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双一流"工程建设过程中,作为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构建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数字标本馆、贝类遗传育种、育苗和养殖、增殖与海洋牧场以及海洋渔业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水产学国家一流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发挥的独特优势作用,同时提出了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目前仍然是制约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因素,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对农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出实验教学类、实习教学类、毕业论文类、创新科研类和社会实践类五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出重视实验教学,加大开放式实验教学;抓好实习教学,整合生产实习模式;做好毕业论文,健全毕业论文管理;加强科研训练,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参与社会实践,拓展素质计划等5点抓好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机械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更好地培养农业机械装备创新人才,安徽农业大学坚持传统实验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以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实验资源,建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平台以拖拉机关键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和拆装工艺为主要内容,集文字说明、动画视频、实物展示三种信息于一体,以三维数模的方式展现拖拉机各系统的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创新提出虚实双向交互教学模式,学生线上开展虚拟仿真自主学习,线下实物认知与实践操作集中学习,为农业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山东大学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按照“全局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不断改革创新,建设了基于“五化一体”的开放型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要素+模块”的两库三平台开放型管理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5.
虚拟仿真实验解决了许多传统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其林业特色,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打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建成了一大批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包括林学、信息等专业在内的广大学生提供了便捷和有效的实验教学手段,有力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高校,遵循国家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立足从实践出发,积极探索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结合吉林农业大学农工学科自身发展情况,从实验教学中心定位、实验教学改革、实验队伍建设及实验室开放等方面对构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初步探究。利于提高吉林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农工类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树斌  景芸  倪川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170-172
近年来,虚拟仿真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该文基于森林培育学实验内容多样、周期长、实践性强、系统性强及实验场所开放性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森林培育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有利于森林培育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VIEW和Multisim的电子电路虚拟实验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LabVIEW虚拟仪器图形化编程平台开发与电子电路类实验有关的虚拟仪器,主要包括虚拟示波器、虚拟信号发生器、虚拟频谱分析仪。利用在线实验指导学生使用Multisim 10电路仿真软件开发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仿真程序。在计算机上建立了虚拟电子实验室,弥补了硬件环境下实验教学的不足,改进了电子电路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尝试整合与优化相近专业的部分实验内容。提出了将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实验改造为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的探究性实验的思路,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研究生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改革和完善实验成绩考核方式,建立了一个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基础系列课程是面向全体农科类专业本科生和部分非农科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专业研究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分析,构建了突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生物学基础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包括"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体系、"三三式"实验教学体系以及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以及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体系,有效的保障了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实践表明,生物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对培养高素质农科类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等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业设计、科学研究、实验教学等领域。为了满足国家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以及提高信息化背景下高等学校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教育部计划2017年-2020年起开展约1000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推动高校积极探索虚实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改革,形成线上虚拟资源,线下真实操作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泰山生态环境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融合三维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及其数据库和网络通讯技术,来构建智能化、人性化、交互性的虚实结合、相互补充的实验教学资源。建立泰山生态环境野外实习虚拟仿真实验网站,为本校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社会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虚拟泰山环境实训实验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12.
虚拟仿真技术是用计算机系统模仿真实系统的技术,它充分利用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为大众提供一个可以与虚拟世界交互的三维空间。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立能够利用开放性的信息环境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工作。介绍了微生物学的学科定位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技术优势,阐述了传统微生物实验教学在表现内容、知识反馈、实验操作、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室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兽医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科发展要求,采取的规范实验室管理的4项措施,包括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制度实施;创建实验平台,构建"统管、共享"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信息平台,实现网络管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切实做好防护措施。提倡建设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政策导向,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科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科类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实验课程整合与教学内容优化相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新技术、建立多元化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等4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农科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围绕"一个重视、二个加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对华中农业大学农科类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评体系进行了改革,开展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活动,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可以为进一步改革农科类专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农学类实验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高校实行学分制后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这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实验教学存在不足,山东农业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对农科类实验课的开放式教学作了改革实践,探讨了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硬件建设、运行和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了"四位一体"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及智能网络化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性大学开办涉农学科专业,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出现的农科类人才培养新现象。综合性大学应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新时期"新三农"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改造和创新农科类传统学科,构建新型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吉林大学农科类专业为例,具体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仿真教学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现象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植物生长是农业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虚拟植物生长仿真教学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了解。目前常用的虚拟植物生长仿真方法,实现过于复杂,不便于在教学中实现。在参数关键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农业规则,提出了一种教学型虚拟植物生长仿真建模方法,并使用Unity软件构造了虚拟番茄生长仿真建模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便于实现,很适合实现虚拟植物生长仿真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农业类课程的学习更加直观、生动。  相似文献   

19.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103-105
针对目前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或者技术前沿脱节,及湖南文理学院农科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农业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以湖南文理学院第一个教育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的建设为契机,进行了基于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农科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互动性研究与实践。在进行地方高校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提出校企联合培养农科专业人才新模式;遴选合作培养企业,与企业共同制定农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定考核评估体系;探索"双师型"队伍建设与农科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在建设好基地的同时,打造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双师教学队伍,培养了适合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农科专门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借鉴一些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管理等问题,并分析了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提高投资力度,加快同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对促进教学资源的优质整合与共享,提高实验技术与手段,提升高校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加强管理更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