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笔者对60份具有地域特征的新疆桑种质资源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种质资源间的叶片形态特征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主成分分析选出了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67.99,叶长、叶幅及形态因子分别是第一、二、三主成分的主导因子;在聚类分析基础上用判别分析选出对新疆桑种质资源叶片形态分类有极显著影响的面积、长度、叶幅、周长、长幅比和形态因子参数,同时建立了6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模型。  相似文献   

2.
对天女木兰7个分布区11份标本的叶片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选出3个主成分,差方累计贡献率达到90.454%,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叶宽分别是第1,2,3主成分的主导因子;7个分布区的11份天女木兰种质资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取自吉林石湖的SH1及SH2和河北祖山的zs,表现为叶片大而薄,叶尖钝尖,叶基呈楔形或圆状楔形;第二类包括取自浙江清凉峰的QLF、安徽黄山的HS1及HS2、贵州雷公山的LGS1及LGS2、贵州麻江的MJ、广西猫儿山的MES1及MES2,表现为叶片普遍较厚,叶尖急尖或渐尖,叶基呈圆形或心形.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群间的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结合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对红鳍东方鲀4个家系进行形态差异比较。主成分分析提取了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9.945%。通过对8个贡献率较大的形态变量进行逐步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家系的判别公式,综合判别率为64.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家系3与家系4形态差异最小,可取其一。3种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4个家系群体在形态上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选取家系1、家系2、家系3进行进一步的选育。  相似文献   

4.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我国南海区4个真曲巴非蛤种群的8个形态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湛江、海南海口和广东阳江种群的形态最接近,广西北海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贡献率:第1主成分为32.840%,第2主成分为26.106%,累积贡献率为58.945%。判别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群间形态差异显著(P0.01)。建立了4个种群的真曲巴非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46.7%~100%,P2为40.5%~96.7%,而综合判别率为64.7%。Mantel检验结果表明,欧氏距离与地理直线距离无明显相关性(r=0.0974,P=0.5770)。  相似文献   

5.
利用形态特征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5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北部湾沿岸东兴(DX)、北海(BH)和防城港(FCG)3个野生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群体进行形态学比较。结果表明:东兴群体体型最大,贝壳较为厚重;北海群体软体部最为饱满;防城港群体壳型“凸”形明显,贝壳隆起程度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共获得3个主成分,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的贡献率分别为35.369%、21.282%和14.968%,累计贡献率为71.619%。通过逐步判别法选出8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建立了3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50.00%~90.00%,P2为60.98%~78.95%,3个种群的综合判别率为70.3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北海群体与防城港群体的钝缀锦蛤具有更为接近的形态特征,而东兴群体由于壳型较扁,在形态上与另外2个群体存在明显差异。北部湾地区钝缀锦蛤不同群体间的形态学差异是种间杂交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北部湾钝缀锦蛤群体的人工养殖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四个尼罗罗非鱼引进种群的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4个尼罗罗非鱼引进种群的7项比例形态性状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地为菲律宾的群体C和群体D的形态最接近,与埃及群体B、泰国群体A趋异程度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主成分1为27.838%,主成分2为18.773%,主成分3为14.917%,累计贡献率为61.529%。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建立了4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50.0%~80.0%,判别准确率P2为61.5%~78.6%,综合判别率达66.7%。3种多元分析结果说明,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尾柄高这5个形态性状上。分析结果显示4个尼罗罗非鱼引进种群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1年6-8月我国拖网船在摩洛哥南部沿岸采集的46尾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和53尾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的耳石样本,利用传统形态测量法和傅立叶分析法分别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耳石形态进行判别。传统形态测量法测量了6个耳石形态参数,并利用t检验比较两种沙丁鱼耳石形态差异;耳石轮廓经图像化处理后利用软件转化为椭圆傅立叶标码(EFDs),最后分别采用6个耳石形态参数和标准化后的77个傅立叶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沙丁鱼耳石形态在全长(TL)、宽度(TW)、背宽(DW)、腹噱长(VL)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背长(DL)和翼叶长(WL)不存在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传统测量法的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7.0%,第一、二主成分的最高变量分别为全长(TL/FL)和背宽(DW/FL),在散点图中显示出了很好的区分性;而傅立叶分析法中,前1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2.8%,前两个主成分因子仍有较大的重叠,区分性相对较差。