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筛选生物防治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a)的高毒力生防虫生真菌,室内生物测定和比较了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Metschnikoff(Sorokin)]KMa0107菌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Vuillemin]菌株Bb070610和Bb070917对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接种后5~12 d,KMa0107,Bb070610和Bb070917菌株对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的致死剂量对数值间差异显著(F=19.45,P0.01),分别为(9.45±1.71)~(4.73±0.37)、(9.76±1.87)~(5.20±0.79)、(10.48±1.24)~(5.99±0.43)。用密度为1.15×108~1.15×105个/m L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后,对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侵染致病的LT50估计值范围为5.7~8.7 d,6.4~9.2 d,6.3~8.6 d。接种孢子悬浮液后,随着病原菌的侵染及其在虫体内的繁殖,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质量浓度逐渐减少。接种后第4天,幼虫血淋巴中蛋白质质量浓度均明显下降,接种KMa0107及Bb070610的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质量浓度下降速度显著大于Bb070917菌株处理。接种后第10天,菌株KMa0107及Bb070610处理的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及Bb070917菌株处理(F=17.36,P0.01)。综合以上结果,金龟子绿僵菌KMa0107及球孢白僵菌Bb070610菌株对大黑鳃金龟2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具有良好的生防制剂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金龟子绿僵菌与Bt可湿性粉剂配伍后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侵染致病的协同增效作用,为该害虫的防治提供新途径,室内生物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MAE921与Bt制剂配伍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侵染致病效应。结果表明:绿僵菌MAE921与Bt可湿性粉剂配伍后能提高绿僵菌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侵染致病作用,死亡率随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其中绿僵菌MAE921分别与0.1、0.05和0.025 g/m L Bt可湿性粉剂配伍接种后第5、7天的LC50对数估计值分别为5.152 7、5.197 8和5.984 6,3.797 7、3.906 2和4.517 4,均明显低于绿僵菌纯菌剂第5、7天的LC50对数估计值6.472 7和4.806 3。当用1.42×10~5m L~(-1)绿僵菌分别与0.1、0.05、0.025 g/m L Bt配伍后,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5.00、5.05和5.80 d,均小于纯菌剂LT50(F0.05);高剂量1.42×108m L~(-1)绿僵菌与0.1、0.05和0.025 g/m L Bt配置接种后,LT_(50)分别为2.65、2.96和3.62 d,与纯孢子悬浮液的LT_(50)间无显著差异(F0.05)。由此表明:绿僵菌MAE921与Bt可湿性粉剂配伍对侵染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侵染致病效应符合"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DM)"。  相似文献   

3.
室内测定了从棕色金龟子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幼虫体上分离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Sorokin)KMa 0107对危害马铃薯的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laticolla laticollis Lewis幼虫的毒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绿僵菌菌株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剂量效应参数为0.74;在108~106孢子/mL下,接种后第10 d小云斑鳃金龟的累积死亡率达100%,在102孢子/mL下的累积死亡率为3.3%.在108孢子/mL下对小云斑鳃金龟的LT50和LT90分别为4.6 d和6.4 d,在106孢子/mL下的LT50和LT90分别为5.6 d和7.9 d.绿僵菌菌株对小云斑鳃金龟第7 d的LD50和LD90分别为5.5×106和2.3×108孢子/mL,第10 d LD50和LD90分别为1.0×106和4.7×107孢子/mL.分生孢子在灭菌和未经灭菌的土壤中的宿存量随接种后时间的延续下降,在未经灭菌的土壤处理中分生孢子活力下降快于灭菌土处理,每g土壤中CFU的对数与处理后的天数x成线性相关关系,在未灭菌土和灭菌土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和23 d.  相似文献   

4.
