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的麦角硫因含量,筛选杏鲍菇528培养的营养配方,以期为开发高含量的麦角硫因杏鲍菇深层液体发酵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固体培养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形态探讨杏鲍菇528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发酵物干重、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值为指标,研究杏鲍菇528液体深层发酵菌丝生长的营养配方,探究不同氨基酸对深层液体培养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影响;最后通过L_9(3~4)正交试验分析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的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杏鲍菇528固体培养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氮源分别为玉米糁粉和蛋白胨;在杏鲍菇528液体发酵培养中,玉米糁粉2.0%和蛋白胨2.0%组合碳氮源培养基液体培养的发酵物干重值达33.30±0.81 g·L~(-1),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比例的碳氮源组合,且沉淀物情况和初始pH更适宜杏鲍菇528液体培养;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这5种氨基酸均可明显提高杏鲍菇528发酵物麦角硫因产率,其中组氨酸诱导培养的杏鲍菇液体发酵物中麦角硫因含量最高,是对照组的3.73倍,且明显高于其他氨基酸。【结论】杏鲍菇528深层发酵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糁粉2.0%、蛋白胨1.5%、组氨酸0.15%、麦麸细粉1.0%、KH_2PO_4 0.1%、MgSO_4 0.1%、谷氨酸0.1%和维生素B_6 0.1%,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发酵物麦角硫因含量达20.50±1.80 mg·L~(-1)。  相似文献   

2.
周念波  李轶群  殷勤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42-14843
[目的]探索双孢菇菇柄中麦角硫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双孢菇菇柄为原料,采用氧化铝柱层析提取其麦角硫因,考察上样量、洗脱剂组成,以及上样液pH值和洗脱速度等层析操作对麦角硫因回收率和纯度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上样体积20ml,洗脱剂70%乙醇,上样pH值9.0,流速2ml/min。在最佳条件下,麦角硫因回收率91.2%,纯度25.6%。[结论]该研究为双孢菇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及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常温浸提和加热浸提2种方式制备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分别记为RDT和HDT)处理双孢蘑菇覆土,并设清水对照,检测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RAA)、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对照;H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各项指数除化学评分(CS)外也均高于对照,说明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因此,双孢蘑菇生长过程中喷施金针菇菌渣提取液,有利于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成分的积累,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金针菇在煮制过程中如何使其蛋白质利用充分且滋味突出,测定了金针菇在不同煮制时间下[0 min(鲜样)、0.5 min、1 min、3 min、5 min、10 min]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通过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评价其蛋白质营养价值,根据呈味游离氨基酸的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e value,TAV)评价其呈味特性。结果表明:金针菇鲜样(新鲜对照品)中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5.76 mg∕g,煮制会增加水解氨基酸含量,但煮制3 min后总量增速有所下降。金针菇中富含必需氨基酸,其中含硫氨基酸的含量最高,缬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金针菇鲜样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为87.85 mg∕g,煮制后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急速下降后又缓慢回升的趋势,煮制3 min时含量最低,仅为12.31 mg∕g。金针菇鲜味氨基酸中谷氨酸含量及TAV值均最大。由此可知,金针菇在煮制3 min时蛋白质营养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呈味游离氨基酸大量释放出来,满足了营养与感官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俐俐  刘天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30-430,432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金针菇、毛木耳、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加入30%~5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茶新菇和金针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加入10%~30%的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毛木耳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加入10%平菇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和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当平菇菌糠提取液加入量达到30%及其以上时,则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尤其是白灵菇菌丝几乎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和药用菌.鲜菇内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高,而这两种氨基酸对儿童智力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日本金针菇被称为"智力菇"、"增智菇",被列为妇女和儿童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7.
一、金针菇对生活条件的要求1.营养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因其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营养,而是依靠分解、吸收培养料中的养分生活。金针菇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为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素。①碳源碳源是金针菇最主要的营养来源,它不仅能提供碳素作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微重力对金针菇蛋白质营养价值影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分析模拟微重力和静止栽培条件下的金针菇子实体中的氨基酸组成含量及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差异。结果表明:模拟微重力栽培的金针菇子实体中有14种氨基酸含量高于静止栽培处理,氨基酸总量达151.2g·kg~(-1),必需氨基酸总量81.7g·kg~(-1),比静止栽培处理的分别提高了26.32%和29.89%。模拟微重力环境栽培的金针菇必需氨基酸含量比静止栽培处理、鸡蛋白和FAO/WHO的参照标准分别提高了2.82%、8.71%和52.63%。化学评分、氨基酸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与营养指数6项蛋白质指标均高于静止栽培的金针菇,说明模拟微重力栽培可提高金针菇有子实体中氨基酸含量,氨基酸组成更为合理,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富硒金针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富硒栽培、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苯酚-硫酸法对金针菇子实体总糖、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子实体均含有总糖、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17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确定硒糖的最佳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3 h、提取3次合并滤液;总糖菌盖、菌柄含量分别为40.31%、48.99%,硒含量为34.2355 μg/g。  相似文献   

