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通县生态环境建设三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使水利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草、灌、乔综合治理相结合,封育措施与植被自我修复能力相结合,创造性的进行山区灌溉林业,为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开创了新局面,树立了样板工程,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综合治理模式是成功、有效的,值得在青海省东部浅山干旱地区积极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左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95-5097
开发岩溶地区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以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信息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结构的分析研究,提出在喀斯特山区建设分布式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的完整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3.
<正> 南江县地处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国定贫困县于一身。近年来,县委、政府坚持以农民、财政增收为核心,以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保障,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种养加运协调发展,加快文明新村建设,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贵州乌蒙山区是国家划定的18片贫困区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山区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该文以毕节市七星关区为毕节试验区的典型,在其2005-2013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依据结合协调发展模型对七星关区2005-2013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综合测算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毕节七星关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属勉强协调发展类,但该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因此,应在确保该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建设,树立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山区生态建设与金银花(黄褐毛忍冬)产业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结合贵州山区的实际,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地确定农业结构调整的取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持续发展。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现就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与金银花产业的发展,试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耀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93-9796
在主体功能区划实施、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区域移民、新农村建设、全球气候变暖等新形势下,区域产业及其结构的空间调整势在必行。宁夏南部山区的人口、经济的空间调整和布局为其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极大的机遇。该研究在分析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了推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以期为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以及重点,为庄浪县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东山区柞蚕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不同类型的柞蚕场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与规划,以期实现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柞蚕场。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防沙治沙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冀西北生态环境 ,河北省科技厅责成我校王慧军副校长牵头 ,我校和河北省山区技术开发中心、怀来县政府 ,共同申报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周边地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该专题针对北京周边地区风蚀沙化情况 ,从冀西北地区特殊的区位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产品需求出发 ,以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为基础 ,主攻非生长季节以地表植被为主体的覆盖减风抗蚀、滞沙保土技术、果园立体种植防风固沙技…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和水上保持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制约因素,面向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我国水上保持发展战略目标及7条具体建议,为我国政府治理水上流失、改生生态环境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三农问题"中非常迫切和重要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为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2.
建昌县把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确定为建设目标。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坚持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积极培育资源,合理开发资源,积极实行以户为单位承包治理小流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互补、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此,中科院环委会提出建议: 一、普及环境科学,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意识。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强化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环境保护的战略应逐渐转入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主导思想,应从区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逐渐转入生态环境建设,在继续抓好城市工业污染,单项治理和区域综合治理的同时,特别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及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4.
提高山区现有的粮食耕地效应与策略: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充分挖掘耕地潜力;加大投入综合治理、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源节流,加强地力建设;拓宽耕地资源,依法护地,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小水电,大力推广以电代燃料,是搞好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鹤峰县在实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明显的效果,值得在全国范围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北省太行山区具有独特的区位特点,其发展受到生态、经济的双重制约。自然灾害、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严重、缺乏科学发展规划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文章提出通过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依靠现代科技力量、调整山区产业结构、密切与外界联系、选择适宜的山区开发组织形式、制定特殊经济政策等措施,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庄小流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宁夏马什好项目区6条治理开发示范小流域之一,在3年的综合治理开发过程中,把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确定为建设目标,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项目建设的出发点,通过"封禁+造林+退耕+管护"式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互补、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石漠化问题是四川省生态环境中的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林业建设在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浙江山区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易遭受自然灾害,必须以林业为基础,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等,使山区本身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同时又为下游城镇区域提供生态安全保障。因此,山区现代化建设涉及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与集镇化等均衡发展问题,涉及多方参与的问题。参5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18,(19)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其中林下经济得到了很多山区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这种经济模式具有循环性、投入少、收益大等特点。如今林下经济已成为开拓我国的林业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渠道。例如:林牧、林草、林畜是林下经济新的发展模式,是林下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物,极具研究与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林下经济的基本含义与特点,分析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高寒山区的具体案例,探讨高寒地区的林下经济发展思路,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