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稻茬小麦占豫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 70 %以上 ,是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中低产田。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 ,气候湿润 ,常年降水在 1 2 0 0mm以上 ,特别是春季多雨 ,常造成麦田渍害的发生 ,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渍害已成为制约豫南稻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搞好渍害的治理是提高稻茬小麦产量的关键。1 渍害对小麦的影响1 .1 造成根系早衰由于渍害造成植株根际土壤缺氧严重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 ,根系中毒现象严重 ,使根早衰甚至死亡 ,根部吸肥吸水能力下降。小麦拔节后 ,涝渍田块老根黄黑僵硬 ,后期涝渍更加速了根系的衰亡。1 .2 …  相似文献   

2.
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变传统的播种方式,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实现稻茬小麦持续增产及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发展趋势。为验证稻茬小麦轻简化栽培技术在豫南稻茬麦区的可行性,根据不同耕作模式和播种方式设置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下稻茬小麦群体动态、叶龄、次生根变化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小麦具有节本、增产、增效等优点,适宜在豫南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因素.虽然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防治,但因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不够科学,防效较差,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对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调研总结种植者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从事小麦赤霉病防控试验结果,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四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为促进豫南稻茬小麦生产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渍害是江淮稻茬小麦普遍发生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因此,进行稻茬小麦耐渍品种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渍害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生化方面造成的影响,为耐渍品种的筛选奠定了基础。同时,总结了耐渍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及特点,分析了生产上耐渍小麦品种的应用,以期为耐渍小麦品种选育与小麦生产上降低渍害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豫南地区稻茬麦产量构成和各生育时期管理目标,从品种应用、栽培管理、病虫冻害防治等方面制定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区域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豫南稻茬麦区小麦丰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南稻茬麦区是指包括信阳市全部和驻马店、南阳两市南部的广大麦区.该区属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是河南省主要的稻麦轮作区,也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hm以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多,常年的稻麦轮作造成耕作层浅、土质黏重、土壤耕性差、适耕期短,加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渍害、病虫害等危害程度较重,致使该区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  相似文献   

8.
春季渍害对稻茬麦生育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春季渍害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稻茬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具体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渍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探讨补救措施。[方法]采取渍害发生期(W)、恢复补救措施(R)2因子裂区设计,分析渍害发生期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不同补救措施的恢复效应。[结果]拔节孕穗期是小麦涝渍灾害最敏感阶段,也是补救措施恢复效果最佳时段;稻茬小麦耐涝渍性能较强,连续滞水7 d以上不会绝收;稻茬小麦涝渍后恢复能力较强,连阴雨渍害拔节期恢复指数最高可达36.00,孕穗期最高可达29.79,扬花灌浆期最高可达32.15。[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詹绍跃 《农技服务》2011,28(4):459-459
渍害是影响明光市小麦丰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防治渍害也是该市稻茬麦田春季管理的重点。总结了小麦渍害的症状、病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地处淮河流域的豫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是典型的一年稻--麦(油)两熟区,稻茬麦常年种植面积15.3万公顷以上,占小麦总面积的80%。由于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较差,小麦生育后期阴雨天气多,日照偏少,不利于小麦蛋白质积累和面筋形成。2003年豫南稻茬麦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弱筋小麦优势种植区划带"。多年来,尽管在栽培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小麦产量没有大的突破。八十年代单产只有100多公斤,九十年代达到200公斤左右,2004年实现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单产245.6公斤。就全省来说仍属低产水平。本文通过对稻茬弱筋小麦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的限制因素,运用氮素调控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稻茬优质专用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17-120
简约化栽培是稻茬小麦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耐渍性是稻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性,耐渍性强、适应性广、播期弹性大的高产品种无疑将被生产上广泛利用。本文对信麦9号在不同播期及播种方式下遭受渍害的表现进行了研究,探索信麦9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豫南稻茬麦区农业气候特征及白粉病发生现状 (一)豫南稻茬麦区农业气候特征 豫南稻茬麦生育期的主要农业气候特点为:冬前光照充足,气温高,麦播期长,但遇有秋涝,播期推迟,麦苗长势弱;冬季温暖,墒情适宜,越冬条件好,苗情转化快;春季气温变化不稳定,多雨寡照,渍、病相连危害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信阳稻茬麦区小麦生产具备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指出了发展小麦生产的出路和具体措施,以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好地促进豫南小麦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以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  相似文献   

16.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多,光照相对较少,常年的稻麦轮作造成耕作层浅,土质粘重,所以一直以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就比较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影响稻茬麦出苗的关键因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稻茬是江苏省麦作的主要茬口类型,稻茬麦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4以上,目前全省小麦高产地区和大面积低产田均集中在稻茬麦地区,造成巨大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整地播种方式、播量大小和播后处理的不同.系统分析了播种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茬麦出苗的影响,量化评价了播后镇压对稻茬麦全苗、匀苗、壮苗的促进效应,总结提出了基于稻草全量还田的稻茬麦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豫南稻茬麦区 ,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 ,各种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影响非常大。该区水利资源丰富 ,光照比较充足 ,全区小麦播种面积在 5 3万公顷左右 ,适宜选用耐湿性强 ,适应性广 ,抗病抗逆性强、分蘖力适中、灌浆快、穗大粒多、早熟和中早熟的春性或弱春性品种。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品种的增产潜力 ,选用一套合适的栽培技术方案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往年的高产攻关实践 ,结合近年来所做的高产栽培试验 ,现将豫南多湿稻茬麦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精细整地 施足底肥 搞好排灌水1 1 精细整地 湿害是影响该区小麦增产的…  相似文献   

19.
豫南稻茬麦区,在小麦播种时期,常遇阴雨连绵或干旱少雨的不利气候因素,致使整地困难、播期推迟、播种质量差,造成减产。小麦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是水稻收获后在稻田直接进行条、穴播,播后稻草覆盖的一种省工省力的简化小麦栽培技术。试验证明:该项技术是在不利气候条件下,稻茬麦能适时播种并能培肥地力、增产增收的有效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罗山县地处豫南,属淮河流域,是稻麦两熟主产区,受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影响,长期以来小麦产量总体产量水平较低,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经验,针对限制当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物和群众种植习惯,提出了罗山县稻茬麦"四改一防"高产栽培技术,谨供参考。一、罗山县稻茬麦低产的原因(一)出苗率低,苗期不均衡稻麦轮作的耕作制度导致整地质量差,土壤上层看起来比较细、碎、平,但下层坷拉大,造成土壤翘空不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