10.
纳米包装材料对冷藏金针菇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包装材料处理金针菇,将金针菇置于(2±1) ℃、相对湿度95%的冷库贮藏,以普通聚乙烯(PE)材料为对照,定期检测金针菇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冷藏期间,金针菇呼吸强度持续增大,品质逐渐降低,水分丧失明显.与对照组相比,纳米包装材料可以抑制金针菇的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营养成分,减少失重率,有助于金针菇的采后贮藏,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新鲜和盐渍F21金针菇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选取F21金针菇的新鲜和盐渍品,用凯氏定氮法、索氏脂肪提取法等方法对其蛋白质、脂肪、多糖和磷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F21金针菇新鲜干品和盐渍品的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21.63%、15.04%,脂肪含量分别为4.70%、7.94%,多糖含量分别为33.70%、45.28%,总磷含量分别为0.2837%、0.1591%。F21金针菇新鲜干品的蛋白质和磷元素含量均高于其盐渍品,分别高出30.46%、43.91%,而脂肪和多糖的含量则低于其盐渍品,分别减少68.93%、34.36%。[结论]盐渍金针菇是金针菇生产加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Cd Zn交互作用对金针菇富集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金针菇为试验材料.在基质中分别单独添加和同时添加不同浓度的Cd、Zn,采用栽培袋接种培养法研究了食用菌富集Cd、Zn以及Cd、Zn交互作用对食用菌累积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1mg·kg-1)、Zn(<600mg·kg-1)能够促进金针菇的生长,但是高浓度的Cd、Zn对金针菇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栽培基质中Cd、Zn处理浓度的增高,金针菇子实体中的Cd、Zn浓度也随之增加.Cd-Zn之间表现为瓦相拮扰作用,金针菇子实体内的Cd含量随着培养基质中Zn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Cd浓度降低比例与Zn/Cd比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在Zn处理浓度为600 mg·kg-1,Cd处理浓度分别为1 mg·kg-1和10时,与不加Zn相比,金针菇子实体Cd含量分别降低29%和11%.Cd对Zn也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但是除在Zn为0和Cd为10mg·kg-1处理时拮抗作用显品著(P<0.05)外,其余处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在10mg·kg-1Cd和600mg·kg-1Zn处理条件下,金针菇生物量显著下降,可能是由于Cd-Zn协同作用,造成毒害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色泽是金针菇的重要性状之一,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以FL19(黄色)、8801(白色)及其后代(F1代、F2代)菌株和相应单核菌株为材料,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ulkedSegregantAnalysis,BSA)方法,对金针菇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通过对200个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白色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3751800,并在亲本及其后代菌株进行了验证,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白色金针菇新品种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14.
纳米包装材料对金针菇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制备1种含纳米Ag、纳米TiO2和纳米凹凸棒土的食品包装纳米材料,以金针菇为研究对象,研究纳米包装材料对金针菇保鲜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包装材料进行表征,并检测其物理特性。分析金针菇在贮藏过程中感官质量、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纳米粒子能均匀分布在制备的包装材料中,与普通材料比,食品包装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能增强;金针菇在4℃条件下贮藏15 d,纳米包装金针菇的失重率、腐烂指数、相对电导率和褐变度与对照的相比分别下降了43.14%、97.13%、29.77%和12.68%,可溶性固形物、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保留量分别达7.05%、32.00 mg/100 g和5.85 mg?g-1,显著高于对照的6.00%、20.42 mg/100 g和3.75 mg?g-1;【结论】纳米材料显著保持了金针菇在贮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维持了较低的膜透性和氧化程度,从而延缓了金针菇的劣变。  相似文献   

15.
赵淑英  王立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19-17021
[目的]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金针菇酯酶同工酶。[方法]以6种金针菇为材料,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对其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并与利用PAGE法得到的针菇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对比。[结果]6种金针菇共电泳得到20条酯酶同工酶带,其中相对迁移率不同的共有8条,大小分别为0.580、0.613、0.645、0.709、0.806、0.839、0.871、0.934;6种金针菇中,①号和②号有3条相同的带,④号和⑤号条带完全相同,③号与④号、⑤号有2条相同的带,⑥号与其他5种菌株间相同的条带较少。[结论]该试验结果与PAGE法显示的金针菇酯酶同工酶图谱基本一致,为实现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快速检测各类食用菌酯酶同工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王翠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53-9055
[目的]探讨并优化金针菇杏鲍菇复合罐头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新鲜金针菇、杏鲍菇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金针菇杏鲍菇复合菇罐头的开发工艺,包括预煮工艺、杀茵工艺、调酸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出汤汁的最佳配方。[结果]试验表明,金针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3~5min,杏鲍菇的最佳预煮温度为100℃,时间为9min。罐头的杀菌条件为:127℃、13min最佳。罐头汤汁的最佳比例为:食盐2.O%,柠檬酸0.05%,V-c 0.03%。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复合菇罐头,口感鲜嫩、质脆,与新鲜金针菇、杏鲍菇无异。[结论]研究可为金针菇、杏鲍菇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罐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稳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21-122
金针菇是一种有益身体的食用菌,而采用液体菌种实现工厂化生产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液体菌种单因子试验的基础上,以金针菇“杂交19”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正交试验,来确定其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Flammulina velutipes is an edible fungus with the largest amount of factory-like cultivation yield in China.In this study,based on many years of cultivation experience,2 kinds of factory-like high-yield cultivating techniques of F.velutipes in China were summarized.One way is bag cultivation,and the other way.is bottle cultivation.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the 2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including mixing material,bagging or bottling,sterilization,inoculation,spawn running,and mushroom fruiting.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护肝作用等生理活性进行了总结,对目前以金针菇为原料开发的产品进行了概述。探讨了目前金针菇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下一步如何开展金针菇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金针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温度、pH、抑制剂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金针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 from Flammulina velutipes,FVPPO)的酶促褐变产物在可见光波长29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pH为5.0—6.0范围内酶活力较大;在20—4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在40℃时PPO活性最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对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都有抑制作用,在同浓度下,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结论金针菇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抗坏血酸对金针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