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我国畜禽固体废弃物自然堆放管理过程中含氮气体排放欠缺系统研究、排放规律尚不清晰的现状,以长江流域生猪固体废弃物典型自然堆放方式为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化学发光法、磷酸甘油溶液吸收法对猪粪固体堆放下N2O、NOx和NH33种主要含氮气体排放进行了一个堆肥周期的系统观测,深入研究了猪粪固体堆放管理方式下3种含氮气体排放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一个堆放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固体贮存堆体最初含水量较多的情况下,NH3前期排放较多,后期排放比较少,受堆体氨态氮浓度影响较大。N2O和NOx的排放规律基本相同,都呈现前期排放量较小,后期排放增多的态势,这与降雨导致的酸性环境加剧硝化反硝化作用有关。堆体表面与堆体内部剖面N2O的排放趋势基本相同,而堆体下部土壤剖面的N2O受堆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化亚氮(N2O)的环境效应显著,研究N2O的排放机理及影响因素对减少N2O排放和改善全球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和非生物途径均可产生N2O,是N2O的重要排放源.由于受人为干扰频繁,农田土壤中N2O的产生和排放过程受到环境和农田管理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介绍了土壤中N2O的产生机理,重点论述了肥料施用和土壤水热状况等关键性因素影响土壤N2O产生和排放的作用机制,以期为N2O的减排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土壤N2O吸收和消耗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N2O排放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氮素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N2O最重要的排放源,近年发现土壤在排放N2O的同时存在明显的负排放现象即N2O吸收和消耗现象。通过回顾N2O负排放现象的提出,分析土壤N2O负排放的物理途径、化学途径和生物学途径,认为生物途径是N2O负排放的主导途径,重点讨论了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过程的环境条件,论述了调控生物活性的土壤氧气/水分含量、土壤碳/氮含量、土壤pH值等因子。但由于消耗N2O的生物群落的产生较为复杂,提出了土壤N2O负排放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控制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揭示碳氮循环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我国不同栽培方式(露地与设施)及不同省份番茄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基于生命周期法,遵循农田生态系统的全环式路径,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20》数据,对我国露地与设施番茄的温室气体排放及碳评价指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露地、设施番茄生产系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4 630.09、8 697.52 kg CO2e·hm-2,设施比露地高87.85%;露地番茄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为化肥,而设施番茄的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为农膜和化肥;露地番茄的净温室气体排放为负、碳生态效率大于1,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而设施番茄的净温室气体排放为正、碳生态效率小于1,具有负环境外部性;土地碳强度、碳生产效率、碳经济效率方面,设施种植的可持续性均低于露地种植。各省份露地、设施番茄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在2 849.24~7 524.61、5 788.83~13 779.69 kg CO2e·hm-2之间,最高省份分别是最低省份的2.64、2.38倍,露地、设施番茄的温室气体排放、构成、固碳...  相似文献   

5.
肥料施用及环境因子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GC)法研究了等氮量的肥料施用以及环境因子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对农田土壤CO2排放的季节模式无明显影响,但是影响了N2O的季节模式。有机肥施用促进了小麦季土壤CO2和N2O的排放,后作玉米季施用化肥的情况下,仃机肥处理的土壤CO2与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N2O排放通量和对照差异显著。虽然是等氮量施入,由于牛粪中有机碳和氮的可降解性要低于猪粪,施入土壤后对土壤中CO2和N2O排放的影响也要低于猪粪处理。除了受肥料施用的影响外,土壤CO2和N2O的排放还受环境因子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O2排放与大气温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N2O排放只在对照处理中与土壤水分相关显著(P〈0.05),施肥处理中,肥料效应掩盖了土壤温度和水分效应,使得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通过以DNDC模型为研究模板,研究了N2O排放的季节变化、日通量变化以及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况且对其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量仅占35%,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在5摄氏度环境下N2O排放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DNDC模型为研究模板,研究了N2O排放的季节变化、日通量变化以及土壤水分、温度、养分况且对其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期N2O排放量仅占35%,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在5摄氏度环境下N2O排放几乎为零。  相似文献   

