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正>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住山东省日照市的郭先生,凭借养殖蜜蜂发家致富,年收入百万余元,并在当地注册了自己的蜂蜜品牌,建立了固定的客户源和销售点,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自从开始使用五征集团研发的养蜂车,养蜂不是难事,每年轻松就能赚到100万元左右,现在干劲越来越足了。"郭先生边搬运蜂箱边向记者介绍。利润翻番造就养蜂新梦想近些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年轻人都向往到条件好、薪金高的城市生活,而养蜂场却处在荒郊野岭,过着蚊虫叮咬的日子,丰年还可以,  相似文献   

2.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寻找优质蜜源,提高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日常养蜂生活中,不少养蜂人总会为每搬一次家就损失一批蜜蜂而苦恼。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养蜂基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出转地养蜂的实践经验,避免了搬运中的损失。一、选择平衡天气转运转运养蜂,一旦在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就会给养蜂带来损失。因此,蜂箱转运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一段晴好天气开始转运。避开高温  相似文献   

3.
张洁  丰雪 《新农村》2011,(7):29-30
江苏省滨海市东坝镇砂铺村养蜂农户张某饲养蜜蜂20余年,年年获得养蜂高效益,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养蜂大王"。他的高效养蜂经验主要一条就是让蜂群常年保持强群强势,越冬期蜜蜂损失少,春季蜂群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4.
《北京农业》2016,(5):10-11
正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位于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密云水库东南岸——北京密云白龙潭风景区,紧邻101国道。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蜂蜜全部产自水源区本地蜂群,蜂农养殖不转场,统一管理,大型摇蜜机统一摇蜜,确保蜂蜜的生产质量。合作社现有社员600多户,存栏蜜蜂4万箱,年产优质蜂蜜1 300多吨、巢蜜  相似文献   

5.
甘宣 《农家顾问》2011,(6):43-43
目前蜂农养蜂使用的蜂箱一般为木质结构,比较笨重,既不利于搬运,也没有专门的喂养结构,通常只能进行简单的喷洒喂养,容易造成浪费。特别是在蜜蜂授粉过程中,蜂农一般只是在蜂箱外放个容器,补充些糖水,若要检查和饲喂蜂群必须打开箱盖,操作不便,工作效率很低。  相似文献   

6.
正1994年,由于企业改制,徐东圣从江西省石花尖垦殖场瓷厂下岗了。在对多个创业项目进行考察后,他选定了山区蜜蜂养殖。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自己不懈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成功致富后,他组织蜂农创办了宜丰县恒盛养蜂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致富。合作社两次被评为"江西省示范合作社";2014年被评为"全国示范合作社"。因为贡献突出,徐东圣被评为宜春市"农业科技标兵",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2011年度神内基  相似文献   

7.
张洁  丰雪 《油气储运》2011,(9):29-30
江苏省滨海市东坝镇砂铺村农民张时研饲养蜜蜂20余年,每年养蜂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是当地名副其实的"养蜂大王"。总结他饲养蜜蜂常年保持强群强势的饲养技术主要有以下六点:一、调适巢内温度蜜蜂卵、幼虫和蛹发育的最适宜温度是34~35℃。蜜蜂保持发育的适宜温度,主要是通过它们在子脾上的覆盖密度来实现的,温度低时紧密聚集,温度  相似文献   

8.
依据国家现代农业(蜂)产业技术体系的要求,2018年2-12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和微信交流等形式,对黑龙江省养蜂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养蜂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自1997年开始建立第1个合作社到2018年1月30日发展到205个;合作社负责人中青年占一半以上,而且学历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饲养蜂种以东北黑蜂和意大利蜜蜂为主;在饲养强群、无公害生产蜂产品方面有强烈需求。据此提出发展建议:政府部门、科研部门和合作社紧密合作,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以满足蜂农学习先进养蜂技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蟾蜍又叫癞蛤蟆,是夏季危害蜜蜂的主要敌害之一。其分布广泛,特别是在我国南方水稻田区和林区更多。在炎热的夏秋季节的晚上,蟾蜍通常在蜂箱门口大量吞食在蜂箱门口扇风的蜜蜂。每只蟾蜍一次能吞食7~8只蜜蜂,一个晚上能吞食数  相似文献   

10.
将蜂群车装船载,长途跋涉,奔南闯北,追花夺蜜,这是我国传统养蜂的老方法。为把蜂养好,夺取蜂蜜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住地(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新方法。 1.什么是住地和小转地养蜂所谓住地养蜂,就是养蜂户根据自己住地周围的蜜源条件,按照住地周围三华里之内,有半亩以上留种苕子、一亩洋槐、二至三亩油菜或红花、十亩棉花可饲养一箱蜂的要求,以家庭为阵地,饲养一定数量的蜂群,常年不转地放养。这种住地养蜂,实际上就是家庭养蜂。把蜂箱放在房前屋后,让蜜蜂在附近自由采蜜,养蜂者只需抽一些时间,加强蜂群管理,搞好蜂蜜、王浆采收。所谓小转地养蜂,就是养蜂户在住地周围蜜源  相似文献   