绿僵菌对小云斑鳃金龟毒力及在土壤中的宿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测定了从棕色金龟子HolotrichiatitanisReitter幼虫体上分离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etschnikoff(Sorokin)KMa0107对危害马铃薯的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laticollalaticollisLewis幼虫的毒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绿僵菌菌株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剂量效应参数为0.74;在108~106孢子/mL下,接种后第10d小云斑金龟的累积死亡率达100%,在102孢子/mL下的累积死亡率为3.3%。在108孢子/mL下对小云斑金龟的LT50和LT90分别为4.6d和6.4d,在106孢子/mL下的LT50和LT90分别为5.6d和7.9d。绿僵菌菌株对小云斑鳃金龟第7d的LD50和LD90分别为5.5×106和2.3×108孢子/mL,第10dLD50和LD90分别为1.0×106和4.7×107孢子/mL。分生孢子在灭菌和未经灭菌的土壤中的宿存量随接种后时间的延续下降,在未经灭菌的土壤处理中分生孢子活力下降快于灭菌土处理,每g土壤中CFU的对数与处理后的天数x成线性相关关系,在未灭菌土和灭菌土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和23d。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菌法接菌,测定5株金龟子绿僵菌对不同龄期椰心叶甲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浓度为(1±0.5)×10~7孢子·mL~(-1)的孢子悬液接菌10 d后,各绿僵菌菌株对该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一定致病力。其中,以Ma1775菌株对椰心叶甲致病力最强,成虫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67.96±3.66)%和(60.59±1.31)%,LT_(50)为(7.11±0.52)d;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78.53±2.73)%和(73.55±3.22)%,LT_(50)为(5.77±0.38)d;4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82.59±2.48)%和(77.86±3.44)%,LT_(50)为(5.80±0.14)d;2~3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73.46±4.60)%和(69.50±3.87)%,LT_(50)为(6.49±0.12)d。Ma1775菌株对该虫各发育阶段6 d的LC50分别为:3.52×10~8、7.13×10~7、2.48×10~7、7.69×10~7孢子·mL~(-1)。时间-剂量-死亡率(time-dose-mortality,TD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各发育阶段幼虫死亡高峰期均为3~7 d。因此,Ma1775菌株在椰心叶甲生物防治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高毒力绿僵菌菌株用于防治棕榈科植物害虫椰心叶甲的菌剂,从椰心叶甲为害严重的地区采集椰心叶甲僵虫,分离到16株疑似绿僵菌菌株。测定上述菌株对椰心叶甲成虫和四龄幼虫的致病力,从中筛选2株毒力较高的菌株CM1601和HK1304。CM1601对成虫和四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4.1、3.9 d,HK1304为4.4、4.2 d。经进一步毒力试验发现,菌株CM1601和HK1304对椰心叶甲的毒性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浓度分别上升到1.0×10~8、2.5×10~8孢子/mL时,菌株对椰心叶甲致病力达到峰值。通过对菌株CM1601和HK1304的ITS序列及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两菌株分别为金龟子绿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蝗变种。研究筛选得到的高致病力绿僵菌菌株为椰心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laticolla laticollis Lewis)是近年来云南省危害马铃薯块茎的地下害虫之一,发生危害严重。本试验在室内测定了从棕色金龟子(Holotrichia titanis Reitter)幼虫体上分离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ikoff (Sorokin)] MA0107对小云斑鳃金龟(P. laticolla laticollis Lewis)幼虫的毒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对该菌种在土壤中的宿存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绿僵菌菌株对小云斑鳃金龟幼虫具有较强的毒力,剂量效应参数为0.74;该绿僵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的宿存量随接种后时间的延续而下降,每克土壤中的成菌落数的对数与处理后的天数成线性相关关系,其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生孢子在土中的半衰期为17天。由此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内,在土壤中施放该菌种防治小云斑鳃金龟幼虫时,放菌次数应为2~3次。  相似文献   

8.
球孢白僵菌菌株MZ041016对马铃薯块茎蛾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球孢白僵菌菌株MZ041016对马铃薯块茎蛾的致病力,以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为靶标害虫,采用浸叶法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死亡率与MZ041016的分生孢子浓度成正比,在孢子浓度为4.0×10~8个/ml时,最大累计校正死亡率达88.63%,致死中时间LT_(50)为4.58 d;孢子浓度为4.0×10~7个/ml时,累计校正死亡率达76.42%,LT_(50)为5.17 d;4.0×10~6个/ml分生孢子浓度下,LT_(50)是6.31 d,累计校正死亡率为69.81%;4.0×10~5个/ml分生孢子浓度下,LT_(50)是8.95 d,累计校正死亡率为41.74%;4.0×10~4个/ml孢子浓度下,累计校正死亡率为24.69%.5~8 d的致死中浓度依次为4.31×10~8、4.039×10~7、3.232×10~6、4.04×10~5个/ml.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杀虫活性,为马铃薯块茎蛾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南省2种马铃薯主栽品种丽薯6号和会-2叶片为材料,采用LB固体培养基分离培养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根据内生细菌的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进行种类鉴定;通过浸叶饲喂法测定内生细菌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分别从丽薯6号和会-2叶片中分离获得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QL1和带化红球菌(Rhodococcus fascians)YH2。分别用浓度为1.5×109CFU/mL的菌株QL1和YH2发酵液饲喂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后第7 d时,其幼虫累积死亡率分别为81.67%和65.00%,LT50分别为3.03和5.58 d;菌株QL1发酵液处理后第3、5和7 d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7.99×108、3.21×106和2.73×103CFU/mL;菌株YH2菌体无明显致死效应。在1.5×109CFU/mL浓度下,菌株QL1和YH2发酵液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高于发酵上清液和菌悬液。菌株QL1和YH2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菌悬液处理后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的累积死亡率均随着处理时间变长而逐渐升高。【结论】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QL1和带化红球菌菌株YH2的发酵液、发酵上清液、菌悬液对马铃薯块茎蛾3龄幼虫均具有杀虫活性,可作为马铃薯块茎蛾生防制剂开发的潜力菌株。  相似文献   

10.
