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创建农地银行及经营制度,能够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培育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将成为我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在创建农地银行时,主要可从政策法律、组织机构、资金来源、经营程序方面考虑。同时,要着重创建农地租借受托制度、农地出售受托制度、恢复经营支助制度、农地储备制度、农地交易制度、农地租借制度、农地交换.合并.分割制度、农地退休金制度。这将成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切合我国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简析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制度结构的核心,是整个制度结构中最重要的安排。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涉及农民、政府、经济团体等各方利益,变迁过程既是博弈走向纳什均衡的过程,也是各方个体利益向社会利益收敛的过程。最终的制度格局取决于各方权利结构和影响力的消长。现行的农地产权处于何种状态?如何评判一项农地制度的效率?农地流转应坚持什么原则?农地制度变迁具体如何推进?此类问题的理解是否清晰明了,关乎对利益相关者利益、权利的分配是否公平,决定了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能否实现帕累托改进,是论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行农村土地租税费制度与农地制度的主要缺陷,认为家庭承包租赁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与农村土地租税费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随着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村土地所有制度中的深层次矛盾凸现出来。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度的深层次矛盾,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资产化是把农村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作为资产来经营,发挥其资产化效益,从而获取一定经济利益的过程.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所有权主体不明晰、土地处分权不完备、农地发展权的垄断、土地流转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不健全等缺陷,需要明晰产权主体及权能、设置农地发展权、健全土地市场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推动和实现农村土地资产化.  相似文献   

6.
从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研究进行归纳:土地所有制关系、土地权利体系、农地制度创新模式、农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农地制度变迁的衡量标准、正确处理土地承包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关系、转变认识和观念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依靠机制创新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地金融建立的基础性的制度,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核心,农地金融制度提供资本支持和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土地金融制度作为两种并列的制度一定具有密切联系。本文主要对农地确权对农地金融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金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687-6689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学者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观点和看法,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条件下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锟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196-199,229
以往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由于土地产权的缺陷,导致了土地物权的虚置和缺失,进而造成了土地流转、土地征用的制度性缺失,从而导致了土地产权模糊、土地流转困难、土地价值低估和补偿标准过低,这些缺陷严重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因此,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按照有利干明确和保护土地物权的思路,建立以承包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基于承包权的农地流转制度和基于土地物权的农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地信托改革的地方试点实践,运用“三权分置”理论和信托原理分析农地信托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制度保障。结果显示:“三权分置”赋予农地经营权明确的法律地位,坚持集体所有权长期不变、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盘活土地经营权,成为促进农村土地高效有序合理流转的优势制度选择。农地信托改革应以建立权责明确的农地信托主体制度为前提,以完善农地信托登记制度为基础,以农地信托监管制度为保障,以完善信托激励机制为动力,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因及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我国最重要、影响最为深刻的制度变革之一。本文首先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作了理论探讨,接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说明农地制度变迁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轨迹,最后根据已有的分析成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建立以来,国家长期致力于农地产权改革。但由于在制度实施中过度依赖农村集体等原因,导致农地产权关系界定不清,集体过度干预,农地自发流转不足,农地配置效率长期未得到有效改善。为了保护农民土地权利,降低农地交易成本,以农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为初始形式的农地登记制度被引入中国农村,以期创造有利于农地高效、持续利用的制度环境。但现有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应按照规范的土地登记制度要求,从登记机关、运作方式、经费资助等方面深化农地登记制度建设,以实现农村土地制度较为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农地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由于产权界定不合理,农地的使用权和处置权方面存在问题,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土地资源浪费,增值困难,以及个别村干部在土地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着腐败和以权谋私现象。因此,文章认为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一要建立土地流转的配套机制,二要提供农地优惠贷款,三要建立调节农村土地制度的仲裁结构,四要实行农地永包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经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及研究价值。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分析范式,对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模式进行识别。由封建土地所有制经过制度更替后变迁至农民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经过制度转换与更替后变迁至农民集体所有制,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经过制度层叠后变迁至"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由"两权分置"产权制度经过制度漂移后变迁至"三权分置"产权制度,这表明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渐进式的并且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多因果作用下的产物。未来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从多角度出发,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地产权结构、以乡村振兴战略重塑农村土地价值观念、以农业数字化助力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升级,推动农地产权制度的良序变迁。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应从农村土地所有、使用、管理3个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研究结论:所有制度的创新是通过实行国家和农户双重所有,解决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为农地流转提供制度基础;使用制度创新重点是确立农民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土地产权管理,建立有效的调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制度是一直"三农"问题的根本和核心,农地流转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30多年前的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它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首次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农户家庭,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1978年以后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过程表现为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制度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过渡、演化、形成和完善的四个历史时期的演进过程。与此同时,农地流转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农地流转的萌芽阶段、农地流转缓慢发展阶段、农地流转迅速发展阶段、农地流转大规模迅速发展阶段四个演进阶段。农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非粮化"、耕地抛荒严重等突出问题。最后给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农地产权和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的农地制度演变大体上都经历了平均地权阶段和农地规模经营两个发展阶段,土地集中实质上是土地权属关系的一种转移.国内对农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转障碍,流转条件,流转原则和流转形式四个方面.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可望在农地产权的结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的构建和解决比较利益低下问题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土地流转: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变迁的历史 ,从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存在的缺陷 ,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等方面阐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并为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有序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衡霞  王茜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221-226
西藏农牧民有较高的农地流转意愿,但农地经营权抵押业务量非常小,难以满足西藏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论地租理论、金融结构理论,还是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较为充分的地方实践均表明,西藏已经具备了农地金融化的建构基础。然而由于农地确权难、传统金融机构的制度惯性、政策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等造成了西藏农地金融化的现实困境。对此,要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组建政策性金融平台、制定农地金融支持政策和建立农地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等构成了西藏农地金融化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农地抵押制度及经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还处在构建阶段,国内先后出现多个试点。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农地抵押制度已经相当完善,研究其农地抵押制度能够为中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构建提供经营借鉴。本文重点分析对比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农地抵押制度,结合中国国情,由此得出对中国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