11.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员寻找优质蜜源,提高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但在日常转地养蜂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以避免转地养蜂的搬运损失。1.注意选择晴好天气转运转运养蜂,一旦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就会给养蜂业带来损失。因此,蜂箱转运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晴好天气转运。避开高温或大风大雨,如果气温较高最好选择早晚赶路,且要带好篷布,做好遮风避雨的充分准备。2.注意蜂箱要装实绑牢转运启动前,随车人员一定要细致检查蜂箱的码放情况、绳子的松紧程度、蜂箱的通风透气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蜜蜂养殖条件优越,养蜂作为一项传统的养殖业,在"三农"中具有重大作用。但当前农村养蜂技术仍很古老,设备落后,发展缓慢。本文以福建省古田县为例,了解农村养蜂现状,对养蜂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透明蜂箱是一种新型的养蜂工具,可大大提高蜂蜜产量.这种蜂箱大的重20千克,小的仅10千克,均轻于传统的木制蜂箱.小蜂箱的底座和框架用铝制作.在锅架上粘上能隔热的聚苯乙烯板,小蜂箱就组装完毕.它能反射80%的阳光,不会招引寄生物,可防止蜂箱发霉或滋生小型真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养蜂用的蜂箱,主要有“郎式”和“苏式”两种。它们皆属“低宽式”蜂箱。用这类蜂箱养蜂,在寒冷地区,蜂群越冬成绩不够理想。主要是蜂箱内湿度大,巢脾生霉,蜂蜜结晶,蜂群饲料消耗量大,蜜蜂死亡率高,甚至蜂群发生痢疾和大量死亡等现象。“一冬抵三秋”这种苦恼人心的养蜂谚语是有它事实根据的。研究蜂群安全越冬和生产问题,从蜂箱本身着手,可能是最有效的。故先谈谈蜂箱  相似文献   

15.
不少养蜂户往往把蜂群安排过冬后就放松了对其管理,尤其是对蜜蜂晚冬和早春生活的管理更是草草了事,致使蜜蜂在晚冬或早春生存困难,甚至造成其死亡多、春季不采密等后果,直接影响新一年养蜂的经济效益。因此,晚冬早春的蜂群管理切不能放松,应着重认真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蜜蜂授粉技术最近几年才被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应用在生产中,当蜂群的主要任务由采蜜转变为授粉时,管理技术也要相应改变.本文重点介绍授粉过程中蜂群的管理技术. 大田授粉一般都和养蜂生产结合在一块,由养蜂人员根据农业授粉业务的实际需要具体操作,蜂群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蜂箱的排列 执行授粉任务的蜂场,蜂群排列方式应考虑蜜蜂飞行半径、风向以及互相传粉的因素.一般采用小组(6群)散放,不宜一个蜂场放在一起,也不宜采用单群排列.采用前一种方式,离蜂箱较远的作物授粉不充分,蜂箱附近蜜蜂则过剩.采用单群排列方式,一是管理不便,二是蜜蜂飞行范围受局限,不利于异花授粉.  相似文献   

17.
钱艺双家住江苏泰兴市横垛镇钱荡村(邮码:225400)。1978年拜浙江一位养蜂人为师,学习养蜂技术,开始了养蜂生涯。后因蜂蜜销路不畅,养蜂一度中断。随着油菜面积扩大,蜜源植物增多,加之蜜蜂越冬所喂的  相似文献   

18.
探秘土蜂蜜     
《农家科技》2012,(1):24
<正>只要提到养蜂,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个词,叫"追花夺蜜"。意思是,大片的花源在哪里,养蜂人就必须把蜂箱搬到哪里,一年四季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在浙江江山、福建三明等地,却有一些养蜂人可以在自家门口的山上养蜂,不用四处奔波。原来,这些养殖户养殖的蜜蜂品种是土蜂。土蜂是中华蜜蜂的俗称,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欧洲各国的养蜂中发现有残留抗生素的问题,提出了世界养蜂行业必须要解决的诸多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养蜂实践,提出了关于现代养蜂的问题:不适宜的环境下养蜂,对蜜蜂过多采蜜,人工近亲交配导致蜂群种性和抗病性降低,不正确的采蜜时间、方法、措施,使蜂产品的品质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按蜜蜂的生态、自然养蜂,比如确保蜜源丰富,有大量和无污染的水源和蜜源的养蜂环境,由蜂群的轮流休息来强化蜂群,在无药剂污染的地区养蜂,开发附加值高的蜂产品生产,加强质量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养蜂系统,从养蜂业的智能化、标准化及蜂农的劳动强度着手,引入数字化管理,设计集北斗科技、大数据、5G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于一体的蜂箱,来帮助中国养蜂行业实现科学养蜂、蜂产品溯源、提高养蜂效率。本文基于蜜蜂行为的人工智能养蜂系统已经在浙江省大下姜莫岛蜂业进行了连续养蜂探索,吸收养蜂业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并着力人工智能与蜜蜂行为的融合研究,总结几年莫岛蜂业在蜜蜂行为的人工智能方面所做的思考、实践和应用,以期为人工智能养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