判别分析结果认为,传统测量法中的3个参数值进入了逐步判别分析中,总判别正确率为83.76%;傅立叶分析法的77个傅立叶系数中,有9个系数进入了逐步判别分析中,总判别正确率为92.02%。总体来看,相比传统形态测量法,傅立叶方法在鱼类耳石的判别分析中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量中华鳖黄沙品系、鄱阳湖品系及其杂交后代的9项形态学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品系中华鳖的外部形态特征。主成分分析表明,构建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60%,第一、二、三主成分分别反映体型特征、裙边特征和眼部特征,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8.36%、24.20%和11.04%。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创建了3个品系的判别函数,初始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3.3%、76.7%和66.7%。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杂交鳖与亲本鳖的误判率较高。判别分析显示,中华鳖黄沙品系和鄱阳湖品系的初始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3.3%和96.7%。该研究证实了体型、裙边等因子是影响中华鳖生长的重要指标,建立的中华鳖黄沙品系和鄱阳湖品系判别方程效果良好,为中华鳖黄沙品系与鄱阳湖品系亲本的杂交选育提供了理想的测量指标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潘志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54-7056
观察比较了6个沙棘品种叶片大小、气孔和叶片表皮毛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片厚度、长度和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叶片宽度、叶片厚度与叶面积比则无显著差异;沙棘的气孔为卵圆形或长圆形;6个沙棘品种的气孔密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辽阜1号气孔密度大,气孔小,而李沙6号的气孔密度小,气孔大;沙棘叶片表皮毛有3种类型:星状毛、星盾毛和盾状毛,且叶片背面表皮毛远多于正面。供试的6个品种中辽阜1号的抗旱性最强,李沙6号最弱。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平茬和环境因子对砒砂岩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细根根长密度(RLD)的影响,揭示平茬对砒砂岩区植被更新复壮的作用以及环境因子对沙棘细根生长的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内蒙古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根管法测定沙棘细根形态特征,并结合HOBO小型气象站监测气象因子,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对沙棘细根RLD与环境因子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茬处理后沙棘细根RLD大于未平茬处理,且在时间尺度上均呈单峰曲线;在时间尺度上无论平茬与否沙棘细根RLD与环境因子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不同土层深度上,不同处理下沙棘细根RLD与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以各环境因子为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回归,平茬时前两个主成分可以解释环境因子的92.121%,未平茬时前两个主成分解释了全部变量的92.284%,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p=0.887Y1+0.113Y2、Yw=0.90...  相似文献   

11.
对45份臂形草种质材料进行20个指标的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臂形草属材料的形态指标间差异极显著,且主成分分析说明最长茎伸展长度、节间长、叶长、叶宽等植株的数量性状均为第一影响因素,其形态变异明显,遗传表达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试材料可分为3类,本地材料明显为1类,引进材料分为2类。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不同生境中紫茎泽兰植株叶片的外部形态结构,分析和探讨控制该植物植株叶片不同外部形态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在云南玉溪师范学院校园内进行,选择10个当地常见生境,调查每个生境中紫茎泽兰植株叶片长、宽、长宽比、叶面积、叶缘两侧锯齿数目和比例等数据,分析不同环境因子及其组合对叶片外部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植株叶片长、宽和叶面积3组数据在10个生境间变化程度明显且变化规律一致,其排序从大到小为栽培(荫)>田间≈栽培(阳)≈池塘边(湿)>田埂≈林窗>林下>路基(荫)≈池塘边(干)>路基(阳)。叶片长宽比在10个生境间没有显著差异,为1.35左右;叶缘左右两侧锯齿数目在10个生境中均为12个左右,两侧锯齿数目比为1.00左右。调查数据分析结果也充分证明,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及三者交叉作用对紫茎泽兰植株叶片的长、宽和叶面积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对叶片的形状和叶缘两侧锯齿数目及比例的影响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赣无系列19个油茶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地径、东西冠幅、南北冠幅、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面积等8个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赣无系列19个油茶品系间与品系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表型变异。