橙斑白条天牛是福建省杨树的一种新害虫,应用不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对橙斑白条天牛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旨在筛选出感染该虫的高致病力菌株,为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结果表明,接种后,该天牛幼虫的累积死亡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接种绿僵菌Ma1291-2和Ma1775菌株14 d后,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69%和86.50%;接种白僵菌BbDp-06菌株14 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达71.05%。绿僵菌Ma1291-2和Ma1775菌株对该幼虫的LT50分别为5.73和5.39 d,白僵菌BbDp-06菌株的LT50为8.02 d。Ma1291-2菌株对该幼虫的LC50为3.82×104孢子.mL-1,白僵菌BbDp-06菌株的LC50为3.88×104孢子.mL-1。说明绿僵菌对该幼虫的致病力较强,尤其是Ma1291-2和Ma1775菌株,在橙斑白条天牛的生物防治中将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分别测定了4株球孢白僵菌和5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1.0±0.5)×108个·mL-1的孢子悬液接菌8 d后,白僵菌B187和绿僵菌Ma1291-2菌株对该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21±3.20)%和(94.70±0.68)%,僵虫率分别为(84.76±1.47)%和(88.06±1.75)%,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5.57和5.33 d.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参数估算,2株菌对该幼虫致死效应较强的时间段在接种后4-5 d.2株菌对该虫6 d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6.41×106和8.49×105个·mL-1.这说明2株菌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莱氏野村菌Nr0815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莱氏野村菌Nr0815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方法】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莱氏野村菌菌悬液对斜纹夜蛾2~5龄幼虫的致病死亡率。【结果】从校正死亡率来看,对同一龄期斜纹夜蛾幼虫接种时,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随着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接种浓度间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龄期间的校正死亡率在10~7 m L–1接种密度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10~3~10~6和10~8 m L–1接种密度下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以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从致死中密度来看,不同龄期的致死中密度LC50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5)。且龄期敏感性随龄期的增大而减弱;对2~5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63±0.25)×10~4、(4.79±0.18)×10~5、(8.04±0.21)×10~5、(2.20±0.25)×10~6 m L–1。从致死中时来看,接种密度为2.18×10~8 m L–1时,对2~5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4.72、6.24、6.09、6.88 d。【结论】莱氏野村菌Nr0815对斜纹夜蛾2~5龄幼虫具有一定的致病效果,且对2龄幼虫的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ZKJGL)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条件以及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侵染力,为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研究以及生防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室内测定温度、光周期、pH以及氮源、碳源对金龟子绿僵菌菌株ZKJGL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并测定其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活性。【结果】金龟子绿僵菌ZKJGL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25℃、pH=7、全黑暗条件,对碳源和氮源要求不高,麦芽糖、酵母膏或蛋白胨的利用率较好。孢子浓度为5×108cfu/mL的金龟子绿僵菌ZKJGL菌株侵染草地贪夜蛾后累计死亡率达77.78%,LC50为4.406×106cfu/mL,LT50少于4 d。【结论】金龟子绿僵菌ZKJGL易于培养,对营养条件、光照要求不高,对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可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研发生物农药应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14.
