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控制灌水形成土壤和组织含水率梯度,探讨组织含水率在克隆生长调节中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土壤含水率持续上升,而组织含水率先升后降;分株存活、生长以及克隆繁殖、克隆扩散能力随灌水强度(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先升后降,随组织含水率的增大直线上升。因此组织含水率是导致克隆生长调节的直接因素,灌水强度(土壤含水率)是间接因素,灌水强度(土壤含水率)通过改变组织含水率而起作用。故随着组织含水率先升后降,中国沙棘通过克隆生长调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觅养格局连续体"游击型-聚集型-游击型"。  相似文献   

2.
中国沙棘克隆生长格局对不同灌水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克隆生长调节对策和寻找最佳灌水强度,对中国沙棘种群在不同灌水强度条件下的克隆生长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加,子株数量(密度)、一级萌蘖根茎、萌蘖根总长度、萌蘖根条数以及萌蘖根分枝级数均表现为二次抛物线(先增后减)变化,种群生长格局呈现出"游击型"→"集团型"→"游击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棘定居后依靠克隆生长维持种群稳定性,而水分状况是决定克隆生长能力的主导因素,但两者关系的研究目前均以特定年龄种群为对象。本研究基于连续4a的观测结果,探讨中国沙棘克隆生长对土壤含水率需求随种群年龄增长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1)特定种群年龄下,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子株数量)、生物量积累能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呈下开口抛物线变化,方程拐点(顶点)即为利于克隆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率。2)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分株个体越来越大、克隆子株数量越来越多、生物量越来越高,利于分株树高生长、克隆繁殖、生物量积累的最佳土壤含水率分别从15.67%、15.80%、15.77%升至16.80%、16.32%、16.37%。3)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子株数量)、生物量积累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即具有协同作用。由此可见,特定种群年龄下,克隆生长能力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先升后降;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利于克隆生长的最佳土壤含水率不断提高。但在不同土壤含水率下,中国沙棘均可通过分株生长、克隆繁殖(子株数量)、生物量积累能力的协同调节,形成与土壤含水率相适应的克隆生长格局,从而以更高的概率维持克隆持久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棘分株克隆生长型可分为单轴型及合轴型2种,它们在种群中的数量和比例变化具有生态适应意义.为了探讨克隆生长型随种群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和"样地编年序列法"分析了克隆生长型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通过分株及其分蘖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中国沙棘不断改变分株的克隆生长型.在种群增长和稳定阶段,分株以合轴型为主;在种群衰退阶段,分株以单轴型为主;在林窗更新阶段,分株又以合轴型为主.分株克隆生长型的这种循环变化过程,是中国沙棘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和维持种群稳定性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棘分株克隆生长型可分为单轴型及合轴型2种,它们在种群中的数量和比 例变化具 有生态适应意义。为了探讨克隆生长型随种群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采用“空间差异代 替时间变化 法”和“样地编年序列法”分析了克隆生长型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通过分株及其分 蘖的出生与死 亡调节,中国沙棘不断改变分株的克隆生长型。在种群增长和稳定阶段,分株以合轴型 为主;在种 群衰退阶段,分株以单轴型为主;在林窗更新阶段,分株又以合轴型为主。分株克隆生长 型的这种 循环变化过程,是中国沙棘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和维持种群稳定性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应用偏离指数的t检验和Morisita指数的F检验,分析林缘、林内克隆分株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林缘、林内,克隆分株种群密度均呈现4~6月上旬迅速增大,随后保持不变。克隆分株种群分布格局在整个生长季呈聚集分布,集聚强度由4~6月的逐渐减弱至7~10月的基本保持不变,集聚强度受克隆分株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与土壤水分含量、田间持水量、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土壤孔隙度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盐含量、p H值以及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灰叶胡杨克隆分株种群数量格局的变化与生境土壤理化因子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倒逐龄级累加法"(RAA)和邻接格子样方法,研究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克隆生长格局和无性系分株克隆生长型动态。结果表明:海子坪天然毛竹无性系种群的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无性系分株集群的聚块大小或格局规模为256个单位格子面积,即斑块面积在256 m2以上;格局强度达到2.56;格局纹理为2.52,说明疏密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亚高山暗针叶林四种林冠环境的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为对象,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的林冠环境下,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均为集群分布;②从林下至中林窗至大林窗,随着林冠郁闭度的减小,种群的聚集强度逐渐增大,计盒维数不断减小.表明华西箭竹克隆分株种群通过改变聚集强度和空间占据能力,对林冠环境的差异作出有效的响应,这些格局特征的变化有利于增强种群对异质生境中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以亚高山暗针叶林四种林冠环境的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为对象, 运用传统的格局研究方法和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法, 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较系统的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①不同的林冠环境下, 华西箭竹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均为集群分布; ②从林下至中林窗至大林窗, 随着林冠郁闭度的减小, 种群的聚集强度逐渐增大, 计盒维数不断减小. 表明华西箭竹克隆分株种群通过改变聚集强度和空间占据能力, 对林冠环境的差异作出有效的响应, 这些格局特征的变化有利于增强种群对异质生境中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特有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的克隆生长构型及分株种群特性,对不同种群中四合木的克隆构型及分株种群特征的可塑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四合木种群克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合木具有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枝条遇沙埋形成长间隔物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和由根形成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且四合木海南种群比千里山种群具有较大的分株密度、较小的平均株距及相似的分株高度;四合木克隆种群对环境表现出生态对策的高度适应性和可塑性。  相似文献   

