本DNA序列的同源率为82%;和活体标本的18S rDNA序列相比,标本DNA的碱基缺失率为7%,碱基替换比例为11%。利用福尔马林标本的18S rDNA同源性高的区域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从福尔马林保存的牙鲆和活体牙鲆肌肉组织中,利用基因拼接的方法首次克隆到1205bp和1295bp的长片段序列。福尔马林保存标本与活体标本DNA序列的同源率为82%;和活体标本的18S rDNA序列相比,标本DNA的碱基缺失率为7%,碱基替换比例为11%。利用福尔马林标本的18S rDNA同源性高的区域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蚜蝇亚科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中国食蚜蝇亚科分类研究进展。我国食蚜蝇亚科的分类,早期工作基本上由外国学者进行。80年代后期,国内学者陆续描述了不少新种。到目前为止,中国食蚜蝇亚科已知23属132种。但我国在食蚜蝇亚科的区系研究、幼虫分类等方面的工作仍很薄弱,有待今后去进行。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中国发现的红菇属2个新记录种辛德红菇(Russula thindii K.DasS.L.Miller)和甜汁红菇(Russula sapinea Sarnari Boll.).对采自我国的这2个记录种标本进行宏观和微观形态研究,并对其重要显微特征进行绘图.同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探讨其属内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产野生蔷薇属植物的遗传背景,为其品种演化、系统分类提供分子学依据,也为种间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从而为进一步开发我国丰富的野生蔷薇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50份蔷薇属植物样本、42个种或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SSR标记及单拷贝核基因GAPDH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MAC-PR理论预测不同倍性蔷薇属植物的SSR基因型。结果在29个SSR位点上共计检测出382个等位基因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介于0.413 9至0.934 0之间,平均值为0.798 9。计算Bruvo遗传距离并构建了邻接树,解决了SSR标记在不同倍性样本之间应用困难的问题。同时基于GAPDH基因序列片段构建了50个样本的贝叶斯树。基于SSR标记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50个样本聚成了6个分类群,月季组、桂味组样本聚类效果较好,而其他种类与现有分类系统差异较大。通过测序及克隆成功获得了所有样本的GAPDH基因序列片段,其中,比对后的序列长度为841 bp,变异位点数164个;基于GAPDH基因的聚类结果与现有的分类系统也有较大的差异。结论蔷薇属植物基于遗传关系的分类体系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系统有较大的差别。月季组、合柱组间遗传关系十分紧密;芹叶组、桂味组没有形成单系类群,这两组间可能存在着基因交流事件;小叶组中两个种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斑螟亚科(鳞翅目:螟蛾科)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综述了斑螟亚科Phycitinae的系统分类研究概况,重点论述国内外分类研究历史与现状、族级阶元划分与系统分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斑螟亚科系统分类中存在的区系研究不平衡、系统发育研究不完善、近缘属区别特征不够明确、近缘种形态鉴定不够准确等问题,建议将形态分类与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以研究斑螟亚科的系统分类,并对斑螟亚科系统学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土白蚁(Odontotermes)是一类高等培菌白蚁、对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但其对农林作物尧堤 坝水库和木结构建筑构成严重危害、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随着分子技术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手段已逐 渐应用于白蚁研究中、由此推动了土白蚁属生物学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总结土白蚁属传统形态分类的不足、比较 分子生物技术白蚁分类鉴定中的优势、展示目前在土白蚁属分子分类的研究状况。追溯土白蚁属的起源、分析印度 与中国土白蚁属的关系、回顾大白蚁亚科的系统发育、详述土白蚁属系统发育、探讨土白蚁属与地白蚁属的分类地 位、归纳土白蚁属与共生真菌及其他共生物间的协同进化关系。旨在加深对全球土白蚁属的深刻理解、探究土白蚁 属分子研究的方向、展望新技术在土白蚁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在分子层面分析我国眶棘鲈属(Scolopsis)鱼类系统进化关系,同时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眶棘鲈属鱼类物种鉴定的适用性. 本研究对采集的9种眶棘鲈COⅠ基因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及测序,结合GenBank下载的5种眶棘鲈COⅠ基因序列共同分析.结果表明,14种眶棘鲈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 5;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79 4,种间距离是种内的71.76倍. 在分子系统进化树上,14种眶棘鲈主要形成3个分支:分支Ⅰ包含4种眶棘鲈,这4种眶棘鲈眶下骨均具大棘,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分支Ⅱ包含4种眶棘鲈,分支Ⅲ包含6种眶棘鲈,但进化树部分节点的支持率相对较低,表明COⅠ基因在眶棘鲈属鱼类中可作为有效的DNA条形码基因以区分物种,但不一定适合用于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另外,部分资料中认为是同种异名的条纹眶棘鲈(Scolopsis taeniopterus)与双斑眶棘鲈(Scolopsis bimaculata)、单带眶棘鲈(Scolopsis monogramma),彼氏眶棘鲈(Scolopsis affinis)与黄带眶棘鲈(Scolopsis aurata),本研究COⅠ遗传距离分别为0.160、0.118和0.122,均远大于Hebert推荐的区分不同物种的最小遗传距离2%,各自应分别为独立物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锐减水生态健康状况堪忧。快速、有效地监测水生生物是评价水生态健康,科学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前提。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技术是一种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环境样品中提取DNA并进行测序和分析来反映物种信息的技术。由于该技术只需采集环境样品(水、土壤、沉积物等)便能获得大量物种信息,具有非入侵性、灵敏性及低成本等特点,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实践表明,目前eDNA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阻碍了其常态化、业务化应用。本文从生物多样性调查、入侵和濒危物种监测、食性研究等方面列举了eDNA技术在水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实例;并总结了目前eDNA技术在采样效率、假阳性和假阴性、来源不确定性、数据库缺失和定量结果不准确等5个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挑战;进一步探讨了研究者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突破。最后,对eDNA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人员使用eDNA技术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