叶片性状重复力高于树体性状,各性状重复力依次为叶宽(0.95)、叶面积(0.95)、叶长(0.93)、叶长宽比(0.88)、东西冠幅(0.85)、南北冠幅(0.83)、株高(0.69)和地径(0.56);各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东西冠幅(26.84%)、南北冠幅(26.81%)、叶面积(15.50%)、叶长宽比(15.49%)、地径(12.56%)、株高(11.03%)、叶宽(10.69%)及叶长(7.12%);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赣无11、赣无1、赣无2和赣8四个品系多项生长性状与其他品系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对19个油茶品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赣无11、赣无1、赣无16、赣8、赣无2以及赣447品系相对较优,赣无15、赣190、赣抚20和赣石84-3品系次之;通过聚类分析将这19个油茶品系分为5个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综合来看,所调查油茶品系的生长性状变异幅度较大,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和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烤烟叶片还原糖含量与叶片形态特征指标的关联性,确定对还原糖含量影响的主要形态特征指标,为湖北烟区优质烟叶原料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9年3个烟叶产地(枣阳市、南漳县和保康县)的初烤烟样品(272个上部叶样品、277个中部叶样品、282个下部叶样品)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阔叶木本植物叶片形态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叶片的形态性状,如叶片大小、叶片形状和叶缘分裂程度等,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 与植物的基本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沿长白山海拔梯度对阔叶木本植物的叶片形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了 气候对叶片形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温度的下降,叶片长度、叶宽、叶周长和叶面积减小,有 利于叶片降低热量损失;而叶缘分裂程度(周长蛐面积比)和叶片长宽比增加,增大了叶片边界层阻力,不仅可以降 低植物叶片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失并适应低温环境,还可以提高叶片液流速度以加强叶片生理活动。此外,采用一 般线性模型和方差变异分离分析,探讨了气候条件和物种特性对叶片形态性状的相对解释力,结果表明:叶片形态 性状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由物种遗传特性所决定,其独立解释力为47.08% ~ 76.07%;环境因子对叶片形态性状 也有显著影响,但仅独立解释了1.22% ~3.82%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葱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阐明普通大葱和分葱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以及数量性状间的关联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国内外116份葱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数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6份葱种质的12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系数为25.25%~146.38%,基于形态标记划分的5个组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单株重与假茎重、叶长、株高、出叶孔间距、叶扁宽和假茎长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单株重、株高、假茎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18%,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2个数量性状的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分布于天山北坡不同野生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分布的野生鸭茅在形态及解剖学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形态学特征上,不同区域野生鸭茅在株高、茎节数、叶长和旗叶长、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药长度、小穗长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及千粒重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解剖学特征中,不同区域野生鸭茅叶片的解剖结构除气孔密度及上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上下表皮细胞的气孔下陷程度、角质层厚度及下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未呈现显著性的差异(P〉O.05)。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分布于不同生态地理区域的野生鸭茅在形态及解剖学特征上的差别,同时表明,营养器官与繁殖器官各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以6年生蜡梅为试材,研究修剪对蜡梅光合作用和叶片解剖特征的影响。在蜡梅生长旺盛期,测定蜡梅光合参数,观察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修剪组蜡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日均值显著高于对照,表观叶肉导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低于对照;修剪组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和气孔宽度极显著大于对照,气孔长、气孔开度宽、气孔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修剪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栅海比极显著大于对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n与Tr、Gs、ALMC、PAR、Ta、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比叶重、气孔长、气孔宽、气孔开度宽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修剪可改变蜡梅叶片形态特征和提高蜡梅的光合效率,有利于蜡梅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构建尾叶桉和巨尾桉叶面积优化测算模型。[方法]以尾叶桉和巨尾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面积与几个叶形特征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2个树种的叶形特征值存在一定差异,各自的叶面积与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长×叶宽、叶的长宽比、形状因子等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可以与叶面积构建回归模型。其中,利用尾叶桉和巨尾桉的叶长×叶宽值构建的2个叶面积测算模型效果最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结论]该研究为这2个树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叶面积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