金龟子绿僵菌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的感染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5种不同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进行室内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金龟子绿僵菌菌株中,Ma1291-2菌株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的感染效果最佳,校正死亡率达76.67%,其LT50值为5.4 d。不同浓度M a1291-2菌株悬浮液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的感染试验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致病力加强,10 d内的LC50为1.98×105孢子.mL-1。该菌株的致死中时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缩短,5.05×108孢子.mL-1浓度处理下的LT50最短,为1.8 d;而1.05×105孢子.mL-1浓度处理下的LT50最长,为8.7 d。该菌株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致病力和相容性评价病原细菌和绿僵菌对椰心叶甲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分别以浓度(1±0.5)×1012cfu·m L~(-1)的细菌Ba-z菌悬液、(1±0.5)×107孢子·m L~(-1)的绿僵菌Ma1775孢悬液单剂及其两者混配菌液(V∶V=6∶94),喷菌法接菌后10 d,对椰心叶甲高龄幼虫与成虫,绿僵菌Ma1775单剂处理的校正死亡率极显著高于混配菌液处理,混配菌液处理校正死亡率极显著高于细菌单剂处理;但对于2~3龄低龄幼虫,绿僵菌Ma1775单剂处理的校正死亡率极显著低于混配菌液和细菌单剂处理,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利用3株细菌,研究细菌挥发物和发酵液对绿僵菌Ma1775生长的影响发现,3株细菌挥发物对绿僵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孢量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其发酵液前期对绿僵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发酵液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可见,细菌Ba-z与绿僵菌Ma1775混配,其挥发物和发酵液对绿僵菌的生长和致病力均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感染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喷雾法测定8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以浓度(1±0.5)×107孢子·mL-1的绿僵菌孢子悬液接种12 d后,各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均有一定的致病力,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43.08±0.76)%-(76.92±1.72)%和(40.67±1.25)%-(76.67±1.55)%,LT50为6.76-11.48 d。其中,Ma1775菌株对假眼小绿叶蝉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分别为(76.92±1.72)%和(76.67±1.55)%,LT50为6.76 d,6 d的LC50为4.156 3×107孢子·mL-1。通过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参数估算,Ma1775菌株对该虫致死效应较强的时间段为3-5 d,该菌株在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强致病力的绿僵菌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测定了云南不同生境来源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黑腹果蝇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来源于不同生境的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对果蝇均有致病力,但其致病力大小具有较大差异,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3~6d。其中,来源于香格里拉、兰坪和楚雄的菌株其致病力较强,尤以菌株MAX-2的致病力最强,其LT50为3d,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构建了以黑腹果蝇为靶标昆虫的强致病力金龟子绿僵菌资源筛选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致病性昆虫病原真菌,以丰富广东省本地的昆虫病原真菌资源库,为开展草地贪夜蛾微生物防治提供研究材料.[方法]对采自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镇玉米地的感菌草地贪夜蛾幼虫体表病原真菌进行微生物常规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通过3种不同培养基(PDA、SMAY和添加草地贪夜蛾蛹壳PDA培养基)测定病原真菌菌落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并采用浸虫法研究病原真菌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力.[结果]从感菌草地贪夜蛾幼虫上分离获得病原真菌,编号GZSF-1,经鉴定为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培养基类型对菌株GZSF-1菌丝生长和产孢存在显著影响(P<0.05),菌株在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为0.76~2.10 mm/d,产孢量为0.33×106~21.67×106孢子/mL,其中在添加蛹壳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且可获得最大产孢量.菌株GZSF-1接种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后,随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升高,幼虫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当浓度达1×109孢子/mL时,幼虫的致死中时(LT50)为3.030 d,接菌7 d后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100.00%.应用Probit模型,得到菌株GZSF-1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力回归方程y=-4.426+0.737x,菌株GZSF-1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第7 d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02×106孢子/mL.[结论]从田间感菌草地贪夜蛾上分离获得的病原真菌菌株GZSF-1为莱氏绿僵菌,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致病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首次进行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致病力的测定.用7个分离自本地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和一株从CIP引进的布氏白僵菌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致病力作了室内测定.实验表明,菌株 XW 0108001对马铃薯块茎蛾幼虫有较强的致死率;在108个/ mL孢子浓度下,其校正死亡率达89.4 %, 毒力回归方程为y=0.366x+3.409((R=0.956),剂量效应的 LC50=2.24×104孢子/ mL.每毫升含107个孢子的时间效应的LT50为4.3 d.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僵菌和绿僵菌在不同侵染方式下对棉铃虫幼虫致死效应的差异。【方法】室内配置不同浓度白僵菌和绿僵菌孢悬液,采用浸渍法和饲喂法对棉铃虫三龄幼虫进行处理,统计死亡率及体重。【结果】白僵菌和绿僵菌孢子悬浮液经体壁侵染对棉铃虫最大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3%和73%,经消化道侵染对棉铃虫最大校正死亡率为38%和65%,与对照相比,体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室内条件下白僵菌和绿僵菌两者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均是,浓度越高对棉铃虫的致死效率和体重控制效果越好,且4×107 孢子 /mL浓度的绿僵菌和1.5×108 孢子/mL的白僵菌是防治棉铃虫幼虫的经济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