8.
韩鹏飞  郭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53-8155
稻田CH4和N2O的排放受水分、温度、施肥情况、有机质含量、pH值、氧化还原电位(Eh)等诸多环境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水分和肥料是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2大驱动因子。综述了不同肥料施用对稻田CH4和NO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行为排放CO2使气候变暖,温室效应改变气候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提出了农业碳汇措施控制和减缓CO2系统排放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白洋淀流域某制革专业村为对象,对其排放"三废"造成的村域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害村民健康等情况进行了详尽调查,分析了污染产生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了保证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世界各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化石能源短缺和生态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对于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的我国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而且其双向清洁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减排温室气体具有现实意义。深入剖析了在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战略意义、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提出了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对生物质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洋捕捞业是我国渔业能耗和CO2排放的主要领域,捕捞渔船的节能减排水平低,潜力大。总结了我国海洋捕捞渔船能耗及排放现状,分析了生物柴油的特性及作为渔船代用燃料的优缺点,根据海洋捕捞渔船动力装置的特点提出了掺混生物柴油需对柴油机做出的改进措施,对捕捞渔船柴油机掺混5%体积分数的生物柴油的节能减排效果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海洋捕捞渔船柴油机掺混5%的生物柴油将导致每船每年平均减少1 371元左右的燃料费用和2 000元左右的维修费用,但需付出较高的船舶改造成本;若我国所有的海洋捕捞渔船柴油机都添加5%的生物柴油,每年会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近13.4万吨,按目前国际上的碳交易价格计算,每年将产生400多万元的社会环境效益。生物柴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环保性能显著,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可以促进我国海洋捕捞渔船的节能减排和国家减排目标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屠宰业环境影响及清洁生产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赵传峰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235-238
介绍了我国屠宰业相关的产业政策、主要生产工艺及屠宰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国外清洁生产技术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屠宰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并指出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屠宰业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选取泉州市1991-2008年经济和环境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泉州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泉州市工业"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符合EKC的典型倒"U"模型。工业COD拟合曲线符合倒"U"形的EKC曲线特征,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工业SO2拟合曲线均为"U"+倒"U"形,工业固废拟合曲线为倒"U"形的左半部分。其中,工业COD、工业废水和工业SO2的EKC转折点已分别到达,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EKC转折点尚未出现。结论建议:泉州市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减少工业固废和工业废气排放,争取尽早跨越EKC转折点。  相似文献   

15.
以太湖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为目标,以生物修复为手段,以自然发生蓝藻和人工种植水草(水葫芦)为氮磷富集载体,完善蓝藻和水生植物的能源化、肥料化利用,拓展传统环保产业链条,形成治理与利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环保产业,运用定量测算与定性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该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预期效果及实施保障进行分析,并对构建太湖氮磷污染生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环保产业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危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主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土壤的吸附行为和生物降解行为。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分析了土壤中表面活性剂大量存在时对陆生植物、动物、人体以及微生物的危害。认为全面了解表面活性剂环境安全性对推动表面活性剂工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源作物产业特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能源作物、发展能源作物产业对于解决能源安全和促进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能源作物的种类、优势,分析了我国能源作物的环境效应、利用现状和产业发展概况。我国能源作物种类丰富,能源作物产业发展潜能巨大,但原材料价格高制约了我国能源作物产业发展,在生产加工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设备和技术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策略应从优化种质资源、推广丰产技术、提高转化工艺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8.
压缩机运行特性与原厂测试特性存在差异,为了指导压缩机的安全稳定运行,结合压缩机特性计算方法与部分实际特性,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压缩机实际能头特性预测模型。将大量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机实际能头数据作为深度学习网络的训练样本,在训练完成后利用未训练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了检验,得到最大相对误差为2.60%、最小相对误差为0.32%、平均相对误差为0.78%。由深度学习网络所绘制的能头曲线与实际的能头曲线有着良好的一致性。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改进了传统神经网络的缺陷,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与泛化计算能力,为压缩机性能的评估与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湖南省新能源发展现状,运用SWOT法对湖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财税政策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差距,应该针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及存在的问题,优化财税政策的运用,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合理利用财政投资,调整税收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浙江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状况进行评价;进而借鉴系统科学的理论,建立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模型,分析并预测"零方案"状态下至2050年浙江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浙江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在"零方案"状态下,直至2050年都将处于拮抗期。经预测,2036年为浙江畜禽养殖业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动态耦合倒"U"型演化趋势的唯一拐点,相应的动态耦合度为124.011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