11.
阿拉善荒漠绵刺克隆生长格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绵刺在不同环境胁迫下 (干旱、盐碱化、贫瘠化和随机干扰 )所形成的独特构型特征 ,即克隆性 ,是了解绵刺生态适应性的关键 .绵刺的克隆性是由根部劈裂形成间隔物较短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及枝条自然压枝形成间隔物较长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所构成 .该文对绵刺两种克隆生长构型的分枝数目、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等克隆格局参数进行绵刺克隆生长格局研究 ,并结合绵刺种群格局分析 ,指出绵刺克隆格局在绵刺生存对策中所表现的对异质性资源响应的方式 ,这种响应方式在克隆生长构型改变、风险分摊、营养扩散和种群增长过程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 ,从而表明绵刺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  相似文献   

12.
两种药用淫羊藿克隆构型与分株种群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生境资源利用及生态适应对策的异同,出较了异质性生境中两种淫羊藿克隆生长指标、克隆构型指数(V)和分株种群密度.结果表明,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的间隔子长度、根状茎长度、分株高度差异显著,分枝强度和分枝角度差异不显著,克隆构型指教V和分株种群密度接近.两种淫羊藿均为"游击型"克隆植物,其地下根茎寿命在2年以上,具有很强的克隆整合性.应减少对2种淫羊藿生境的干扰和保护其地下根茎的克隆生长,才能实现野生淫羊藿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王朗国家级保护区亚高山针叶林下的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不同林冠环境下克隆生长特征,及4种林冠环境下克隆繁殖的大小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林冠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分株平均生物量、基径、高度以及当年生立竹分株密度的显著差异,但对整个无性系种群的分株密度没有影响,缺苞箭竹对不同林冠环境的响应主要体现在分株质量上;间隔子的生物量、直径、分枝强度和比间隔子长等克隆生长特征在各个林冠环境中存在显著差异,间隔子长度只在大林窗环境中显著低于其他林冠环境;缺苞箭竹在4种林冠环境下均表现出克隆繁殖的大小依赖关系,母株大小通过间隔子的作用,对当年生立竹大小有显著影响.缺苞箭竹的克隆生长受到不同林冠环境的影响,在其适宜生境(中等林窗)内种群通过提高分株质量以增强整个种群的生命力,同时克隆生长受到自身母株的制约,林冠环境通过影响母株的质量从而影响克隆繁殖分株.  相似文献   

14.
元宝山南方红豆杉克隆种群生长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其克隆分株的数量、形态特征(分株高度、基径、间隔物长度、分株位移)等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一个连续统指数对克隆构型进行定量描述,进而分析了克隆生长型与种群更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中南方红豆杉克隆分株的形态特征有差异,分株平均高度和基径为2.45m和6.2cm.克隆构型指数在0.6~0.87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元宝山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的克隆构型在不同的生境中有较大变化.采用的克隆构型指数能较好的描述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的克隆构型特征,用指数描述的结果与形态学性状判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元宝山的南方红豆杉种群更新包括种子更新和分株更新,自然状态下以分株更新为主.趋于"游击型"的南方红豆杉分株更新占优势,种子更新形成的幼苗很少见到;趋于"密集型"的南方红豆杉种子更新的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不同立地类型大果沙棘生长及生态适应对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公路阳向边坡、阴向边坡和平整带引种大果沙棘,对其生长和生态适应状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生长和生物量积累以平整带最好,阴坡居中,阳坡最差;克隆繁殖能力以阳坡最高,阴坡居中,平整带最小。在阳坡种群以合轴型分株为主,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于垂直根系,子株数量多但植株矮小;在平整带种群以单轴型分株为主,水平根较发达,子株数量少但植株高大。  相似文献   

16.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对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下中国沙棘无性系跟踪挖掘和测定 ,比较分析了无性系生长格局和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在较高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分株的树干和叶片生长 ,萌蘖根分枝强度高但隔离者长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 ,这样有利于无性系对已占据生境的巩固和利用。在较低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 ,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 ,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隔离者和根系的生长 ,结果形成了较长的隔离者但萌蘖根的分枝强度小 ,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 ,从而促使无性系尽快超过不利的微生境斑块、提高分株生长于有利生境斑块的概率 ,并在更大的空间获取资源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生长格局与生物量分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对毛乌素沙地不同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下中国沙棘无性系跟踪挖掘和测定,比较分析了无性系生长格局和生物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条件下,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分株的树干和叶片生长,萌蘖根分枝强度高但隔离者长度小,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集团型,这样有利于无性系对已占据生境的 巩固 利用,在较低的水分或光资源有效性条件下,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这些生物量的再分配主要用于隔离者和根系的生长,结果形成了较长的隔离者但萌蘖根的分枝强度小,无性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从而促使无性系尽快超过不利的微生境斑块,提高分株生长于有利生境斑块的概率,并在更大的空间获取资源。  相似文献   

18.
以样地每木检尺资料为基础,依据“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以及“样地编年序列法”的原理,探讨了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iodes subsp. sinensis平茬萌蘖种群的密度动态及其调节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萌蘖植株、分蘖和构件密度制约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中国沙棘从个体数量、分株形态、构件生物量分配等不同层次维持种群适宜的数量和结构。①种群通过萌蘖植株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种群密度,依次可将种群密度动态分为上升、下降和平稳等3个阶段。②种群通过分蘖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萌蘖植株的形态。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合轴型分株的比例下降而单轴型分株的比例上升。③种群通过构件的出生与死亡调节,不断改变着构件的生物量分配。随着种群基盖度的增大,枯枝生物量分配上升而叶片生物量分配下降,克隆器官和根系的生物量分配均呈下降趋势。④研究对象的生物量分配已趋于平稳,亟待再次平茬或创造林窗恢复种群的繁殖、生长和存活能力。由此可得出结论:中国沙棘平茬后,通过克隆植株、分蘖及构件的密度制约出生与死亡调节,使种群形成与环境资源供应水平相适应的个体数量与分株形态,从而实现对生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种群持久性的维持。图3表1参22  相似文献   

19.
固定和半固定沙丘花棒克隆生长构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乌兰布和沙漠优良固沙先锋树种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的克隆生长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棒具有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由枝条遇沙埋形成长间隔物的典型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和由根条形成的典型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且固定沙丘的花棒分株种群比半固定沙丘具有较大的密度、较小的平均株距及相似的分株高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克隆植物中国沙棘种群生长规律,以样地每木检尺数据为基础、以"空间差代替时间变化法"和"样地编年序列法"为手段,分析了克隆种群、母株种群和子株种群三个层次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母株种群的高度、地径和冠幅生长过程遵从Logistic模型,可分为"慢-快-慢"三个阶段,符合非克隆植物的生长规律;克隆种群和子株种群的高度、地径和冠幅生长动态符合抛物线方程,其中地径、冠幅以及克隆种群的高度生长过程可划分为"缓慢增加-迅速增加-急剧下降"三个阶段,子株种群高度生长过程可划分为"迅速增加-急剧下降"两个阶段.而且,克隆种群的初期生长取决于母株种群的生长,后期生长则取决于子株种群的生长.这些规律,揭示了克隆植物种群生长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